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 盲童 幼儿园 公共空间 环境设计
  引言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视觉残障人群在2020年达到1560万人左右,其中2015年中国适龄入学(幼儿园)人数约7.8万人,可实际入学不到3千人,约占4%。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盲童空间的投入与设计水平在未来几年会有明显的提升和飞跃。但国内的许多特殊教育幼儿园设计缺乏将残障儿童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对于特殊教育室内空间设计只注重功能上的需求,而缺少人文心理上的关怀。
  一、行为心理学与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互通性
  (一)行为心理学视域下的盲童行为解读
  1.盲童的行为代偿:盲童的行为代偿指的是盲童在视觉通道残障的前提下,会在其他知觉系统中形成补偿能力,这种行为代偿本质上是通过健全的器官接收外界刺激能源代偿视觉的功能[2] 。从二十世纪初叶开始,人们从听知觉、触知觉、运动知觉三个方面来阐述盲童的行为代偿,如表1。
  2. 盲童的感知行为心理:盲童的感知行为在心理学领域的指的是盲童大脑通过感官接收刺激的物理信息,再将物理信息转化行为的判断,这一过程是盲童大脑对于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的心理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将周边的刺激感知信息进行梳理并赋予其意义。盲童感知行为心理特征有如下3个特征:
  (1)安慰感:盲童分辨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从而弥补盲童的行为不便,因此盲童的感知行为心理具有安慰感。(2)孤单感:而盲童由于视觉残障存在生理缺陷,在感知行为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容易碰撞物体,从而造成自身的伤害,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3)依赖感:盲童会依赖于明眼人的帮助或者是助盲工具的使用,这种依赖感会使盲童对于外界有一定的感知和信任。
  3. 盲童的心理应激反应:盲童的心理应激反应都是在简单反应的基础上受到环境刺激的作用所产生的,以下列举几种行为心理学中常见的盲童心理应激反应行为:
  (1)啼哭:而这种危险感可能是因为饥饿或是粗暴的抚摸等感受到有害的刺激所产生的,但是当个体出现啼哭时其余未受到心理威胁的盲童没有出现啼哭现象。(2)微笑:表现心理的满足和喜悦。后来从无条件应激慢慢转变成有条件应激,当他人讲故事或者发出笑声时,盲童便会微笑。(3)惊吓:惊吓反射指的是盲童受到突然出现的响声和动作的刺激。
  (二)行为心理学对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主要从物理环境指导和心理环境营造两个方面阐述行为心理学对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
  1. 物理环境
  (1)光环境:盲童虽然大部分(有一些未完全丧失盲童能够感受到光的强弱)视觉感官感受不到光的存在,但是光环境会改变物体的表面温度,盲童根据触觉对于温度的感知来了解周围的光环境。
  (2)声环境:而盲童对于声音异常敏感,因此声环境的变化能够对盲童的心理感受產生深刻影响,如表2声音响度与盲童感受对比表。
  (3)风环境:盲童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自身的健康都与空间中的风环境关系密切。盲童在空气流动射流的雷诺数Re大于40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是由于盲童对于空间的风环境敏感度远高于普通儿童,而雷诺数大于40属于空气射流中的紊动射流,对于盲童来说过于密集的空气流动会引起肤觉的不适感受,注意力被吸引到周围的空气环境中了,因此不能持续高效学习的状态。
  2.心理环境:盲童在环境中的行为,换句话说,盲童在公共空间中就是一个包括个人和个人能够感知周边的事物。盲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自我和他我的相互作用下逐渐成熟。
  行为心理学对于心理环境营造的整体性指的是盲童接收到外界刺激会产生与之同化的想法,这种心理活动是整体同化衍生的。盲童公共空间被赋予一定功能以满足盲童的需求,并引导盲童群体心理情绪,而盲童群体的心理环境会直接影响盲童的个体行为,这也是“场”理论在心理环境方面的应用。因此行为心理学对于盲童公共空间的心理环境营造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例如盲童公共空间整体布局受到整体性影响分为静止和非静止,从静止小空间、小尺度学习与生活空间到非静止的大尺度学习生活空间以及共同使用的大厅空间再到较为开放室外空间环境的尺度变化,分别营造了从安静祥和到活泼热闹的心理环境氛围,同时也引导了盲童在不同尺度公共空间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
