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端午中国味道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兴,是一座江南风情浓郁、水乡神韵独特的城市。7000年前在这里孕育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公元231年,嘉兴建城,城市肌脉延续1700多年基本未变。
  端午,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是“图腾的节日”“龙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吴越地区。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节目是竞渡和吃粽子。
  地处于“吴根越角”的嘉兴,端午民俗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战频繁,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伍子胥。清初诗人朱彝尊在《午日吴门观竞渡》一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可见嘉兴的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的吊屈原。
  嘉兴粽子更是历史悠久,名声远播。不仅是端午节的名吃,还作为独具风味的方便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
  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
  自1997年端午期间举办南湖民俗文化节起,嘉兴连续多年的节庆活动,都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时代新意。
  在2001年起举办的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活动中,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2009、2010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更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2009年举办了四大主题活动、十项群众性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2010年开始,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去年的活动于6月13日至17日举行,参加的嘉宾、演员、运动员有7000人次,直接参与的群众达100万人次。嘉兴已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今年,嘉兴将继续举行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主要有五项主题活动和八项系列活动。五项主体活动是: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201l中国嘉兴南湖竞渡;2011中国嘉兴子胥庙会;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暨踏白船表演赛。
  八项系列活动是:“我们的节日’端午”宣教实践活动;摄影名家走进嘉兴端午采风活动;“过端午、到嘉兴”旅游活动;端午农民画展览活动;市民裹粽大赛;香囊制作展示活动;端午美食大擂台;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今年的端午,嘉兴又将呈现给人们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景。吴越文化背景下的嘉兴端午习俗将得到更为充分的挖掘和传承,嘉兴端午将进一步扩展其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演绎出更为浓郁的中国味道。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其他文献
《孔子教拼音》周有光    本书收录了周有光先生近年来有关语言学、文字学的文章24篇,全面总结了周老对语言文字长达半个世纪的思考。作为中国文字改革的推动者、《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始人,周老亲历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风风雨雨,使得周老能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栩栩如生地描述由废除繁体字、中文拉丁化激起的论战场面,有理有据地论证语文改革为今天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妙趣横生地揭示语言文字与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
期刊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    文化月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是活态的,那些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重要民俗活动,只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如“泰山封禅”一类的大型仪式活动,都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您是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说法的?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活态”性。那些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后来消失了的,哪怕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
期刊
达仁堂,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企业,是有着300年历史“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由乐氏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创办。近百年来,达仁堂坚持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生产出了许多优质药品造福社会,确保了达仁堂金字招牌熠熠生辉。达仁堂从一个原始的作坊式老药铺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中药企业,它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于,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达仁堂特色的发展之路。    铭记历史激
期刊
在革命战争的历史上,中国有多少名山大川人们不会忘记,如白山黑水间的长白山,中原巍巍的太行山……当然,人们更不会忘记在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路上取得第一个大胜仗的雄关娄山。它竟然能够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竟然能够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400多年前,就在大娄山下,播州土司杨应龙为保全700余年的土司世袭制,反对明王朝的“改土归流”,依仗播州千里疆土、娄山雄关和乌江天险,聚军对抗明王朝,演绎了贵州历史上
期刊
延安老醮会由延安市安塞县东部和宝塔区西北部3个乡镇的1 00余个自然村组成,是以传统信仰为基础,祭奠、超度和追念“(民国)十八年大年馑”中罹难的本地“三代亡灵”及陕北广袤土地上的“孤魂野鬼”,以“祈保平安”为主题词,综合承载献祭、诵经礼仪,以及医药卫生、美术、歌唱、舞蹈、手工艺制作等多种内容的民间活动组织。它在我们的民俗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灾难中挺起身    “十八年大年馑”是80多
期刊
與此同时,60组400畲幅代表不同地域特色,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摄影作品在朔州平鲁区紫晨广场展出。经过一个多月征集,由文化部文化月刊杂志社、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平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四方宾明的赏析。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关注度,此次摄影展作品是从全国12000余幅参赛作品优中精选产生的。西藏的唐卡制作技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黑陶烧
期刊
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深受屯堡人的欢迎。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屯堡人定居黔土后,虽说有黔中地平土肥的天然优势,有明王朝对屯田戍边的优惠条件,但“草创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或村中空坝,或
期刊
济宁,一座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文化之城、商贸之城、生态之城,永恒地镌刻在人类的记忆里。这里是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孔孟之乡,享誉世界的东方文化巨人孔子就诞生在这里。2000多年间,《论语》流淌着温润和谐的光华,缓缓滋养着世人。明、清以来,这里更是成为“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运河重镇,千里浩荡、碧波连绵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融南汇北,积淀千年的运河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
期刊
沈家窑
期刊
青海湖祭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