新西兰的教育文化魅力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light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游记,说她“万水千山走遍,没有去过的就是澳洲和新西兰了。那里虽然很美,但是没有文化,就不去了。”是啊,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小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然而,这次我赴“没有文化的新西兰”,却感受到了它那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
  赴新西兰时正值当地的冬季,一天早晨,我独自去海边游玩。当时格外寒冷,但仍有一名当地家长带着6岁的孩子来到海边玩耍。孩子脱掉鞋袜赤脚在海滩上戏海水,一双小脚冻得乌青乌青的。家长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不时喊话给孩子:“真勇敢!”这一幕让我为之动容:换了在国内,估计大部分家长都会去阻止孩子,怕孩子冻坏了。其实在新西兰的学校,孩子上体育课也个个是“赤脚大仙”。在新西兰定居的亲戚阿牛说,当他把8岁的儿子送进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学、购齐所有的校服时,才发现居然没有一条长裤,制服短裤配的只是一双长及膝盖的线袜。漂亮的体育课服装却没有运动鞋相配,而此时还是严冬时节,当他向老师提出疑问时,老师笑了:“孩子们跑步时不需要鞋。”,还抬手指向窗外。果然,宽阔的草坪上,一队孩子正在跑步,而每个人都光着脚,看着孩子们自在、健康的体态,阿牛只好在心里对自己说:“入乡随俗吧!”
  在新西兰,孩子满5岁就可以到就近的学校注册上学。学校里每个年级有两个班,每班20人。老师在教学进度上掌握得非常灵活。通常在新学期开始时做个小测验,然后根据结果把不同程度的孩子分在不同的学习小组,由老师分别上课。此后学校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小组成员。在学校里,孩子们每天的课程丰富多彩,可是总共只有一位老师给他们上课。他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读故事书,讲述各种知识。孩子们没有任何课本,地球仪、大自然就是教科书。学生每周交一次作业,题目有时候就是给出某个国家的名字,其他的资料全部要求孩子自己去找。所以下午三点放学以后,经常有大批孩子涌进图书馆,上网、翻书、复印。孩子们可以只把答案抄在本子上,也可以贴上图片,画上画,做得很漂亮。学校经常鼓励孩子们从小就去观察和了解这个世界。老师定期会带学生去海边拾贝壳,去爬山,去潜水。孩子们一年里有四个假期,4月、7月和10月的假期每次只放两周左右,圣诞节假期则是从12月中旬一直到第二年1月底。假期是没有作业的。家长们都尽量带孩子出去玩,享受阳光、海滩、森林。孩子们在这里真正享受到了他们应有的快乐童年。
  新西兰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在这里是不实行计划生育的。与我相邻的一户新西兰人家,一共有4个小孩,大的16岁,小的才上幼儿园。我去拜访的时候,正值孩子们放寒假,放两周,所以孩子们几乎全在家。大孩子领小孩子玩,看电视,玩各种玩具,也在门口进行一种类似旱冰的活动。我注意到,新西兰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强的,玩耍以后,他们会把房间打扫干净,把玩具放好,把被子叠整齐,好像也不需要父母嘱咐。我特别注意到这些孩子很懂得尊重他人。当我和他们的母亲说话时,他们不随便打断我的话;当我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玩具用心地听我讲话,而不会心不在焉地干别的事。
  这户新西兰人家的女主人是北岸中学的教师,很健谈,她笑着说我国常州一中的学生来新西兰北岸中学访问时,对北岸中学的师生将高高的鼻梁用力碰向他们的鼻梁感到很惊讶。他们不知道这种迥然的礼仪方式是新西兰人民对至友最高的礼遇——“碰鼻礼”。“碰鼻礼”源于新西兰平等的家庭教育。新西兰的家庭教育同样透着一种人文与亲切。“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这些话,孩子们每天都会不断重复地对周围的人说,给人一种“礼多人不怪”的感觉,让人听了心里舒坦。懂得感谢也是新西兰孩子经常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不管要请别人做什么,哪怕就是请人让一让、开门或关门这样的小事,别人做了,他们都会随口说声:“谢谢”。“对不起,我向你表示道歉!”当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时。新西兰的孩子随口都会说出这样的话。在新西兰的家庭里,家长和孩子会随时随地地互相表示友爱,使得宽敞的屋子里总是充满着浓浓的温馨。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们自然从小就学会了理解与尊重别人。
  在新西兰,我不仅感受到了它那纯净的空气和美景,更领略到了它那别具匠心的教育文化魅力。
其他文献
有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抵达不了的地方    他出生在西宁,五岁时随父母来到浙江宁波。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小时候,父母常因生活琐事不断争吵,这让他很痛苦,总是一遍一遍地问妈妈,你和爸爸性格差异这么大为什么还走到一起,难道你们没有调和的余地?妈妈不能给他一个准确的答案。带着这个疑惑,他用心读书,也是为了早日离开家。  中专毕业后,他身材瘦小,貌不惊人,不崇高,却真实。他意识到自己的外表没有优