  在幼儿园建筑中,盲童由于感官和身体上的缺陷,为其设计的活动空间也应照顾其需求,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计。让盲童在公共空间能进行各种活动行为,避免消极公共空间的产生的不良效果,从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盲童的公共空间感知也随着空间和时间的顺序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
  二、山东青岛李沧某幼儿园环境设计调查反馈
  (一) 调查问卷概况
  调研方式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设置的内容是5-25岁青岛地区幼儿园环境设计调查,调查对象是青岛市李沧区机关幼儿园的在园幼儿、幼儿家长以及幼师,其中线上问卷150份,线下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4份),共计250份,回收率84%。
  (二)调查问卷分析及结果
  1.幼儿园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从幼儿园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客观环境因素来说满意度较高的是教室分布和导向设计方面,不满意集中在幼儿园的无障碍设计及物理环境(光、声等),从中得知幼儿园在宏观层面得到儿童、家长及教师认可,但在微观层面儿童日常行为环境往往会忽视基本功能的需求,如图2。
  2.幼儿园环境儿童心理调查结果分析:从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心理调查结果可以看出:a.95%以上的人们都觉得幼儿园环境对于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b.儿童在幼儿园环境中产生较多的心理变化是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理,因此可以利用盲童的好奇心理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走出封闭的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盲童运用各种感官来理解环境中的空间信息,建立独特的空间关系概念和意识,如图3。   三、基于行为心理学的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一)室外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
  盲童室外公共空间的功能在于满足盲童的行为需求,根据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论”,盲童室外公共空间主要是针对盲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3] ,所涉及的功能需求较多,所以形式也相应复杂一些。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形式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如表中所示盲童室外公共空间形式主要包含了场地与设施两大部分,每部分对应的功能大致相同但根据属性和设施的不同,它所满足的功能略有差别,因此我们在具体设计方案时注意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二)习得性行为理论下的安全设计
  根据行为心理学中关于习得性行为理论的深层探究,我们得知盲童不断地通过外界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反应,这种反应经过训练可以长时间作用于盲童,使盲童产生行为,且即使后期刺激弱化甚至消失,习得性行为依旧存在。而我们要利用习得性行为理论的这一特性加强盲童空间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盲童室外公共空间的安全设计总结如表4:
  1.刺激过程:盲童在室外公共空间设计中要利用听觉刺激、视觉刺激、嗅觉刺激等多种刺激方式进行感官刺激。以下从安全设计的界面、设施、设计细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a.地面设计:地面布局要简明通达,满足盲童室外场所开放性的要求。采用触感丰富的地面材质刺激盲童感官,产生方向意识,增强盲童的安全感。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盲童行走时脚步最大的负重区域是第一趾骨和第二到五趾骨,因此盲童的足部这部分对地面触感最为敏感,从而引发盲童不同的心理感受”。[4] 盲童利用盲杖和心理地图进行定向行走,能够有效的克服恐惧心理,建立较强的心理安全感,因此在地面设计上可以通过特殊质地、特殊纹路作为节点和线索供盲童进行参考。
  b.设施设计:在盲童室外公共空间中,设施设计对于盲童的刺激主要通过触觉和听觉感官进行信息传递。公共空间内的景观小品与设施应该带有盲文和语音系统作为提示,盲文是由直径1-1.6mm,高度0.2-0.5mm的凸点组成,我国是通过拼音字母进行拼写达到阅读目的。而盲童公共空间中声音导向设施设计对于盲童在室外的行为安全性也非常重要,通过语言或者各种声音进行信息传递,以声音作为媒介可以起到介绍、引导功能,增加空间设施的使用率和安全性。但是对于盲童触觉安全性来说,设备应安装在地面上,并且无墙面凸起或是高处悬吊,因为这类设施是盲童不易察觉的。
