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得法“意”“言”共舞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个“读”意指读要得法。所以,只有引导学生钻进文本,细品慢悟,才能品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体味文本所蕴含的深刻感情,做到得“言”又得“意”。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品读”文本呢?
  一、驰骋想象,体验品读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阅读教学中,想象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利于学生去体会蕴含于文章的深层意义。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想象“一个拄拐的男孩能够与正常的孩子保持如此的一致,他平时是怎样练习的?”在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自由发言后,一个坚持刻苦的博莱克就跃然纸上,这样,当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充分对话后,他们的心灵已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何愁读不出情感来?
  二、创设情境,激情品读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总结了情境教育的六条途径: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现情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丰富头脑中的表象,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品味语言。
  1.画面再现法
  画面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对于那些远离学生生活体验的文本可以运用画面再现法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加深理解和体验。课文插图、录像视频、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可以采用录像视频再现洪水咆哮肆虐的画面,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咆哮”“像一群受惊的野马”“狂奔”“势不可挡”这些词语的精妙使用,一种“悲壮之情”也油然而生。
  2.语言描绘情境法
  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能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而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指导朗读“父亲回应好心的劝阻路人的三句话”,可以运用语言描绘情境法:
  师: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一起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师:(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生:谁愿意帮助我?
  师:(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问——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在这样的语言渲染下,一个救子心切的父亲已鲜活地站立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朗读着这朴实的语言,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父亲的情怀。
  3.表演体验法
  小学语文面对的是儿童,他们喜欢模仿,喜欢表演,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借助表演体验,内化文本涵蕴,品味语言表达,在轻松愉悦中感受言之妙意之深。
  如“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
  神气极了,立刻下令:‘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以上文本教学,教师就可以运用表演体验法去品味“神气”“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传神与精妙 。
  三、比较模仿,体悟品读
  1.减换比较
  减换比较就是通过对句子或词语进行减换或变换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咀嚼词语,品读句子,体悟语言的妙处。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青年怎样看鱼的句子时,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减换比较: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样一比较,学生很快意会到“老是”“呆呆地”“静静地”这三个词传神地刻画出青年 “心中只有鱼”“爱鱼如痴”“看鱼极为专注”,为下文写到 “小鱼游到他的心里”来个很好的铺垫。主人公的神韵与文本表达相得益彰,学生也会心领神会。
  2.模仿比较
  孙双金老师说过:“教师的范读胜过任何多媒体的朗读”。小学语文泰斗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 ‘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来自现实的,直接形象可感的指导。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成生动的有声语言,把作品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内化,借助动情的有声语言、可亲可感的肢体语言再现出来,又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唤起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品读“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这句平白朴实话语,学生怎么读都读不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于老师范读时,只在逗号后停了很长时间,而后问学生:大家注意了没有?这句话中间有个逗号,刚才老师为什么停了那么长时间呢?真是“一比唤醒百思疑,一语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房子炸平了,小孙子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停了很长时间”“志愿军说到这里心理很难过,说不下去了,所以停了很长时间”……
  于老师从范读比较入手,让学生感悟到连一个小小的逗号停顿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真是一字一顿总关情。于老师朴实无华的范读艺术闪烁着无尽的智慧,引导孩子品读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上联下串,联系品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这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它往往是由一个词或一句话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和品味。这样的教学,往往一个词句拎起一串问题,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令教学具有整体性,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为全面透彻,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得更为深刻。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联系课文第12自然段理解“博莱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理解“这些小伙子真棒!”可以联系课文2—9自然段想想这些儿童队员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也会得到大家的称赞?这样,联系前文儿童团员的种种表现,学生很快地体会到这两个短句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读起这两个句子来也自然更有感情了。
  总之,作为“以言表意”的语文学科,“品读”应当是“硬功夫”,也是“硬任务”,语文教师要有把握文本特点的“文韬武略”,引领学生或在丰富大胆的想象中,或在满怀文意的情境中,或在减还仿换的比较中,或在前后印证的联系中去积累语言,体味感情,领受熏陶,提升语感,以实现语文家园的“意”“言”共舞。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论述了继电保护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研究了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提出了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策略。
目的:克隆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白细胞抗原DO座位alpha亚基(SLA-DOA)的编码序列,并对其19个重要组织mRNA表达作半定量分析。方法:RT-PCR方法获得SLA-D
习惯性违章作业,是指那些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和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习惯性违章必须引起变电站各级领导的重视,动员全员力量,加强监督制约,最终形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及居民用电需要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家核电发展战略已经被提高到一个突出位置。作为核电厂中非常重要的结构,汽轮机的工作运行及其安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层次鲜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大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政治老师们无奈地戏称:政治课是“挨饿”的课,是“睡觉”的课。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因循守旧,一味照本宣科,“死教书”
本文论述机械制图的四项基本规定;并阐明了机械识图实践性强,教师必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物理实验是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现在网络技术人员的热点话题,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变的越来越复杂,网络安全的建设并不像单台计算机的防护建立一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正逐渐推广运用节能设计技术。并且节能技术将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电气自动化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