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风声》是喝咖啡的优雅做派,那么《神探亨特张》可能就是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的草根做派
高群书最近在做什么?去看他的微博。
他的微博名为“他回精神病院了”,在此之前,他叫“膘客老高”或者“荒原大膘客”,因为老被人看成“嫖客”,所以改了个风格独特的“他回六院了”,但又不太容易理解,河北人高群书说的六院是河北省第六医院——精神病医院,于是高群书的微博名现为“他回精神病院了”。
刚和一队微博“知道分子”倒腾出一部《神探亨特张》的高群书,最近最关心两件事:“井盖儿”和《神探亨特张》。
不久前,由于物业管理疏漏,高群书在自家小区“不幸”落井,他通过微博宣称要拿起维权武器,以避免同类“不幸”再次发生。此后,在7月20日上映的电影《神探亨特张》的宣传过程中,他全程不得不拄着个拐杖,虽然“疼得钻心”,但还得一天13个小时“嘚啵嘚啵”——拐杖配上雪茄和茶色眼镜儿,倒是给他彪悍的气质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神探亨特张》上个月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为高群书赢得金爵奖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是高群书继《千钧·一发》后又一部以真实警员为原型、非职业演员担纲主演的电影,也是高群书口中又一部“实验电影。”
作为一部汇集微博名人的电影,《神探亨特张》虽然不是始于微博,但却很有可能成为成于微博的一部风格化影片,因为据估算,主演群的微博粉丝加起来超过2000万。
在这部电影里,《读库》编辑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抓小偷、酒后跑着调唱罗大佑的歌;《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策划史航成了行走江湖骗人为生的神棍;微博草根名人“作业本”成了轴了吧唧的盲流;民谣歌手周云蓬成了贼王,旗下小弟是《悬崖》编剧全勇先??故事围绕警察张惠领(老六饰)抓贼展开,但又不限于抓贼,《神探亨特张》展现给观众的是矛盾而又真实的城市平民生活。
如同高群书上一部作品《西风烈》一样,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参赛影片展映后,得到两极分化的评论:一方认为影片非常准确和风格化地展示了片中人物的两难和北京生活的基本面——草根的、杂乱的。一方认为影片在结构上拼凑痕迹明显。
在高群书看来,《神探亨特张》就是“一个随笔,是带有实验性的作品,实验结果成功与否,我不能左右。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质疑太正常了”。
从“煤炭界”跨到影视界
《神探亨特张》这样一部“全新的实验电影”,争议和期待一定会继续存在。
高群书笑称:“我只是个从煤炭界跨界到影视界的煤老板,还是那种小煤窑老板。想当年,为了免于制造更多灾难,我及时地关掉煤窑,摇身一变成了流浪京城假装斯文的货色。所以别对我有太多期待。”他把自己拍摄警匪题材电视剧的那段岁月,称为小煤窑老板年岁。
人们的期待或许也正来自他的视角总能产生奇妙的商业效应。当初那种带有纪实性质的警匪题材电视剧,以粗粝的风格和对人性的揭示,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视剧和录像带。
1986年,新闻专业毕业的高群书,本来被分配进一省级电视台新闻部,后来被别人顶了,只进入了某省会电视台的电视剧中心。
也不是说这段时间高群书的工作就不值一提,中心的工作让原本就是文艺青年的高群书有了大量看录像带的机会,后来他从摄像做起,此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死亡的舞蹈》(原名《蓝骷髅》)。
