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探索的脚步 彰显追求的精神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揭露官场腐败现象的小说层出不穷。罕见的是女作家余艳以官场背后的“后院夫人”这个鲜有作家去涉猎的特殊群体的视角,透视官场生活的冰山一角。本文通过把后院推到贪腐前沿的视角切换、让女性变为官场名角的人物设计、将叙述导向网状形态的结构交织等手法,从创新的视点探讨《后院夫人》三部曲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当代官场小说 《后院夫人》三部曲 艺术创新 审美探讨
  20世纪90年代的反腐题材小说或官场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张平的《国家干部》,翁新华的《城市木马》,周梅森的《人间正道》,洪放的《秘书长》,王晓方的《市长秘书》等。它们正面直击官场及其腐败现象,切中时弊,触目惊心。湖南籍的女作家余艳,凭借自身小官夫人的身份,潜心研究官场后院的“夫人”现象,用了六年时间创作了《后院夫人》三部曲(《情殇》《浮沉》《劫数》),另辟蹊径描写独特的官场生活——官场后院夫人们的生活,从特殊的视角透视当代官场的生活。
  一、把后院推到贪腐前沿的视角切换
  余艳本身是一个小官太太,所以她对后院夫人这一群体非常熟悉。另外,余艳还是时尚作家,写过像《女性词典》《太太词典》这一类时尚主题的作品,所以官太太们都愿意跟她交朋友。在余艳看来,如今的市长夫人、局长夫人们都是高学历、高品位,在生活方面她们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她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她们愿意把成功、悲惨、痛苦和喜悦都告诉余艳,她们的生活有时就成了余艳生活的一部分。多年的积累,使读者相信余艳对“后院”不会说外行话,不同类型的夫人形象在她的三部曲中都得以展现出来。
  《后院夫人》三部曲以几位“夫人”的生活为线索,从侧面将男人在官场上的角逐展示出来。如《浮沉》以市长夫人言岚之为主角,描写了她的生活和情感历程,其中包括了她与市长前妻卓群的“凤冠”争夺战,用爱纠正了养女叶心卉对丈夫的畸形错恋,以及面对初恋许宏鸣对自己无私付出甚至献出宝贵生命时的愧疚与不舍。文中也运用少量笔墨描写了岚之在个人事业上的发展:她不利用“市长夫人”这面大旗庇护自己,谋取私利,敢于带领杂志社这个小团队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事业;遇到失败也不气馁,回到南华市再起步,始终不依靠丈夫的帮助,最终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小说并没有把亮点放在市长蓝天浩的仕途上,关于官场只略微提到了程晖、杜立诚与宾副市长三人狼狈为奸,使奸计欲把市长拉下马,最后弄得一死两入监的结局,这让人不禁感叹“善恶到头终有报”。余艳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与事。她以自己的生存经验和生活体验,用她那独特的方式为读者拉开了神秘的后院生活的大幕,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这是余艳的财富,却也是男性官场小说家们所匮乏的。
  二、让女性变为官场名角的人物设计
  女性作家写女性,则赋予了女性全然不同的形象,她们将自己的生存体验和对同胞的希冀都寄托在了她们所塑造的主人公身上。因此女性作家写女性,是具有天然优势的,她们的内心可以说是相通的,能够读懂对方,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
  作者笔下,后院夫人这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光鲜的外表下有着难与人言的家事、情事。在《后院夫人》三部曲中,余艳始终带着一种善良、理解、宽容的心态来描写“夫人”,希望把女人天性中最纯真、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无论是《情殇》中的心然、丽丽和龚主,《浮沉》中的言岚之和卓群,还是《劫数》中的水儿、波尔和冯盈盈,她们有知识,有教养,有见识,有智慧,有能力,但是在“后院”这个背景下,她们倍感红楼深宅里的“空城感”:风光不足,孤独有余;幸福不足,伤痛有余;激情找不到出路,思想得不到自由。
  余艳站在艺术的高度和人性的深度来塑造人物,自觉地探索人物心理和重新发现人性,使小说变得自然、朴实、深情和充满诗意,使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变得巧妙、跌宕、独特和内涵深远。《浮沉》中的市长夫人言岚之,当被卷进各种尖锐的人性冲突之中时,警觉地应对着各种命运遭际,她小心翼翼地把握着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分寸”,总是在倍感痛苦时又心怀期待,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余艳通过描写言岚之的心理,对复杂心灵进行深层揭示,折射出后院夫人这个特殊文化群体的现实人生。言岚之超出以往任何文学作品里的“后妈”形象,独一无二地生存在“后院”之中。
  《浮沉》中卓群这个角色被余艳塑造得非常成功。在作品中,她的形象是复杂而矛盾的。卓群的存在就像是一位骄傲的女王,漂亮、高贵、典雅、有才情。这么优秀的一位女性,当看到站在市长身边接受众人瞩目的言岚之时,嫉妒的情绪立即充满了她的内心,让她变得极端和偏激,以至于处处针对言岚之,一见面就对她讽刺不断。她自始至终都爱着前夫蓝天浩,但是她却在蓝天浩政坛失意时抛夫弃子,投奔到对她痴心一片的建筑公司老总程晖的怀抱中。杜立诚对卓群施暴后,她剪短了象征她高贵气质的长发,看似温顺地待在杜立诚的身边,实则另有目的。她要找出程晖、杜立诚、宾副市长等人犯罪的证据,让毁了她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卓群对言岚之也开始慢慢地改观,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她。在受到恶人羞辱之后,两个人的心更是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誓与恶势力做抗争。最后,卓群选择在静安寺内常伴青灯,用余生忏悔,为她上半生所犯的罪孽赎罪。
