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讨论了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会计内控风险防范措施,旨在为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体系而献计献策。
关键词:会计风险;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内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竞争机制的成型,中国的各行各业也都面临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压力会导致风险,而反之,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竞争压力,因此,合理控制会计风险,是我国各企业单位在当前的重要任务。那么,商业银行是否也存在会计风险?基于商业银行运作体制的视角探析,其运作根本也是建立在资金管理这一基础上的,因此,答案是肯定的。对此,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应如何加强管理防范措施,为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一、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
调研显示,当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现行会计制度与“新制度”不符。2013年新的《会计制度》融合了许多新的元素,是对传统会计制度的一种有力的改革。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商业银行的现行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财政和预算管理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改变了商业银行原有的资金收支渠道,而现行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制定的要求。二是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受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影响,在会计核算上表现出了诸多不足。对外与我国改革后的财政制度存在脱节,对内新时期商业银行表现出的经济业务的多元化特征,也让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等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二是会计信息模糊。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是新会计制度的一大亮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健全事前监督、事中管理、事后追踪问效机制。然而,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模糊,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行会计制度只核算固定资产原值,缺少固定资产折旧环节,折旧以计提修购基金代替;二是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不规范,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等核算要求不符合实用会计理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成本核算环节极其薄弱,许多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中几乎没有成本核算该项内容;四是现行会计制度中缺乏绩效评价体系,难以为制定决策或预算审批提供数据支撑,不利于实施成本管理。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的防范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领导班子应将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通过严格要求和专业培训,使财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还具备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工作意识和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工作实践中,单位领导层首先要在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人选方面下功夫,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注重发挥管理者的岗位职能。进而,财务部門负责人要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抓,例如,定期或不定期聘请财会专家来单位开展培训讲座,或与本区域的财会学校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单位财务人员去学习或参加一些与财会专业有关的学术交流会,从而全面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全面配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制度,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2.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管理者的“管家”作用
在上述前提下,商业银行应注重发挥会计部门管理者的“管家”作用,结合新形势,将其职责通过两个层面体现出来:一是加强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二是充分发挥“管家”的作用,严控支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会计制度开展内控工作。在实践中,管理者首先应帮助会计部门建立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公开、透明以及资源共享;其次可采取与会计人员签订“责任状”的办法,将会计管理工作分解、量化到个人,使银行的会计机制尽快建立起从“统一管”到“人人管”的管理模式。此外,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人还应当积极探索会计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如充分利用管理软件的优势,完成与数字化会计管理与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对接,或通过资产配置标准的制订,来建立与采购、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和工作流程等等。
3.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应努力加强对当前财会的日常稽核工作,建立健全与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奖罚措施相关的工作制度,作为日常工作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其重点在于,首先应健全绩效制度,实行从内部加以控制的会计管理机制;其次建立严格、明确的收支制度,对于额度较大的支出,应提前进行申请,并作出相关预算,经领导班子和会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最后是完善国有资产的报损、报废、转让出售的申报制度,不得对国有资产进行私自销毁或转让出售,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相关手续进行填报申请,经会计部门审批后,按照审批意见做出相应处理。
4.建立财务风险预防机制
商业银行应制定阶段性会计管理战略规划,在一个阶段的开始,即着手制定全面预算控制方案,并开展风险评估,拟定应对策略,从而避免内控风险。进而,实行责任制,对于个人负责的会计工作,由个人来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对策和风险承担,对于由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内控风险,应结合制度给予严厉的处罚,反之,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制定多种风险预防方案,以及制定多套风险应急机制,将内控风险防范从人为控制提升到机制控制的高度,从而以最大限度避免风险,消除隐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商业银行在会计内控风险管理方面承担着较为艰巨的重任,只有科学组织,优化内部控制,同时正确认识风险控管的意义,才能切实预防内控风险,优化会计管理模式,加强内控管理质量,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卞冬梅.关于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的探析[J].经济师,2013(11):204-205.