1994年,高群书“下海”,参与担纲《中国大案录》制片人。开始“最早意义上的商业片尝试”。这种涉案片开创了中国纪实警务剧商业化的路子。
他的电视剧成名作《命案十三宗》《征服》出现在2000年之后,《命案十三宗》每集成本5万块钱,总投资100万,最后卖出420万。《征服》当年全国收视率创奇高,直接捧红了孙红雷。
因为来北京晚,“没赶上吴文光拍《流浪北京》,即使赶上了,恐怕我也入不了吴导演的法眼,我就索性自己做起了导演。”
这是高群书在表达《流浪北京》对他的影响,这部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纪录片的作品,拍摄了当时从事摄影、写作、国画、油画和先锋戏剧导演等艺术创作的5位流浪艺术家的生活(分别是张慈、高波、张大力、张夏平、牟森),他们基本上处于“体制之外”,自由创作,让高群书心向往之。“说不清《流浪北京》对我有多大诱惑和影响,起码让我知道了北京也是可以流浪的。”
在北京,高群书看了张元的大银幕电影《广场》、路学长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未过审版,“看完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拍电影真他妈好啊。”
高群书的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挑战了题材难度,后又遭遇资金链断裂,他自掏腰包继续拍摄,虽然投资只有约3000万元,但高群书完全是按“商业大片”操作的:有明星、叙述风格和制作上以好莱坞为标杆、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
这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电影导演”高群书。
2008年,高群书第二部作品《千钧·一发》推出,这是一部小制作电影,但成为高群书“作者电影”的首次尝试,该片获得上海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但最终票房惨败,这让高群书至今仍耿耿于怀——“我的电影如果票房不好,都是发行的原因。”
是2009年的《风声》让更多人记住了高群书。
他联手陈国富,让李冰冰捧得金马奖影后的奖杯,让苏有朋赢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最佳男配角,该片最终票房2.5亿元。这一年,《风声》和《三枪拍案惊奇》并列成为当年最赚钱国产电影。
在《风声》之前,高群书就一直在筹备被他的首部“西部警匪片”《西风烈》,这部糅合了动作、爱情、枪战等元素的商业片,是高群书的又一次尝试,但也许是想要表达的太多,该片上映后,遭遇了大范围批评。
现在,高群书推出了《神探亨特张》这样一部“全新的实验电影”,争议和期待一定会继续存在。
大包子就咸菜
“大家都还是喜欢吃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咖啡什么的都是后来进了城学会的优雅做派。”
“后来我在上流社会遇到我曾经仰慕的人后,他们说喜欢我‘当小煤窑老板’时的习作。原来大家都还是喜欢吃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咖啡什么的都是后来进了城学会的优雅做派。”高群书说。 如果《风声》是喝咖啡的优雅做派,那么《神探亨特张》可能就是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的草根做派。影片延续了高群书警匪题材电视剧和《千钧·一发》电影的风格,以全群众演员阵容出演,使用了真实案件录像,用长镜头展现动作,却甚少给演员们表情特写,也很少使用固定镜头。
高群书确实交友广泛,在他微博上,时不时就“泄露”出各种“名人”踪迹,保利剧院楼下“知名”的老李烤串,时不时就上演“声势壮观的三教九流大串趴”——“演员、作家(网络作家)、编剧(业余编剧)、业余诗人、影评人、传媒人、研究传媒的人、老板,以及我这个小煤窑主兼业余导演,一圈小马扎围坐一铁皮炭烤炉,居然喝得神魂颠倒,四体通畅,二五八万,念诗的有,谈海德格尔的有??”