  余艳在小说中所刻画的女主人公都是水性的,她通过女主人公的包容、坚强、温情、贤惠等性格向我们诠释了水的刚柔并济,如《劫数》的全篇都离不开一个“水”字。可以说,水儿身上充满了水的特质。丈夫毕伟在一桩行贿案中落马后,水儿的生活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她哭过之后不怨天怨地,坚守住自己灵魂的一片净土,与丈夫不离不弃,以自己独立的人格,尊重情感,澄清是非,挽救灵魂。这个落难中的“夫人”,终于以滴水穿石般的韧性,排解了世俗的冷漠和情色的困惑,挺起胸膛,以柔克刚,与大起大落的命运相周旋。她勇敢地面对丈夫触犯法律的现实,坚强地挑起家庭的担子“前行”,主动化解了一个个矛盾,不但养老育小,而且在危难的日子里不放松自己的事业。柳依水是不雷同于任何文学形象的最能抗压的女性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最具现实感和独特韵味的后院夫人。她从出场至悲剧结尾,始终保持着一颗真诚的心,为事业拼搏,为真爱而活,优秀女人的大爱、大智、大柔、宽容都集中在她的身上。后院夫人高贵人格的多方面被真实可信地塑造了出来。这种极具亲近感的人物形象,作者既没有拔高,也没有搞怪,因而很容易就能走进读者的心里,立足于时代画廊。   三、将叙述导向网状形态的结构交织
  结构对小说而言十分重要。《后院夫人》三部曲的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有头有尾的连贯小说。它本是由一个个通俗的故事组合而成的,然而余艳却用一种多维的视角和多重叙述的语境将故事中俗常的成分尽可能地消解了,于是便让人看到了从俗常里超脱出来的新亮点。
  以《情殇》为例,它是由线性结构、框架结构和网状结构组合而成的。《情殇》由引言、上部、中部、下部、大结局五部分组成。引言中,寥寥数字就交代了后院夫人不过是一群外表风光,实则内心空虚的普通女人的本质。而大结局中丽丽早产,在手术台上生死未卜,则把读者的心都吊了起来。引言与结局首尾呼应,给整篇小说带来一种沉闷的感觉。上中下三部分别描写了心然、龚主、丽丽的情感故事,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而引言中的三人重聚和大结局中的丽丽难产又将三人重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线状结构平行式的写作手法。每一部分余艳均运用多维的视角进行描述,如上部就以心然和齐磊两个视角描述事件,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看清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了解人物的内心波动,评判其中的是是非非。作家余艳在创作时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把每个人物的内心情感都描绘得细致细腻,不夹杂私人感情,由此可见她创作时的专业和情感转换时的快速。“旁白”是用来解释前文,引出后文的,叙述角度是作者,或者是第三人,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主人公们的内心活动及故事发展中的细节,条理清晰,耐人寻味,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情殇》打破了官场小说流行的大团圆结局,描绘了丽丽生产时大出血的情景。丽丽能否顺利生产,阿伦有没有见到孩子出生,这些对于读者而言都是未知的谜。
  综上可知,“官夫人”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生活在“后院”这个官场的延伸地带里。这一群体既有普通百姓的繁杂琐碎,也有高墙深宅的神秘,更有一般人没有的沉重、幽怨和厮杀。余燕把她们的生活呈现给读者,并且在艺术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既是对男性官场小说的有力呼应,又是对女性独立意识、身份确认的昭示。它的存在颠覆了读者对传统官场小说的认识,给读者打开了一个可资想象的缺口,也有了可言说和可评判的巨大空间。“余艳第一个第一次打开夫人后院之门,向读者解开红墙深宅之神秘,耳目一新的全是内蕴最深刻的现实生活。”{1}
  {1} 曹光辉:《深沉的现实内涵和沉痛的情感世界——读余艳的长篇小说〈后院夫人〉三部曲》,《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台独”势力操纵省籍矛盾,外省人被歧视,被排挤,被污名的时代,正直的本省知识分子王琼玲担起了为外省人代言的重任,在《老张们》《阿满的苹果》两部中篇小说中以同情、悲悯和敬仰之情表现了他们可笑的语言、可怜的卑贱和可敬的品格。在外省人形象系列中,这些形象属于陈映真所开创的本省人眼中的底层外省人形象,是两岸分治以来由隔绝到互通这一典型政治、历史环境中的典型形象,通过对他们的塑造,王琼玲代表本省民
摘要:在庭审中,所有事实的确定,都是通过叙事实现的,律师所使用的询问技巧与策略极其重要,这些策略决定了他能否为委托人带来最理想的结果,即无罪或最低的刑期。结案陈词是辩护律师的最后一搏,这一环节把陪审团成员的心理意象和移情作用推向高潮,律师必须利用法律叙事,为陪审团营造一个虚拟而逼真的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某些观点施加影响,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关键词:叙事 结案陈词 策略 移情性 
