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后,会有一个校园的适应期。这个适应期有长有短,在这期间,每个大一新生都要开始慢慢接受新的校园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的种种变化。为解决新生适应问题,针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从几个方面对新生开展不同形式类型的活动,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大学环境。
  [关键词]新生;适应;入学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4
  一、开展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开学伊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开始陆续到奋斗已久的大学报到,在一系列的入学手续完成后,学校以及各个院系会对新生召开入学教育,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如形势政策与爱国主义教育、爱校与专业教育、安全知识与校纪法规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主题进行。这些给新生讲授的教育内容有的是一堂讲座,有的是一次参观,有的甚至贯穿整个学期,这就是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一新生的一个主要问题而提出的,我们称之为“新生综合症”。大一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就从一名高中生转变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这期间的转变发生的很快,新生要适应大学校园,会出现如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适应,学习环境、方法等方面的改变,生活环境、方式的变化,复杂人际关系的困境,心理、情绪上的波动,对未来、理想等的迷茫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个年龄,正值学生们的“成年早期”,处于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对世界、社会、人生、价值等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认识。因此,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在学生的整个大学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上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各个高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
  二、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集中教育阶段、深入教育阶段和教育结果反馈阶段。集中教育阶段一般从开学至军训结束。深入教育阶段从正式开课至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教育结果反馈阶段从大一第一学期后期大二学期前期。
  (一)集中教育阶段
  1、新生家长座谈会。小学和中学时期,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到了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考上了大学,对孩子的关注也下降,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学生可能之前没有离开家庭,所以进入大学后,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也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这不仅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因此,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大学开学报到时间为两天,从多年经验来看,有的学生会提前报到,而大多数学生主要是集中在第一天报到,第二天会有少量学生报到。而且,许多家长在给孩子办理好手续后会立即回家。因此,把新生家长座谈会一般放到报到的第一天下午,通过与新生家长坐下来面对面的交流,介绍学校、院系的基本情况、专业的设置以及就业前景等,借此机会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达到共同培养学生的目标。
  2、院系老师进宿舍:第二天学生基本上都报到完毕后,由院系老师前往宿舍看望学生。通过对新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动态,表达学校对新生的关心。
  3、爱校教育: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是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而有今天的成就。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的校史博物馆,使学生了解学校的校训、校风和校史,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爱校情结。
  4、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召开全体新生参加的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介绍院系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学籍管理与纪律、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特色、就业前景,以及黨团组织等。使学生尽快了解所在院系、所学专业、引导新生进行自我管理。
  (二)深入教育阶段
  1、校纪法规教育:一般由各班班主任组织新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罚条例等,使学生能了解。
  2、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展对口专业新老生交流会,邀请专业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高年级学生代表参加,向新生介绍学习、生活、就业经验,解答新生关于大学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如果有条件,可以联系学校或者邀请其他高校、组织前来为学生进行专业的讲授,如组织学生参加以个人成长、团队建设、人际沟通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课程,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3、安全知识教育:组织新生观看安全教育片,通过案例向学生强调个人人身、财产安全。通过与学校保卫处、公寓联系,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应急情况处理等知识。
  4、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新生开展心理测评活动,组织各班心理委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知识讲座。疏导新生刚刚走进大学校园后形成的各种心理压力,预防并解决新生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
  5、安全法律教育:邀请法律专业老师讲授基本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学校周边环境、交通、饮食等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意识。
  6、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各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成立小组,每周定期到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沟通,就学习、生活上的各方面问题与新生进行交流,并做好记录。
  (三)教育结果反馈阶段
  1、召开主题班会:以如何适应大学环境、班集体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学习方式为主题召开班会。学生发言,总结自己在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情况。广泛讨论,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2、征文活动:院系可以开展征文活动,如以“初进象牙塔”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学生以自己初入大学校园的心得体会为内容,文章体裁不限,鼓励学生写作,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新生教育结果。
  3、走访学生宿舍: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动态。
  4、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心理咨询中心反馈测评结果,及时处理问题。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如家庭贫困学生、身体有疾病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内向的学生等,及时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与不适,尽早帮他们解决困难,化解他们的疑虑,走出心理误区。
  三、总结
  实践证明,解决大学新生的“新生综合症”并非易事,需要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等的共同努力与长期坚持。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快速了解环境、融入校园的机会,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新生将会又快又好地适应大学新的生活,身心全面发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为自立自强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邵小康.浅谈大学新生校园适应期危机及其化解[J].咸宁学院学报,2012,(3).
  2、姚志红.浅谈大学新生问题及入学教育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8)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汤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对支气管插管胸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和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的影响.方法:拟行胸科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160例,年
2006年9月15日《光明日报》第4版《光明论坛》栏发表一篇文章《公共政策实施要从细节入手》,内容很好,引用成语“丝丝入扣”作比喻:“倘若将涉及民生的政策比作一件御寒衣的
龙争虎斗九里山,  血流成河铁甲寒;  箫歌惑楚军心乱,  十面埋伏突围难。  楚霸王失机败阵损兵折将,  被困垓下扎营盘;  绝地逢生无良策,  紧闭营门免战高悬;  望长空乌云翻滚秋雨密,  看汉营旌旗舒卷刀光寒;  助凄惨战马嘶鸣笳声乱,  惊人魂號角刺耳杀声震天;  好无奈,虎落平阳的楚霸王闷坐中帐饮闷酒,  他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浮想联翩:  悔不该怀妇仁放刘季生离鸿门宴,  悔不该轻看那
期刊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提出,已纳入国家规划和急需的特高压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投入建设,这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大的用电量需求、复杂的施工技术、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导致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成为高危险和事故频发的行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多数施工安全研究集中在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领域研究较少,难以满足对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预先发现安全
最近武汉疫情严重,这是有目共睹、老幼皆知,可是与此同时又涌现出了一大批把生死置之度外、可歌可泣的医护人员.所以话说,医者仁心,达句话流传了几百年.只要有好心,他肯定有
期刊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术,比较在两组患者手术结
中图分类号:G71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而且一定要突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必然是各行业中的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适应于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上。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
摘 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著名的心理写实主义小说,其中“陌生女人”这一人物形象也是作者创作的精神导向。本文作者主要从女性视角、生命价值、命运抗争、爱情的自由平等和激情宣泄五个方面来分析茨威格独特的人道主义理想言说。  关键词: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2--02  茨威格出
在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意义分析时,首先要保证从多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并在鉴赏过程中结合国家与民族的思想因素以产生情感共鸣为阅读与解读的目标;其次,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