[2]范立伟.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15):234.
关键词:会计风险;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内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竞争机制的成型,中国的各行各业也都面临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压力会导致风险,而反之,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竞争压力,因此,合理控制会计风险,是我国各企业单位在当前的重要任务。那么,商业银行是否也存在会计风险?基于商业银行运作体制的视角探析,其运作根本也是建立在资金管理这一基础上的,因此,答案是肯定的。对此,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应如何加强管理防范措施,为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一、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
调研显示,当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现行会计制度与“新制度”不符。2013年新的《会计制度》融合了许多新的元素,是对传统会计制度的一种有力的改革。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商业银行的现行会计制度已难以满足财政和预算管理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改变了商业银行原有的资金收支渠道,而现行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制定的要求。二是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受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影响,在会计核算上表现出了诸多不足。对外与我国改革后的财政制度存在脱节,对内新时期商业银行表现出的经济业务的多元化特征,也让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等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二是会计信息模糊。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是新会计制度的一大亮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健全事前监督、事中管理、事后追踪问效机制。然而,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模糊,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行会计制度只核算固定资产原值,缺少固定资产折旧环节,折旧以计提修购基金代替;二是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不规范,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等核算要求不符合实用会计理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成本核算环节极其薄弱,许多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中几乎没有成本核算该项内容;四是现行会计制度中缺乏绩效评价体系,难以为制定决策或预算审批提供数据支撑,不利于实施成本管理。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的防范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领导班子应将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通过严格要求和专业培训,使财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还具备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工作意识和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工作实践中,单位领导层首先要在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人选方面下功夫,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注重发挥管理者的岗位职能。进而,财务部門负责人要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抓,例如,定期或不定期聘请财会专家来单位开展培训讲座,或与本区域的财会学校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单位财务人员去学习或参加一些与财会专业有关的学术交流会,从而全面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全面配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制度,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2.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管理者的“管家”作用
在上述前提下,商业银行应注重发挥会计部门管理者的“管家”作用,结合新形势,将其职责通过两个层面体现出来:一是加强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二是充分发挥“管家”的作用,严控支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会计制度开展内控工作。在实践中,管理者首先应帮助会计部门建立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公开、透明以及资源共享;其次可采取与会计人员签订“责任状”的办法,将会计管理工作分解、量化到个人,使银行的会计机制尽快建立起从“统一管”到“人人管”的管理模式。此外,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人还应当积极探索会计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如充分利用管理软件的优势,完成与数字化会计管理与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对接,或通过资产配置标准的制订,来建立与采购、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和工作流程等等。
3.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应努力加强对当前财会的日常稽核工作,建立健全与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奖罚措施相关的工作制度,作为日常工作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其重点在于,首先应健全绩效制度,实行从内部加以控制的会计管理机制;其次建立严格、明确的收支制度,对于额度较大的支出,应提前进行申请,并作出相关预算,经领导班子和会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最后是完善国有资产的报损、报废、转让出售的申报制度,不得对国有资产进行私自销毁或转让出售,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相关手续进行填报申请,经会计部门审批后,按照审批意见做出相应处理。
4.建立财务风险预防机制
商业银行应制定阶段性会计管理战略规划,在一个阶段的开始,即着手制定全面预算控制方案,并开展风险评估,拟定应对策略,从而避免内控风险。进而,实行责任制,对于个人负责的会计工作,由个人来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对策和风险承担,对于由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内控风险,应结合制度给予严厉的处罚,反之,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制定多种风险预防方案,以及制定多套风险应急机制,将内控风险防范从人为控制提升到机制控制的高度,从而以最大限度避免风险,消除隐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商业银行在会计内控风险管理方面承担着较为艰巨的重任,只有科学组织,优化内部控制,同时正确认识风险控管的意义,才能切实预防内控风险,优化会计管理模式,加强内控管理质量,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卞冬梅.关于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的探析[J].经济师,2013(11):204-205.
[2]范立伟.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1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