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的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大方面。就历史学科而言,逻辑思维就是运用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论,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去认识和把握历史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关键词]逻辑思维;培养;发展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步骤。“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问题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中学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恰当地给他们设疑置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讲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一课时,可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历史知识来讨论“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德两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美国通过罗斯富新政克服了危机,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分析促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得出正确的认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又培养了他们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思维情态,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不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设疑置难的潜意识就会汇成丰富的思维源泉,为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准备了前提条件。
逻辑思维过程必然要求学习具有主动性。主动学习更能激活思维情绪。因此,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
如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在讲述了文化发展的条件、表现及影响后,着重强调分析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因和内在联系,突出文化发展的共性和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等理论。这样的教学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营造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态,促进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挖掘教材思维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与其思维品质密切相关。在教学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突出表现在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思维过程中,既遵循规律,又不循规蹈矩,既吸收积极成果,又不亦步亦趋。历史学科要成为科学历史,往往需要吸收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史学著述汗牛充栋,材料纷繁复杂,史籍正伪相间,观点众说纷纭。在教学中,就某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必须透过纷繁的表象,拨开历史的尘封,去全面、深入地考察问题,认识事物的多种关系,提示事物真相,发现事物本质。做到这样,历史教学才可能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观点和材料统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历史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
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都是学习历史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事实上,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可能以单纯的面貌出现,它总是与其他能力相伴而行的,其他能力在平常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抓住重点能力,兼顾其他能力,才能使学生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如水
[关键词]逻辑思维;培养;发展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步骤。“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问题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中学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恰当地给他们设疑置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讲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一课时,可让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历史知识来讨论“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德两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美国通过罗斯富新政克服了危机,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分析促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得出正确的认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又培养了他们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思维情态,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不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设疑置难的潜意识就会汇成丰富的思维源泉,为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准备了前提条件。
逻辑思维过程必然要求学习具有主动性。主动学习更能激活思维情绪。因此,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
如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在讲述了文化发展的条件、表现及影响后,着重强调分析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因和内在联系,突出文化发展的共性和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等理论。这样的教学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营造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态,促进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挖掘教材思维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与其思维品质密切相关。在教学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突出表现在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思维过程中,既遵循规律,又不循规蹈矩,既吸收积极成果,又不亦步亦趋。历史学科要成为科学历史,往往需要吸收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史学著述汗牛充栋,材料纷繁复杂,史籍正伪相间,观点众说纷纭。在教学中,就某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必须透过纷繁的表象,拨开历史的尘封,去全面、深入地考察问题,认识事物的多种关系,提示事物真相,发现事物本质。做到这样,历史教学才可能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观点和材料统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历史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
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都是学习历史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事实上,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可能以单纯的面貌出现,它总是与其他能力相伴而行的,其他能力在平常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抓住重点能力,兼顾其他能力,才能使学生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