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教材的文本材料,以读促写,就是教师引导小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去。笔者以“找准文本中与写有关的语文要素训练点进行板块式学习”“利用文本内容,学习恰当选材”“利用语言材料,积累各式词语,习得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仿写句子,让语言表达生动多样”“分析典型段落,品悟写作技法的妙用,及时仿写”“品味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尝试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生活”“利用文本,巧拟题,立深意”等策略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微格训练。
关键词:立足教材文本;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本。利用文本,教师该怎样教习作,学生该怎样学习作呢?最基本的教学思维就是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因为作者写的内容、表达方式是客观存在的,指导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选材、语言、表达方式、立意和拟题是指导小学生提高习作技能的有效途径。笔者现总结几点立足教材文本的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一、找准文本中与写有关的语文要素训练点进行板块式学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更注重语文的语用性,在每个单元导读中均有统一的人文主题和明确的语文要素训练点。教师就可以采用板块式教学,找准文本中与写话、习作有关的语文要素对应的文字,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以读促写,扎实落实语文要素训练,按教材要求训练写的基本功。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板块:这篇童话中的哪些情节让你感到很神奇,找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学生进入到文字中感受情节的神奇之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第14自然段: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这样学生借助“巨人”这个形象自主创编神奇的情节,塑造一个由自私转变为和善的巨人形象。
二、利用文本内容,学习恰当选材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书以主题组元,选文主题一致,但题材、体裁多样。正确地认识怎样的材料能充分表达主题是避免随意选材的前提。因此,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的内容,并思考:作者为了表达这个主题选择了哪些材料?自己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自己可以选取哪些生活经历来完成本单元的习作?学生以文为例,交流各自的选材,教师再组织学生判断这些材料是否恰当,相机列出典型材料关键词,这样就迅速帮助学生架构好典型的材料库了。
三、利用语言材料,积累各式词语
1、低段的文本多为内容浅近的儿歌、童话、寓言、儿童诗等,语言清新自然,多为短句。学习这类选文,就要在朗读欣赏中积累富有情趣的、优美的词语,习得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简单句式的表达,背诵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用多样的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中段的文本叙事性作品增多,长句也多了,句子中的修饰性成分的增加使得句子结构变得复杂起来,学生接触到的具有因果、并列、假设、条件等逻辑关系的句子也多样了。学生在阅读这类选文时,就要在朗读中学习这样的长句子的词语间的搭配、句意逻辑上的衔接,尝试在习作中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短语、关联词,特别是灵动新鲜的词句。
四、分析典型段落,品悟寫作技法的妙用,及时仿写
1、整体阅读,掌握谋篇上的技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虽然篇幅不算长,但结构都很完整,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谋篇上的规律,常见的有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等技法。学生阅读到这样的文本时,教师就要适时点拨“首”“尾”是怎样呼应的,开门见了什么“山”,篇末点了什么“题”,体会其浑然一体、直截了当的作用。学生在写写人记事性习作时都可以如此谋篇布局了。
2、局部阅读,掌握构段上的技法
小学阶段十分注重片段训练。在语文教材中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过渡段这样的构段模式经常出现。在碰到典型构段模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的写法,并让学生体会总起、总结、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学生在习作中就可以围绕一个意思具体详细地展开描写了,就可以有机地组合段落内容了。
五、品味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尝试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本在语言表达上都是中规中矩的,但也有一些选文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读来别具风格。从丰子恺写《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白公鹅》可以看出,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反语运用风趣幽默、轻松调侃;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中语言朴实、自然、口语化无雕饰;梁晓声《慈母情深》中饱含深情的特写镜头等。这类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非一日之功,但学生在品味比较之后,有意识地模仿、实践运用,自会形成鲜明的个性色彩。
六、利用文本,巧拟题,立深意
拟题,看似小事一桩,实则一字千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拟题的常用方法,但根本宗旨必须是文题相符。
1)题目可以是文本中的主要描写对象的名字,如《猎人海力布》《珍珠鸟》《麻雀》。
2)题目可以是人物的关键话语,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题目可以是事件要点,如《爬天都峰》《小马过河》《蜘蛛开店》。
4)题目可以是文章的主旨,如《父爱之舟》《慈母情深》《为人民服务》。
立意,非一日之功。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能正确理解课文作者表达的主旨就有难度了,而在自己的习作中表达一定高度的主旨更是一个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熏陶,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逐渐深刻,才能立深意。
立足教材中的文本,以读促写,就要准确把握有价值的教材资源,这样,每个好题目、每个好词佳句、每个精彩段落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典范和切入点,从仿写入手,用微格训练逐步掌握多种写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颖娣. 立足教材文本激活写作源头[J]. 都市家教月刊,2017,000(002):282.