  c.设计细节:盲童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细节主要以盲童的触觉与嗅觉等方式进行行为刺激,从而令盲童对于周边环境有一定认知,而主要形式多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呈现。例如可触摸标识,可触摸标识大多与盲文说明同时设置,在盲文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具象的物体对盲童触觉进行信息的说明与补充,用立体构成的方式描述环境信息,环境的趣味感大大提升,“以手代目”让盲童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外界世界,也增加了外界對于盲童的刺激。
  2.行为强化:盲童在接受刺激之后,对周边的室外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有了认知和好奇后就会产生一定的行为,我们通过设计不仅仅是引导盲童产生积极而且安全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刺激持续或者行为强化,最终让盲童获得习得性行为,规范盲童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将行为强化分为前期强化和后期强化,并以环境设计的方式实现最终目标。
  a.前期强化:对于盲童室外公共空间的行为强化主要是通过多重环境刺激方式开展。例如在盲道基础上增加声音提示器,不仅在足部触觉上通过圆点方条刺激盲童,还可以在幼儿园室外节点处安装声音提示器,提醒盲童注意安全。通过听觉与触觉的相互结合,共用制约盲童行为。声音提示器的设计如图4所示,能够通过盲童脚部的按压装置发出声音提示,提醒盲童在室外公共道路转折处的改变,提高了盲童室外活动的安全性。
  b.后期强化:盲童的行为特征可以通过前期强化进行规范,而到后期强化阶段,虽然减少了外界刺激的多样性,但仍然需要培养盲童的习得性行为,而这类行为引导通过材质的舒适程度来表现。通过一些亲肤材料的选择,使盲童不仅仅是在物理层面给予刺激,在心理感受上营造温馨的场景。例如幼儿园室外木质玩具,利用木质材料,避免尖锐造型,边角圆润,以防盲童磕碰撞到,随着木材加工技术的提升,一些木质户外玩具突破了以前很多制作工艺的局限。而不仅仅是室外玩具,包括室外座椅等与盲童产生亲肤效果的材质都应该满足盲童接触和触感的舒适度以及适合的温度,营造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环境。
  (三)行为分析理论下的绿化场地设置与配置设施
  行为分析理论是客观的观察、研究盲童行为及心理活动的理论,我们应用行为分析理论从盲童行为作为着眼点,研究盲童行为发生的缘由和在环境的应答性反应,根据盲童的客观行为进行反馈,调节周围环境的条件,营造优质盲童室外绿化场地和配置设施环境,更好地为盲童服务。而我们采用行为分析理论为绿化场地设置及配置设施设计进行指导,主要从植被质感与选择、盲道设计规范、公共设施三个方面阐述。
  a.通过盲童行为分析选择植被:盲童虽然不能从视觉角度去感受植被的颜色和植被四季的变化,但是盲童可以通过触觉抚摸树叶的形状和质感,通过嗅觉闻到花朵的芬芳,通过听觉听到风吹柳叶的声音,通过这些行为感受自然的魅力。在幼儿园场地绿化选择植被方面应该考虑盲童的多种感官接收情况,选择具有特殊形状的植被进行绿化,便于盲童触摸植被对客观世界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在路缘避免植叶尖锐的植物,如剑兰、枸骨等。
  婆娑树影虽不能见,但是盲童依旧可闻到植物的芳香,植物的芳香能够调动人的嗅觉和味觉,例如松树、樟树等树种,它会散发一种清新的香气,对于盲童和正常人都会感到神清气爽,因此如今的幼儿园出现了以芳香植物为主题的专类园。利用盲童嗅觉刺激弥补视觉上的缺陷,在盲童室外公共空间中也会体验身心的愉悦与满足。但应该注意路缘和休息座椅旁避免种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盲童在身体发育的幼年期,抵抗力、抗过敏性都较弱,因此有些植物不太适合种植,例如玫瑰、月季、夹竹桃、天竺葵等花卉的气味及花粉可能引起过敏。   b.通过盲童行走方式规范盲道:盲童行动路线具有曲折性,因此盲童需要通过盲道设计,引导盲童行走,盲童室外公共空间中对于盲道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规范,在2001年8月1日国家建设部、民政局和中国残联发布了《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对于盲童的道路和范围做了详细的规定。盲道分为提示盲道(位置砖)和行进盲道(导向砖),盲道的尺寸规格是300×300mm,在满足规范的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装饰与美化。
  c.通过盲童行为特征设计公共设施:盲童的公共设施设计主要以盲童的卫生间为例,因为盲童的卫生间设计是幼儿园室外公共空间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在幼儿园室外场地也应该设置通用卫生间,同时满足视觉残障的儿童和正常儿童使用,洁具的选购也是考虑到儿童的行为尺寸。
