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手足口病(hand- 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有一定的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引起的。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以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小儿,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被感染者大多数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38-01
手足口病(hand- 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有一定的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引起的。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以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小儿,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被感染者大多数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引起并发症,短时间内可引起死亡。现将我科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45例HFMD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据统计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HFMD患儿45例,其中小男孩36例,小女孩9例,0~3岁的30例,3~6岁:5例,6岁以上4例,最小年龄是5个月2天,最大年龄是15岁,症状较轻的44例,重症1例。临床治愈44例,并发脑炎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主要症状:持续发热1-4天,体温在37.5-39.8℃之间,发热1-2天后发现手掌、足底、口角,口腔内粘膜,咽喉部、臀部等部位出现圆形或卵圆形斑丘疹和疱疹,患儿表现用手抓挠疱疹,厌食,哭闹。
2 治疗
患儿主要以发热、手足口疱疹,厌食为主的临床表现,来医院就诊确诊入院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用药方面主要是:1、抗病毒治疗,肌肉注射干扰素,连续3天,1天1次,再加上静脉滴注盐酸单磷酸阿糖腺苷,口服抗病毒冲剂或蓝芩口服液。2、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静脉滴注胸腺五肽,补充维生素,患兒不能进食的,可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喷雾剂给患儿喷咽喉部,减轻患儿咽喉部的不适,来增加患儿的食欲,补充营养。用炉甘石洗剂或龙胆紫涂抹患肢,高热者可口服退烧药,小儿布洛芬口服液或贴降温贴,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钙素原高者可使用抗生素。这样规范治疗3-5天,患儿也无其他并发症的可痊愈出院。
3护理
3.1 消毒隔离 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所以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隔离治疗。医生、护士、患儿的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都应认真按照“六步或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所有诊疗用物严格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用含氯制剂浸泡或者煮沸消毒,注意患儿的清洁卫生,勤洗手,无皮肤溃烂的可用速干手消毒剂给患儿擦拭消毒手,禁止患儿吃手。病室内每天通风2次,并用紫外线循环风定时消毒,避免继发感染,患儿产生的所有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焚烧处理。
3.2 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出现多发炎性丘疹、疱疹,由于汗液的刺激,皮疹发痒,患儿易抓伤,继发感染。每天给患儿洗澡,洗澡时不用香皂肥皂,沐浴露,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勤修剪指甲、趾甲防抓伤。每日用龙胆紫药液或炉甘石洗剂涂抹疱疹处,口腔除外,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肤破损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3 口腔护理与饮食调理 患儿均因口腔黏膜疱疹,溃疡引起疼痛,而影响食欲,患儿表现厌食,加之发热导致唾液分泌少,口腔容易感染。每天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遵医嘱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喷雾剂给患儿喷口腔,使患儿口腔舒适减轻疼痛。在饮食方面应每天给患儿进食温凉的流质,半流质的高营养的食物,如鸡汤、鱼汤,蛋花汤、芙蓉蛋、牛奶,米粉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粗糙的食物,进食后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如患儿口腔溃疡疼痛严重,拒食者,应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如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等。
3.4 高热的护理 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发热时每半小时监测体温一次,体温在37.5-38.5℃的患儿给予散热,温水擦浴或贴降温贴等物理降温,在38.5℃以上,给予口服退热药布洛芬或遵医嘱肌肉注射安痛定。若患儿有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精神不佳的应及时报告医生。
3.5 心理护理 由于疱疹的疼痛以及陌生的病房环境使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要和蔼可亲,热情取得患儿的信任,减轻紧张心理,配合治疗。
3.6 健康教育 为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入院后2-3天,护士应及时做好健康宣教,向患儿及家长讲解HFMD的有关知识、消毒隔离措施、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并指导家长做好病情观察。家长的积极配合参与,有助于患儿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4 结论
HFMD是一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本病扩散的关键。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以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小儿,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被感染者大多数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应指导患儿:勤洗手,常通风,晒衣服,吃熟食,饮开水,养成良好的、健康度生活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佳方法,而且99%以上的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通过规范的正规治疗在一个星期内可以痊愈。护理人员及家长应注意病情的观察及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伟.贾延敏.小儿手足口病58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
[2]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08.5.135.
[3] 常桂红.手足口病护理经验与体会.河北医药.2009.10.31.20.
