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活化策略探讨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快速城市化导致我国的乡村问题日趋多样而严重,如何让村落走出时下发展的困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文化线路保护为线索,通过选取甘肃省陇南域内北茶马古道沿线与周边的传统村落作为调研样本,从文化旅游圈与特色产业链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新的乡村活化模式策略的研究,并重点选取一处典型区域提出区域性整体活化模式的策略。旨在通过对于“非典型”的村落形成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为村落活化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线路;村落集群;活化策略;陇南北茶马古道;平洛镇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12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8-0079-08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for the Integral Activation of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Route: A Cas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of Pingluo Town on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 in North of Longnan City
  MENG Xiangwu, BAO Han, YE Minghui
  [Abstract] To solve difficulties in villages’ development caused by over-speed urbanization, a regional overall activation mod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cultural routes prot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villages along the North Tea-horse Road in Longnan were taken. Accordingly, the rural activation model strategy was studied with a full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circle development and featured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Finally, a regional overall activation mode for Pingluo, an area including three villages and a town, was put forward. This paper is an exploratory work on the atypical village formation cluster development model. We hope this study can introduce valuable remarks and inspire valuable idea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cultural route; village cluster; activation mode; Tea-horse Road in north of Longnan City; Pingluo Town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乡村相对于城市发展滞后,导致我国乡村的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而当下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进入到了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阶段,村落复兴与活化迫在眉睫。对于居住在乡村的人民来说,他们生活的环境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自然环境的恶化、产业结构的变迁、人口结构的失衡,我国乡村上千年来以传统农业为根基的经济结构岌岌可危,土地已不再能够支撑农民家庭的正常运转。
  传统村落的活化是基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出的一种动态保护模式,是遗产保护视角的可持续发展延伸。现如今传统村落的活化模式多被旅游市场占据,个别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吸引外来资本及当地政府一味模仿开发,最终引发对传统村落文化原有形态的破坏。单个村庄的“单打独斗”发展模式容易被资本市场的取向所欺瞒进而丢失文化脉络,加之市场同质化发展严重,相比已开发成熟的村落,单个村落的开发较为弱势,容易造成传统村落活化后劲不足。本文选取北茶马古道历经陇南区域内的三条主要线路(北线、南线、西线)上的18个传统村落进行抽样调查和初步研究后,对处于北茶马古道陇南地区的主要线路沿线的三个片区进行活化策略探讨。
  1隴南现存乡村问题及调研概况
  陇南市隶属于甘肃省,下辖1区8县,幅员面积2.79万平方公里,陇南市政府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末陇南市总人口为287.81万人,常住人口260.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37万人,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2.42%,乡村聚落仍为陇南人民的主要聚居方式。基于陇南市现有主要聚居形式,笔者选取武都区、宕昌县、礼县、成县、西和县、康县布点展开村落调研。
  1.1?北茶马古道陇南线路分布
  如同“丝绸之路”在西域与中原交易的历史地位一般,我国茶马古道是以茶马贸易为主,同时涵盖了大量其他货物贸易的一条主要运输干道。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茶马古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也存在另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相对应于世人熟知的西南茶马古道,学界称其为“北茶马古道”。