但《神探亨特张》的源起,还真不是高群书想拉着一群朋友搞个电影,而是因为出品公司拿着构架找到高群书,讲述了北京双榆树派出所张惠领警官的抓贼事迹,高群书“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可以拍得很炫,做得比较有意思。因为现在小偷已经完全没有了技术含量——我想,是该换个表达方式,比如从民生的角度来讲警察抓小偷的故事,表达我对社会的看法。”
于是高群书跟着电影原型张惠领警官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开始蹲守式“采访”。他们四处溜达,但一直没有抓到贼。直到有天下午发现了一个目标,是一对骗子夫妇用百元假币换零钞真币,被骗的有卖花的大学生,买小物件的农村婆婆??但骗子也很可怜,家里有两个孩子,“没办法,最后只能抓一个放一个。”
到了电影里,高群书还安排了由于夫妻二人被抓,家里的小女儿走失被撞,肇事司机怀着“撞伤不如撞死”的心态反复碾压小女孩致死的情节;里面有碰瓷的一家人,但背后的原因是女嫌疑人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如此种种,将粗粝的生活“剥”开给观众看。“他们危害社会,也被社会损害”,高群书说,所以,就尽可能地还原生活吧。
这次高群书将自己驾轻就熟的“群众演员”这张牌“玩儿大了”。
原本在《千钧·一发》时,高群书就有意让张立宪扮演片中主角。但后来老高“见异思迁”,选了位影片外景属地派出所来协助工作的派出所副所长马国伟做男主角,后来凭借该片,马国伟获得了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因此,高群书是欠老六一个影帝的。
这次的剧本,高群书上来就准备让老六演,于是在开场就给老六安排了一曲《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作品)——这是老六喝到位后的保留曲目。
为了让老六能自如地坦然地和谐地演好戏,“我也只能狠狠心,把原本是配角的演艺界大腕换下,换上老男人局的主要成员牟森、王小山、全勇先、张小强,著名编剧顾小白,白山三杰之一慕容雪村。”高群书说道。
隆冬时节,北京街头,《神探亨特张》开机,四十二天拍竣。
用熟人和名人拍戏,最大的风险恐怕是成了名人过场戏大串联,但是从影片的总体风格看,“知道分子”们的表演各有千秋,老六一呈不变的严肃的脸和坚定的眼神十分到位;“票爷”和“一枚泼妇”具有爆发力的表演值得称道;在江湖上素有“铁嘴小喷壶”之称的史航扮演以算命解字为生的江湖术士,确有几分传神??
高群书和微博,共同凝聚了这群人,不仅电影里有场专门讨论微博的戏,戏外,“漫长的候场,用手机上微博,成为我们消磨时间的最大法宝,一会儿冷到骨头里,一会儿笑到心坎上。剧里很多台词是大家自由发挥的,来的都是一些很聪明的人,都很有创造力,没必要约束在剧本台词里,片子里很多精彩的东西都是大家碰的、临场发挥出来的。”张立宪回顾拍摄过程。
做电影和做鞋
每人需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承包票房,敢不接受这一条款的,就把你最猥琐最面瓜的一面剪到片子里??
“我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正确”,高群书说,这句话影响了他。
在和尔冬升的一次对话上,高群书曾说过,在和公司签合同时,自己总是要额外加上一条关于“话语权”的条款。即使争议如《西风烈》,高群书“亦不悔改”。
现在,他却说,“做电影就是种工作,就像做鞋一样,没什么可牛X的,当然,也没什么可悲伤的。”
拍过了《风声》《西风烈》,再回来拍《神探亨特张》,高群书说:“这个题材跟我合适,有吸引我的东西,这是我想做的事,这个电影是我在表达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而拍大制作电影时,则是一种商业行为,这是两条区隔清晰的路子。”
除了《神探亨特张》,高群书的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计划年内上映,而华谊兄弟高群书工作室出品的电视剧《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也正在热拍。
在高群书早期成名作品《命案十三宗》的每集片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杀人犯的原型,一个个地走入镜头,站定,然后又走出,背景音乐是郑钧的《不得安息》。而在新片中,与警察与小偷同时出现的,是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还有周云蓬2004年专辑中的《沉默如迷的呼吸》和《鱼相忘于江湖》。
同前些年比起来,现在的高群书更加平和了。
张立宪说,即使是《神探亨特张》,最开始高群书给他解读剧本时,也是用人民暴力史这样的概念,“看过剧本,我深以为然。老百姓之间彼此伤害,相互糟践,抛开法律层面的执法者与违法者、罪与非罪不谈,影片要表达的,就是善恶是非融会贯通在一处,温情与残酷犬牙交错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影片后期制作阶段,高群书又抛出了“人民和解史”的解释。
