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微创新”行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
  随着新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各级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基础教育责任。学校办学条件都已达到或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目标和追求,致力学校的内涵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和共识。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随着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办学行为“五规范”规定的出台,教师专业提升问题日益突出。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良“惯习”问题,具体表现为:①教育观念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学习意识淡薄;②教学喜欢“单兵”作战,缺乏现代社会需要的合作意识;③信奉“分是命根、考是法宝”的信条,随意加大课程难度,大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④不相信教育科研的力量,认为认真抓了课堂教学,就没有时间抓教学科研了,将教学和科研隔离或对立起来;⑤教学过程感性化、浅表化、粗糙化,经验主义、保守主义倾向严重;⑥迷信“重点班”,厌烦“差生”,认为教“差生”很难作为,把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归结到“差生”身上,很少真正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主动发展的灵魂,教师的专业品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教师存在的一些教学惯习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和学校主动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势
  在新课程实践及学校内涵发展中教师教学惯习的转变,对于学校而言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满足成长需求,调动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掘,获得充分发展;对教师而言,能够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不断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提升教学专业品质,获得教学成就。
  习惯可以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南京师范大学王建教授认为,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一线教师其实不可能真正摆脱教学经验、习性、惯例或传统等规约与限制,教学生活必定是一种“日常生活”,基本活动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一个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占主导地位的活动领域。教师的教学习性一般很难发生急剧的整体转型。正因为惯习(有人称习性)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生活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强化或调整自己的结构。
  基于这一理论,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引导教师找出自身发展的不良教学惯习并分析成因,探索和研究不良教学惯习转变方法、措施和途径,塑造教师新的“惯习”。在这一点上,鼓励教师开展“微创新”行动,让教师实现“破茧成蝶”,无疑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鼓励教师开展“微创新”行动,让教师更关注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细节,通过教育行为转变和教学细节创新,激发其深化课改的动力和智慧,促进教师在新一轮课改洪流中主动融入、有效作为。
  教育教学“微创新”,指不涉及教育大政方针和宏观问题的改革,只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操作层面的具体突出矛盾和问题、热点和难点,着力进行方法、手段、途径等变革和创新。
  “微创新”的主要特征是广泛性、针对性、微积性和实践性。教师立足岗位,着眼于可能影响教育教学效益的“具体而细微”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采用“问题导向”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实践、检验、完善。“微创新”不是宏观的,而是微观的;不是系统的,而是点滴的,但在有效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上,意义绝不可低估。因此,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微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路。
  “微创新”强调从实际问题出发,要求教师全面分析自己从事的管理或教学工作,认真梳理、归类,找到存在的难点、关注的热点、工作的盲点,将“微创新”研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学科校本作业如何设计和实施更受学生欢迎?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如何针对问题,设计有效教学方法、教育方式,创设有效的教育情境?均衡编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增长点在哪里等,对诸如此类“具体而微”问题答案的探寻,往往成为促使教师进行“微创新”的发端。
  “微创新”属于行动研究,要有实际成效,首先应当有研究方案。教师要对梳理出的细小具体的问题进行认真调研,理清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确定创新点,制订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进程、实验成果预设等在内的行动计划,确保研究有序进行。计划不求大而全,而要在“新”、“微”、“特”、“效”上着力。一份计划重在解决一个“微问题”,内容应该涵盖“我的微发现”、“我的微创新”、“我的微反思”三个部分。其次,教师要大胆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设想,在实践中完善方案,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并且重视积累实践过程中的数据与资料。最后,在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实现“微创新”,边学习,边研究,边行动,以学习促进研究,以研究指导行动,在行动中加深理解。
  研究过程是艰苦的,创新成果却是甜蜜的。由苦而甜需要教师的探索,也离不开学校引导和推动。因此,学校既要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更要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针对具体矛盾和问题,倡导和激励全体教师职工大胆进行方法、手段、途径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掘教师原创性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举办“微创新”系列推进活动,让教师的研究累并快乐着。比如,开展“微提议”——“我为课改献一言”征集评比活动,让教师从微观上建言献策,甚至可以细致而微到教学具体环节,一次只谈感受最深的一点。开展“微视频”——“微视频课程化”推广活动,鼓励教师制作教学核心内容“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前“先学”的精要辅导;制作教学难点突破“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后巩固消化的实用载体;录制课堂精彩一刻“微视频”,作为教师培训的鲜活案例。以“微视频”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益,扩大骨干教师影响力和辐射作用。还可以开展“微课题”——“我的课题在身边”研究活动,引导一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切口很小的问题,一般研究周期长则半年,短则3个月,最后形成有借鉴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学校定期进行“微课题”研究成果评比,将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而广之,或者开展“微案例”——“我的微精彩”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等等。
  有了多元活动载体和多样展示平台,教师就有了更多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教师的“微创新”行动积极性会进一步得到调动,于是,“从善如流、见贤思齐”的效应会让更多教师逐渐摒弃旧有的惯习,一步一步从“苦干型”、“经验型”向“研究型”、“专业化”方向迈进。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提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和完善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本文就供销社社有企业建立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供销社 社有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问题 对策  随着供销社改革的深化,作为农村商业主体的供
跨境贸易是一块大蛋糕,来分享的人多了,“人”均所能拿到的就少,想要吃饱,便需来得早;跨境贸易也是一座别致的园林,站在门外无法窥其瑰丽,只有走进去,才能体会叹为观止的意境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党风、学风、教风、考风四者关系的研究发现:党风是基础,教风是关键。要从党风入手把握教风,达到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以教风育学风、强考风的效果,加强高校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 党风 学风 教风 考风  1.党风、学风、教风与考风的研究背景  党风、学风、教风和考风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校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高校的党风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高考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试卷直接再现所学知识的题目很少,突出考查了考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此外,还注重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图表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多角度审视问题及提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正确把握高考方向,实现科学备考。下面我就近年来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工作谈谈体会。  一、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1.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
期刊
2014年9月3日,由中国皮革协会、亚太区皮革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据悉,2014年展览面积达到92000平方米,占据了博览中心
目的:研究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有关性.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对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分娩时常
期刊
经过高三一轮复习,大部分同学的基础都得以进一步夯实,我们发现在平常的练习和作业中,学生解决基础问题的正确率都相当高。但是,我们又发现在各次大考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的幅度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考中试卷的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欠缺。因此,进行二轮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串联各模块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落实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
期刊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越南语专业于2011年对2008级越南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新的改革,至今已有五届。本文旨在分析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越南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新改革的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