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以独立板块的形式呈现,足见其重要性.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应对”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教材教学要求提出,要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在本课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训练基本能够达成辨别对方态度,并在情境中运用一些技巧应对的学习目标.但笔者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应对”不仅需要我们关注对方表达的内容和态度,而且要了解并坚定自己的需求.正如课标所要求的,初中学段的学生要能够
【机 构】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以独立板块的形式呈现,足见其重要性.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了“应对”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教材教学要求提出,要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对,“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要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在本课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训练基本能够达成辨别对方态度,并在情境中运用一些技巧应对的学习目标.但笔者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应对”不仅需要我们关注对方表达的内容和态度,而且要了解并坚定自己的需求.正如课标所要求的,初中学段的学生要能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可以作为一切口语交际发生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师: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论教养》这篇课文.请大家小组合作,给本篇文章列一个内容提纲,呈现其核心内容.rn(生思考、讨论)rn生:我们小组的学习成果是这样的:rn师:思路清晰,概括准确,抓住了本文的核心内容.rn生:我们小组的提纲相对简单.本文按照“教养—风度—优雅举止”的线索,结合生活事例(既有正例也有反例),层层深入地阐发了作者对教养的认识.第1-12段,谈何为教养,重点以人在家中的表现为例,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第13-16段,引出教养的外在表现——风度,说明何为优雅风度,并提出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的
世间万物,各有其华.四季流淌,所见的似乎都是相同的冷暖阴晴,聚散悲喜.而春却独一无二,每年她所携来的,都是不同的色彩.四时之景,仿佛她都有.rn初春存清冷之气,枝头的薄霜尚未消融,自然间已俨然一副生机模样.虽还未到脱下毛衣之时,但清晨的阳光越发勤快.浅尝暖意,湖畔水汽渐生,光影融在长堤上,柳枝抽芽,青草出头,确实到一年最好的时候了.
一rn在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教师往往会将第1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作为全文的总纲,并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能够体现“清”“静”“悲凉”的段落.“清”“静”的段落不难寻找,但以“悲凉”一词按图索骥,将故都的种种秋景解释出悲哀凄凉之意,难免会让人有附会之感.按照我们今天的一般理解,“悲凉”一词多解释为“悲哀凄凉”,但问题是,无论怎样阅读,全文中悲哀凄凉之意都并不浓厚.例如有老师将“租人家一椽破屋”视为悲哀凄凉的表现,可后文接的明明是“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
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下令逐客,李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身为客卿,自己也在被逐之列,若上书劝谏,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将自己置于绝境;若不上书,意味着自己政治生涯的终结,多年的经营将化为乌有.
《雷雨》是天才作家的天才作品,它的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塑造丰满,主题指向深刻.完成这部作品时,曹禺才23岁,还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rn在“朴侍再会”这一部分中,《雷雨》的八个主要人物都有出场,并尤为突出地表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流观点认为周朴园是一个极其虚伪丑恶的人,他对侍萍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感情.一个重要的论据是周朴园习惯性地用钱来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在“朴侍再会”中,他开支票给鲁侍萍,这直接表明了他对侍萍的态度.
黄昏,微雨蒙蒙,暮霭浅浅,一片稻禾般的余晖下,我早已饥肠辘辘,漫游于小巷之中,寻觅一方去处,目光所及,却尽是些无华之流,不甚中意.走了半晌,颇有些心寒,偶一抬眼,却瞧见一爿不起眼的面店,隐匿在两家热闹的大排档间.不知怎的,我心一动,踏了进去.rn或许是雨天的缘故,店中客人不过三两罢了,老板五六十岁,戴圆片眼镜,乍看像个古板的老学究,连头发也像书中画的一般泛着些许斑白,热情地推荐了片儿川.来杭州是一定要吃片儿川的,作为本地人的我们又怎会不知晓.
“唉,现在的伢儿介个都不说杭州话了?”太外婆轻轻叹了口气.rn除夕夜,我们齐聚在太外婆家共迎新年.95岁的她见到我,高兴地操起一口地道的杭州话:“哟,阿囡囡,你噶高的.来来,压岁包儿放好!”闲谈间太外婆要我也说几句杭州话,我却涨红了脸,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饭桌旁,老人们用亲切的方言互道家常,我的思绪渐渐飘到最近读的那本《平凡的世界》……rn初到黄原城的孙少平处处碰钉,穷困潦倒的他找到了诗人贾冰.
2020年《语文学习》刊出22篇有关语文项目学习研究的文章.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研读分析,我们注意到这些项目学习大多采用小组合作与融合式学习的模式,项目活动也多以分享会、读书会等主题展示为主,但如何组织、管理与系统性评价项目学习中的各类活动,文章中则较少提及.rn谭轶斌明确提出,语文项目学习“要从注重用知识结构组织教学内容转变为以任务情境组织教学内容,从注重个人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从注重学习语文教材上的文章转变为多种学习资源及融合式学习环境的创建”.其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变与融合式学习环境的创
随着全球教育“素养”研究的深入,语文教学把项目学习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已得到广泛认同.语文项目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于语文核心概念统整学习内容,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和挑战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可迁移的语文概念性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在语文项目学习中,项目目标以及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任务设计和实施是重点,但目标和任务的达成涉及“学习资源”的建构和运用.
翻开《红星照耀中国》,我搭乘斯诺在1936年西去的慢车,与他共历四个月的红色旅程,走进重重“围剿”中的“禁区”——西北红色根据地.rn入眼是大片的黄沙土地面和无穷无尽陡峭破碎的山丘,农田多半是夹在地缝和小溪间的条状土地.人们在山岩里掘“窑洞”而居.战士都穿灰色土布军装,戴着有红星的灰色土布帽,手里的枪支驳杂,甚至有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