“每个人都是两面的,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国家来说,去掉小偷违法,警察执法,警察和小偷并没有任何不同,在生存这点上,他们的价值是一样的,他们在家都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无奈、尴尬、追求都是为了生存,但涉及职业上时,他们就是对立面了,在这种对立面,你可以用法律的方式去处置,也可以用和解的方式去劝解,我们要以和解的心态去做这些事。”高群书说。
虽然在接受采访时,高群书对《神探亨特张》的票房未放豪言,并表示,“一个电影,如果用了非职业或非著名演员主演,就意味着在设计上对市场大面积的主动放弃,就不要期望在目前的电影市场上有大建树??把故事讲好,把情绪拍好,剩下的,尽量做好就行,不要期望每一部都能出现奇迹。拍《神探亨特张》就是这么想的,票房能过1000万,就可以庆功。”
但私下里,张立宪却爆料:“有天在片场,我看到高群书老师用他粗短的手指头按着个计算器鼓捣半天,然后仰天长笑:两千万票房有保证啦!我问他官人何出此言,他神采飞扬地说,算了下,演员微博粉丝数都超过两千万了。”
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高群书给诸位演员发“重要通知”:每人需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承包票房,敢不接受这一条款的,就把你最猥琐最面瓜的一面剪到片子里??
玩笑归玩笑,高群书说无论这部《神探亨特张》的票房如何,他会将小人物电影做下去。“只要有好故事,只要是一个发生在真实年代的真实故事,并且能打动我——小人物系列电影是我比较个人的东西,只要有我认为合适的故事,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高群书,导演。
1966年出生,河北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系。
曾在电视台工作,后拍摄电视剧《命案十三宗》成名。2003年,他执导的《征服》成年度最火爆的警匪剧。2006年,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获长春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2008年,第二部作品《千钧·一发》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09年《风声》最终票房2.5亿元,成为当年最赚钱国产电影之一。
2012年,新作《神探亨特张》获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7月20日公映。
高群书最近在做什么?去看他的微博。
他的微博名为“他回精神病院了”,在此之前,他叫“膘客老高”或者“荒原大膘客”,因为老被人看成“嫖客”,所以改了个风格独特的“他回六院了”,但又不太容易理解,河北人高群书说的六院是河北省第六医院——精神病医院,于是高群书的微博名现为“他回精神病院了”。
刚和一队微博“知道分子”倒腾出一部《神探亨特张》的高群书,最近最关心两件事:“井盖儿”和《神探亨特张》。
不久前,由于物业管理疏漏,高群书在自家小区“不幸”落井,他通过微博宣称要拿起维权武器,以避免同类“不幸”再次发生。此后,在7月20日上映的电影《神探亨特张》的宣传过程中,他全程不得不拄着个拐杖,虽然“疼得钻心”,但还得一天13个小时“嘚啵嘚啵”——拐杖配上雪茄和茶色眼镜儿,倒是给他彪悍的气质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神探亨特张》上个月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为高群书赢得金爵奖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是高群书继《千钧·一发》后又一部以真实警员为原型、非职业演员担纲主演的电影,也是高群书口中又一部“实验电影。”
作为一部汇集微博名人的电影,《神探亨特张》虽然不是始于微博,但却很有可能成为成于微博的一部风格化影片,因为据估算,主演群的微博粉丝加起来超过2000万。
在这部电影里,《读库》编辑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抓小偷、酒后跑着调唱罗大佑的歌;《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策划史航成了行走江湖骗人为生的神棍;微博草根名人“作业本”成了轴了吧唧的盲流;民谣歌手周云蓬成了贼王,旗下小弟是《悬崖》编剧全勇先??故事围绕警察张惠领(老六饰)抓贼展开,但又不限于抓贼,《神探亨特张》展现给观众的是矛盾而又真实的城市平民生活。
如同高群书上一部作品《西风烈》一样,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参赛影片展映后,得到两极分化的评论:一方认为影片非常准确和风格化地展示了片中人物的两难和北京生活的基本面——草根的、杂乱的。一方认为影片在结构上拼凑痕迹明显。
