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阳明“四句教”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一句是讲“心体”,也就是良知本身的存在状态是超越于相对意义上的善恶的。我们通常讲的善恶,实际上都是指经验世界中的相对价值,有善才有恶,有恶才有善,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事实世界的善恶既然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就不能把相对价值理解成绝对价值,否则就一定会出问题。
  所以,王阳明告诉我们,就心体的本然存在状态来说,它原是超越于经验状态的,它永远能够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因此在价值的意义上,它也是超越于一切经验世界的相对善恶的。对于这种存在与价值的超越性,我们只能把它说成“无善无恶”。但也正因为心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它才可以权衡一切善恶,成为一切相对善恶的终极判断者。就像圆规,它本身没有圆,但它是一切具体的圆的判断者。良知也是如此,它本身“无善无恶”,但一切相对善恶都无逃于良知的终极判断,所以阳明又说“无善无恶,是为至善”。
  总之,“无善无恶心之体”,在存在的意义上,心体是纯粹存在本身,是大中至正之道;在价值意义上,它超越于一切相对善恶,也判断一切相对善恶,是绝对的价值中立。
  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体本身尽管是“无善无恶”的,但“无善无恶”的心体也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来体现它自己的功能作用,不然就无法体现其存在性了。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在与人物、事物相交往,所以心体要呈现它自己,也只能呈现在我们与人物、事物的交往过程之中。正是这一生活事实,却往往可能使我们心体的表现发生错误。比如我看到一坛酒,可能马上就有一个念头“这个酒看起来好像不错!”下一个念头可能就是“这酒喝起来是什么味道?”这就叫做“意之动”。“意之动”的情况实际上很复杂,一方面,如果没有心体,“意”从何而来呢?所以王阳明认为“意为心之所发”,“意”的本体还是心;但另一方面,“意”为何会“动”呢?还因为有外物的牵扯或引导。正因为“外物”对于“意之动”是存在着一种“牵引力”的,所以这就完全可能使“意”的发动失其中正,不能合乎心体自身的本然状态的,那么在经验意义上,也就必然会落于相对意义上的善或恶,所以说“有善有恶意之动”。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一根笔直的筷子放到一碗水里,筷子看起来很可能就是弯曲的,那是因为水这一外物对筷子的体现产生了折射作用,筷子本身还是直的。人的心体也一样,心体自身是永恒中正的,但在发用上却原是“有善有恶”的。所谓“有善有恶”,是就心体被表达的经验状态来说的。


  知善知恶是良知
  尽管“意之动”总是有善有恶的,但良知本体是超越于善恶的,是永远保持它大中至正的本然状态与价值的绝对中立的。王阳明特别强调“良知原本是自知的”,就是说它永远不会脱离它自己作为心体的本位,能够永远保持它自己的本然状态,并且对它自己的被表达状态是否合乎自己的本来情状总是保持着十分清晰的觉察的。心体的被表达状态总是落实到经验中的具体情境的,也即是总是有善有恶、有是有非的,良知对此永远能够觉察知晓,所以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既然是永远能够知善知恶的,并且告诉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你要不要听他的?你听他的,照着它的指导去做,把自己的良知实现出来,就是“格物”,所以“格物”就是“致知”,就是“致良知”。把自己的良知原原本本地实现出来,那么凡事就能够原原本本地做到恰到好处,则事无不成,所以《传习录》说:“吾所谓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其他文献
林语堂说:“一个人过于冒险独进,其险恶征兆常常可以预知。”于是,相当一部分人在忍耐后的冷淡中,变得圆熟通融,显得聪明乖巧,具有了很强的适应性。  忍耐后的冷淡,成为个人“适生”的甲壳,魏晋时期的人文状况就是极好的例证。那个时期,智者与识者对国事漠不关心,意气消沉,文人学士间流行一种风气,纵酒狂醉,抱膝清谈,迷信道家神仙之学说,追求不老不死之药。诸多学者遁入山林,自筑泥屋,不设门户,饮食辟一窗口而授
期刊
很多人搞不清佛教和禅宗到底怎么回事儿。简单说,它们有一种关系,三种区别。所谓一种关系,就是包含关系:佛教有无数派别,禅宗只是其中之一。所谓三种区别,其一,使用范围不一样,佛教是世界通用,禅宗是中国首创;其二,师承来历有区别,佛教以释迦牟尼为祖师,禅宗以达摩祖师为正宗;其三,修行方法不一样,佛教提倡清心寡欲、忍受痛苦,所以有个说法叫“苦行僧”,而禅宗讲究觉悟,立地成佛,可以不吃苦,可以不念经,甚至可
期刊
