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泓:刚柔并济,匠心如水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的青岛蓝天碧海,绿树红瓦,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候。初见孙泓时,她正在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给乡村小学骨干教师做培训。顾不上擦拭额头上滴下的汗珠也顾不上片刻的休息,孙泓声情并茂地讲解着课堂观察的理论与实践。窗外骄阳似火,夏蝉聒噪,而教室内孙老师却同清泉一般,传递着阵阵凉爽。
  “水之性善利万物,万物因水而生。”形容的是水顺世适性,利人济物的善。如果你跟孙泓接触下来,就会发现她就是这样一个如水般至柔至坚的人。生活中的她,似水般温柔地待人接物;教学时的她却又透露着滴水穿石的韧劲;教研培训时她又像水一样兼容并济,把教师们分散的力量汇聚成一股合力。怀揣着对英语和教育的热情,孙泓义无反顾地走着,走出了一路的繁花似锦。
  教书育人:如涓流般润物无声
  34年前,同样一个蝉鸣不止的夏天,20岁的孙泓从当时的青岛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并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了青岛市第四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八十年代初,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但在那时孙泓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孙泓让学生上课的时候跟着录音机听说、模仿,并根据课文编故事表演。学生们也没有辜负孙泓的期望,1985年山东省中学生英语竞赛青岛赛区前十名就有两名学生来自孙泓所教的班级。在1988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孙泓的学生又勇摘青岛赛区桂冠。
  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管理也是每个新手教师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刚开始工作的孙泓并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管理学生,她认为只要带着对学生的爱就能做好工作了。担任班主任,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让她对学生的“爱”有了深刻的认识。犹记得24年前开学前的那个暑假,孙泓顶着炎炎烈日到每个学生家里家访,为的就是在开学时她不仅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还能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助力成长。孙泓说:“如果老师给孩子们搭建恰当的发展平台,他们的表现一定超出你的想象。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带着学习的兴趣进入到高一级的学校。”管理学生的工作给了孙泓对于不同孩子更多的包容心,也让她对教育及教学管理慢慢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说,家长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老师就要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在学校里快乐成长。而孩子的成长就需要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仔细关爱每一位学生。


  孙泓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默默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如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的累累硕果带给孙泓的是欣喜更是压力和动力,1990年到1993年孙泓通过自身努力拿到了山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本科学位。1993年,由于教学工作出色,孙泓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师。到了1995年,孙泓已经成为青岛市第四中学的教研组长和青岛市中心教研组的成员。此时她和中心组其他老师一起在青岛市第十五中学的省特级教师桑达夫老师的实验班里开始进行目标教学的课题研究,而青岛市教研员孙鹏立的言传身教则更进一步地将孙泓引上了教研之路。孙泓常常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我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人,在好的学生、好的同事、好的区市教研员的陪伴下一起成长。”
  角色转变:小荷才露尖尖角
  14 年的一线教师经验的“量变”为孙泓迎来了“质变”的机会。1996 年孙泓经考查成为了青岛市初中英语教研员。
  教研员常被认为是课程政策的执行者,课程的设计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者,区域教育质量的促进者。面对这样的新身份,孙泓起初感到压力颇大、无从下手,于是她决定先从自身的教师经历和对一线老师的认识出发,来为教师们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简笔画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读图理解大意,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少说汉语,并使英语学习更加有趣。可是我们好多老师并不会简笔画。于是,我就请美术教研员给大家做简笔画的讲座。有的老师论文写得不是很好,我就请语文教研员给大家做如何写论文的讲座。”孙泓回忆到。除此之外,为了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孙泓还经常请教育局聘请外教为教师们进行专业培训。
  两年的初中教研员工作就在摸石过河中悄然逝去,这段经历不仅让孙泓初尝了教研员工作的苦辣酸甜,也让她积累了中小学衔接的教学教研心得。1998年根据领导安排,孙泓成为了青岛市小学英语教研员。也正是在这个岗位上,孙泓一步步成长了起来。
  这个阶段,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之外,教研室的同事、专家是帮孙泓拨云见日的关键人物。“教研室的同事都是各个学科的优秀老师,这些老师的帮助和熏陶引领着我在教研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当时山东省教研室的高洪德、张涛、陈元宝等等,他们为青岛的英语教研搭建了发展平台,也为孙泓的工作树立起了样板。 2000年到2005年期间,孙泓先后跟着高洪德、李静纯和张志远几位专家完成了“外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试验”三个课题,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研究的方向。“跟着这三位老师做完课题之后,我越来越发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都非常需要深入研究。”孙泓说。
  课题研究:教研浩海的掌舵者
