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共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权;和谐课堂
  
  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的实质是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创造性“施教—学习”的行为,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不同的主体为中心的活动耦合起来的全方位开放的“人一人”自组织系统。开放式课堂教学法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效益化和科学化以及课堂教学辅助系统的合理化,目的是使课堂教学系统结构优化,达到外部适应与内部和谐,实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教学目标拟定权的开放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旦制定好了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等。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但在课堂教学中究竟是否应该提出学习目标,以何种方法提出更为恰当?在课间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大都喜欢他自己围绕课题提出的学习目标,他们觉得对于自己所提的目标,有说不清的亲切和自豪感。
  于是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揭示出课题后,就有了以下一番师生对话场景: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面积?”
  生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3:“我还想知道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
  生4:“应该怎样测量面积?”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如果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教师不简单地给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表明他们进行了独立的思考与分析。同时,让学生提出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能激发探究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于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而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二、教学活动探究权的开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身经历、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开放教学活动的探究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
  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若照本宣科直接地把特征给学生,时间是省了,但孩子们仍然会感到老师在教教材,不能真正吸引他们的“眼球”。对此我进行了尝试,也就有了以下的教学手记。
  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找出多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也即搜集资料);对这些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找出自己发现的某种“规律”或“特征”(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设);把自己发现的规律、特征进行实际检验(即验证假设);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并形成结论(即总结概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发现了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同时被2、3、5整除。
  再如在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后的一节活动课中,我们又围绕它的一些特征,展开了讨论,并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圆柱特征: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它有无数条高,在侧面上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学生争论的主线:①圆柱去掉两个底面,得到的是什么?是不是还叫圆柱?(圆柱的上面那个面为什么也叫底面?②圆柱的侧而沿它的高剪开,得到一个面,那么多次沿着它的高剪开,会不会得到许多侧面?③既然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那么圆柱是不是由无数个大小相等的圆片叠在一起的呢?
  本是一节不经意的活动课,由于孩子们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良好的质疑心理基础理论,结果上成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可能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添了提问的积极性,体验了提问的乐趣。这样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把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把探究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迁移到其他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究,让学生知道了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搞研究。
  
  三、教学活动评价权的开放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传统教学中,往往更偏重于教师的评价,师生间的交往也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多数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打破教师垄断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空间,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学习评价权。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教完苏教版第七册“相遇问题”这一内容后。我按惯例给学生设计了一份练习。其中有一题:“在一条公路上,两辆汽车相距800米,它们相向而行。甲车每分钟行700米,乙车每分钟行800米。问3分钟后两辆汽车相距多少米?”打印时无意中漏掉了“它们同时相向而行”这一条件。
  由于受相遇问题的干扰,大部分学生误当作相遇情形解决。短暂的宁静被一小男孩打破:“我认为这道题可以理解成两辆车同时相向而行或同时向相反方向而行。”受他启发,另一同学也补充到:“还可以考虑两辆车一前一后这种情况呀。”这时孩子们又想到了两辆车谁前谁后的不同情况。
  题目讨论完后,我要求孩子们给自己的表现打个分。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是第一个提出不同想法的,85分没问题吧!”他很自信地说道。“老师我认为他说得不完整,而且声音也不大,所以只能给他60分”“我感觉挺好的,嘻嘻……”。此时大家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为他们的大胆发言给予了支持。通过这样的,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评价了教材,又评价了学生的学和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既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的确立。
  当然,我们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还只是基于教材内容作了一些浅层的尝试与探索,但至少这种尝试一定程度地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宋代诗人朱熹在诗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能坚持,必能催生出鲜活的思想,教育教学必能有“活水来”。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作文常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面临作文,学生常常愁眉苦脸,感到没什么好写,即使勉强写出来,题材也很老套,内容贫乏,看不出儿童的生活气息。教师面对着一大堆不象文章的文章改得焦头烂额,也不见得有什么大的效果。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尝试过好多方法,觉得下面几种方法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写得也轻松,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    一、每周评“小作家”    每周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对今年的教材改变,一学期教学后,颇有感慨。
期刊
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来,各方对发展家庭农场的
铜仁市德江县堰塘乡探索推进基层党建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开展"民心党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开创了"党建强起来、组织活起来、人心聚起来、发展快起来"的生动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15课的教学内容,是继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内容之后的线条系列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做好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老干部的学习乐园、温馨校园、精神家园,回答好“改革征程老年教育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一个什么效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今年,贵州省老干
期刊

体育校本课程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理论上的校本课程,旨在创设体育课堂文化。二是实践上的校本课程,旨在丰富体育课堂资源。无论是理论上的校本课程,还是实践上的校本课程,都是在实现新课标赋予体育课的功能,目的是达到“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乐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
2012年,沿河自治县抓住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机遇,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山区新型工业化、山区城镇化和山区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