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成才观”中的误区
家庭教育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因为孩子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受其母亲的素质影响很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走入了误区,普遍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林晓(六年级学生):
案例一 我的妈妈整天在我耳边说:“孩子,当年妈妈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没上大学,没能实现当医生的理想,我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了。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医科大学,实现我当年的理想。”她要求我努力学习,我不反对,但她根本不关心我的兴趣和理想。我不想当医生,我想长大后当警察,她现在每天都逼着我去学习,我都烦死了!
分析:母亲把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实现吧!
拿孩子与别人盲目攀比
表扬别人家的孩子,贬损自己的孩子,初衷是好的,目的也是好的,无非是想让孩子“知耻而后勇”,在自省自知中不断进步,在靠近榜样的同时,登顶成功。然而,“别人家孩子”的好,就真的是成功的典范吗?其实未必。教育专家告诫我们:任何别的孩子成功的案例仅供参考,绝不能试图拿来复制。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搬成功模式。
案例二 (四年级):每次考试完后,妈妈都要吧我的成绩拿过来和别人比,经常说“人家怎么考那么好的成绩,你怎么就考这么点分数呢,都是一个老师教的课程,你怎么学的啊!”妈妈总是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现在我看到那个同学就生气,恨不得去打他!
分析:孩子成才,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多半靠孩子自己努力。为人父母者,还是多在营造外部环境上下功夫吧!莫让孩子在自己的盲目攀比中,与“宿敌”结宿怨。
对孩子期望过高
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社会地位相对高一点,经济收入相对多一点,千方百计让子女出人头地,而不是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建设者。但是家长的期望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能力来确定,最适合的期望值是让孩子稍加努力后就能实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对孩子施加的压力就越大。压力太大了或太小了以及没有压力都会毁了孩子,只有恰当地把握分寸才会真正地塑造好下一代。
案例三:志程(四年级):妈妈希望我长大后当一名外交官,天天逼我学英语,早上背单词,晚上练听写,弄得特别烦。我不喜欢做外交官,我想当兵,像许三多那样,做一名勇敢坚强的士兵。
分析:家长让孩子“出人头地”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不愿意正视自己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会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其实,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让孩子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他才会一步步扎实地走下去!
唯分数至上
上了大学、读了名校,成才才似乎顺理成章。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成才观,要想成才,就得走高考“独木桥”。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许多家长“唯分数至上”,一味地要求孩子得高分,而往往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
毓敏(二年级):每次考四试妈妈都问我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完全不顾我心里的感受。考得好了,她就带我吃肯德基,给我买好多东西;考得不好,她就骂我是“笨蛋”,有时还打我。我害怕上学,害怕考试。
分析: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心态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除了成绩,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难道就不值得赞扬吗?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短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不能一概以分数来做定论。
孩子的心声,是母亲的“镜子”,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会让下一代偏离正常轨道。因此,母亲要有科学、正确的“成才观”,才能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
百家谈:
新时代,母亲需要正确的“成才观”
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子女教育、“望子成龙”的国度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吁日渐强烈。在帮助孩子成才上,母亲作为最直接的教育者,应给孩子施加一种怎样的心理影响、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树立什么样的人才观,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既能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又能注意孩子个性的发挥、特长的培养,并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呢?为此,本刊整理了社会各界对成才的理解,希望为广大母亲提供一些参考。一定要出人头地才算有成就,才算是人才?显然,这种观点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走了极端。其实社会理想的状态就是每个人都从事着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职业,让每个人的个性及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用自己最大的优势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
说到成才,还得说我们的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只要目标明确,每个人都能够成才,只不过是在不同的领域成才,成才的“内容”有差别而已。所以,妈妈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孩子将来没上大学并非不能成才,并非只有成为专家才是成才,各行各业都可以成才。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应多样化。只要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哪怕是大学毕业后养猪、擦皮鞋、卖肉……都无可厚非。他们只要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都可以称为人才。
只要是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为社会做贡献能力的人即可算作“人才”。因此,父母要将子女培养成才,让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就必须先教会他们“先做人、后处世、处好世”的道理,促使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孩子成才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我邻居的女儿当初上学时成绩不是很好,邻居对女儿失望至极。后来,邻居的女儿果然如众人所料考大学落榜,仅仅上了个幼师,毕业后去了北京打工。打工期间,她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大专、本科,并专修了经贸管理课程。尔后从贸易公司的小职员做起,没有几年便成绩斐然,除自己赚得了第一桶金外,还被公司高层领导重视,委派到深圳管理一个分公司。如今,邻居的女儿在深圳的贸易领域小有名气。
因此,培养孩子成才,必须按孩子对某些方面的灵性来安排和引导,而不能盲目“跟风”,把孩子的兴趣硬往家长想当然的路上领,须知强扭的瓜不甜。同时也要使孩子明白,知识的储备和技艺在身是相 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将来立足于社会才能游刃有余。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最重要的。作为
妈妈,我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成绩,能上名校,长大后能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专才。但是,我认为,孩子任何具体的才能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孩子身心的健康,这是起码的。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你指望将来他能做什么呢?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首先要有一个比较阳光的心态,然后他可以没有障碍地和别人交流,对任何事情都能以开朗活泼的态度处理,正确地看待人生遇到的不顺和困难,这种性格的培养对他一生的幸福都很重要。
