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收”字词义系统的历史演变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收”字的动词义项分别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和历史发展,并对“收”的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收 概念要素 词义系统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一文,从“投”的基本意义入手,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词典》中“投”的动词义项(核心要素、运动驱动者、运动主体、运动起点和终点、运动方式等概念要素)分别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和历史发展,并对“投”的词义做了更系统性的归纳。本文拟对《汉语大字典》中“收”的17个义项的词义演变做一分析,以便更好地说明概念要素分析法在分析汉语词义历史演变中的意义。
  “收”,《汉语大字典》共收了17个义项:①逮捕、拘押;②收集、聚集;③获取、占取;④收获、收割;⑤收回、取回;⑥接受、收容;⑦汲水;⑧收缩;⑨收殓;⑩藏、保存;约束、控制;束、停止;车轸;夏代冠名;古代术数家占卜吉凶日之一;通“纠”,纠察;姓。通过下文分析,可知此义项的设立存在不少问题。
  一、“收”基本意义分析
  “收”的基本意义,古今有所不同。《说文》:“收,捕也。”《现代汉语词典》:“收,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东西聚拢。”“收”的古义与今义不同,下文的分析基本立足于《汉语大字典》,主要分析其所列义项之间的联系及发展。
  综合“收”的古今义,无论是“收回、取回”“收集、聚集”,还是“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都是用手移动物体,因而可以将其归入“用手使物运动”这一概念域,且属于“用手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这一下位概念域。同属这个概念域中的成员有“拽”“拉”“取”“牵”“引”“拖”“掣”等。与之相反的概念域则是“用手使物做远离自己方向的运动”,属于这一概念域的成员有“踢、掷、扔、推、甩”等。
  下面分析同属于“用手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概念域成员的共同概念要素,即核心要素(K)、运动的主体(F)、运动的驱动者(C)、运动的终点(T)、运动的目的(O)。与蒋先生对“投”的分析不同,本文淡化了运动的途径(P)和运动的方式(M)两个要素的分析。就“收”(用手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来说,它的概念要素是:
  ①核心要素(K):运动。
  ②运动的驱动者(C):人。
  ③运动的主体(F):物。
  ④运动的终点(T):己方。
  这些概念要素的综合,构成了“收”的基本意义——“用手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在词义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这个基本意义演变成为其他意义,有的意义离这个基本意义近,有的则离得较远。我们以“收”的基本意义为出发点,将《汉语大字典》中“收”12个动词义项贯串起来。根据其他意义和基本意义的远近,把“收”分为两个词,用{收1}、{收2}表示,每个词也分若干义位,用[收1A]、[收1B]、[收2A]、[收2B]等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由[收1A]演变而来的其他义位,大都表示空间运动或位移,这些义位的概念要素可以与基本意义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某些概念要素的消失或淡化,以及运动目的(O)的不同。而由[收2A]演变而来的其他义位是表示空间运动或位移的义位的隐喻或投射,核心要素必然改变,其他概念要素也必然有变化,但因为这些义位所表示的意义与位移的过程类似,或者是由位移造成的,所以大体上还是能用上述概念要素来分析。
  二、“收”的各种意义的具体分析
  (一){收1}: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以及直接由此演变的意义
  [收1A]:收回、取回
  K C F T O
  位移 人 物 己方 ——
  
  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是“收”的基本意义,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⑤。典型的例子如《战国策·齐策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其实,《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③“获取、占取”也应属于这个意义。“占取”之义只不过是具体化了“物”,在这里,“物”指的是城池。典型例子如《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收1B]:收集、聚集
  K C F T O
  位移 人 分散之物 己方 将原本分散的东西聚集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②。从上表可以看出,[收1B]是[收1A]基本意义的进一步引申,[收1B]的概念要素与[收1A]相比,增加了运动目的(O)。“收集、聚集”同样是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只是“物”是“分散之物”,且是将“分散之物”聚拢而靠近自己,可以看出是“收”的基本意义的引申。此义典型的例子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君子曰:‘何以恤我,我其收之’。向戌之谓乎?”杜预注:“收,取也。”其实,《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⑩“藏,保存”也应属于这个意义。“藏,保存”之义同样具体化了“分散之物”,在这里,“分散之物”指的是有价值的物件。典型例子如《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收”词义的分析注意到了[收1A]和[收1B]之间的引申关系,将“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东西聚拢”列为一个义项。
  [收1C]:收割,收获
  K C F T O
  位移 人 庄稼 己方 聚集劳动成果
  
