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里,要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面对农村初中的数学现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 农村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0-01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许多家长固然要外出打工挣钱,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由长辈监护。由于这些老人的文化层次低,所以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总认为学那么多没啥用,只要会识个数就行。因此,导致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方面特别明显。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里,要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面对农村初中的数学现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呢?根据近二十年的农村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主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其次教师还可通过家长会或专家报告以及家访等方式,對家长宣传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耐心和责任,有义务的帮助自己的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因此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为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首先爱自己的学生。初中学生都是一群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有着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凡事想得多,所以我们教师要多投入感情,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进一步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2.其次创造情境。数学知识绝大部分是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感觉无味,作为教师要及时让课堂气氛活跃,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的这一节时,首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听一首儿歌《数青蛙》: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听完儿歌之后让他们在快乐中尝试着解决“n只青蛙 __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条腿, ____声扑通跳下水”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了问题。
3.让学生掌握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数学这门学科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仅看书而不做题是不行的,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学习方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课后整理、练习认真、复习总结。
三、要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它既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比如: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借助前面所学过的去括号,以及上节所学习的移项、合并同类项两个步骤,一般的学生自己看书都能够解决本节的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轻松的掌握了新的知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知道课前预习可以给学生在课堂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老师在讲台上讲的不亦乐乎,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纯粹向学生进行满堂灌。导致了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失去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高效地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1.课堂上老师导入的情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走进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顺利地学会数学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持续性。这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随之不断升高,学生会更加喜欢你的课,盼望着上你的下一课,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太明确,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在数学课堂上要全身心地关爱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多提问,尽管有的学生回答错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应以微笑、欣赏的目光给予肯定和鼓励,抓住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再让他们好好地展示。对不同的学生任何情况都不讽刺和挖苦而要平等对待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是在关心他、爱护他,从而唤起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可以说既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 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实际,把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难度降低,使新知识变成似曾学过的知识,或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同点和异点,进一步正确掌握所学知识。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还有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数学题材,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所有奋战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一线的同行们共同努力。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关键词】提高 农村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0-01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许多家长固然要外出打工挣钱,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由长辈监护。由于这些老人的文化层次低,所以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总认为学那么多没啥用,只要会识个数就行。因此,导致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方面特别明显。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里,要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面对农村初中的数学现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呢?根据近二十年的农村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主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其次教师还可通过家长会或专家报告以及家访等方式,對家长宣传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耐心和责任,有义务的帮助自己的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因此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为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首先爱自己的学生。初中学生都是一群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有着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凡事想得多,所以我们教师要多投入感情,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进一步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2.其次创造情境。数学知识绝大部分是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感觉无味,作为教师要及时让课堂气氛活跃,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的这一节时,首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听一首儿歌《数青蛙》: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听完儿歌之后让他们在快乐中尝试着解决“n只青蛙 __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条腿, ____声扑通跳下水”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了问题。
3.让学生掌握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数学这门学科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仅看书而不做题是不行的,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学习方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课后整理、练习认真、复习总结。
三、要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它既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比如: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借助前面所学过的去括号,以及上节所学习的移项、合并同类项两个步骤,一般的学生自己看书都能够解决本节的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轻松的掌握了新的知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知道课前预习可以给学生在课堂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老师在讲台上讲的不亦乐乎,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纯粹向学生进行满堂灌。导致了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失去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高效地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1.课堂上老师导入的情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走进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内容的情境,顺利地学会数学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持续性。这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随之不断升高,学生会更加喜欢你的课,盼望着上你的下一课,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太明确,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在数学课堂上要全身心地关爱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多提问,尽管有的学生回答错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应以微笑、欣赏的目光给予肯定和鼓励,抓住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再让他们好好地展示。对不同的学生任何情况都不讽刺和挖苦而要平等对待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是在关心他、爱护他,从而唤起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可以说既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 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实际,把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难度降低,使新知识变成似曾学过的知识,或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同点和异点,进一步正确掌握所学知识。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还有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数学题材,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待于我们所有奋战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一线的同行们共同努力。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