  在始于2007年,历时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陇南市宕昌县于2009年发现明嘉靖二十四年所书“通北口崖墨书题记”残碑一块,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历史文献记载中“北茶马古道”的存在[1]。北茶马古道在宋、明、清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是真正意义上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现有学界对北茶马古道的线路研究结果[2]显示,陇南域内以望关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有四条线路走向:(1)北线:始康县望关经礼县到盐关,或经望关乡翻越太石山过成县至天水;(2)西线:始康县望关经武都、宕昌过甘南藏区至青海藏区;(3)东线:始康县望关沿康县东行至窑坪出境,经陕西木瓜园再向东可到汉中;(4)南线:始康县望关沿康县南下至托河出境,经陕西燕子贬可南下四川。根据日本学者国荣杉尾对文化线路遗产中线路环境的分类[3],可发现北茶马古道线路区域内辐射影响陇南域内约70%村域面积,对北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活化研究具有陇南区域内普适性价值(见图1)。
  1.2?陇南地区现存乡村问题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境内由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形成了高山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陇南市是甘肃省内唯一隶属于长江水系的地区,本次研究范围涉及的18处村落也多为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对处于该地貌下的村落是发展的桎梏,另一方面却又为村落中留存的文化遗产设下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见图2)。
  伴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陇南地区的传统村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冲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又由于人口的流失导致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无力维系与支撑。尤其2008年汶川地震对陇南区域影响较大,很多村落原有的传统建筑被拆毁、重建,而村落重建后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忽视了传统村落原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脱离传统营造技术,随意修建现代风格的建筑,导致许多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聚落的传统风貌逐渐消逝,传统文化更是面临着遗失的风险,当下的陇南区域以传统聚落和传统建筑作为载体的传统文化难以保留和传承(见图3)。
  2陇南传统村落活化策略
  本次研究定位于北茶马古道线路上的陇南地区,该地区乡村分布较密集,区域内地理和人文环境较为相似,历史传承也基本相似,旅游市场面对的客源主要为甘肃省的城市居民,如此情况下便出现了一个严重的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种情况容易出现恶性竞争,影响该地区乡村旅游整体、和谐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北茶马古道陇南地区的乡村需要摒弃传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节点化发展,即以乡村为单位,以北茶马古道线路为轴线,连点成片,互为依托,整体发展,带动和支撑全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见图4)。
  2.1旅游活化模式与传统村落发展的矛盾


  在保护式开发的口号铺天盖地,实际效果却是破坏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类旅游活化项目质量普遍不高,单一的旅游模式已无法满足村落的活化需求,甚至会加速损毁传统文化的传承,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多为短期、快速、无法持续发展的。现在村落保护项目多由当地政府主导,设计和规划交予设计公司完成,批量生产的村落保护规划多被学界诟病,其中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文化层面上:由于村落内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和对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下的无序发展,导致“千村一面”的旅游开发同质化是一种不经过文化深思和传承模式反思的对传统文化的破坏[4]。
  (2)经济层面上:现有的单一旅游模式有明确的空间辐射范围及时间持续发展上限,短期内可能会有明显收益,但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蓄力。许多县级村级政府过度追求政绩和短期的巨大利益,导致村落经济发展在几年内“昙花一现”后迅速衰败。
  (3)建筑学层面上:多数村镇的财政支出有限,设计任务存在周期短、经费少等困难,本应“自下而上”地对村落进行调研,变为“自上而下”的应对政策,其结果便引发自发性生长的传统村落空间遭到破坏;同时旅游模式下以游客为主体的设计思路偏重导致其设计成果实为对村庄居民使用空间的挤压;设计机构对于传统建筑无法深入研究导致表面化的建筑设计,过于表皮化和追求表面的“传统”,忽视了村落活化应关注的传统建筑和村落传统空间本身。
  综上,在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角度上,现有的村落旅游活化模式过于粗糙、表象化,千村划一的文化旅游模式与我国广袤传统文化资源的基质相悖,强调经济本位的社会风气和村落间相互竞争、攀比导致过度的旅游开发又从根本上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从村落活化的经济角度上看,现有的旅游活化模式过于单一,尚未形成旅游产业与多产业结合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旅游業应结合其他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应对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2.2?文化遗产线路视角下文化旅游圈的构建
  文化线路是一种新兴的遗产类型,1964年欧洲理事会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述了“文化线路”的思想,随着1987年“欧洲文化线路项目”的正式开展,文化线路作为一种遗产形式因其崇尚“交流和对话”的理念而进入人们视野。之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文化线路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文化线路是遗产线路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因“持续交流”而产生的“文化融合”现象,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5]。
