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的友谊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打不亲热
  周末,姐妹三家人相约去父母家聚会。妹妹的儿子石头问我:“姨妈,哥哥怎么还没来?”我说:“他在踢球,等会就到。”过会儿,石头又急不可耐地问:“哥哥怎么还没来?我想死他了!”
  儿子终于来了,石头欢喜地迎上去。十分钟后,不知何故,两人扭作一团。姥姥大呼:“不要在床上打!”“小心!不要碰到鱼缸!”
  正在这时,大姐的儿子回来,两小的马上形成同盟,进攻大哥。大哥拿出从小学习的跆拳道本领,左右开弓,两小的也不甘示弱,上蹿下跳,耍出十八般武艺。
  我们三对年轻父母像没事人似的,在一旁说说笑笑。姥爷生气了,喝斥道:“各管各的娃!现在的孩子真没人情味,大的不像大的,小的不像小的!”
  生养三个女儿的老人当然不知,男孩子的天性就是斗,打架只是他们表示亲热的方式。
  果然,饭后,这三兄弟又头碰头开始研究一款新游戏了。晚上还吵嚷着要睡一张床,当然,又不免一顿大闹天宫的扭打。姥姥感慨:“你们仨,何时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说说话?”
  说来也怪,平时在家里挺斯文的儿子,一碰到同学朋友,野蛮特性就暴露无遗。
  在公园碰到幼时的玩伴,儿子很惊喜,对方也兴奋,两人欢天喜地迎上去,互打一顿后,心满意足的“byebye”。
  假日,将最好的朋友约到家里玩。没过一会儿,就打起来,怎么也劝不住,扑棱翅膀,怒发冲冠,好像有天大的冤仇。干脆不管他们,自个儿忙家务去。半小时后,发现没声响了,探过头去,原来两人正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拆一个旧玩具。
  儿子10岁时,我教他社交礼仪:“在公共场合碰到好朋友,可以叫名字打招呼。”
  “然后呢?”儿子问。
  然后……我还真噎住了。像成人一样寒暄“你最近还好吧?”“你散步啊?”肯定不妥;“考试多少分?”“最近学什么?”太功利吧;“你又长高了长壮了!”“你的衣服真帅气!”又太做作。
  最后,还是儿子帮我解了围:“然后嘛,我打他一拳,他击我一掌,表明我们还像以前一样好!”
  也许,这就是男孩子示好的方式吧。
  好朋友明算账
  “妈妈,你能不能给我五块钱?”儿子回家,一脸沮丧地说。
  “做什么呢?”
  “我不小心将李实的可乐瓶摔到地上,他要我赔一瓶。”
  “噢,这样啊。”我递给他钱。
  儿子嘟着嘴,很不服气地说:“他只剩下半瓶,凭什么要我赔一整瓶?既然要我赔一瓶,那他的半瓶就应该归我!”
  这两小子,算盘都打得精!我很好奇:“你们不是好朋友吗?上星期还在公园玩了一下午呢!”
  “是又怎样!他说了,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规矩!“
  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暗笑。原来,再好的朋友,在利益上也是锱铢必较、规矩照守啊。
  周末,儿子约同学唐知禹到家里玩。唐知禹对他的一辆遥控车爱不释手,儿子大方地说:“要不,我卖给你算了。”“好啊,多少钱?”“15块!”儿子爽快地说。坐在一旁的我心里直呼“my god”,这可是他老爸送他的生日礼物,500多块呢!
  那小子不知者无罪,大叫:“哎呀,太贵了!我可没那多钱!”
  “那你有多少钱?”
  两个男孩开始讨价还价,最后敲定12块钱。唐知禹说:“我今天只带了两块钱,10块钱算我欠你的,以后还你。”
  “好!一言为定!”生意成交,儿子显得很有成就感。
  但事情并不如想象得那般美好。儿子开始在我耳边念叨:“唐知禹还欠我10块钱!”“他还了1块钱,还欠我9块!”“你说,他会不会还我钱,如果不还,那我就亏大了,这么大一个玩具,只卖了3块钱。”
  这9块钱拖了一个学期都没还,儿子愤愤不平:“他有钱买零食吃,为什么不还我钱?”
  因这9块钱,儿子和唐知禹的关系慢慢疏远。不久,儿子转学,他将唐知禹拉入QQ好友的黑名单,从此没有再联系。他倒也不再提及这9块钱。
  我多次想出面调和,孩他爸坚决制止我做无原则的和事佬,他说,大人有大人的原则,孩子自有孩子的规矩,随他去吧。
  礼轻情义重
  “刘乐明天过生日,请我去他家玩。妈,你说我要送礼物吗?”儿子问我。
  “当然要送!”
  儿子在房间搜寻一番后,找出一个灰太狼电动储蓄罐,说:“就这个!我玩了两年,送给他吧。”
  自己用过的东西还送人?我有些诧异。但想到自己实在没空带他上街,只好犹豫着问:“这个……合适吗?”
  “这是表哥送我的,我可喜欢了,刘乐肯定也会喜欢。”儿子一边说,一边用软布擦拭储蓄罐的灰尘。
  自己的最爱,就要和好朋友分享——就这么简单的思维!
  第二天,儿子随便找了一个透明袋装了礼物,高高兴兴到刘乐家去了。
  最真的东西,不需要好包装,也不在乎新旧和价值。这就是孩子的情谊。
  周末,邻居5岁的小弟弟来我家玩,儿子大方地搬出一堆玩具:“你尽管玩吧,我去做作业!”
