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提出,灵魂具有多种不断变化的状态(pathê),这似乎与他所坚称的灵魂的不动性无法兼容.但通过对比灵魂状态的变化与所有的运动类型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灵魂状态变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变化的起点或终点才会在灵魂中出现,而变化的过程则发生在生物身体中.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灵魂状态变化并不属于亚里士多德在空间、量、属性和实体四个范畴所区分的六种运动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这一结论说明,灵魂状态变化不会对灵魂不动学说造成威胁.
【机 构】
:
慕尼黑大学哲学、科学理论与宗教学学院,慕尼黑805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提出,灵魂具有多种不断变化的状态(pathê),这似乎与他所坚称的灵魂的不动性无法兼容.但通过对比灵魂状态的变化与所有的运动类型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灵魂状态变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变化的起点或终点才会在灵魂中出现,而变化的过程则发生在生物身体中.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灵魂状态变化并不属于亚里士多德在空间、量、属性和实体四个范畴所区分的六种运动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这一结论说明,灵魂状态变化不会对灵魂不动学说造成威胁.
其他文献
认知表达主义反对传统的描述主义元认识论,认为主体在对认知情况进行判断和主张时,除了表达信念,还同时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动性心理状态.主体的认知主张不在符合某种先在的认知规范的意义上有真假,而只在紧缩论的意义上有真假.相比于描述主义模型,认知表达主义框架下的认识论理论能够更好地体现其规范性属性,应对怀疑论挑战,并说明主体与其认知判断之间的关系.尽管容易受到求真主义的质疑,但是从理论转向的视角看,这并不构成致命的威胁.
试图脱离决定论框架的概率因果关系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由概率因果关系通常被定义为“概率的决定论因果关系”造成的.卡特赖特通过批判概率CMC对非决定论系统的无效性揭示了这种定义无法解决“非决定论的概率因果关系”问题.而迦楼正面建模“非决定论的概率因果关系”的尝试,暴露出因果结构独立性与 自发概率相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需要在量子力学提供的非决定论框架下,从认知因果性和系统结构描述的方式上寻求解决.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和娱乐产业展现出良好前景的同时,其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潜在影响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区分脑机接口的三种技术分类并以自由意志概念的三重内在规定为论述线索,我们能够更周密地考察不同类型的脑机接口技术对这些规定产生了何种具体影响.经由这一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该技术潜在的负面冲击可以通过技术和社会调控的双重手段得到遏制,它就可能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将人类的自由意志推进到一个更为具体和充实的社会历史水平;反之,一幅机器统治的未来图景就并不是危言耸听.
意识研究中对于经验主体的探讨总是与自我紧密相关.围绕着“自我”在意识结构中到底是主体还是对象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或将自我视为经验的主体,或将自我视为经验的对象,或将自我视为一种发展着的情境层级——这样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识理论.情境化自我在自我本质问题上提出了一种自我-无自我的模糊性观点,在自我研究上侧重于从情境化框架下解释意识、自我的产生模式.较之于前两种理论,它避免了理论的僵化,从而更加开放和充实.
具身认知的兴起挑战了传统无身理性的观点,人类的理性和心智活动不再简单地被归结为符号—表征的运算过程,而是人的生物学机制、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交互构成的结果.受具身认知的影响,许多实验被设计出来考察伦理学问题.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伦理生活深受具身经验的影响,道德判断和道德感受性被人类视觉经验、身体洁净感、嗅觉经验等具身知觉经验所塑形.这些实验挑战了建基于无身理性之上的伦理学,同时也指明了一门具身伦理学的理论优势及其可能性.
新兴技术实践伦理是一种以新兴技术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实践伦理方法,具有实践性、建构性、预期性的特点.新兴技术实践伦理从不同实践场域内的实践逻辑、行动者追求目的的差异和冲突之中识别定位伦理问题,打开新兴技术实践的过程黑箱,使技术实践与伦理实践相融,对现有以技术为对象的实践伦理方法起到驱动作用.建构一种中国特色的新兴技术创新文化,有助于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文化价值融合,助力新兴技术创新驱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学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尝试厘清模式的特征、关联与共性,有助于理解其丰富内涵,澄清国内学界的部分误解.缺失模式、外行专家模式、公众参与(participant)模式、民主模式以及“河流”类比、“阐述连续体”“混合型论坛”等均不同程度地聚焦知识,涉及线性特征的构建、知识黑箱的开启、各类知识的相容.科学传播在情境上具有复杂性,背景、情感等因素均会影响公众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与理解,情境模式、公众参与(engagement)模式、科学传播的当代定义等均已体现;“概念空间”及文化视角则揭示了科学传播的趋势已从知
社交机器人“欺骗”伦理问题是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实体属性观的视角,通过分析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属性而得出其会产生“欺骗”伦理风险的判断.科克尔伯格则立足于人机交互的情境体验,悬置了社交机器人的“拟人化”属性,进而将社交机器人的“欺骗”伦理转向了“人类善的伦理”.
情感脑机接口是脑机接口的分支,通过机器与人脑直接连接对情感状态进行识别和调控.对情感的识别目前主要通过非侵入的方式进行情感状态测量,应用于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领域.情感调控分为情感助推、情感治疗和情感增强等层面.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治疗、增强人类情感能力的同时,对用户的安全与隐私、知情同意、自主性、同一性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伦理挑战.以伦理为导向的技术设计、预期治理和健全伦理审查与监督机制等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者规避伦理风险,并规范情感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从全生命周期尺度看,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应以渐进调适的方式展开.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建立清晰的行动纲领.文章基于对美国加州智能电网转型历程的梳理,借助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尝试展现这个“渐进调适”的全景,并引出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原则.首先,复杂工程中的常规设计应是尝试性的、可修改的和灵活的;其次,面对复杂工程问题,事无巨细的事前设计可能会事与愿违,诉诸时间性的“冲撞”和“突现”,在某些方面不去设计以“留白”反而可能更合理;最后,在一种操作性的冲撞实践中,设计者应该对技术—社会的耦合触发物保持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