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社会是否能够提供多元选择,如教育,是提供公平的资源分配,至于学生日后分流,要
看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不像现在这样,很大一群人再努力,也看不到向上流动的那个出口。
圣诞节前的北京国际机场抵达大厅,我和我的同事站在国际航班抵达出口,因为我们正在拍摄一对夫妻,他们正在等待在美国读高中的儿子。
几个推着行李走出来的乘客一边走一边感叹:“看看,都是家长,都是小孩。”没错,站在抵达出口的,几乎都是人到中年,焦急期盼的脸孔,推着行李走出来的,都是十五六岁的中国孩子,他们当中的不少还有父母陪伴在一边。
当我们跟踪采访的那对夫妻,在人群中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妈妈激动地叫了起来,冲到孩子面前,而一直在镜头前表现镇定的父亲,这个时候,也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孩子,在3个月前,在父母的坚持下,去美国读高中,因为在这对夫妻的计划中,孩子的大学一定是要在美国读的。看到申请读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索性决定早点把孩子送出去,一来避开和海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申请者的竞争,其次,也让孩子早点适应海外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采访培训机构,他们掌握的数据显示,3年前到美国读高中的学生不到100人,但是1年前的最新数字,已经超过了6000名。也因为这样,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不少中介培训机构的市场目标,他们预期,随着准备去国外读本科的中国学生的增加,去读高中的人数,也会快速增长。
不过,去美国读高中,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私立住宿学校,每年5万到6万美元的学费,加上生活费,不是一笔小的开支,就算在美国,也称得上是贵族学校。
一个朋友听说我在做这样的采访,他显得非常惊讶,选择丁克生活的他想不通,高中加上大学的学费,这样的教育投资,不知道这些孩子未来需要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才能够有回报。
身为母亲,当然可以笑他不懂天下父母心,面对孩子的未来,父母是不可能用这样的计算方法的,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家长,在孩子身上,往往寄托了自己所有的预期,尤其是没有实现的梦想。
采访这些家庭,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是相似,那就是不满意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不想孩子在应试教育下,牺牲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希望孩子未来可以多点选择。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呼吸健康的空气,远离不安全的食品,在他们看来,这是父母有能力做到,就应该为孩子做的。
只是,有这样能力进行选择的家庭,在中国毕竞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希望,随着越来越多家庭收入的提高,有选择能力的家庭可以增加,但是毕竟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在中国这个教育体系下成长,如果说有能力的家长用来投票,那么,对于没有能力的家长来说,留在体系内,是不是变得很不公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算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只要努力读书,都会有很多选择,包括出国深造,但是现在,一名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能够申请进入美国名校的,家庭背景都很不错,这是因为从中学甚至小学、幼儿园开始,区别已经出现。看看中国的名牌大学,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也是一个存在的事实。
一个社会是不是能够提供多元的选择,拿教育来说,那就是在基础教育上,提供公平的资源分配,至于学生日后的分流,那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大一群人,再努力,也看不到向上流动的那个出口。
看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不像现在这样,很大一群人再努力,也看不到向上流动的那个出口。
圣诞节前的北京国际机场抵达大厅,我和我的同事站在国际航班抵达出口,因为我们正在拍摄一对夫妻,他们正在等待在美国读高中的儿子。
几个推着行李走出来的乘客一边走一边感叹:“看看,都是家长,都是小孩。”没错,站在抵达出口的,几乎都是人到中年,焦急期盼的脸孔,推着行李走出来的,都是十五六岁的中国孩子,他们当中的不少还有父母陪伴在一边。
当我们跟踪采访的那对夫妻,在人群中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妈妈激动地叫了起来,冲到孩子面前,而一直在镜头前表现镇定的父亲,这个时候,也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孩子,在3个月前,在父母的坚持下,去美国读高中,因为在这对夫妻的计划中,孩子的大学一定是要在美国读的。看到申请读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索性决定早点把孩子送出去,一来避开和海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申请者的竞争,其次,也让孩子早点适应海外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采访培训机构,他们掌握的数据显示,3年前到美国读高中的学生不到100人,但是1年前的最新数字,已经超过了6000名。也因为这样,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不少中介培训机构的市场目标,他们预期,随着准备去国外读本科的中国学生的增加,去读高中的人数,也会快速增长。
不过,去美国读高中,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私立住宿学校,每年5万到6万美元的学费,加上生活费,不是一笔小的开支,就算在美国,也称得上是贵族学校。
一个朋友听说我在做这样的采访,他显得非常惊讶,选择丁克生活的他想不通,高中加上大学的学费,这样的教育投资,不知道这些孩子未来需要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才能够有回报。
身为母亲,当然可以笑他不懂天下父母心,面对孩子的未来,父母是不可能用这样的计算方法的,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家长,在孩子身上,往往寄托了自己所有的预期,尤其是没有实现的梦想。
采访这些家庭,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是相似,那就是不满意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不想孩子在应试教育下,牺牲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希望孩子未来可以多点选择。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呼吸健康的空气,远离不安全的食品,在他们看来,这是父母有能力做到,就应该为孩子做的。
只是,有这样能力进行选择的家庭,在中国毕竞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希望,随着越来越多家庭收入的提高,有选择能力的家庭可以增加,但是毕竟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在中国这个教育体系下成长,如果说有能力的家长用来投票,那么,对于没有能力的家长来说,留在体系内,是不是变得很不公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算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只要努力读书,都会有很多选择,包括出国深造,但是现在,一名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能够申请进入美国名校的,家庭背景都很不错,这是因为从中学甚至小学、幼儿园开始,区别已经出现。看看中国的名牌大学,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也是一个存在的事实。
一个社会是不是能够提供多元的选择,拿教育来说,那就是在基础教育上,提供公平的资源分配,至于学生日后的分流,那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大一群人,再努力,也看不到向上流动的那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