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与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早期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弊端,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学过程也开始了变化,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正进行着一场巨变。家校互动平台也更进一步。微信朋友式的聊天模式,便于展示的宣传平台,潜移默化的心得传递,使我发现了它潜在的教育契机,愉悦的家校沟通悄然在微信中进行。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沟通;家校;教育;方式
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十七个年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懂得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与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有效的开展家校沟通合作,是家长和教育者长期着重关注的焦点。但早期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弊端。
传统家校沟通多以家长会、家访和电话短信形式展开。但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时间有限,开展家长会和家访需要双方协定合适时间。导致家长会开设次数和家访次数存在很大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家长需求,形式大于实质。而家长会和家长多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量过大,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班主任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家校沟通中。家长也无法通过这些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也就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通过信息化领域与现代教育手段的融合,“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学过程也开始了变化,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正进行着一场巨变。家校互动平台也更进一步。
摇一摇、扫一扫、朋友圈、点赞……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些新名词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微信,一种时尚的交流平台,凭借着网络快速发送免费的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模式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俨然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新贵”。人们忙碌之余,总会抽空刷一下微信,既分享了美文,进行片段似的短暂阅读,又了解了朋友的动态,可以足不出户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大大增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当几年前无意间接触微信,我还停留在打发无聊时光阶段,偶尔转载过一些喜欢的“心灵鸡汤”,记录上一段瞬间的心灵感悟,留下一段温馨,只想供多年后的我慢慢回忆。可随着同事、同学、亲人等的不停添加,我的朋友圈日益壮大,尤其是其中家长朋友的与日俱增,哟,原来大家都在玩微信!欣喜之余,我也热衷于微信起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久而久之,微信朋友式的聊天模式,便于展示的宣传平台,潜移默化的心得传递,使我发现了它潜在的教育契机,愉悦的家校沟通悄然在微信中进行。
一、朋友圈——家校关系“萌萌圈”
进入了微信,我将我的朋友圈单独分组,便于定向联系。我的家长圈,我定了个美妙的名字“萌宝之家”,美其名曰:我们班级是充满快乐与幸福的一家人。每个孩子都是萌宝儿,我会亲切的称呼家长为“宝妈”。在圈中,我们的身份可不是老师、家长了。朋友圈,顾名思义,大家都是朋友。一句话、一个赞、一个拥抱,轻轻悄悄地传递着作为朋友间的关注、牵挂、鼓励。家长们与老师虽难得一见,但通过微信,却心心相印,如同多年好友一般,彼此间的称呼也一下子亲热了起来:
“亲”“美女”“亲爱的赵赵”“雯雯妈”“琪琪爸”……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萌宝之家”在微信中进行亲情的传递,真爱的互动!
二、晒照片——及时分享班级动态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就餐情况,我就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及时地进行现场直播,晒上孩子的各种照片,以供这些家长粉丝们一睹为快。或分享班级活动精彩瞬间,或展示班级学习成果,抑或秀秀孩子的才艺展示,微信平台晒得热火朝天。
如,每年开学初,我都会在微信上展示孩子们的假期作业,精美的读书本,栩栩如生的画作,别致的小发明……宝妈们看了,马上会进行精彩的点评,大家都为表现出色的孩子喝彩!
班里的同学获得荣誉了,我马上在微信中分享——
热烈祝贺谢静文同学在太平区举办的《我的好老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诸如此类,“优秀升旗手”“三好学生”“班级小雷锋”等等,通过小小的微信,逐一向家长展示,家长粉丝们及时了解了班级动态,一个劲地点赞。他们分享着孩子成功的喜悦,欣喜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平时教学的辛苦,育人的精心,对学校教育就更加支持,对老师也越发信任了,家校彼此的心贴得更紧了。
三、品美文——携手同行,共同育人
家长是教师教育孩子的最佳同盟者。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养乐观开朗、明理友善、学习主动的孩子。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學习阅历的不同,彼此教育起孩子来,毕竟有些不太和谐。比如说: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丢给老人带。老人们大都溺爱孩子,一味地民主,让孩子任意发展,作业不写,行;上学迟到,行;孩子行为习惯不好,行……再比如说,有些家长少年经商,通过拼搏闯下了一片产业,读书无用论,于他而言,就是真理……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太忙,没空管他的……
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该怎么办?我知道要教育好孩子,我的力量,势必单薄,我要寻求家长的理解,要与他们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这样教育起孩子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微信中,我还尽量注意自己的措辞,“共勉”“分享”“让我们一起努力”“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反思中”……时刻谨记自己在微信中的身份,不要給人以居高临下的理论说教,而是本着自己也是家长的角色共同去反思、学习、共勉中,定位在以朋友的身份一起来分享、努力、加油上。
“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美妙的诗词,轻柔的音乐,高雅的生活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都在微信中轻轻地传播,悄悄地转发,轻轻一点,你来我往,送去了鼓励,换来了温馨!与其说,在小小的微信天地中,我带着家长一起成长,还不如说,家长领着我一路前行!他们的关注,促我进步;他们的点赞,给我动力。因为在我的教育路上有他们的默默陪伴,我那小小的教育梦才能在微信中编织得更大更美!
