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舍维奇:巴尔干一曲悲歌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死亡仍然成为这个世界关注的话题,他的是非功过仍然成为人们评判的对象,尽管他的事业已经比他的生命更早地化为了灰烬。
  
  
  3月11日,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荷兰海牙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监狱中画上了人生的句号。或许带着屈辱,或许带着愤恨,亦或带着尚未完成的自我辩护他就这样离去了。3月18日,米洛舍维奇的灵柩被安葬在贝尔格莱德东部城市波扎雷瓦茨他自家老宅的庭院中,“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从此,一切有关政治的斗争,一切仇恨的纷扰,甚至一切荣誉和罪责,他再也无缘见闻了。
  然而,他的死亡仍然成为这个世界关注的话题,他的是非功过仍然成为人们评判的对象,尽管他的事业已经比他的生命更早地化为了灰烬。他的政治对手和敌人为他未能得到“正义”的审判而遗憾,咒他是“巴尔干屠夫”,甚或认为他是欧洲“最邪恶的势力”;他的支持者则一如既往地视他为追求和平、安全与独立,抵抗西方强权的“民族英雄”,用鲜花、烛光和眼泪送他最后一程。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也许数十年之内都不会改变,除非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创伤得到了愈合,人们才能坦然地面对他执政期间的那段充满战乱和动荡的历史。
  
  权力顶峰
  
  但不论如何评价他,简要回顾一下他的政治生涯是必要的。米洛舍维奇1941年8月20日出生,从小生活在一个具有悲情色彩的家庭中,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他父亲就离家去了黑山,后自杀身亡。他的母亲一人把他带大,但1973年他母亲也自杀了。他政治生涯的最初动力来自妻子米拉·马尔科维奇的帮助,由于米拉的父亲和叔叔曾是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亲密战友,有着很好的政治资本,使米洛舍维奇能够得到前辈提携。米洛舍维奇18岁时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1964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1983年步入政坛,当选为南共联盟主席团中央委员。他此后的政治生涯可谓平步青云,1989年12月~1990年12月任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1990年7月改组塞尔维亚共盟为塞尔维亚社会党,并自任主席。前南斯拉夫解体后,他又在1990年12月的议会多党制选举中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首任总统,并于1992年获得连任。在他的积极倡导和策划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成立了一个新的南斯拉夫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他于1997年7月当选为南联盟总统。他的个人权力也至此达到了顶峰。
  
  政治命运转折点
  
  尽管米洛舍维奇早就因在克罗地亚、波黑和科索沃一系列问题上的“罪行”遭到指控,他命运和权势的转折其实还是发生在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之后。在2000年9月的总统大选中他败给反对党塞尔维亚民主党领导人科什图尼察,2001年4月1日,塞尔维亚警方以“滥用职权”等罪名将米洛舍维奇逮捕,6月29日,他被引渡到海牙前南国际刑事法庭监狱,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等66项罪行,2002年2月起正式受审,直至他去世前审判才“接近尾声”。而他手创的南联盟在2003年也已不复存在,被一个叫“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松散共同体取代了。
  南斯拉夫的解体及至南联盟的再次瓦解,无论如何是巴尔干半岛上演的一个悲剧。责任很难归结到某个具体的个人,即使他是一个强权的政治领袖。巴尔干半岛民族纷争剧烈,又处于欧洲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在历史上是弱肉强食的对象,也曾是美苏冷战的前沿。是冷战体制的终结带来了巴尔干半岛权力结构的坍塌,是冷战后风卷世界的非理性的民族分离主义眷顾上了这个1918年成立的命运共同体,谁能有力回天?米洛舍维奇对于波黑战争确有一份责任,但他参加了1995年结束波黑战争的《代顿协议》的签署,应该说是有功于巴尔干当时的政治稳定的,也是有功于西方的。
  但西方和美国在冷战后的总体目标是把巴尔干地区纳入西方,主导对前南斯拉夫的秩序安排,并以此作为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的组成部分。在欧洲地缘政治版图西进东退的大趋势下,米洛舍维奇仅凭塞尔维亚这小小的力量何以能抗拒西方强权的倾轧?因此,米氏希望以自己的强权政策来安排巴尔干局势并与北约和西方的对抗,多少有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味道。1999年,当他拒绝在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朗布依埃协议》上签字时,也就意味着他悲剧命运的开始。
  