在高群书看来,《神探亨特张》就是“一个随笔,是带有实验性的作品,实验结果成功与否,我不能左右。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理解,质疑太正常了”。
从“煤炭界”跨到影视界
《神探亨特张》这样一部“全新的实验电影”,争议和期待一定会继续存在。
高群书笑称:“我只是个从煤炭界跨界到影视界的煤老板,还是那种小煤窑老板。想当年,为了免于制造更多灾难,我及时地关掉煤窑,摇身一变成了流浪京城假装斯文的货色。所以别对我有太多期待。”他把自己拍摄警匪题材电视剧的那段岁月,称为小煤窑老板年岁。
人们的期待或许也正来自他的视角总能产生奇妙的商业效应。当初那种带有纪实性质的警匪题材电视剧,以粗粝的风格和对人性的揭示,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视剧和录像带。
1986年,新闻专业毕业的高群书,本来被分配进一省级电视台新闻部,后来被别人顶了,只进入了某省会电视台的电视剧中心。
也不是说这段时间高群书的工作就不值一提,中心的工作让原本就是文艺青年的高群书有了大量看录像带的机会,后来他从摄像做起,此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死亡的舞蹈》(原名《蓝骷髅》)。
1994年,高群书“下海”,参与担纲《中国大案录》制片人。开始“最早意义上的商业片尝试”。这种涉案片开创了中国纪实警务剧商业化的路子。
他的电视剧成名作《命案十三宗》《征服》出现在2000年之后,《命案十三宗》每集成本5万块钱,总投资100万,最后卖出420万。《征服》当年全国收视率创奇高,直接捧红了孙红雷。
因为来北京晚,“没赶上吴文光拍《流浪北京》,即使赶上了,恐怕我也入不了吴导演的法眼,我就索性自己做起了导演。”
这是高群书在表达《流浪北京》对他的影响,这部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纪录片的作品,拍摄了当时从事摄影、写作、国画、油画和先锋戏剧导演等艺术创作的5位流浪艺术家的生活(分别是张慈、高波、张大力、张夏平、牟森),他们基本上处于“体制之外”,自由创作,让高群书心向往之。“说不清《流浪北京》对我有多大诱惑和影响,起码让我知道了北京也是可以流浪的。”
在北京,高群书看了张元的大银幕电影《广场》、路学长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未过审版,“看完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拍电影真他妈好啊。”
高群书的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挑战了题材难度,后又遭遇资金链断裂,他自掏腰包继续拍摄,虽然投资只有约3000万元,但高群书完全是按“商业大片”操作的:有明星、叙述风格和制作上以好莱坞为标杆、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
这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电影导演”高群书。
2008年,高群书第二部作品《千钧·一发》推出,这是一部小制作电影,但成为高群书“作者电影”的首次尝试,该片获得上海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但最终票房惨败,这让高群书至今仍耿耿于怀——“我的电影如果票房不好,都是发行的原因。”
是2009年的《风声》让更多人记住了高群书。
他联手陈国富,让李冰冰捧得金马奖影后的奖杯,让苏有朋赢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最佳男配角,该片最终票房2.5亿元。这一年,《风声》和《三枪拍案惊奇》并列成为当年最赚钱国产电影。
在《风声》之前,高群书就一直在筹备被他的首部“西部警匪片”《西风烈》,这部糅合了动作、爱情、枪战等元素的商业片,是高群书的又一次尝试,但也许是想要表达的太多,该片上映后,遭遇了大范围批评。
现在,高群书推出了《神探亨特张》这样一部“全新的实验电影”,争议和期待一定会继续存在。
大包子就咸菜
“大家都还是喜欢吃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咖啡什么的都是后来进了城学会的优雅做派。”
“后来我在上流社会遇到我曾经仰慕的人后,他们说喜欢我‘当小煤窑老板’时的习作。原来大家都还是喜欢吃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咖啡什么的都是后来进了城学会的优雅做派。”高群书说。 如果《风声》是喝咖啡的优雅做派,那么《神探亨特张》可能就是大包子就咸菜小米粥的草根做派。影片延续了高群书警匪题材电视剧和《千钧·一发》电影的风格,以全群众演员阵容出演,使用了真实案件录像,用长镜头展现动作,却甚少给演员们表情特写,也很少使用固定镜头。
高群书确实交友广泛,在他微博上,时不时就“泄露”出各种“名人”踪迹,保利剧院楼下“知名”的老李烤串,时不时就上演“声势壮观的三教九流大串趴”——“演员、作家(网络作家)、编剧(业余编剧)、业余诗人、影评人、传媒人、研究传媒的人、老板,以及我这个小煤窑主兼业余导演,一圈小马扎围坐一铁皮炭烤炉,居然喝得神魂颠倒,四体通畅,二五八万,念诗的有,谈海德格尔的有??”