这都源于微信。微信,让老师和家长更亲近!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家校的沟通更无限!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沟通;家校;教育;方式
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十七个年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懂得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与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有效的开展家校沟通合作,是家长和教育者长期着重关注的焦点。但早期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弊端。
传统家校沟通多以家长会、家访和电话短信形式展开。但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时间有限,开展家长会和家访需要双方协定合适时间。导致家长会开设次数和家访次数存在很大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家长需求,形式大于实质。而家长会和家长多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量过大,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班主任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家校沟通中。家长也无法通过这些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也就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通过信息化领域与现代教育手段的融合,“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学过程也开始了变化,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也正进行着一场巨变。家校互动平台也更进一步。
摇一摇、扫一扫、朋友圈、点赞……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些新名词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微信,一种时尚的交流平台,凭借着网络快速发送免费的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模式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俨然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新贵”。人们忙碌之余,总会抽空刷一下微信,既分享了美文,进行片段似的短暂阅读,又了解了朋友的动态,可以足不出户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大大增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当几年前无意间接触微信,我还停留在打发无聊时光阶段,偶尔转载过一些喜欢的“心灵鸡汤”,记录上一段瞬间的心灵感悟,留下一段温馨,只想供多年后的我慢慢回忆。可随着同事、同学、亲人等的不停添加,我的朋友圈日益壮大,尤其是其中家长朋友的与日俱增,哟,原来大家都在玩微信!欣喜之余,我也热衷于微信起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久而久之,微信朋友式的聊天模式,便于展示的宣传平台,潜移默化的心得传递,使我发现了它潜在的教育契机,愉悦的家校沟通悄然在微信中进行。
一、朋友圈——家校关系“萌萌圈”
进入了微信,我将我的朋友圈单独分组,便于定向联系。我的家长圈,我定了个美妙的名字“萌宝之家”,美其名曰:我们班级是充满快乐与幸福的一家人。每个孩子都是萌宝儿,我会亲切的称呼家长为“宝妈”。在圈中,我们的身份可不是老师、家长了。朋友圈,顾名思义,大家都是朋友。一句话、一个赞、一个拥抱,轻轻悄悄地传递着作为朋友间的关注、牵挂、鼓励。家长们与老师虽难得一见,但通过微信,却心心相印,如同多年好友一般,彼此间的称呼也一下子亲热了起来:
“亲”“美女”“亲爱的赵赵”“雯雯妈”“琪琪爸”……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萌宝之家”在微信中进行亲情的传递,真爱的互动!
二、晒照片——及时分享班级动态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就餐情况,我就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及时地进行现场直播,晒上孩子的各种照片,以供这些家长粉丝们一睹为快。或分享班级活动精彩瞬间,或展示班级学习成果,抑或秀秀孩子的才艺展示,微信平台晒得热火朝天。
如,每年开学初,我都会在微信上展示孩子们的假期作业,精美的读书本,栩栩如生的画作,别致的小发明……宝妈们看了,马上会进行精彩的点评,大家都为表现出色的孩子喝彩!
班里的同学获得荣誉了,我马上在微信中分享——
热烈祝贺谢静文同学在太平区举办的《我的好老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诸如此类,“优秀升旗手”“三好学生”“班级小雷锋”等等,通过小小的微信,逐一向家长展示,家长粉丝们及时了解了班级动态,一个劲地点赞。他们分享着孩子成功的喜悦,欣喜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平时教学的辛苦,育人的精心,对学校教育就更加支持,对老师也越发信任了,家校彼此的心贴得更紧了。
三、品美文——携手同行,共同育人
家长是教师教育孩子的最佳同盟者。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养乐观开朗、明理友善、学习主动的孩子。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學习阅历的不同,彼此教育起孩子来,毕竟有些不太和谐。比如说: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丢给老人带。老人们大都溺爱孩子,一味地民主,让孩子任意发展,作业不写,行;上学迟到,行;孩子行为习惯不好,行……再比如说,有些家长少年经商,通过拼搏闯下了一片产业,读书无用论,于他而言,就是真理……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太忙,没空管他的……
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该怎么办?我知道要教育好孩子,我的力量,势必单薄,我要寻求家长的理解,要与他们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这样教育起孩子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微信中,我还尽量注意自己的措辞,“共勉”“分享”“让我们一起努力”“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反思中”……时刻谨记自己在微信中的身份,不要給人以居高临下的理论说教,而是本着自己也是家长的角色共同去反思、学习、共勉中,定位在以朋友的身份一起来分享、努力、加油上。
“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美妙的诗词,轻柔的音乐,高雅的生活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都在微信中轻轻地传播,悄悄地转发,轻轻一点,你来我往,送去了鼓励,换来了温馨!与其说,在小小的微信天地中,我带着家长一起成长,还不如说,家长领着我一路前行!他们的关注,促我进步;他们的点赞,给我动力。因为在我的教育路上有他们的默默陪伴,我那小小的教育梦才能在微信中编织得更大更美!
这都源于微信。微信,让老师和家长更亲近!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家校的沟通更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