  悲剧所在
  
  如果说科索沃问题是勒住米洛舍维奇命运的绳索,那么,他过度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才是导致悲剧结局的更重要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科索沃对于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族人所具有的意义,同耶路撒冷对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具有的意义相似。而米洛舍维奇以塞尔维亚民族的利益为至上考虑,赋予自己为塞尔维亚民族的代言人的使命,却不顾其他民族平等的利益和愿望,才使得他先是取消了阿尔巴尼亚人占90%的科索沃省的自治权,后是武力镇压科索沃独立的企图,并最终招致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以及他的失败。正是民族主义这把“双刃剑”伤人又伤己。如果米洛舍维奇确实造成了某些“人道主义灾难”,那也大都与他过度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有关联。
  米洛舍维奇成为历史上首个被引渡审判的前国家元首,科什图尼察政府在西方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下“以米(米洛舍维奇)换钱”,都表明了弱小国家面对强权的无奈地位。
  斯人已去,悲歌一曲。
其他文献
情报机构一向充满神秘色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常被形容为秘密战争。而在情报机构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则称得上是暗战中的暗战。美国中央情报局新局长的任命,就掀开了美国情报界暗战重重帘幕的一角。  迈克尔·海登,美国空军上将,曾任五角大楼直属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和9.11之后成立的统领美国所有情报机构的美国国家情报局副局长。5月23日,美国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通过了总统布什对他的中央情报局局长提名,他成为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立于伊斯兰革命后,用来保卫伊斯兰革命的成果;两伊战争中,它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了伊朗名副其实的波斯湾“守护神”。    8月15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府将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干涉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支持中东地区的极端势力为由,将其定性为国际恐怖组织13年前的1984年1月,美国已把伊朗列为输出恐怖活动的国家;1985年7月,美国总统里根又称,伊朗利比亚古巴和尼加拉瓜
2006年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在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成立大会上,对中国当前基础外语教育的现状曾经作了这样的分析:“英语教师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师资质量迫切需要提高。”师资成为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而师资条件又是基础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与教师座谈时那句语重心长并不无忧虑的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陶行知先生曾说:“就科学教育论,
今年4月对尼泊尔来说颇不寻常。4月23日,约30万民众冲破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的戒严令,走上加德满都街头继续举行抗议活动。这是这场由七党联盟公开发起、反政府武装?穴自称尼共“毛派”?雪暗中支持的抗议浪潮的第18天。迫于内外压力,尼国王终于在23日晚通过电视讲话宣布恢复议会?穴这是七党联盟的主要要求之一?雪。七党联盟对此表示欢迎,并立刻将抗议集会变成了庆功大会。持续了近三周的尼泊尔乱局有望逐渐平稳。 
摘要:农村小规模学校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通过对河南省F县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查得知: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较多,村官帮助学生流入市区学校,教育官员入股民办学校,县城名校改扩建和家长攀比心强是其萎缩原因。为控制农村小规模学校进一步萎缩,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县城公办学校办学行为,整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让县城公办义务教育名校捆绑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
黑水保安公司是美国退伍特种兵创建的它自2005年以来至少卷入了在伊拉克的195起冲突目前大约有180家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私营保安公司,干着与黑水公司类似的买卖它们大量雇佣退伍军人,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同驻伊联军各国政府合作,提供运送军需人员保护等军事化服务……    麦克莱恩是美国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从这里出发前往白宫或是中央情报局只有很短一段距离麦克莱恩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坐落在一处名叫“黑水”的沼泽
历史教科书难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运用语言学文本易读性理论的相关公式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对其难度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每百字非常用词和平均句长影响着历史教科书的难度。其中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中从题材上看文化史难度系数最大,从时间上看现代史难度最大。而造成这些难度的主要原因是教材中古语词等非常用词使用频率较高、欧化句式较多、语篇篇幅过长、板块过多等。  历史教科书非常用词 平均句长 难度 定量分
何谓“文本再构”?简而言之,即为重新构建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原有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抓住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创造出新的教学文本。为了对英语教材进行文本再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用多种方法对持有的教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运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文本的重新构建过程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使用教材、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创造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情,钻研自己
朝鲜:第1718号决议是“宣战公告”  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重的关切”,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金融等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这份决议案由美国提出,经各方讨论修改,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等努力下,一定程度体现出“有力”和“适度”。首先,决议排除了
2007年9月5日~6日8日~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9次部长级会议和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先后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APEC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18年后重返故里18年来,无论是亚太地区形势还是全球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也使APEC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越来越多经历18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年”的APEC,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今年的主题    APEC今年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