  随着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更多的文化线路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中。有学者从文化线路视角出发,对线路上的多个村落的社会文化、产业经济和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剖析沿线传统村落演进规律,深入挖掘村落多维文化价值[6];又有学者以文化线路周边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沿线聚落形态演变根本动力机制,构建线路文化生态廊道[7]。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而言,文化线路遗产具有统合性,它是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点,自身的存在具有“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双重特性,在传统村落不断被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文化线路有助于我们串联起区域内的文化脉络,利用文化遗产线路进行整体性线路保护对村落活化的文化内源发掘有所助益。   基于旅游模式的传统村落活化研究一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因子,传统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内容,同时旅游又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众多研究者认为传统文化吸引物是以传统村落为主体的旅游吸引物的关键组成部分。传统文化资源是游客消费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是旅游业作为活化村落发展的手段,其中蕴含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则是传统村落旅游业的画龙点睛之笔。


  从陇南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圣物的空间分布来看,大体上可沿今岷县、迭部连线将陇南山地划分为东西部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东部多为丘陵山地,西部则是甘南高原。东西两部分由于地缘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特征和文化形态。以经济为例,东部丘陵山地以农牧兼营为主要经济特征,西部高原则以游牧经济形态为主。而文化形态上,东部以郡县制度为主,少数地区存有部分部落制的残余,而西部则是与游牧经济相适应的种姓制度[8]。
  陇南本土坐拥先秦至三国的历史文化,同时又辅有氐羌文化、巴蜀文化等特色文化遗产,其文化的多样性和长久的时空跨度聚合成为陇南地区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本次研究主要关注地处北茶马古道线型文化线路上和文化线路辐射区域内的传统村落。
  北茶马古道是由干线、支线、捷道组成的完整的秦蜀地区交易运输的古道,甘肃陇南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甘肃省陇南地区内大量的古栈道、古碑刻等出土文物经考古界考证后,确定陇南大面积区域都处在历史上茶、马运输和交易过程往来的必经之路上,由此陇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多处于北茶马古道的主干线核心或一级辐射区域。
  陇南地区位于北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线路上的传统村落多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基底及民俗民风,故提出文化旅游圈活化模式作为村落活化的辅助模式。文化旅游圈意指对旅游者形成旅游吸引力的一定的地域范围或是一个不确定的区域范围内,当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行为模式、建筑风格等受到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影响而具有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为旅游者提供文化访古、探究、学习和体验等功能的一个抽象的旅游目的地的集合表现体[9]。
  3 陇南康县平洛镇三村一镇的活化模式更新探索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描述了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规划中指出,特色保护类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此类村庄应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据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甘肃省现有药用品种1527种,其中植物药材1270种,动物药材214种,矿物药材43种。属于国家382个重点品种的有276种。陇南山地地区蕴含有重点野生药材品种18余种,野生药材蕴藏量多达甘肃省总量的11%[10]。“十一五”以来,甘肃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随即不断增长,2018年中,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计划表明近10年内政府将对中药材产业大力扶持[11]。
  对比北茶马古道线路遗存情况,笔者在此次调研的村落中选取北茶马古道遗址最为集中的康县域内三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活化模型,通过对平洛镇三个村落的地域特色与文化遗存的比对与探索,现提出依托文化线路形成文化旅游圈輔以特色产业开发的活化模式。
  3.1?平洛镇地理资源概况
  康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中药材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武都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明清以来,康县境内肥沃土地多为麻地。近年来康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鼓励中药材发展的政策,按照“突出重点,主次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种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栽培技术,科学种植。在平洛、望关、长坝等地建成年产红芪种子1500公斤的种植基地1000亩;并在县内发展14个中药材生产专业村,中药材收入占各村农业收入的60%以上。
