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终身教育的起跑点,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取可持续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本文着重谈谈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经常运用的三种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把学习当成乐趣。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注意一些细节,悉心捕捉学生的每一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比如一个肯定的动作,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笑容,一朵象征性的小红花,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继的学习中去。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就得创造和谐、怜悯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性,创设求知情趣,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驱力。如在导入新课中以设疑提问、创设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在练习中竞赛、思辨、判断、展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同时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传”遍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自主学习具有的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编乘法口诀和一些图文应用题的解答等,尽可能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又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总结算法,然后出现类似的数学问题或通过情境变式,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谈出自己的观点后,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信心,就会激发学生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令人惊喜的成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勇于大胆地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能提出不同一般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是新课改的闪光点。
  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认为从五个方面入手: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大脑,让他们敢想;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多做;解放儿童的嘴巴;3.让他们敢问多问,有了问题的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4.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多学,儿童的空间,得到解放,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5.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有空暇时间消化知识,增长知识。因此,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三、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面对新课程标准,老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要摒弃将现成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间域和思维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自主感悟、比较、体验,教师做向导,起到引路的作用,为学生在自学、讨论、答疑中当参谋,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利用小组学习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应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把学生合作进行讨论交流活动应用在教学中。课堂上学生可4人小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与形式。老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正副组长,负责记录每位铁上同学的发言。有负责准备补充发言的,每个承担的角色随时改变,这样,每人均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老师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都给予具体的指导。老师参与其中,对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总之,数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于学数学。这就是新课改教育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要求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作文要求主要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一、当前学生习作指导中存在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
期刊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比如:七年级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不能轻视,因为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七年级学生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的写出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变换师生的角色,教师由前台到后台,当“导演”,学生由后台到前台当“演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去获取知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认识的客观规律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三大功能:下面, 谈谈我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面的几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通过学而起作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效率其基本的涵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对课堂效率而言,所涉及的就不仅指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的量,还指学生掌握、运用知识与技术的程度等。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首先要转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观念:由于学生主科学业负担较重,学习时间有限,信息
期刊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由设疑、引导、定位、反馈、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设疑是这些环节中的第一环,设疑的目的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疑有助于创设课堂情绪,因为教学效益的优劣,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课堂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作用下,学生心理需求上所产生的情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往往比知识给予的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因此,理想的设疑是成功教学的先导。那    成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把文章读得流利、自然、生动,读出喜、怒、哀、乐、爱、憎的感情,把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复杂心情通过声音充分表达出来,无疑是语文阅读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注重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教学的效果是不同的。反思中我觉得教学的效果最终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标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也就成了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很好的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一、活动
期刊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一是大部分教师有只重视物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忽略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倾向。另外,在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育脱离物理情境与物理现象,思维和感知脱离的倾向。出现了物理教学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定量与定性分离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视物理情境与物理现象的展示,有些教师甚至连演示实验都不做。因此在初中物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