[4]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05.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38-01
手足口病(hand- 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有一定的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引起的。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以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小儿,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被感染者大多数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引起并发症,短时间内可引起死亡。现将我科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45例HFMD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据统计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HFMD患儿45例,其中小男孩36例,小女孩9例,0~3岁的30例,3~6岁:5例,6岁以上4例,最小年龄是5个月2天,最大年龄是15岁,症状较轻的44例,重症1例。临床治愈44例,并发脑炎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主要症状:持续发热1-4天,体温在37.5-39.8℃之间,发热1-2天后发现手掌、足底、口角,口腔内粘膜,咽喉部、臀部等部位出现圆形或卵圆形斑丘疹和疱疹,患儿表现用手抓挠疱疹,厌食,哭闹。
2 治疗
患儿主要以发热、手足口疱疹,厌食为主的临床表现,来医院就诊确诊入院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用药方面主要是:1、抗病毒治疗,肌肉注射干扰素,连续3天,1天1次,再加上静脉滴注盐酸单磷酸阿糖腺苷,口服抗病毒冲剂或蓝芩口服液。2、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静脉滴注胸腺五肽,补充维生素,患兒不能进食的,可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喷雾剂给患儿喷咽喉部,减轻患儿咽喉部的不适,来增加患儿的食欲,补充营养。用炉甘石洗剂或龙胆紫涂抹患肢,高热者可口服退烧药,小儿布洛芬口服液或贴降温贴,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钙素原高者可使用抗生素。这样规范治疗3-5天,患儿也无其他并发症的可痊愈出院。
3护理
3.1 消毒隔离 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所以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隔离治疗。医生、护士、患儿的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都应认真按照“六步或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所有诊疗用物严格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用含氯制剂浸泡或者煮沸消毒,注意患儿的清洁卫生,勤洗手,无皮肤溃烂的可用速干手消毒剂给患儿擦拭消毒手,禁止患儿吃手。病室内每天通风2次,并用紫外线循环风定时消毒,避免继发感染,患儿产生的所有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焚烧处理。
3.2 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出现多发炎性丘疹、疱疹,由于汗液的刺激,皮疹发痒,患儿易抓伤,继发感染。每天给患儿洗澡,洗澡时不用香皂肥皂,沐浴露,并更换柔软的棉质内衣。勤修剪指甲、趾甲防抓伤。每日用龙胆紫药液或炉甘石洗剂涂抹疱疹处,口腔除外,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肤破损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3 口腔护理与饮食调理 患儿均因口腔黏膜疱疹,溃疡引起疼痛,而影响食欲,患儿表现厌食,加之发热导致唾液分泌少,口腔容易感染。每天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遵医嘱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喷雾剂给患儿喷口腔,使患儿口腔舒适减轻疼痛。在饮食方面应每天给患儿进食温凉的流质,半流质的高营养的食物,如鸡汤、鱼汤,蛋花汤、芙蓉蛋、牛奶,米粉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粗糙的食物,进食后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如患儿口腔溃疡疼痛严重,拒食者,应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如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等。
3.4 高热的护理 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发热时每半小时监测体温一次,体温在37.5-38.5℃的患儿给予散热,温水擦浴或贴降温贴等物理降温,在38.5℃以上,给予口服退热药布洛芬或遵医嘱肌肉注射安痛定。若患儿有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精神不佳的应及时报告医生。
3.5 心理护理 由于疱疹的疼痛以及陌生的病房环境使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要和蔼可亲,热情取得患儿的信任,减轻紧张心理,配合治疗。
3.6 健康教育 为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入院后2-3天,护士应及时做好健康宣教,向患儿及家长讲解HFMD的有关知识、消毒隔离措施、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并指导家长做好病情观察。家长的积极配合参与,有助于患儿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4 结论
HFMD是一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本病扩散的关键。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以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学龄前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小儿,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被感染者大多数症状较轻,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应指导患儿:勤洗手,常通风,晒衣服,吃熟食,饮开水,养成良好的、健康度生活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佳方法,而且99%以上的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通过规范的正规治疗在一个星期内可以痊愈。护理人员及家长应注意病情的观察及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伟.贾延敏.小儿手足口病58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
[2]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08.5.135.
[3] 常桂红.手足口病护理经验与体会.河北医药.2009.10.31.20.
[4]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