  在空间位置方面,应设置在易于寻找的位置,并由明确的盲文提醒或声控音响为提示。在道路设计方面,除了需要在盲童卫生间增设盲道外,卫生间内部应该是平坦无台阶的道路,门扇应向外开。对于盲童的特殊性方面:盲童对于卫生间性别的设定及性别分类的信息读取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中性公共卫生间,如图5所示确保每个厕位私密性的情况下,也解决了盲童对于卫生间分类的迷茫以及可以方便幼儿园教师陪同,在厕位旁边设置应急呼叫按钮,确保盲童的安全性。而在室内空间中,盲童卫生间设计方法与室外空间方法大同小异。
  四、行为心理学下盲童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展望
  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中,盲童的行为与正常儿童的最大不同在于对于感知行为加强和感知途径的拓宽。因此感知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盲童对于环境的理解与探索。
  (一)感知技术发展对盲童感知设计的推动
  感知技术是借助各种声、光、感应设备和多媒体设施,应用视听互动训练等方式,营造出能够对盲童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听觉等各种感知觉进行足够刺激,并促使学生做出相应反应行为,通过交互式的反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环境、尝试适应周边环境变化的科学。目前从感知技术层面已经达到盲童感知的基本需求,后期的感知技术未来展望日益智能化、人性化。
  1.利用高科技机器:如今已有大量高科技产品运用到幼儿园空间中可以确保盲童安全和盲童接收信息的能力,解决一部分的生理带来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提升空间的整体使用感受对于盲童感知技术,着重在于盲童听觉、触觉的感知。
  2.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盲童应用改造:而日本在现有遥控感应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已经研发出通过盲童手持红外感应、盲杖磁力感应等方式对周围环境反应点进行反馈,通过仪器震动进行盲童触觉刺激。而如今景区电子解说系统(如图6)电子解说系统首先在解说器内事先设置好无线电接收器,在景点放置语音发射器,通过游客线路规划和GPS定位技术,在讲解点就可以任意收听到导游解说,通过听觉对游客进行人文体验与教育。这种环境实时反馈的功能,未来在盲童公共空间设计里应用较广,在幼儿园内盲童可以佩戴自动解说器,任意场所有语音提示,增强盲童的感知能力。
  将新型装饰材料运用到盲童公共空间中,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具有特性的室内空间,同时能够为盲童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对于盲童体感方面,更多的新型装饰材料具有柔软、无毒、舒适、自然的特点,满足盲童对于环境的安全性需求,提高盲童对于环境感受的舒适度,如圖7。
  在幼儿园环境中室内地板材料大部分为天然橡胶,其属于一种高分子化合材料。天然橡胶地板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是其无毒无害,完全由人工培育而成,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并且具有保护环境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行为心理学理论在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的运用进行梳理归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最后从感知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两个角度对盲童幼儿园公共空间设计进行合理预测,希望为盲童更便捷更及时地了解周围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塑造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室内空间中的场所精神.将场所精神作为理论基础,以上海古籍书店艺术书坊作为设计载体,对上海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元素提取,构建具有上海地域文化的空间场所,对艺术书坊室内空间设计案例进行探讨.场所精神理论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可以营造具有方向感、认同感、归属感的空间氛围,对于传承地域文化脉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 工业风 室内设计 咖啡厅 使用需要 情感需求  一、工业风设计概念定义及大连Metmate Coffee咖啡厅概述  (一)工业风设计概念:  工业风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并流行开来的,最初是一批艺术家利用废旧工厂和仓库,经过设计改造而建造出的颇具个性的工作室,经过时间的推移,工业风在使用上得到延伸,风格渗透在室内装饰的各种空间,如餐饮空间、办公空间、家居空间等。工业风的建筑以保留原
