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狂”字背后的选择和坚守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狂”字是这首词的“词眼”,诠释着苏轼的理想抱负与精神特质。通过设计感知苏轼的“英豪之气”,理解苏轼的“报国之志”,领悟苏轼的“进取之心”等多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狂”的多层含义,使学生理解苏轼的“狂”并非狂妄,而是源于其希望辅佐君主、造福天下百姓、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抱负,源于其才华横溢、敢于担当的自信,还源于其豪放洒脱的心性。词作暗含苏轼几经沉浮、壮志未酬的辛酸无奈,彰显出其蓬勃奋发、老当益壮的生命状态,诠释出其在身处逆境时的选择和坚守。
  关键词:苏轼;狂;选择;坚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一首豪放词,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语中提到,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深刻。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汲取作品的思想精华,获得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
  苏轼当时面临什么选择?其最终选择坚守什么?从苏轼的选择和坚守中我们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笔者从“狂”字入手,巧设问题,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品读,从而读出一个立体、丰富的苏轼。
  一、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迁为密州知州之后,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狂”字贯穿全词,诠释了苏轼的理想抱负与精神特质。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苏轼的“狂”,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狂”的第一层——英豪之气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阙叙写冬日出猎的场景。苏轼精神抖擞,穿戴华丽,装扮齐全,和随从一起在山冈上策马奔腾,声势浩大。他兴致十足,见到百姓们倾城而出来看他狩猎,格外激动,想展现出像少年孙权射杀老虎那样的豪情。此处的“狂”让我们看到一个英姿勃发、豪气逼人的苏轼。
  (二)“狂”的第二层——报国之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重点不在写出猎,而在于写出猎时的感想。苏轼出猎之后酒酣之际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当时的国家。苏轼最初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放到杭州任通判,杭州通判期满,其又被调往更为偏僻的密州任知州,可以说苏轼仕途不顺,一贬再贬。此时,苏轼处于报国无门、升官无望的境地,是一蹶不振,还是心存希望呢?苏轼选择了后者。苏轼期待朝廷能重新重用他。当时北宋边患不断,是像朝廷的主和派一样苟且偷安,待在密州不管不顾,还是为国尽忠呢?苏轼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片丹心向国家,只要朝廷重用他,他愿驰骋疆场,为国杀敌。如果说苏轼出猎时展现出的奔放、勇武是“狂”的外在表现,那么这里的坚定、赤诚便是“狂”的精神内核。从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苏轼。
  (三)“狂”的第三层——进取之心
  “老夫”和“发少年狂”之间的张力值得我们深思。苏轼写作这首词时不到四十岁,只是“鬓微霜”,为何要自称“老夫”?这其实表现了他见识过宦海沉浮、世态百相之后的人生感慨,其中饱含着他壮志难酬的心酸和无奈。然而当面对实现理想道路上的重重阻碍时,苏轼并没有动摇,没有向现实妥协,而是选择坚守“致君尧舜”的初心和理想,他的这份心性就像少年壮志一样充沛,像圆月一样饱满。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期间勤政爱民,与他在杭州任通判时一样。虽然频遭贬谪,身处逆境,但苏轼仍旧努力造福一方百姓。这份坚守正和杜甫、范仲淹一样,没有因个人的不幸而悲悲切切,而是选择心忧国家、心系苍生。
  可见,苏轼在词作结尾对国家的深情表白彰显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可贵初心。这份在人生逆境中的执著坚守,能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
  二、围绕“狂”字巧设学习活动
  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狂”,你们会想到哪些词语?是的,疯狂、狂野、张狂、狂傲等词语会让我们想到某人言行失常或令人不大舒服。今天,我们通过一首词走近一位发狂的词人,该如何理解他的“狂”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
  环节一:感知苏轼的“英豪之气”
  教师朗读词的上阙,学生听读,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苏轼出猎的场景。
  生1:我好像看到一个精神气十足的苏轼,他穿戴华丽,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着苍鹰,后面跟着好多随从,还有好多百姓围观。
  生2:我好像听到山冈上马蹄声错综交杂的声音,还有大声欢呼和谈笑的声音。从“千骑卷平冈”可以感受到像有千军万马风一样席卷过来,声势非常浩大。
  生3:苏轼当时是为了报答全城的百姓出来看他狩猎,想要像孙郎那样射虎给大家看,我感受到当时场面气势恢宏,苏轼心气高涨。
  师:大家非常有想象力!请看“亲射虎,看孙郎”的来源,想一想苏轼运用这个典故的用意。出示材料:
  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生4:这个典故是说孙权射虎的时候,他的坐骑被虎咬伤,他却镇定自若,把老虎射死了。苏轼是想要效仿孙权射杀老虎,以报答百姓的深情厚谊。
  师:你们知道射虎的孙权当时多大吗?十四五岁啊,孙权可谓一位少年英雄。苏轼此时为什么要自比孙权呢?