  平洛镇位居康县西北部明月山南麓,距离康县县城49公里。西汉水支流平洛河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气候温和,雨量偏少,耕地面积1.94万亩,其中川地1346亩,1958年建成全县最大灌溉水渠明月渠,流经境内10个行政村,可灌溉面积3000多亩。
  3.2北茶马古道文化遗存
  平洛历史悠久,是康县境内历史上最早建置之地,西汉置平乐(洛)道,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魏太和四年置平落县,明时置平洛驿,清嘉庆二十五年置平洛铺。据《康县志》记载,平洛是古时康县境内三条主驮道之一的必经路段,明代设置平洛驿时已是骡马往来。根据康县文化馆馆长杨清军对康县境内各处遗址的考证,得出康县茶马古道分为2条主要线路——康北、康南。康北线路从文县起经武都进入康县望关,向东北沿平洛河经过平洛镇三村域内,最后到达天水,是北茶马古道川甘道的辐射,也是陕甘道的南部主线。中寨村、团庄村、药铺沟村隶属于平洛镇,位于平洛河畔,平绵高速从镇内穿过。平洛镇位于陇南市康县中部地区,是北茶马古道线路交汇之地,又由于当地所处地势较为封闭,故留存遗址相对丰富、完整(见图5)。
  平洛三村地处陇南山区,气候温润交通便利,三村背倚明月山(原名药山,后音传为月山,现称明月山),山内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自然风光开发潜力,早在民国年间药铺沟村建有零星私营中药铺,团庄村现开设有中医馆及中医学堂,中寨村人口众多,富余劳动力无处消解,加之中寨村地理位置距明月山最近,入山道路方便。平洛镇地处中心位置,交通方便,历来为康县商业重镇之一,旬有三集,上市交易群众最多时可达六七千人,镇中心是来往人群贸易旅游的集散地。根据三村现有文化资源,笔者提出建立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圈辅以特色中医药产业的成套活化策略(见图6)。   3.3?复合活化模式的构建
  基于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对三村文化的深远影响,本文提出利用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将三村整体定位活化。因三村现状不同,发展各有差异,故在进行对各村资源和文化进行梳理后,本文提出根据现有文化、开发情况再分别对各村进行针对性保护发展(见表1、表2、图7)。
  古时驮道交通不便,商人贩运商品需要靠人背畜驮,其中专门用牲畜从事长途贩运的人被称为“脚户”,茶马古道沿途引脚户、马帮的活动形成了诸多的客栈、驿站等,其中发现于药铺沟村的茶马脚户店是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建筑遗存,它的存在佐证了茶马古道的繁荣和兴盛,现存的茶马脚户店为原有建筑的部分存留,建筑本体面临房屋倾斜、墙体坍塌等风险,佐以正确修缮及设计完整的保护方案可成为三村文化线路上一处凸显文化旅游圈重要主题的茶马文化旅游景点。药铺沟村村名来源于民国时期开设的药铺,村民现多保留有上山采药再加工自用或散销的生活习俗,可作为中医药产业链的药材加工基地。




  位于团庄的龙凤桥始建于明朝,历史悠久,为七开间廊桥,内嵌木雕彩画,桥身结构精巧,是古代伸臂梁桥建筑之典范,也是北茶马古道上宝贵的文化遗产,龙凤桥在2003年已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但是其深存的历史文化价值却远未被开发。在本次活化方案中,拟将龙凤桥打造为团庄旅游文化节点,提升其知名度,请有文物修缮资质的专业团队定期修缮桥身彩画,使其能长久保持原有风貌;同时将龙凤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植入当地的产品中,通过龙凤桥作为载体,提升北茶马古道的文化价值。中医馆位于团庄东南角,医馆主人是当地有名的四代中医世家,笔者走访时了解到主人正在筹备将家中老宅重修扩建为中医馆,并打算开设中医学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馆紧邻村干道,距离团庄村主入口300米,交通便利,可作为本次活化产业链构建的中医药教育学习基地之用。


  处于文化旅游圈另一端的中寨村村域面积较大,留存有传统建筑样本较多,是学者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旅行者上佳的文化探访之地,可作为文化旅游圈中的特色旅游区——传统村落及建筑风貌旅游区。在产业链的构建中,中寨村现有富余劳动力无处消解,且村庄地形在三村中较为平整、存有大片农田,可作为药材采摘和种植的集中区域。
  平洛镇中心作为行政中心,紧邻高速公路出口,在产业链和文化旅游圈内处于人流核心聚集区域,它既可作为产业链中药材销售会展的中心吸商引资,又承担起文化旅游圈内的游客接待集散中心的职责。三村的产业链或文化旅游圈都与平洛镇互为依托,不可分割,共同构建起本次文化产业复合型整体活化模式。
  在平洛镇三村活化模式中,平洛镇作为其中一个核心交通点,处于整体活化模式中资源与人流整合的位置。其余三村则各司其职,一方面建构成为平洛镇行政区域内的特色产业活化生产链,利用独有的中医药产业进行“内源活化”;一方面形成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的文化旅游圈,吸引人流和外来资金进行“外源活化”,最终达到平洛镇区域内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化(见图8)。


  4结语
  本文对平洛镇活化的案例探讨是为对陇南整体区域内活化模式的一种探索,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是贯穿村落历时性“物证”的事件体系,村落之间的关联体系则是保护和发展持久性和完整性的保障;具备相似文化背景的三座传统村落,在文化线路的串联下呈现出各自的有机发展方向。挖掘村落间的文化关联脉络,分类统筹各类资源要素是传统村落整体活化策略的重点。笔者认为传统村落的活化问题在于从多样化资源和多种模式出发,利用不同的路径达到最大限度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村落得以复兴与发展,这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希望为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的活化探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文德,杨清军,王皓,等.康县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概览[J].新西部,2018(16):27-32.
  [2] 郑国穆.甘肃陇南地区有关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考察和研究——甘肃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考察之一[J].丝绸之路, 2011(16):18-27.
  [3] 陶犁,王立国.国外线性文化遗产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评析[J].思想战线,2013,39(3):108-114.
  [4] 刘奔腾,董卫.同质化背景下村镇特色空间保护——以赤岸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25(4):58-62.