助孩子成才:母亲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有了以上的成才理念,作为母亲,在现实生活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教孩子学会做人
(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也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而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掌握孩子思想特点,让孩子学习一些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一些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孩子分析思考,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家长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
·培养孩子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行为。
在初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家长不但要教育孩子该怎样做,而且还要教育孩子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帮助,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二)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规矩”之下适当放手
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舞台,作为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日后成才的重要保证。平时,家长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大包大揽,在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同时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和领悟一些生活道理,学会自立、自强,以便为日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要给孩子的心灵提供充足的营养,概括地讲,孩子心理成长需要的关键词是: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
·肯定。每一位家长都想成为教育孩子的高手,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但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心灵的肯定和接纳作为基础,您对他的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自由。要把哪些自由还给孩子呢?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安排时间的自由、零花钱的自由、读书的自由、兴趣的自由。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象力,产生发散性思维,把他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作为父母,不要活生生地把孩子享受这段生活的权利剥夺,那样对他的一生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情感。第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感动的能力,让他做一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的人。第二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能力,让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
·宽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如此,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多些宽容,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梦想。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从梦想开始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无数梦想当中去实现他的理想,就像美国的莱克兄弟,若不是父亲赋予他们关于翅膀的梦想,他们绝不会发明飞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要培养孩子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一些必要的规矩,从孩子的“鸡毛蒜皮”入手,从事情的苗头处入手,不能等问题成型后再解决。若孩子能很好地履行“规矩”,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得到了称赞,下次定会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二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的优与劣,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孩子的智力,而取决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
但是,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家庭内部教育方法要求一致。同时家长要以身示范,要求孩子爱读书,家长无论怎样忙,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成为一个有终身读书学习习惯的人。
家庭教育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因为孩子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受其母亲的素质影响很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走入了误区,普遍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林晓(六年级学生):
案例一 我的妈妈整天在我耳边说:“孩子,当年妈妈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没上大学,没能实现当医生的理想,我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了。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医科大学,实现我当年的理想。”她要求我努力学习,我不反对,但她根本不关心我的兴趣和理想。我不想当医生,我想长大后当警察,她现在每天都逼着我去学习,我都烦死了!
分析:母亲把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实现吧!
拿孩子与别人盲目攀比
表扬别人家的孩子,贬损自己的孩子,初衷是好的,目的也是好的,无非是想让孩子“知耻而后勇”,在自省自知中不断进步,在靠近榜样的同时,登顶成功。然而,“别人家孩子”的好,就真的是成功的典范吗?其实未必。教育专家告诫我们:任何别的孩子成功的案例仅供参考,绝不能试图拿来复制。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搬成功模式。
案例二 (四年级):每次考试完后,妈妈都要吧我的成绩拿过来和别人比,经常说“人家怎么考那么好的成绩,你怎么就考这么点分数呢,都是一个老师教的课程,你怎么学的啊!”妈妈总是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现在我看到那个同学就生气,恨不得去打他!
分析:孩子成才,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多半靠孩子自己努力。为人父母者,还是多在营造外部环境上下功夫吧!莫让孩子在自己的盲目攀比中,与“宿敌”结宿怨。
对孩子期望过高
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社会地位相对高一点,经济收入相对多一点,千方百计让子女出人头地,而不是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建设者。但是家长的期望必须根据孩子的具体能力来确定,最适合的期望值是让孩子稍加努力后就能实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对孩子施加的压力就越大。压力太大了或太小了以及没有压力都会毁了孩子,只有恰当地把握分寸才会真正地塑造好下一代。
案例三:志程(四年级):妈妈希望我长大后当一名外交官,天天逼我学英语,早上背单词,晚上练听写,弄得特别烦。我不喜欢做外交官,我想当兵,像许三多那样,做一名勇敢坚强的士兵。
分析:家长让孩子“出人头地”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不愿意正视自己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会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其实,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让孩子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才会增强孩子的自信,他才会一步步扎实地走下去!