关键词:心流理论 智能家居 产品交互 以人为本 用户体验  引言  纵观世界设计发展史中,设计方式的演变规律就如同生物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定律,每一件设计作品都在经历每一代人的“大浪淘沙”,唯有坚持设计创新,并且在保有产品基本性能及效益的同时,以人为中心开发出其更多的可能,才能经得住时间与大众的考验。在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当代,家居设计在经历时代的洗礼中逐渐迈入以家居空间为载体、以人-机-
2021年9月26日上午,“创新共赢”数字设计赋能产业消费双升级暨设计产业互联网首发活动在设计之都大厦成功举办并作为202l北京國际设计周西城区开幕仪式的主题活动。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文锋,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编室、影视制作中心主任王媛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处长李焱,西城园管委会副主任王爱军,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总经理程瑞琦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北京启动“
期刊
当下,多元化时代发展的迅猛导致文化的迭代和审美趋势的变更,蓝夹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因不符合现代审美尺度及大批量生产方式而逐渐被历史淘汰。文章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在当代传承逐步陷入停滞化、圈固化的困境。通过设计创新、技术赋予、附加值提升等方面探索蓝夹缬与微胶囊技术融合创新的方法。创新设计了新蓝夹缬系列服饰。此探索方向可以为非遗传承和文化保护提供借鉴,也或许是未来服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
为了塑造和更新社区互动空间,以老年人的需求为视角,找出社区互动空间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老年人的需求和对传统社区现状的调研,得出社区互动空间中更新设计的具体措施.归纳了上地东里社区互动空间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当前社区老年人需求视角互动空间更新的应用策略,从而力求解决上地东里社区互动空间中的一些问题.为社区的互动空间改造和提升提供新想法,为我国城市空间的更新、社区的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北方系青铜器 动物纹 文物 知识可视化 视觉表征  引言  在新时代、新形式、新需求下,文物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成为博物馆发展的科学化建设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在增强文化自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回应时代需求,如何富有逻辑性、科学性、系统性地传递文物知识,如何最大化地去实现文物内涵价值,提高文物知识的易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9-0136-04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大城市逐渐意识到地铁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纷纷兴建地铁工程。截至2018年底,中国内地共35个城市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不含轻轨、有轨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达5761.4千米。然而,目前地铁空间设计仅停留在物理功能上的满足,鲜少把公众心理诉求纳入设计范畴,
为了解决简欧风格的室内设计特点未能符合东方人群居住习惯的问题,文章一是通过研究后总结了室内设计中的简欧风格设计要素,将其与室内空间的软装饰结合,从而让居住空间更美观.二是通过分析家具陈列方法,将空间布置与简欧风格高度融汇,实现空间视觉与功能并驱.文章通过将上述设计方法应用于福州“杉林华府”项目,验证简欧风格特征的提取与应用成效,增强居民对简欧风格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提供给其他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参考.
“走向新校园”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是深圳促进学校设计创新的大规模举措的一部分,“8+1”建筑联展是对新校园行动计划的一个系统梳理和完整呈现,于2020年10月在深圳市少年宫入口大厅正式开展.rn“闪架城”展览设计传达了“走向新校园”行动计划的几个关键价值理念:可持续设计、建设速度、空间多样性和密度设计.延续众建筑一贯利用工业现成品以及材料循环使用的设计手法,采用施工最常用的圆环脚手架系统,该系统使展览可以轻松地移动并快速重新组装以适应其他地点的空间,比如分散后到多个学校继续展出.展览结束后,脚手架将会回到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