理解是一对组合,理是起引号,解是引回号    2010年3月,陈建斌就新版电视剧《三国》中自己饰演的曹操一角接受某媒体采访,记者请他谈谈对电影《越光宝盒》中郭德纲扮演的搞笑版曹操的看法,陈建斌非常配合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谁知第二天“陈建斌痛批郭德纲恶搞曹操”的报道铺天盖地地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头条,报道称:陈建斌说,可能我对曹操的研究比较多,有了个人感情,因此我认为,曹操是先人,也应该算我们的祖
我从华尔街银行辞职后重新开始追逐梦想。一家金融巨头正准备雇用更多的股票经纪人。我想这个我能行。我兴致勃勃地打了电话,与分部副行长约好了面谈时间。在约定见面的那天,我患了重感冒,差点儿卧床不起。但是我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我挣扎着去面试。   我们足足谈了三个多小时。交谈得非常顺利。我乐观地相信他会当场聘请我。但他对我说我还得与他的12名高级销售人员面谈。在接下来的五个月里,他们每个人都劝
梦自己想梦的,做自己想做的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的人常常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左右别人的选择。我也曾经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高三那年的夏天,高考结束之后是估分,比估分更令人痛苦的事情就是填报志愿。我喜欢写作,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写尽人间疾苦的作家或弘扬人间正义的新闻记者,因此我一心想要报考大学的中文系或新闻系。  可是,父亲却希望我报考法律专业,因为我家里有一个
人生路上有四看:一看远、二看宽、三看淡、四看透。  一看远。看远是寻找目标,渴望飞翔,寻思境界。获得让自己深信不疑的理由。远望在视野上闪亮,目标在牵引中成长,飞翔充盈人生,境界提升人的形象。给思维插上联想的翅膀,就要打开心灵的门窗,走上山冈,站得高看得远,心地淡然,胸怀坦然,才能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乐趣,才可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索出惊人的发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被眼前美景所吸引
我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好友,正巧碰上一个刚做完剖宫产的女子。护士刚把点滴给她挂上,她便不顾伤口的疼痛。想伸手去抱离她不远的孩子。女子的老母亲慌忙地放下手里刚打来的热水,赶紧将孩子放进女子的臂弯。  我看见女子看着怀里的孩子,一脸的满足,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已的伤口。而老母亲却忙开了。先是用热水给女儿洗脸、擦身子。然后开始为女儿揉腿、按摩。每当护士来换药的时候,老母亲都逋不厦待地向护士询问女儿的情况。  有
北京时间2012年8月26日,美国著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病逝,享年82岁,全世界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航天英雄,因为他曾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并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  事实上,另一位宇航员同样伟大,同样应该被人们永远怀念,他就是与阿姆斯特朗一同登月的那个人。登月成功后,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位记者面带坏笑,走到这位宇航员的身边,大声地问:“作为同
言必信,行必果    2008年9月份的一天,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和丈夫萨科齐一起去蒂耶里堡参加一项政治活动。返回时,他们途经一座名叫克雷的小镇,布吕尼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有一所残疾人学校,于是决定让萨科齐先走,她自己在这里下车,进去看看里面的残疾孩子们,并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布吕尼在校长的陪同下逛了一圈校园,并且与残疾孩子交流了很久。布吕尼来到一片草坪边,她看见一位盲人少年,正坐在一张石
前路从听见自己的声音开始    曾经很久不能明白,时光是如何奇怪,把我们从记忆中熟悉的地方,转眼放到如今的脚下,而在某个时候才能哑然于这种安排。  我不知内心是一种孤独还是执著,彷徨还是倔强。不独此时,一遍又一遍,内心想呐喊。多少次总听见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倔强着,打碎了,又再倔强着。曾以为努力就可以不惧一切、收获自信,曾以为孤独可以站成一棵树,曾以为内心的执著可以凝成一种美丽。我愿听到这呐喊,我愿去
有一次,骑车过一个十字街口,当时红灯正亮着,我一看,四下无人,于是就“闯”过去了。而坐在后座上的7岁的女儿,大声对我说:“爸爸,刚才您闯红灯了。这样很危险的。”  我一时竟不知该跟女儿说什么才好。原本该遵守的、坚守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规则、底线,开始松动、瓦解乃至像尘埃一样消失,在这个过程里,那颗清澈、透明的童心也渐行渐远,结果肯定会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不快、失败或悲剧。因此,从这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