唯分数至上
上了大学、读了名校,成才才似乎顺理成章。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成才观,要想成才,就得走高考“独木桥”。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许多家长“唯分数至上”,一味地要求孩子得高分,而往往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
毓敏(二年级):每次考四试妈妈都问我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完全不顾我心里的感受。考得好了,她就带我吃肯德基,给我买好多东西;考得不好,她就骂我是“笨蛋”,有时还打我。我害怕上学,害怕考试。
分析: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心态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除了成绩,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难道就不值得赞扬吗?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短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不能一概以分数来做定论。
孩子的心声,是母亲的“镜子”,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会让下一代偏离正常轨道。因此,母亲要有科学、正确的“成才观”,才能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
百家谈:
新时代,母亲需要正确的“成才观”
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子女教育、“望子成龙”的国度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吁日渐强烈。在帮助孩子成才上,母亲作为最直接的教育者,应给孩子施加一种怎样的心理影响、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树立什么样的人才观,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教育既能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又能注意孩子个性的发挥、特长的培养,并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呢?为此,本刊整理了社会各界对成才的理解,希望为广大母亲提供一些参考。一定要出人头地才算有成就,才算是人才?显然,这种观点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走了极端。其实社会理想的状态就是每个人都从事着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职业,让每个人的个性及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用自己最大的优势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
说到成才,还得说我们的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只要目标明确,每个人都能够成才,只不过是在不同的领域成才,成才的“内容”有差别而已。所以,妈妈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孩子将来没上大学并非不能成才,并非只有成为专家才是成才,各行各业都可以成才。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应多样化。只要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哪怕是大学毕业后养猪、擦皮鞋、卖肉……都无可厚非。他们只要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都可以称为人才。
只要是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为社会做贡献能力的人即可算作“人才”。因此,父母要将子女培养成才,让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就必须先教会他们“先做人、后处世、处好世”的道理,促使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孩子成才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我邻居的女儿当初上学时成绩不是很好,邻居对女儿失望至极。后来,邻居的女儿果然如众人所料考大学落榜,仅仅上了个幼师,毕业后去了北京打工。打工期间,她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大专、本科,并专修了经贸管理课程。尔后从贸易公司的小职员做起,没有几年便成绩斐然,除自己赚得了第一桶金外,还被公司高层领导重视,委派到深圳管理一个分公司。如今,邻居的女儿在深圳的贸易领域小有名气。
因此,培养孩子成才,必须按孩子对某些方面的灵性来安排和引导,而不能盲目“跟风”,把孩子的兴趣硬往家长想当然的路上领,须知强扭的瓜不甜。同时也要使孩子明白,知识的储备和技艺在身是相 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将来立足于社会才能游刃有余。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最重要的。作为
妈妈,我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成绩,能上名校,长大后能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专才。但是,我认为,孩子任何具体的才能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孩子身心的健康,这是起码的。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你指望将来他能做什么呢?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首先要有一个比较阳光的心态,然后他可以没有障碍地和别人交流,对任何事情都能以开朗活泼的态度处理,正确地看待人生遇到的不顺和困难,这种性格的培养对他一生的幸福都很重要。
助孩子成才:母亲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有了以上的成才理念,作为母亲,在现实生活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教孩子学会做人
(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也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而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掌握孩子思想特点,让孩子学习一些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一些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孩子分析思考,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家长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
·培养孩子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行为。
在初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家长不但要教育孩子该怎样做,而且还要教育孩子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帮助,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二)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规矩”之下适当放手
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舞台,作为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日后成才的重要保证。平时,家长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大包大揽,在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同时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和领悟一些生活道理,学会自立、自强,以便为日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要给孩子的心灵提供充足的营养,概括地讲,孩子心理成长需要的关键词是: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
·肯定。每一位家长都想成为教育孩子的高手,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但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心灵的肯定和接纳作为基础,您对他的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自由。要把哪些自由还给孩子呢?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安排时间的自由、零花钱的自由、读书的自由、兴趣的自由。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象力,产生发散性思维,把他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作为父母,不要活生生地把孩子享受这段生活的权利剥夺,那样对他的一生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情感。第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感动的能力,让他做一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的人。第二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能力,让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
·宽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如此,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多些宽容,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梦想。世界上的一切成功,都是从梦想开始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无数梦想当中去实现他的理想,就像美国的莱克兄弟,若不是父亲赋予他们关于翅膀的梦想,他们绝不会发明飞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要培养孩子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一些必要的规矩,从孩子的“鸡毛蒜皮”入手,从事情的苗头处入手,不能等问题成型后再解决。若孩子能很好地履行“规矩”,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得到了称赞,下次定会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二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的优与劣,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孩子的智力,而取决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
但是,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家庭内部教育方法要求一致。同时家长要以身示范,要求孩子爱读书,家长无论怎样忙,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成为一个有终身读书学习习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