  这就是《汉语大词典》的义项④。从上表可以看出,[收1C]亦是[收1A]基本意义的进一步引申,[收1C]的概念要素与[收1A]相比,具体化“物”为“庄稼”,增加运动目的(O)“获得劳动成果”。典型例子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收1D]:收缩
  K C F T O
  位移 —— 物 物自身 ——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⑧,其指“收缩”只包括物的收缩,未提及人。以上所述的[收1A]、[收1B]和[收1C]都是“人”使物做靠近“人”自己的运动,而[收1D]则是虚化了运动的驱动者,“收缩”的驱动者可以是人,亦可以是物本身,且“收缩”义的位移是物自身回到起点的运动,所以“T”是物自己。典型的例子如《本草纲目·序列上》:“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惨,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而《汉语大字典》又在这一义项下列“引申为消失”,举例如唐太宗《冬狩》:“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消失”义是“收缩”义的进一步,是“物”自身由“出现”回到起点“未出现”。所以[收1D]仍是[收1A]的引申,只是引申的过程远一些。
  [收1E]:接受,收容
  K C F T O
  关系改变 人 人 己方 将不附属自己之人收为己有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⑥。以上所述的[收1A]、[收1B]和[收1C]都是人使“物”做靠近自己的运动,而[收1E]则是由“物”到“人”,人使“人”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是人之间的关系改变,将原来不依附自己的人收归己用。所以,[收1E]是[收1A]的隐喻,两者具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收1A]表达的是物的位移,[收1E]表达的是人之间占有关系的转移,是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收1}“使物做靠近自己方向的运动以及直接由此演变的意义”词义演变是:[收1B]、[收1C]、[收1D]都是由[收1A]直接引申而来,这三个意义平行,但[收1D]较[收1B]和[收1C]与[收1A]更远。[收1E]则是[收1A]的隐喻,是由物理现象转为社会现象。总之,由[收1A]引申而来的义位大都表示空间运动以及由此演变的意义。
  (二){收2}:对人或事的处理方式以及由此演变的意义
  [收2A]:逮捕、拘押
  K C F T O
  对人的处理方式 人(执法者) 人(犯人) 监狱 拘押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①。由上表可见,构成{收1}的六个概念要素中,F由“物”变成“人”,这虽与[收1E]相似,但是运动的终点并非“己方”,而是具体的处所——监狱。{收2}与{收1}之间的关系式{收2}也是由位移造成的对人或事的处理,两者有隐喻关系,但由于“T”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所以{收2}另立。“逮捕、拘押”具体来说,是“执法者”通过“位移”收“犯人”入狱。典型的例子如《诗·大雅·瞻卬》:“此宜无罪,汝反收之。”毛传:“收,拘收也。”
  [收2B]:约束、控制
  K C F T O
  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人 事 —— 管束事件发展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由上表可知,相较[收2A],[收2B]六个概念要素,“F”由“人”转为“事”,“T”已经虚化,不是“己方”,也不是具体的处所。与[收2A]相同,[收2B]也是通过隐性的位移造成的,控制事件的发展,也是一种位移,所以与[收2A]相似。[收2B]是由[收2A]进一步隐喻虚化而来。[收2A]“拘押”是人对人的一种具体控制,[收2B]“约束”是人对事的一种抽象控制。典型的例子如《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收谓收敛整齐之。”
  [收2C]:结束、停止
  K C F T O
  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 事 —— 使事物停止运作
  
  这就是《汉语大字典》的义项,也是其所列“收”的全部义项中距离本义最远的义项。由上表可知,相较[收2B],[收2C]的意义进一步虚化,动作的驱动者“C”可以是人,亦可以是事件自身,所以[收2C]是由[收2B]引申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三)剩余义项
  《汉语大字典》的义项⑦“汲水”和义项⑨“收殓”两个义项,不能单独成为义项,两者只是[收1A]的具体化而已,即“物”得到了具体化。而其余的义项则为名词义,在此不作讨论。
  三、《汉语大字典》“收”字义项的重新整理
  本文试图用概念要素分析的方法对“收”的词义演变做一简单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大字典》“收”的义项设立存在一些问题,12个动词性义项中存在不当分立的义项,如“收回、取回”与“获取、占取”应当合并,因“占取”之义只不过具体化了“收回”义的动作主体“物”;再如“收集、聚集”与“藏,保存”亦应当合并,因“保存”义只不过具体化了“收集”义的动作主体“分散之物”;再如“汲水”“收殓”等义项更是不当分立,因其只不过是“收回”义在具体语境下的具体化。且《汉语大字典》12个义项的排列,并未根据“收”词义引申的正确脉络,给人以凌乱之感。我们用概念要素分析法,能够以清晰的词义引申脉络排列“收”的各个义项,列表归纳如下:
  义位 意义 K C F T O 引申关系
  [收1A] 收回、取回 位移 人 物 己方 —— 基本义
  [收1B] 收集、聚集 位移 人 分散之物 己方 将分散的东西聚集 直接引申自基本义。F具体化;增加O
  [收1C] 收割、收获 位移 人 庄稼 己方 收获劳动成果 直接引申自基本义。F具体化;增加O
  [收1D] 收缩 位移 —— 物 物自身 —— 直接引申自基本义。C虚化,T为物体自身
  [收1E] 接受、收容 关系改变 人 人 己方 将不依附自己之人收归己有 基本义的隐喻。K由物到人
  [收2A] 逮捕、拘押 对人的处理方式 人(执法者) 人(犯人) 监狱 拘押 与基本义具隐喻关系,但T不为“己方”
  [收2B] 约束、控制 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人 事 —— 管束时间发展 [收2A]的隐喻虚化
  [收2C] 结束、停止 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 事 —— 使事物停止运作 [收2B]的隐喻虚化
  