【导读】   忘情的奔放,狂野的倾泻,激越的场面,西北汉子的隆隆鼓声,是对高原生命热烈的赞颂,是对民族魂魄崇高的礼赞。它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我们认真体会那恢弘的气势,仔细感受生命的律动,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心灵随之激荡吧!  延安武鼓  银笙   要说打鼓,哪里的也没有延安的有特色。不知从什么年代起,延安武鼓就流传下来。一群群茂腾腾的后生,从黄土高坡上、从黄土山沟里边敲边
摘 要:白居易是唐代久负盛名的大诗人,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五月至二年九月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在任时,不仅为苏州百姓留下了善政,而且也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留下了描写山水美景和民风民俗的大量诗篇。赏读白居易的诗篇,对感受苏州千年文化的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让我们去真正认识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白居易 苏州诗咏 品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摘 要:在分析对比那些描写同一个时期的电影作品上,作为非当事人的观众常常可以发现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创作意图,叙事手法以及不同的发声年代与所持立场往往会导致一段客观存在的历史似乎有着源于不同侧重点的情感落脚与表达出入。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比较其外在表现与内在结构与深层次民族价值观转变的原因所在。本文结合日本动画电影《在这个世界的角落》(2016)中立足女主人公的小人物视野来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民众心
提笔寻师千百度,蓦然回首,你在灯火绚烂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我而言,最难忘的是你惊天地泣鬼神的谆谆教导。   忽如一夜春风来,试卷一发天下白。语文老师手拿一沓试卷,大踏步走进教室,熟练地分发起来。一张张试卷宛如一片片硕大的雪片在教室里飞舞。   “老师,教育局规定一学期只考两次试啊……”那话似反问又似哀鸣。   “對,我们今天只是做一次练习哈。”老师目光中流出一丝狡黠。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条件下,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产生的独特文化。它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成长的精神家园,也是走出地域、走向世界的文化底色。一方面,地域文化精神滋润涵养着一方人;另一方面,普及和传播地域文化,也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一方精神家园、繁荣民族文化的必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正因为如此,近几年
摘要: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与鲁迅的《离婚》都是描写女性在家庭中受到不公而反抗的作品,在他们各自的国度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的创作都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对女性生存境遇以及女性命运的关注。本文比较分析两部作品中两位女性形象娜拉和爱姑的个性特征以及生存境遇,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况,进一步探讨两位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由此反思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的发展之间的联系。  
摘要: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学者,他提出过许多卓有见地的文学主张。他的诗文主题鲜明,充满爱国情怀,及时而深广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动乱的社会现实,描写国家民族兴亡之大事,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形成了沉郁苍凉、刚健古朴的艺术风格和史诗特色。  关键词:顾炎武 诗文 爱国情怀 艺术特色  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出生于江南世家大族,先辈言传身
摘 要:李进祥是一位具有独特创作经验的回族作家,他的作品多涉及挣扎于城市、乡村之间进城务工人员和单纯、善良、坚毅的女性,他也曾在采访中表述了要“疼爱作品中的每个人”的创作理念。本文基于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学科对他的采访,拟从《三个女人》来探析其无动机中蕴真情、悲悯中含叹息、朴实中有归属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三个女人》 李进祥 女人的困境  对李进祥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和具体作品的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