但《神探亨特张》的源起,还真不是高群书想拉着一群朋友搞个电影,而是因为出品公司拿着构架找到高群书,讲述了北京双榆树派出所张惠领警官的抓贼事迹,高群书“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可以拍得很炫,做得比较有意思。因为现在小偷已经完全没有了技术含量——我想,是该换个表达方式,比如从民生的角度来讲警察抓小偷的故事,表达我对社会的看法。”
于是高群书跟着电影原型张惠领警官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地区开始蹲守式“采访”。他们四处溜达,但一直没有抓到贼。直到有天下午发现了一个目标,是一对骗子夫妇用百元假币换零钞真币,被骗的有卖花的大学生,买小物件的农村婆婆??但骗子也很可怜,家里有两个孩子,“没办法,最后只能抓一个放一个。”
到了电影里,高群书还安排了由于夫妻二人被抓,家里的小女儿走失被撞,肇事司机怀着“撞伤不如撞死”的心态反复碾压小女孩致死的情节;里面有碰瓷的一家人,但背后的原因是女嫌疑人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如此种种,将粗粝的生活“剥”开给观众看。“他们危害社会,也被社会损害”,高群书说,所以,就尽可能地还原生活吧。
这次高群书将自己驾轻就熟的“群众演员”这张牌“玩儿大了”。
原本在《千钧·一发》时,高群书就有意让张立宪扮演片中主角。但后来老高“见异思迁”,选了位影片外景属地派出所来协助工作的派出所副所长马国伟做男主角,后来凭借该片,马国伟获得了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因此,高群书是欠老六一个影帝的。
这次的剧本,高群书上来就准备让老六演,于是在开场就给老六安排了一曲《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作品)——这是老六喝到位后的保留曲目。
为了让老六能自如地坦然地和谐地演好戏,“我也只能狠狠心,把原本是配角的演艺界大腕换下,换上老男人局的主要成员牟森、王小山、全勇先、张小强,著名编剧顾小白,白山三杰之一慕容雪村。”高群书说道。
隆冬时节,北京街头,《神探亨特张》开机,四十二天拍竣。
用熟人和名人拍戏,最大的风险恐怕是成了名人过场戏大串联,但是从影片的总体风格看,“知道分子”们的表演各有千秋,老六一呈不变的严肃的脸和坚定的眼神十分到位;“票爷”和“一枚泼妇”具有爆发力的表演值得称道;在江湖上素有“铁嘴小喷壶”之称的史航扮演以算命解字为生的江湖术士,确有几分传神??