  半个小时后,听到儿子大声叫嚷:“你走!你现在就走!我不许你在这玩了!”怎么啦?儿子平时对小弟弟挺照顾的,从来没有对他这么凶过。
  我跑过去。只见儿子涨红了脸,怒目圆睁,小弟弟被吓得哭起来,
  邻居阿姨马上过来,关切地问:“是不是小弟弟将你的东西弄坏了?我们赔吧。”小弟弟壮了胆,大声说:“不就是一只毛毛熊吗?我们赔得起!”“你们赔不起!谁都赔不起!”儿子发狠地跺脚。
  小弟弟走后,儿子抱着那只被撕破的毛毛熊伤心哭泣:“这是我转学时……全班同学用班费送给我的礼物……这是他们……他们留给我的最后纪念……呜……我再也看不到他们了……”
  原来,儿子在乎的是朋友间的情谊,那份伤心是对旧人昔日的无限怀念。
  我要替他缝补玩具,儿子不答应,一定要我教他穿针引线,他自己笨手笨脚地一针针缝补。
  这就是男孩子的友谊,看似大大咧咧,不打不亲热,实则也是好朋友明算账,有原则有底线,更有好东西要分享的纯朴,好朋友常想念的真挚。在攻与守、粗糙与细腻,马虎与较真中,他慢慢成长,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体味最真最纯的情感。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司有和,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少年大学生奥秘》《成才者的家庭教育》《早期诱发》《INIF超常教育法》等十余部。  他因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和“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得益于其早期诱发的教育实践,儿子司卫东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现为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女儿司晓春考进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现任美国
期刊
孩子口吃怎么办?  江苏徐州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因为成绩不好,经常挨我们的批评。最近我发现,儿子开始口吃,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该怎么办呢?  答:口吃不是简单的语言障碍,它由生理、心理多方面复杂的功能紊乱造成。您的孩子经常遭受批评,突然出现口吃症状,多半是由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家庭教育过分僵化、规则过多、要求过高会让孩子内心焦虑,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遇到人多或者困难问题时,孩
期刊
我们家的家训很简单:勤学、尊长和洁美。  勤学,就是勤奋学习。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写作业会拖拉,总是说:“明天再写。”而这时,妈妈会对我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在妈妈的循循善诱下,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尊长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每天一放学回到家,我会帮助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打扫卫生、拖地、洗衣服等。每当奶奶干活干得腰酸背疼时,我会走
期刊
不长个的男孩  9岁的周子旺随母亲来咨询的时候,小小个子的他躲在母亲后面,一副沉默怯懦的样子。在母亲焦急的叙述中,我明白了她的烦恼:  离婚后,她为脱离原来的环境,带着7岁的儿子来到这座城市,儿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她则打工维持生计。  一年级时,儿子在班上不算矮,但到了三年级,他的身高仍与入校时一样,比同龄孩子矮了一头,被同学嘲笑。老师说他常常上课发呆,有时周末的晚上,她也能听到儿子在自己房间里
期刊
如何引导孩子为他人着想?  江苏如皋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快4岁了,我发现孩子缺乏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很担心他长大以后成为一个自私的人,请问我该如何引导孩子为他人着想呢?  答: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社会的自我中心状态。他们已经能够区别自己和其它物体,但是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能以自我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此,深信他人的
期刊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你曾经也是小孩子,你最在乎父母给你什么?  几乎每个周日中午,我们吃饭时都会看一集《超级育儿师》。上次,我无意中说了一句话——这家孩子缺爱,父母对孩子没有耐心,没有接纳,孩子根本就没有感觉到爱。没有想到的是,儿子Bob先生说:爸爸,你知道小孩子最在乎什么吗?我就问他,你觉得在乎什么。他说:小孩子最在乎爸爸妈妈的笑容。  听了这句话,我一怔,然后恍然大悟,说:谢谢Bob告诉我这个
期刊
能留宿未成年人吗?  河南开封一读者来信咨询: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同桌小蕾和她妈妈闹不愉快,她想离家出走,提出要来我家住几天。让我跟家人说她父母出差了,是来借住。我能留她在我家住吗?能不告诉双方家人真相?我可以留她住多久?  答:在此郑重建议你:如果决定留宿小蕾,一定要事先得到小蕾家人的同意,或者及时告知小蕾家人;同时一定要告诉自己家人事情真相,一起帮助小蕾回归她的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
期刊
儿子的动手能力较差,一直是让我烦恼的事。比如数学画图时,尺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他的书桌总是凌乱不堪,整理时顾此失彼;写毛笔字时,家中的墙上、地上自然是要遭殃。“小粗人”就渐渐成了我对他的口头禅。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不但没有激起他改变现状的心理,相反他却坦然地接受了“小粗人”这个称号,着实让我束手无策。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制作帽子”的作业,儿子回到家像泄了气的皮球,书包一扔,口中念念有词:“一个大
期刊
一岁:培养安全感  科学实验证明,从出生后就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太早进行各种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并没有益处。父母该做的就是多陪孩子玩,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两岁:培养幽默感  到了两岁时,孩子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现,但显得很稚嫩。如有时会故意把衣服反过来穿,以寻找乐趣。父母要注意拓展孩子的兴趣,增添幽默的情境。  三岁:培养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于三岁左右。让孩子去编故事、画彩笔
期刊
儿子天天13个月时,第一次分东西给别人吃。我们让他用调羹把西瓜先递给奶奶吃,再递给爸爸妈妈吃,最后给自己吃。开始天天想把西瓜直接往自己的嘴里送,我们忙把他的小手按住,坚持要他把西瓜先送到奶奶嘴里。天天也就很愉快地“分”起西瓜来:“给奶奶吃,给爸爸吃,给妈妈吃,哎,天天吃了。”  天天36个月时,我们骑着摩托车带天天回家。走到十字路口,见没有人,就闯了红灯。回到家,天天一本正经地责问:“红灯停,绿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