[2] 龙素敏,原绿色. 浅谈利用教材文本指导学生习作的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5(9):65-66.
关键词:立足教材文本;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本。利用文本,教师该怎样教习作,学生该怎样学习作呢?最基本的教学思维就是要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因为作者写的内容、表达方式是客观存在的,指导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选材、语言、表达方式、立意和拟题是指导小学生提高习作技能的有效途径。笔者现总结几点立足教材文本的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一、找准文本中与写有关的语文要素训练点进行板块式学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更注重语文的语用性,在每个单元导读中均有统一的人文主题和明确的语文要素训练点。教师就可以采用板块式教学,找准文本中与写话、习作有关的语文要素对应的文字,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以读促写,扎实落实语文要素训练,按教材要求训练写的基本功。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板块:这篇童话中的哪些情节让你感到很神奇,找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学生进入到文字中感受情节的神奇之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第14自然段: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这样学生借助“巨人”这个形象自主创编神奇的情节,塑造一个由自私转变为和善的巨人形象。
二、利用文本内容,学习恰当选材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书以主题组元,选文主题一致,但题材、体裁多样。正确地认识怎样的材料能充分表达主题是避免随意选材的前提。因此,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的内容,并思考:作者为了表达这个主题选择了哪些材料?自己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自己可以选取哪些生活经历来完成本单元的习作?学生以文为例,交流各自的选材,教师再组织学生判断这些材料是否恰当,相机列出典型材料关键词,这样就迅速帮助学生架构好典型的材料库了。
三、利用语言材料,积累各式词语
1、低段的文本多为内容浅近的儿歌、童话、寓言、儿童诗等,语言清新自然,多为短句。学习这类选文,就要在朗读欣赏中积累富有情趣的、优美的词语,习得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简单句式的表达,背诵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用多样的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2、中段的文本叙事性作品增多,长句也多了,句子中的修饰性成分的增加使得句子结构变得复杂起来,学生接触到的具有因果、并列、假设、条件等逻辑关系的句子也多样了。学生在阅读这类选文时,就要在朗读中学习这样的长句子的词语间的搭配、句意逻辑上的衔接,尝试在习作中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短语、关联词,特别是灵动新鲜的词句。
四、分析典型段落,品悟寫作技法的妙用,及时仿写
1、整体阅读,掌握谋篇上的技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虽然篇幅不算长,但结构都很完整,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谋篇上的规律,常见的有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等技法。学生阅读到这样的文本时,教师就要适时点拨“首”“尾”是怎样呼应的,开门见了什么“山”,篇末点了什么“题”,体会其浑然一体、直截了当的作用。学生在写写人记事性习作时都可以如此谋篇布局了。
2、局部阅读,掌握构段上的技法
小学阶段十分注重片段训练。在语文教材中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过渡段这样的构段模式经常出现。在碰到典型构段模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的写法,并让学生体会总起、总结、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学生在习作中就可以围绕一个意思具体详细地展开描写了,就可以有机地组合段落内容了。
五、品味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尝试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本在语言表达上都是中规中矩的,但也有一些选文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读来别具风格。从丰子恺写《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白公鹅》可以看出,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反语运用风趣幽默、轻松调侃;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中语言朴实、自然、口语化无雕饰;梁晓声《慈母情深》中饱含深情的特写镜头等。这类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非一日之功,但学生在品味比较之后,有意识地模仿、实践运用,自会形成鲜明的个性色彩。
六、利用文本,巧拟题,立深意
拟题,看似小事一桩,实则一字千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些拟题的常用方法,但根本宗旨必须是文题相符。
1)题目可以是文本中的主要描写对象的名字,如《猎人海力布》《珍珠鸟》《麻雀》。
2)题目可以是人物的关键话语,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3)题目可以是事件要点,如《爬天都峰》《小马过河》《蜘蛛开店》。
4)题目可以是文章的主旨,如《父爱之舟》《慈母情深》《为人民服务》。
立意,非一日之功。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能正确理解课文作者表达的主旨就有难度了,而在自己的习作中表达一定高度的主旨更是一个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熏陶,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逐渐深刻,才能立深意。
立足教材中的文本,以读促写,就要准确把握有价值的教材资源,这样,每个好题目、每个好词佳句、每个精彩段落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典范和切入点,从仿写入手,用微格训练逐步掌握多种写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颖娣. 立足教材文本激活写作源头[J]. 都市家教月刊,2017,000(002):282.
[2] 龙素敏,原绿色. 浅谈利用教材文本指导学生习作的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5(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