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互联网业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迅雷寻求出售、奇虎360和百度为接盘迅雷而幕后暗斗一事了。这也是迅雷在美国IP0折戟沉沙一周年来,再次跃入公众的视野。
事件的起因众说纷纭,10月24日,迅雷原首席财务官邹钧因个人原因离职,恐是坊间揣测的主因。互联时代,消息往往不胫而走,以致沸沸扬扬。直至10月30日下午,迅雷官方微博才披露了一组数字——“迅雷目前营收连续3年增长近100%,覆盖超过国内互联网用户的70%,月覆盖用户数达到3.27亿,拥有付费会员350万,已成为行业内第二大付费增值服务平台。在进一步巩固迅雷会员和迅雷看看的同时,迅雷将发力移动互联网,将发展重点放在旗舰产品迅雷下载上。” 迅雷CEO邹胜龙也现身澄清:“迅雷已经盈利,并不缺钱。”
迅雷自成立以来就多次宣称自己“不差钱”。然而,去年6月迅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IPO,业界就认为,这一方面是投资方借上市寻求套利退出,另一方面是迅雷资金吃紧的反应。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突然变冷,让迅雷失去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虽然在公开招募市场受挫,但是迅雷今年3月还是在私募市场上融资5000万美元。为什么大笔现金在握,还会有收购的传闻呢?笔者认为,原因不外有三:
其一,迅雷自身需要曝光。一年来,迅雷偃旗息鼓,少有露面,正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保持一定的曝光率,对迅雷而言十分必要。
其二,竞争对手背后下绊。美国电影协会的六大电影制片公司曾联手诉讼迅雷侵权,索赔700万元;搜狐、优朋普乐、激动网领衔的“反盗版联盟” 也曾对迅雷涉嫌盗版影片进行法律诉讼。朋友少,仇家多,负面消息无中生有恐难避免。
其三,业界揣测主观臆断。个别业界人士基于对迅雷本身的商业模式和获利能力的判断,加上迅雷CFO离职的事件导引,得出迅雷将被收购的结论,被无限放大了。
创立近10年的迅雷,按照企业生命周期分析,正处于低潮期。如何能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创造出令人信服的业绩,是摆在迅雷面前的问题。
其实,今天互联网公司的收购兼并,分分合合,在此前的“PC时代”都曾上演过类似的一幕。康柏当年收购DEC,如日中天,但很快就被惠普收购了。究其原因,康柏满足于“硬件天下第一”的头衔,疏于创新才导致了倾覆。在笔者从事IT领域报道的十几年间,见到过不少辉煌一时的IT企业逐渐衰落,最终退出市场的景象。实达曾经创造过“从16个人到16个亿”的神话,实达电脑鼎盛时曾名列国产PC前茅,然而IT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行业,任何的固步自封,犹豫迟疑,带来的可能是致命后果。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必须实现双轮驱动,而IT企业很多掌舵人都是技术出身,往往靠“一招鲜”将公司做大。不过,资本运营人才缺乏的弱势,往往在公司做大后很快就暴露出来,并有可能成为最短的“短板”。
由此看来,迅雷要继续成长,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事件的起因众说纷纭,10月24日,迅雷原首席财务官邹钧因个人原因离职,恐是坊间揣测的主因。互联时代,消息往往不胫而走,以致沸沸扬扬。直至10月30日下午,迅雷官方微博才披露了一组数字——“迅雷目前营收连续3年增长近100%,覆盖超过国内互联网用户的70%,月覆盖用户数达到3.27亿,拥有付费会员350万,已成为行业内第二大付费增值服务平台。在进一步巩固迅雷会员和迅雷看看的同时,迅雷将发力移动互联网,将发展重点放在旗舰产品迅雷下载上。” 迅雷CEO邹胜龙也现身澄清:“迅雷已经盈利,并不缺钱。”
迅雷自成立以来就多次宣称自己“不差钱”。然而,去年6月迅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IPO,业界就认为,这一方面是投资方借上市寻求套利退出,另一方面是迅雷资金吃紧的反应。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突然变冷,让迅雷失去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虽然在公开招募市场受挫,但是迅雷今年3月还是在私募市场上融资5000万美元。为什么大笔现金在握,还会有收购的传闻呢?笔者认为,原因不外有三:
其一,迅雷自身需要曝光。一年来,迅雷偃旗息鼓,少有露面,正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保持一定的曝光率,对迅雷而言十分必要。
其二,竞争对手背后下绊。美国电影协会的六大电影制片公司曾联手诉讼迅雷侵权,索赔700万元;搜狐、优朋普乐、激动网领衔的“反盗版联盟” 也曾对迅雷涉嫌盗版影片进行法律诉讼。朋友少,仇家多,负面消息无中生有恐难避免。
其三,业界揣测主观臆断。个别业界人士基于对迅雷本身的商业模式和获利能力的判断,加上迅雷CFO离职的事件导引,得出迅雷将被收购的结论,被无限放大了。
创立近10年的迅雷,按照企业生命周期分析,正处于低潮期。如何能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创造出令人信服的业绩,是摆在迅雷面前的问题。
其实,今天互联网公司的收购兼并,分分合合,在此前的“PC时代”都曾上演过类似的一幕。康柏当年收购DEC,如日中天,但很快就被惠普收购了。究其原因,康柏满足于“硬件天下第一”的头衔,疏于创新才导致了倾覆。在笔者从事IT领域报道的十几年间,见到过不少辉煌一时的IT企业逐渐衰落,最终退出市场的景象。实达曾经创造过“从16个人到16个亿”的神话,实达电脑鼎盛时曾名列国产PC前茅,然而IT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行业,任何的固步自封,犹豫迟疑,带来的可能是致命后果。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必须实现双轮驱动,而IT企业很多掌舵人都是技术出身,往往靠“一招鲜”将公司做大。不过,资本运营人才缺乏的弱势,往往在公司做大后很快就暴露出来,并有可能成为最短的“短板”。
由此看来,迅雷要继续成长,最大的敌人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