高群书和微博,共同凝聚了这群人,不仅电影里有场专门讨论微博的戏,戏外,“漫长的候场,用手机上微博,成为我们消磨时间的最大法宝,一会儿冷到骨头里,一会儿笑到心坎上。剧里很多台词是大家自由发挥的,来的都是一些很聪明的人,都很有创造力,没必要约束在剧本台词里,片子里很多精彩的东西都是大家碰的、临场发挥出来的。”张立宪回顾拍摄过程。
做电影和做鞋
每人需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承包票房,敢不接受这一条款的,就把你最猥琐最面瓜的一面剪到片子里??
“我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正确”,高群书说,这句话影响了他。
在和尔冬升的一次对话上,高群书曾说过,在和公司签合同时,自己总是要额外加上一条关于“话语权”的条款。即使争议如《西风烈》,高群书“亦不悔改”。
现在,他却说,“做电影就是种工作,就像做鞋一样,没什么可牛X的,当然,也没什么可悲伤的。”
拍过了《风声》《西风烈》,再回来拍《神探亨特张》,高群书说:“这个题材跟我合适,有吸引我的东西,这是我想做的事,这个电影是我在表达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而拍大制作电影时,则是一种商业行为,这是两条区隔清晰的路子。”
除了《神探亨特张》,高群书的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计划年内上映,而华谊兄弟高群书工作室出品的电视剧《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也正在热拍。
在高群书早期成名作品《命案十三宗》的每集片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杀人犯的原型,一个个地走入镜头,站定,然后又走出,背景音乐是郑钧的《不得安息》。而在新片中,与警察与小偷同时出现的,是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还有周云蓬2004年专辑中的《沉默如迷的呼吸》和《鱼相忘于江湖》。
同前些年比起来,现在的高群书更加平和了。
张立宪说,即使是《神探亨特张》,最开始高群书给他解读剧本时,也是用人民暴力史这样的概念,“看过剧本,我深以为然。老百姓之间彼此伤害,相互糟践,抛开法律层面的执法者与违法者、罪与非罪不谈,影片要表达的,就是善恶是非融会贯通在一处,温情与残酷犬牙交错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影片后期制作阶段,高群书又抛出了“人民和解史”的解释。
“每个人都是两面的,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国家来说,去掉小偷违法,警察执法,警察和小偷并没有任何不同,在生存这点上,他们的价值是一样的,他们在家都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无奈、尴尬、追求都是为了生存,但涉及职业上时,他们就是对立面了,在这种对立面,你可以用法律的方式去处置,也可以用和解的方式去劝解,我们要以和解的心态去做这些事。”高群书说。
虽然在接受采访时,高群书对《神探亨特张》的票房未放豪言,并表示,“一个电影,如果用了非职业或非著名演员主演,就意味着在设计上对市场大面积的主动放弃,就不要期望在目前的电影市场上有大建树??把故事讲好,把情绪拍好,剩下的,尽量做好就行,不要期望每一部都能出现奇迹。拍《神探亨特张》就是这么想的,票房能过1000万,就可以庆功。”
但私下里,张立宪却爆料:“有天在片场,我看到高群书老师用他粗短的手指头按着个计算器鼓捣半天,然后仰天长笑:两千万票房有保证啦!我问他官人何出此言,他神采飞扬地说,算了下,演员微博粉丝数都超过两千万了。”
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高群书给诸位演员发“重要通知”:每人需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承包票房,敢不接受这一条款的,就把你最猥琐最面瓜的一面剪到片子里??
玩笑归玩笑,高群书说无论这部《神探亨特张》的票房如何,他会将小人物电影做下去。“只要有好故事,只要是一个发生在真实年代的真实故事,并且能打动我——小人物系列电影是我比较个人的东西,只要有我认为合适的故事,一定会继续做下去。”
高群书,导演。
1966年出生,河北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系。
曾在电视台工作,后拍摄电视剧《命案十三宗》成名。2003年,他执导的《征服》成年度最火爆的警匪剧。2006年,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获长春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2008年,第二部作品《千钧·一发》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09年《风声》最终票房2.5亿元,成为当年最赚钱国产电影之一。
2012年,新作《神探亨特张》获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7月20日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