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来日方长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也要离开《芳草》了,临走不免思绪万千,想与钱老师笔谈一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有幸从二〇〇八年加入芳草杂志社担任文学编辑迄今已近十三年,记得面试时您对我说:要想从一个报纸编辑转型成为一个文学编辑,除了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文学的领悟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对,就是态度。这么多年,我从您身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态度,我也从您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的态度。
  您从来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哪怕送审稿件再多,您工作再忙,不会超过三天,终审意见就会返回到编辑们手上。记得那是二〇〇九年,我刚来杂志社不到半年,一天中午,我从一堆信件中发现了一个自由来稿,是一位北京的作者寄来的,小说名为《秋深柳叶黄》,他是第一次给《芳草》投稿,我一口气读完,立即填写稿笺送审,没想到,当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就接到了您的电话,您问我稿子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告诉我,这个小说不错,可以发头条。我当时欣喜不已,不到三个小时啊,二審三审全部审核并通过,这是多么高的效率!这是对我多么大的鼓励!
  估计钱老师没想到,我至今仍保留着那些年所有没被您通过的小说稿笺,厚厚的一沓,在那些泛黄发脆的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您对该小说的评价,特别是不足之处和修改意见,您都会一一列举说明,从不惜笔墨,有时一页写不下,您还会写到反面,甚至再贴半页纸接着写,我每次都要仔细研读几遍,并把您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我知道,您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编辑们对小说的解读能力和选稿水平,同时也帮助作者提高了写作水平。您常对我们说,你们有不同意见,欢迎来辩论。在您的鼓励下,我有好几次拿着您没有通过的稿子去找您,就是想听听您讲讲故事的结构,讲讲小说对人性的剖析,讲讲情节的逻辑性,讲讲小说的文学性和思想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芳草》小说月刊在您手上二十多年经历过几次改版,为了“好看”这两个字,您为这本刊物殚精竭虑操碎了心,除了在栏目内容和版式封面上做了很多调整,您还始终坚守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不看你是不是名家,只看作品,一切靠作品说话”,在这样一个宗旨之下,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作者涌现出来,有很多本省、外省的作者通过在《芳草》上发表作品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逐步成长为当地文坛的主力军,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芳草》是我们的娘家!这是对您最大的感恩!
  为了扶持一些地方的文学工作,您每年都会组织几次笔会,深入各地文联、作协,给当地的文学爱好者开办讲座,指导他们写作,向他们约稿,再将他们的优秀稿件结集出版,其中包括《深圳青春文学专号》《湖南岳阳作家专号》《湖北恩施作品专号》《武汉城市圈作家专号》等,此举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学事业的发展。
  “办刊物就是为了让人看的,办得好看才会有人掏钱买。”您在扩大刊物的订阅和零售上大费周章,跑邮局,跑二级市场,甚至直接下到各地文联作协推销我们的刊物,为了让人家多订十本二十本,您没少磨破嘴皮跑断腿,因为您就一个念头:多卖一本都是好的!于是,在传统媒体逐步消退、新媒体自媒体逐步兴盛的大势所趋下,《芳草》小说月刊每年的销量却在逐年递增。
  说起来,钱老师是二〇一五年离开《芳草》,二〇一六年退休的,可是您哪里像真正退休的人呢!您受聘武昌理工学院当教授已经快六年了,带出了三届毕业生,为文学队伍输送了数百名新生的血液;您受邀担任《参花》杂志“江汉作家群”栏目主编,培养和扶持了一大批作者;您创建了一个微信群,聚集了数十位来自四面八方志同道合的群友,关注时事、关注民生、交流文学、传播思想;对了,还有您的微信公众号,承蒙您瞧得起,我很荣幸成为“梓山湖书院”公众号的编辑,短短几个月,我们就拥有了数百名粉丝!您工作那么忙还笔耕不辍,写出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您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走到哪里,都能够吸引众多的追随者……
  那天一大早,我赶去市中心医院体检。从我刷码走进医院起,就开始有点激动,因为那里曾是李医生,还有梅医生、江医生、朱医生、刘医生和胡医生他们生前工作的医院,所以我走过每一条小路、每一层楼梯,都曾有过他们的足迹。我不禁想起您写过的一篇文章《城外藩篱》里那段最打动我的文字:
  ……是夜,余未燃烛,在后院竖立一丈余长竹竿,竿头挂一盏小马灯。余乃船夫和纤夫子孙,水手称马灯谓“气死风”,无论月黑风高、水深浪急,船桅之上,“气死风”永不熄灭。余亦未吹哨,只肃立仰望撕开夜幕中的一抹光亮,于万籁俱寂中聆听,小院草木中窸窸窣窣,那是已然惊蛰之虫子们的微妙声音,仿佛哨音……
  我一直相信,没有文学,我们便不可能了解爱的意义。那盏悬挂在竹竿上的马灯,至今依然悬挂在我的心中,永不熄灭。
  虽然今后我不再是《芳草》的文学编辑了,但我不会离开文学,就像您始终未离开文学一样,我会坚持阅读,并接受您的建议多多创作。钱老师,如同《芳草》的老同事一直在保持联络来日方长一样,我相信文学也来日方长。
  值此告别之际,又逢钱老师新著《梓山湖笔记》即将出版,特作此短文纪念并祝贺。
  作者简介:听风吟,又名新新,曾任《芳草》杂志编辑。
其他文献
奶奶正在廚房里忙碌着,她把案板架在灶台上,在切洋芋丝儿。奶奶老了,眼睛不怎么好使,但奶奶的手做了一辈子的饭。这双粗老的手,在做饭时是那么的灵巧,只见菜刀在她的手中飞快地舞动,那粗细均匀的洋芋丝儿只在瞬间便整整齐齐地躺在案板上了。  奶奶的丈夫去年去世了。去年,奶奶的眼睛还好使,不但眼睛好使,耳朵、嘴巴也都好使,虽然七十多岁了,可身子还硬朗着。自从奶奶的丈夫去世后,奶奶的眼睛渐渐地就不好使了,耳朵也
期刊
十二  燕子说起过喜欢看棕榈树,主播就拍了一个唯美画风的棕榈树走廊。看着他行走在棕榈树的慢动作画面,她有几秒钟恍若隔世,进入了幻觉。她来到了远古社会,里面没有人,只有原始森林一样的植物。她一个人流浪到海岛,编草结庵,钻木取火,穿树叶做的衣服,捕鱼捞虾,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石头雕像,她喷了一些酒液到塑像上面,给他擦洗干净,塑像就复活了。他们共同生活,哺育后代,生生不息。  燕子生活当中,大部分是迷糊
期刊
多么希望,在每个温暖的日子  我们就这样坐在亭院里  一本书,一盏茶  抑或一杯猩红的酒  听鸟语风轻,看霞飞云淡  畅想着诗与远方  多么希望,在我们老去的时光  还能这般相依相惜相偎  我看着你,你望着我  不去回首蹉跎岁月,时空荏苒  也不想明日阳光先照到谁的脚丫  就那么恬静地躺着,到溫暖地醒起  多么希望,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在今生  和你相守一个长长的春天  清风不息,花开不谢  在
期刊
2020年12月教育网整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影响严重的安全事件。网站安全事件数量与11月基本持平。近期需要关注的病毒还是各种勒索病毒,在无法对加密货币的交易进行有效监管之前,这类勒索病毒仍然会持续存在很长时间,而且各类安全攻击最终都可能依靠勒索这种手段来进行变现,所以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及数据备份。
作者简介:曹学林,江苏泰州姜堰人。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协会员,副研究馆员。著有长篇小说《船之魅》,中篇小说集《杨柳叶子青》,散文集《泥土与月光》《一条游向老家的鱼》《寻踪与倾听》等。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曾获《今古传奇》长篇小说一等奖。  吹鼓手  王六是个吹鼓手。  王六会吹的乐器是唢呐。  唢呐这玩意儿,不同二胡、笛子,吹起来响亮不说,而且要喜庆有喜庆,要伤心有伤心。那呜里哇啦的声音,高
期刊
好久没见爷爷了,手头的事情先放一放吧,去看看爷爷。我很快收拾好了行囊,买了回乡的车票。  坐上返乡的大巴车,车窗外的景色虽从繁华逐渐变得荒芜,但我见到了久违的蓝天。湛蓝的天空挂着几朵厚重的云,像年少时奶奶在院子里做被子整理好的棉花。我见到爷爷是说“赛俩目”还是先抱一下呢,不行,说“赛俩目”太郑重了,还是抱一抱吧;不可以不可以,时间长没见了,抱一抱我又有点不知所措,那就我先……“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您
期刊
2020年11月CERNET2主干线路平均可用率99.63%。11月CERNET2主干网流量较10月相比有小幅度增长。11月入流量均值为35.63Gbps,相比10月增加了4.94%,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4%;出流量均值为89.82Gbps,相比10月增加了8.91%,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8.46%。11月CERNET2出口流量较10月相比相差不大。11月入流量峰值为122.3Gbps;出流量峰值53.76Gbps。
期刊
一个鲜红的手掌  盖住了整个秋天  不带一丝岁月的沧桑  纤细的手指道骨仙风  蕴含天地的灵气  尖尖的指头连着清晰的血脉  跳动在秋风萧瑟的世界里  三个大手指顶天立地  身上武装了抗拒风霜的齿  两个小手指团结一心  满腔出世的情怀  把住精神的入口  扼守岁月的渡口  让一根铁骨铮铮的脊梁  撑起五指江山  烹一道文字菜  用一盆思想的热水  将冰冷的文字解冻  一把岁月的风刀  将苏醒的文
期刊
摘要:盘瓠神话是苗瑶语民族的族(祖)源神话,也是东亚、东南亚各类犬祖叙事的源头之一。盘瓠神话相对集中地在操瑶语勉语金门方言人群和操苗语湘西方言人群中流传,在湘黔、湘桂交界地带形成了两个高聚合度的盘瓠神话流传核心区。汉籍中的盘瓠叙事应是源自苗瑶语民族,其中最早定型且最具代表性的盘瓠文本源自干宝的《搜神记》。汉籍中的盘瓠叙事传到苗瑶语民族聚居区后,不仅强化了苗瑶语民族的族源记忆,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