  根据上文的分析,《汉语大字典》原有17个义项中的12个动词义项,应该合并为上表所列的8个义项,才是合理的义项设置。
  
  参考文献:
  [1]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钱虹 安徽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0)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由全国人大通过,现已10周年了。这部法律主要是保护中国语言现代化的三大成果: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简化字(国家通用语言的文字)和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和给规范汉字注音的工具)。这些成果的研究、试验和推广都经历了一个尝试、妥协、逐渐走向成功的过程。  古代曾是国都的洛阳、西安等地的方言成为自发流行的共同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人
期刊
摘 要:语义突转型短信通常通过衬跌辞格的使用,使其语义发生突然转变,前后语义形成巨大反差,因而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本文就衬跌辞格在这类短信中的表现形式、运作机制、修辞效果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短信 语义突转型 衬跌 辞格    在众多手机短信中,有一类短信被学界冠以“语义突转型短信”。这类短信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使用衬跌辞格,使得短信在语义的组合层面上,前后之间发生出人意料的突然变化,即在一
期刊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较接近原意的,但却是对“莫须有”的一种“意译”,而不是“直译”,它给人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也许”和“莫须”毕竟不是同义的,也看不出两者的词义联系;
期刊
摘 要:说话者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选用语码转换来实现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及心理动机的顺应,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运用顺应论,结合具体语料对语码转换进行解释,由此阐明语码转换的认知基础、认知途径及认知心理过程,从而揭示语码转换的认知心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认知心理模型图。  关键词:语码转换 顺应论 认知心理机制 认知心理模型    一、引言  社
期刊
在交际中,凡是已经在话语中出现了的就是显性话语,而在话语中没有出现的则是潜性话语,客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之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的但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便是“潜语言”。语言的一个完整概念应是:“语言=潜语言+显语言”。显语言中的显词是在我们观察它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词。对于观察者来说是一个经验的事实。本文的语料来源为通过网络检索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新词新语。下面试以新词
期刊
摘 要:本文就《三国演义》中一段祭文从微观的评价语言角度和宏观的评价韵律角度阐述了其文体的评价特征及其体现的文体效果。祭文的文体评价特征受语境因素驱动,语境制约着祭文文体的评价特征。  关键词:祭文 文体 评价 语境    祭文也叫悼词,是在追悼会上宣读的对死者表示哀悼与敬意的文章,主要追述死者生平、对死者做出评价、表达追悼者的感情和态度(张建,2008)。可见,祭文蕴含着评价。Martin评价理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借用语料库对英汉动词“gain/获得”的词块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造成“gain/获得”词块同质性和异质性的认知缘由。研究发现:“gain/获得”词块均表现出[±连续性]、[+抽象性]、[+心理现实性]的特征;“gain”词块大多对动词进行抽象,结构多变,语义呈隐形义和错综义,“获得”词块大多对宾语进行抽象,结构统一,语义呈显性义和积极义;“gain”词块的概念整合
期刊
摘 要:汉语离合词在语法特点上与短语类似,在人脑中离合词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否也类似于短语,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区分高频、低频离合词,从语素粘着性角度,通过视觉词汇/短语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实验,比较了原式离合词与短语在人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发现:1.反应时:离合词为高频时受语素粘着性影响,低频时则不然;2.ERP:离合词为高频时仅P2a(
期刊
摘 要:“晒×”类词是如今汉语中新词新语的代表之一。自其出现以来,对“晒×”这一形式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对其新义的解释、源头的探究以及其词语内部结构修辞的分析。虽也有若干涉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未能抓住社会心理对“晒×”形式使用范围变化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以往对“晒×”的研究成果,着重关注社会心理对“晒×”形式使用范围变化的影响,以此探讨现代汉语中新词新语所体现出的文化深意。  关键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从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语言的变化来考查社会的变化。建国以来共召开过十届党代会,前四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召开的,后六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召开的。在前四届的主题报告中,“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而在后六届的主题报告中,“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等词使用的频率很高。这六个词的词频变化与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是一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