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接受美学理论从西方进入我国,并且进入了文学领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接受美学理论不再是西方“舶来品”,而成为了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文艺理论,甚至渗透进行了语文教育领域。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高中语文课堂也开始使用接受美学理论,这不但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总体质量。下面笔者就谈谈接受美学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运用阅读期待
  所谓阅读期待,指的是阅读者在面对一篇读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和体验,也指阅读者阅读的动力。在课堂教师,教师需要合理运用阅读期待,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扩大定向期待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拥有阅读期待,就会保持创新期待、求异期待,并站在全新的视角来进行阅读。
  举个例子,在阅读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已经完全了解该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采取扩大定向期待的教学措施,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作者借助林黛玉的视角,向大家展示出了贾府的状况,而且介绍了贾府的人物,那么作者是怎样设计宝玉出场的呢?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只关注到了王熙凤的出场,宝玉的出场也只是建立在黛玉的描述中,并且没有注意到之前王熙凤和其他人口中的宝玉。借助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应多一些理性思考。如《祝福》中祥林嫂死去的前一个夜晚有哪些心理活动?或者《项链》中知道珍惜的马蒂尔德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些问题的设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洞察文本深刻的内涵。
  二、合理运用创造期待
  所谓创造期待,指的是学生打破定向期待产生的后果,可以促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发挥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体验,并且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举个例子,在学习苏教版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一位学生回答,作者写荷塘月色其实是对于当时苦闷环境的控诉,文人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借景抒情。另外一位学生回答,作者所表达的是对美景的欣赏和喜爱,实则暗藏作者的心境,哪怕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也要保持澄明的心境,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体验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比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要促使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从而促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对梦想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更深的“体验感”。
  三、合理利用文本召唤结构
  所谓文本召唤结构,指的是文章的空白处,以及未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所阅读的文章具备一定的空白性和未知性,那么就能吸引阅读者。同时,这也被称为设置悬念。其中的未知性和空白性是读者的反应,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在上课时,教师不能对细节逻辑讲解得过于清楚,因为这样会妨碍学生的思考。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和适当指导,从而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填补文章的空白之处。
  举个例子,苏教版高二选修《项链》一文的开头提到“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句话具有一定的猜想性,其中的“也”字代表着她和其他的姑娘一样,有着美丽的容貌,可以过上奢华的日子。同时,这个“也”体现出了她的委屈和难过。通过运用这个“也”字,不但表达了姑娘的想法,还抨击了丑恶的社会。为此,教师借助文本召唤结构来完成教学,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在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上阅读课时,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实际的情感体验来促进交流。教师必须摒弃之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将情景式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举个例子,在上《雷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感情。戏剧表演代替传统的书面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此外,在上《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荷塘月色》轻音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聆听美妙的音乐,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0世纪60年代,德国兴起了“接受美学”。在80年代,传入我国教育界,对我国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高中阅读教学中适当使用接受美学,可以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灵活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随时调整教学对策,并且发挥出接受美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将接受美学和阅读教学进行结合。從而烘托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214023)
其他文献
2014年秋季学期苏教版高中教材做了一些调整,师陀的《说书人》被增加到“珍爱生命”专题中的“陨落与升华”部分。教学参考书中刊载了选自2014年《语文月刊》第六期吴周文教授解读《说书人》的文章。其中有段文字是这样评价的:“说书人”形象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十年间的又一位“孔乙己”形象。文章从外形、处境、职业、结局的相似性分析,进而认为本质上相似,二者都是旧时代旧社会被凉薄被遗弃的“多余人”形象。在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孙犁的名篇——《荷花淀》就像是一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美到极致。  一、月光皎洁,诗情画意  有人说,《荷花淀》是像散文诗一样的小说,因为它的语言清新明快,抒情真切活泼,整篇文章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这样的作品,既像一首含蓄隽永的诗歌,也像一曲动人心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  例如,《荷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为养成终身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奠定基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初中的浅阅读教学有较大的差异。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解语言手法等浅层次阅读上,而是侧重对思想感情的领悟教学。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度阅读”的教学方法应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并得到显著的改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小说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小说,掌握与之有关的基本知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然而,目前高中小说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往往将讲解和分析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却忽视了提高学生小说阅读和接受的能力。这种教条化的阅读妨碍了学生对小说进行自主阅读,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走进小说学习的最深处,提高审美能力。  一、多元对话,自主突破  在高中小说阅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由此看来,大凡学子要想学有所得,一定会有一个努力想弄明白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被“挤兑”了,那必定一无所获。因此用一份等待,还给学生“愤悱”的可能性比什么都重要。或许,朱熹的这句话用到教学中也同样适用:要想收到学生对所学内容感性的体悟,为师者就需静静地等待,看似太过热闹的课堂其实禁锢了你,学生真正思考下的收获会随着热闹将近而
浙江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朱作仁指出:“作文训练应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过程。研究并建立作文训练的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  当前农村高中的作文教学仍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感到无话可说,写作内容脱离实际,写作素材陈旧;教师感到无法可教,缺乏系统的作文指导理论,写前指导粗略,写后评改仓促。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计划的写作
水是锅炉产生蒸汽的来源,水汽循环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锅炉水处理工作做得不好,就可能会使锅炉出现结垢、腐蚀、积盐和汽水共腾等事故,危害锅炉的安全
学讲计划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理念。该理念具体落实在“学”“讲”两个关键词上,“学”就是学进去,“讲”就是讲出来。“学”是为了“讲”,“讲”有助于促进“学”,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  学讲计划具体包括四项基本内涵:天赋潜能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天赋;自主学习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路基工程,将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严格限制,才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高效的保障,给路基施工提供更多的经验.本文对市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