  生5:他要显示出自己像少年英雄那样英勇神武。
  师:对!此处呼应开头的——“少年狂”。
  小结:
  上阙从苏轼出猎的场景,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精神抖擞、英气勃发的太守,这正是苏轼“發少年狂”的外在体现。
  环节二:理解苏轼的“报国之志”
  用心品读词的下阕,如果要在下阕加一个语气词“唉!”你认为加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生6:我觉得要加在“何日遣冯唐”前面。因为“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作者是感慨自己有点年老了,语气是低沉的,所以加个“唉”字。   生7:我认为加在“持节云中”前面会好一些。因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一句话,在它中间加个“唉”字,把它断开了不太好。
  师:很好,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这句话背后的故事。
  生8:汉代的云中郡守魏尚抵抗匈奴有很大的功劳,但在报功时多报了六个人,朝廷就降了他的职,后来冯唐为他辩护成功,朝廷便派冯唐手持符节去赫免他,让他官复原职。这句话说明苏轼也希望像魏尚一样,被朝廷重用。
  师:你不仅为大家解读了这个典故,还说出了苏轼的心声。
  生9:老师,我认为这个典故除了写出苏轼内心的期待,还隐约有一点无奈。他不确定是否能盼来像冯唐一样的人,是否能被重用,所以用了疑问的语气。
  师:你对苏轼的心理揣摩到位,真可谓苏轼的知己!
  生10:我也认为应该加在“持节云中”前面。因为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他说如果能像魏尚一样被朝廷重用,他一定会把弓箭拉满,射杀来自西北方向的敌人。那简直就是一种豪情壮志了!
  小结:
  这一番对下阙的探讨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丰富又起伏变化的心理活动。下阙的重点是抒情,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有着爱国热忱、渴望为国效力的将领,这正是苏轼发少年狂气的内在精神,那就是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阙,将“又何妨”读出潇洒的意味,“何日遣冯唐”在疑问当中读出急切的期盼来,最后一句需读得斩钉截铁、坚定有力。通过朗读时的语气和轻重音,进一步品味苏轼的“狂”。
  环节三:领悟苏轼的“进取之心”
  师:通过品读全词,我们了解了苏轼“发少年狂”的外在表现和精神内核。其实,当时苏轼才三十八岁。我们不禁要问,苏轼为何自称“老夫”?结合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出示材料:
  北宋的新旧党争很激烈。神宗年间,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执政,苏轼屡次上书皇帝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方案,遭到新党的排挤,不得不自请外放。在杭州任通判期满之时,朝廷内部党争愈演愈烈。苏轼处于升迁无望、回京不能的尴尬处境,最后被调往更加偏远的密州当知州。
  生11:我认为是苏轼在朝廷见识了官场的险恶,于是自请外放。他自称“老夫”就是因为见识到了这种世态,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生12:我从“西北望,射天狼”的注释想到当时北宋受到西夏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苏轼是主战派,他为国担忧,但又想到现在很难为国效力,人也不再年轻了,所以内心有点失落,自称“老夫”有点自嘲的味道。
  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请学生探讨:苏轼为什么要“发少年狂”?
  屏显材料一: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屏顯材料二: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扑缘发尾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驾雷公诃电母。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其他文献
摘要:2020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材料延续了2018年和2019年的命题特点,贴近生活实际,注重生活体验和思考;但又不太相同,规避了明显的主题规限,淡化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没有了被动的观点阐释,是一个连接真实情境、聚焦独特自我的写作任务,减轻了考生作文难、难作文的畏难情绪,能让考生“我手写我心”。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具体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写作任务场景,让写作不但成为认知训练,思维训练,更是一种生活训练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与高建群《西地平线上》是安排在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两篇课文,为写景散文的典范。如果分别被当作纯粹的写景文本来解读,景物特征、写景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几乎被言尽。而如果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从“大与小”的角度切入,则别是一番天地。下面从三个方面试析:一是景物与人物的大与小,二是审美过程的大与小,三是艺术风格的大与小。  首先,景物与人物的大与小。《江南的冬景》中景物
摘 要: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加了任务指令,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写作时应在明辨题意的基础上紧扣任务指令确立论点,展开论证,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  关键词:任务驱动;选定角度;一以贯之  在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引领之下,新材料驱动型作文开始崭露头角。本文主要以2016年1月福建省单科质检作文题为例说说我们目前作文训练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拿出解决的措施,以就
摘要:近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和诗以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诗乐本一体,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借助歌来领悟诗,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其感悟古诗词美学教育的力量。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美学教育;古诗词教学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中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当今古诗
近日闲暇,上网搜索《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设计。网上资源还真是丰富,仅“导入新课”环节,就各出机杼,争奇斗妍。  试举三例:  【导入一】出示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问:诗中的“壮士”指的是谁?教师分析诗的意思,引出课题——“荆轲刺秦王”。  【导入二】“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对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学情分析;阅读教学;学情核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是运
摘要:高语教材入选了多篇从长篇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文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选择以学生自读的方式处理这些课文,忽略了这类选文的特殊价值。在当前提倡“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中,教师应重视节选课文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原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精心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发掘节选类课文引领深读名著的功能。  关键词:节选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追求;激发兴趣;引领深读  2017年修订版《
先看三道中考题  1. —I don’t care what my teachers think.   —Well,you________.(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  A.couldB.wouldC.shouldD.might  2. The plan isn’t perfect, so we should _________ and make a new one.(2010年,湖北省黄石市)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诗的吟唱。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诗词曲赋,均可视为广义的诗歌。从某种程度上说,诗歌是人自身对于美好生活进行永恒憧憬和追求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情动于中时的最好宣泄载体。只要人类有感情、有憧憬,就会有诗歌。可以说,情是诗的根,也是其要表现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核。早于汉初,《毛诗大序》便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西晋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内化教育教学要求,从而不断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个体,教师的教更多的表现为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呈现出多边性、多向性、互动性等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探索“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途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