没有人愿意饱尝愁苦的滋味——假如他能够避免;没有人不愿意作出美好的诗篇——即使他缺乏才情;没有人不愿意取巧省事——何况他不至于损害旁人。既然“穷苦之言易好”,那末,要写好诗就要说“穷苦之言”。不幸的是,“憔悴之士”才能说“穷苦之言”。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作出好诗,得经历卑屈、乱离等愁事恨事,这代价可不算低,
期刊
编者按:夫子书院,总校坐落于风景如画的泉城公园,现有泉城公园校区、经四路万达广场校区、领秀城校区、中润世纪城校区以及青岛、胶州、东营、威海等校区,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秉持着中华礼乐文化的久远传承,致力用圣贤之光,照亮儿童的慧命,揭幕生命的康庄大道,与时代一同见证中国文化及下一代一阳来复的光
期刊
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那是一个糟糕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破坏的时代,那是一个满载着融合的时代。那是马革裹尸的战争季节,那是衣冠风流的浪漫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那是一个分裂了两百年的铁血时代,也是一段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光辉岁月。在那个时代,北地悲歌,胡风彪悍,吴声艳曲,余韵流风;在那个时代,有草原民族拓跋鲜卑的崛起、衰落与消亡,有一代代被权力击垮的南朝皇帝的变态,有边关小兵高欢的艰
期刊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盲”,指看东西模糊。“聋”是指听不清楚。爽,是差错的意思。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过于富足,使人食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精神狂乱,稀有的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放纵自己的欲望,所要丢弃“那个”(为目
期刊
功成身退 天之道  这是老子总结历史人生形成的大智慧。一部历史,有多少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元勋重臣身败名裂,死于非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最客气、最文明的了。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复仇有两个人为他出生入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位是范蠡,一位是文仲。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帮勾践复国后,他十分清楚勾践这个人“长颈鸟嘴,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他立刻提出辞职,弃官
期刊
冬日的清晨,阳光总是以慢慢的脚步不急不慌的走来。不像夏天,刚刚还觉得天蒙蒙的黑,再一抬头,窗外已是艳阳高照,我喜欢冬天里的慢与寒凉,在寒凉的空气中,才会更深切地感受到身体的温暖和内心的跳动。  每日的清晨,坐在书桌旁,煮水、品茶、看书、写字,已成了生活中难得的清闲与享受。想着现在的清晨还有很多人在酣睡中,早起的自己便有了意外的欢喜。清晨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更能清晰地听到内心的话语。  在这冬日的
期刊
明代大文人张岱说:“(王)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常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在浙江余姚的王阳明故居寿山堂正门,悬挂着一块“真三不朽”的匾额。所谓“三不朽”,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真三不朽,当然就是后人称赞王阳明在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立志学为圣
期刊
阳明心学以儒家思想为根,兼容释、道精髓,是500年来中国思想智慧最新生发,曾国藩、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都深受其影响,盛名远播日韩、欧洲,影响了众多领袖人物。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王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阳明心学提倡“心即理”“致良知”,认为“吾性自足”,每个人都有一颗可判断是非善恶的本心。致良知即是行良知,让我们的心灵不沾一点污秽,依良知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