  在前面10年的教研员工作中,孙泓发现了青岛市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课堂低效、教学无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她面前的又一难题。2006年,孙泓和时任四方区教研室主任的徐慧春开始共同主持“小学英语教育有效性研究”这个课题,力图解决以上问题。在组织教师大量的听课、议课活动过程中,孙泓发现教师们往往仅从自己比较关注的问题出发,评课缺乏客观性和理论数据的支撑。教师们在听评课时展现出来的问题使孙泓想起了2003年在英国布莱顿大学学习的有关“课堂观察”的理论知识,她认为“课堂观察”或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于是便开始了有意识的学习。2006年暑假,青岛市普通英语教研室邀请了上海教科院张洁教授给教研员们做了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的培训,这次培训让孙泓看到了“课堂观察”理论本土化的具体做法,也让她看到了利用课堂观察解决教学低效的可行性。2008年,孙泓在参加外专委组织的全国外语教研会时,观摩了温州实验小学使用课堂观察促进课堂教学的展示。同行的先进做法让孙泓感到了在青岛市小学教研中推动“课堂观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转年3月,青岛市小学英语在南京路小学举办了以“课堂观察”为主题的活动,副校长上课,全体英语教师使用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并作课后反馈。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时孙泓心里才算是有了底,她默默立下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2009年,随着“小学英语教育有效性研究”课题告一个段落,孙泓便提出了“课堂观察促有效教学”这一新的课题,希望把在教研中迷失航向的教师们往科学听评课的方向上引领。   此时的孙泓不仅担任了“课堂观察促有效教学”的课题主持人,而且还扮演了课题推广的宣传员的角色。2009至2011年,孙泓曾多次到各区、课题校就“课堂观察的意义与实施”进行培训、指导,并给教师们推荐崔允教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等相关理论书籍,使他们多维度地了解并实践“课堂观察”。在课题推进的过程中,孙泓和课题组的成员们又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高教学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到了2011年,孙泓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课堂观察促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课题,希望老师能通过这种方法不断观察同伴、反思自己、共同成长。“其实课堂观察这一系列课题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孙泓说道,“在做‘课堂观察促教师专业发展’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又发现我们缺乏聚焦问题去观察,有种为了观察而观察的感觉。在2014年,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了‘主题式课堂观察促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这个课题从教师话语有效性、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等几个主题将课堂观察庖丁解牛,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教师专业上的发展与进步。2016年随着该课题接近尾声,孙泓又马不停蹄地申报了“以课堂观察促教师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鹦鹉学舌。如何用英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敢于质疑已经是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出的要求了。而上一个课题中‘课堂观察促学生心智发展’的主题也正好为这个课题做了引子。”孙泓解释道。新的课题研究旨在引领教师践行课标,并积极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课堂观察”系列课题不仅让青岛市的小学英语教学走到了全国前沿,同时也给青岛市的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他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课内外活动等各方面改进工作,专业发展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有效。2010年和2012年山东省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中来自“课堂观察”课题校的教师夺得头筹。2014年孙泓将“课堂观察”的成果汇集成了《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一书,并获得了青岛市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年举行的青岛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课堂观察促有效教学”这一课题也获得了一等奖。在这一系列课题研究中,孙泓好比掌舵者,带领着青岛市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教研浩海中不断开辟新的航路,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教师发展:水利万物而有静
  教研员的工作除了教学、研究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指导并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研员不仅要时刻学习与时俱进,有时甚至还要自己成为那口“源头活水”才能灌溉一方教学。
  “教研员需要把专家的理念和一线的实践结合起来,传承理念,转达经验实践,起到一个枢纽的作用。教研员的工作最后还是要落到为教师成长的‘服务’上去,当你意识到这点,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只要是对教师成长有益的事情你都可以去做。”孙泓是这样理解她的工作的。
  知之非难,行之则不易。围绕着服务教师,这些年来孙泓和她的教研团队从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理论知识、课题研究三方面入手,同时通过教研员与教师同台上课,城乡交流研讨,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等教研活动,分层次分阶段地为青岛市的小学英语教师服务。
  现已成为青岛市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员的王馨悦每每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总忘不了孙泓对其的培养与关怀。“那时候,我才刚刚工作不久,孙老师就整天带着我去外面上课,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只要一有去农村的教研活动,孙老师就给我机会,让我去锻炼提高自己。”聊起那段经历,王馨悦的话语中流露着对孙泓知遇的感激。而让王馨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5年孙泓带领她去参加山东省优质课比赛的场景。当时的优质课比赛,老师们都需要现场抽教材、抽学生上课,48小时全封闭备课,压力极大。“那时候区市教研员全程陪同我参加比赛,给我加油鼓劲。在磨课的时候,孙老师细心指导我如何突出课的亮点、贯彻课标的理念并突破难点,让我从抠细节的迷宫中走出来,让课再上一个高度。”