  [5] 王吉美,李飞.国内外线性遗产文献综述[J].东南文化, 2016(1):31-38.
  [6] 林祖锐,仝凤先,周维楠.文化线路视野下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11):18-24.
  [7] 牛会聪.多元文化生态廊道影响下京杭大运河天津段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8] 张力仁.论地理因素在陇南山地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1):18-28.
  [9] 张高军,王晓峰.“文化旅游圈”视角下的古都旅游开发——以开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957-960.
  [10]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等.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7,33(22):1-4.
  [11] 黄蓓.《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動计划》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2):184.
  [12] 北茶马古道研究会.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乡土建筑遗产资源濒危的现状下,遗产信息的记录、保存一直是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面对传统保护方式的信息碎片化,以及缺乏对照等问题,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为聚落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本文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竹桥古村为例,通过建立建筑遗产信息化模型(BIM),对遗产信息进行更清晰全面的记录,这不仅有助于修缮保护,而且文本、图像与空间信息关联对照,也为研究聚落形态与营建特征提供了新途径。无论是
期刊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重击武汉并波及全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抗疫阻击战,历经一个多月的奋战,抗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围绕这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各行各业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积极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完善出谋划策。作为城乡规划工作者,我们很遗憾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但立足城镇化和城乡规划视角,同样需要思考防疫控疫之策。  首先,城市流动人口“稳定居住”政策
期刊
摘要:传统旅游小镇只是特色小镇当中的一种类型,从已公布的两批次“全国特色小镇”当中可看出,传统类旅游小镇数量相对较多。本文结合相关政策,以江西省庐山市海会特色小城镇为例,在立足于旅游固本、产业建镇等基础上分析探讨传统旅游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海会镇  doi:10.3969/j.issn.1009-1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自发与构建秩序视角,以历史发展的维度梳理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归纳不同时间段随着自发秩序与构建秩序的变迁,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建国前至今的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自发秩序绝对主导—自发秩序主导,构建秩序隐现—构建秩序凸显,自发秩序弱化—构建秩序主导,自发秩序迷茫”的特征。并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探寻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剖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
期刊
摘要:小镇的特色建设之路始于对小镇特色的发掘与解读,对特色理解上的偏差和矮化容易导致小镇规划设计的生硬堆砌和邯郸学步等误区。然而,设计师如何在规划设计之初针对这一重要命题开展工作,一直以来流于“意会”,难于“言传”。本文从小镇特色的功能特色、产业特色、结构特色、载体特色和模式特色五大维度层层递进,就每一维度的思考要素和工作要点进行阐述,并将五维度对应于规划设计的五个基本环节,具有层次分明且操作性较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寒冷地区冬季由于气温低、日照短、风大等因素造成的绿地系统使用率降低、城市活力大幅下降等问题入手,将“城市双修”理念作为指导,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探寻提高城市生态宜居性、改善城市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在城市发展中生活质量的规划策略,利用规划手段对空间资源进行再分配和要素的再塑造,试图归纳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论,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
期刊
摘要:“田园综合体”是新田园主义理论在中国乡村的在地实践,它关注了乡村现存的建筑荒废、风貌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开创了以循环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新模式,是引导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进程。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求出发,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为例,对乡村建筑的居住与交往、使用功能及历史价值等方面展开思考,通过对朱家林村不同功能建筑的本質特征及改造的必然性进行阐述分析,探索乡村建
期刊
摘要:乡村空间整合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我国乡村空间类型多样且复杂多元,构建符合地区特征的适宜性乡村类型划分体系及空间整合模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立足城乡规划学,本文融入“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思路,采用景观指数并借助GIS 空间分析功能,按照5km×5km 的网格单元对陕西省咸阳市乡村聚落进行空间分析并初步划分其乡村空间类型。之后深入挖掘影响咸阳市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主导因子,并以主导驱
期刊
摘要:统筹好广大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地区,2017 年9 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2018 年底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各地陆续启动编制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部分村庄已经有序退出了贫困序列。既要服务脱贫攻坚,也要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了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作为历时20 余年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土地制度、
期刊
摘要:传统村落承载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维度物质空间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的内涵,表现出极大的适用功能、自然生态及精神象征相协同的内涵特征。本文的研究区域以根受徽州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安徽省黄山市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资料整理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徽派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的研究,阐释了徽派传统村落的内涵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徽派传统村落具有显山露水、自由生长、有机整体、淡雅简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