  如果说带着骨干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是“以赛促学”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的途径的话,那么教研员下校听评课则是“以评促教”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良方了。20年来,孙泓一直在听评课时坚持“深入了解”与“分层评价”的原则来促进教师更好地成长。孙泓在观察、纪录和评价教师教学情况时,往往会事先了解教师的个人生活和工作状态后再给出客观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把听评课当做教研员高谈阔论的“一言堂”。孙泓说:“教研员听课评课时既要肯定老师的努力,发现闪光点,还要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引导老师们自觉解决问题。”“不同老师,不同标准”也一直是孙泓进行考核工作的行动指南。“学生是分层的,教师也是分层的。我们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老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孙泓关注的是其上课流程是否基本规范;对已经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孙泓就要求其能在突破教学难点上下工夫,并形成自己的小课题;而对优秀骨干教师,孙泓则希望其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名师的风范,有教育家的胸怀。
  水利万物而有静。在促进教师发展这些林林总总的工作中,孙泓如水一般,包容而广博,静静地、默默地、谦逊地为一方教师的成长服务着。她不停地与教师们切磋技艺,向教师们传授教学知识,为他们搭建平台,以鼓励的方式听评课,倾尽一切为教师的成长服务。
  孙泓形象地把自己比作教师们的服务员,任务就是为教师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良性发展、比学赶帮的教研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教研员其实就是教研大组长,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大家商量发展方向,然后一起制定目标、实现目标,更好地为老师的成长服务。”而为教师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她说,“教师发展不是你要不要发展,而是你必须发展,因为我们的发展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变化与发展。”
  张祜诗曰:“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匠心之难在于持之以恒,在于淡泊如水,在于甘之如饴。14年教师工作,20年教研员工作见证了孙泓对教学的认真负责,对研究的坚守执着,对服务教师的温柔体贴,亦刚亦柔之间,她将青岛市小学英语的教研工作百川归海,送向了更为开阔的天地。
其他文献
学以致用,学生要能够在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为熟练地以英文的形式与别人交流谈话、识记听说等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课程讲解时,需要注意改变自己
期刊
编者按:《英语学习》线上系列讨论的第19期话题是“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互动”。重点讨论的问题是:口语能力及小初高各阶段口语学习的侧重点、如何分解口语主题、如何围绕小主题开展话题、哪种口语活动方式能让口语练习生动起来、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的口语练习活动、教师应该如何评估活动质量。微信群的专家和老师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精彩的讨论,在此分享给各位读者。  口语能力及各阶段口语学习的侧重点  赵冬云: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
4污染引起的损坏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污染颗粒由各种材料形成,它们大多数都成为研磨剂,因此,当它们在表面相互作用时划切部 4 Contamination Damage Contamination particles o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而当前的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为此,在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了音乐课小
编者按:观课与评课是进行课堂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英语学习》线上系列讨论第17期的话题是“公开课观课和评课的方法与策略”。如何预设观课目的?怎样磨课和设计观察量表?观课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哪种课是需要观课者彻底批判的课?如何将课堂观察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围绕这几个问题,微信群内的专家、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对讨论内容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对大家以后的观课、评课都
英语是一门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的语言,所以在对其进行实际学习的过程当中,要避免学生陷入到哑巴英语学习中,加大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确立听说课程在英语教学当中的
期刊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教材有几处令人费解,现择其二三就教于方家。     一.“经验”是否应该补注    【原文】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周苏珊《第一次真好》)   《现代汉语词典》对“经验”的注释有两条:①由实践得来的
在现代教育背景之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而英语素养则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要求,便于学生通过英语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新理论、新方法、新术语的片面理解,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错误做法,教学的适用性、有效性差,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因此,在构建格式新颖的语文课堂的基础上,真正增强语文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  本人一直在教学一线,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