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见月明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詩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内容包罗万象,技法多种多样。像笼着轻纱的梦,朦胧虚幻;像云雾缭绕的山峰,变化万千;像云天的明月,遥不可及。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现今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难度。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让诗歌褪去神秘色彩,显露出真实姿态。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学与考是脱离的,他们很难在课文中找到试卷的答案,这导致了学生不重视课本学习。如何打通课本内容与考试的通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就诗歌教学而言,很多老师在试卷命题时往往挖空心思去课外寻求资料,殊不知我们的教材就是很好的资源。倪文锦教授也认为可以通过阅读具有某中关联的多个文本,并进行整合,拓展与比较,读懂“一类文本”,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是分以下几步做的:
  一、打破模块,套讲必修选修
  我们选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诗歌模块是这样安排的:必修一选入四篇诗歌,必修二选入七篇诗歌,必修三选入八篇诗歌,必修四也有八篇。必修五没有诗歌部分。共入选诗歌二十七首,其中现代诗词有四首,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的。绝大多数学校选修的教材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书中“诗歌之部”共有三个单元,单元学习目标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每单元都重点阐述鉴赏诗歌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可以看出选修教材是按照诗鉴赏的认知规律编写的,所选的篇目也都是名篇佳作,能很好的体现每单元的鉴赏方法。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良课内教材资源呢?
  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一般是先学习必修教材,后学习选修教材,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因为必修教材是按照诗歌发展的时间脉络编排的,选修教材是按照鉴赏的认知规律编排的,如果先学完各个时期的诗歌的代表作品,再去学鉴赏诗歌的方法,显然不如将两条线结合起来更科学。况且讲选修教材的时候己经是高二下学期,即将进入高三的复习阶段,此时再讲鉴赏诗歌的方法显然为时己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习任务群”要求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认为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将必修选修结合起来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尝试这样来安排:
  进行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等现代诗词的教学时,先给学生印发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单元知识,意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在必修教材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结合选修教材中的《山居秋暝》、《长恨歌》来巩固、强化教学效果。
  进行必修二《秋兴八首(其一)》、《雨霖铃》的诗歌教学时,结合选修教材“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个单元知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情景关系,掌握相应的表达技巧,体会诗歌的意境。同样在必修教材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利用选修教材中该单元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旅夜书怀》来巩固强化。
  进行必修四《醉花阴》、《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歌教学时,结合选修教材“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知识,使学生掌握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的方法。再利用选修教材中该单元的《虞美人》、《将进酒》来现固、强化教学效果。
  在课时分配方面,因为课时少,我选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诵读选修教材相关课文,宏观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整合教材,打破模块,优化利用教学资源,既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让学生学练结合,建立了清晰的知识体系。
  二、强化专题教学
  在整合教材,打破模块的基础上,我还强化专题教学。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层级,给学生进行阶段性专题教学。一月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并进行综合练习。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答题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诗歌鉴赏能力的基础上,专题教学也是一种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方式。据此,我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设置了四个诗歌专题教学内容:“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思想情感”。
  掀起了诗歌盖头,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只是朦胧虚幻,还有梦的轻盈美妙:也不只是神秘叵测,还有山的巍峨清秀;它也不只是遥不可及,还有月的清新婉约。“千淘万流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虽然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牢牢把握住教学的根本,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诗歌教学应立足传统教学,继往开来,大胆创新,有效的打破教材体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科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他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班级法制建设,使学生法制观念  (1)要确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同一个班级的各个学生,性格,学识,家庭,兴趣,能力等各个方面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期刊
核心素養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活动中,我听了初中数学组每位参赛教师的课,也参加了其中的评课活动。在相互交流与探
期刊
摘要:小学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渗透阶段,也是训练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关键阶段,而“基于生活观察的课堂小练笔”选材范围小,内容较短,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形式多样,学生比较容易运用,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为中高年级的篇章写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年级 生活观察 小练笔 策略研究  生活观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的世界,如身边的人物、事物、景物、活动等,在一定的观察
期刊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 实质性 多元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既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也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近年来我校也在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和精神所在缺乏
期刊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为了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大增加。经调查表明,我国近几年的农村人口总数约为6.75亿左右,进城务工人员大约为1.8亿,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这就意味着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状况、人际关系、情感态度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因此,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
期刊
关键词:体验 感知 真实 情感  摘要:什么是体验式作文?体验式作文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体验之后把他们的感受变成文字写下来,写成作文的过程。体验式作文的教学思路就是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生活,抒发内心的感受为基础,也可以由老师设定一个写作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去写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的事情,最终让作文回归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作文内容才能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读者才会身临其境,感
期刊
在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的考查中,經常有对于一个分式若分式中的字母扩大或缩小几倍,分式的值发生怎样的变化的题目,我们通常是把字母扩大或缩小几倍后直接代入,这样计算量较大且不易很快得出结果,如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规律还是容易得到的。
期刊
一、行动体验,体验感悟  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行动(身动)体验是主要形式之一,通常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做”中得到丰富的体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游戏、科学实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社会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多样方式,给学生更多实践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保持盎然的学习情绪,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满载的收获,体验的感悟、灵动的文字在学生的笔下汩汩流淌。如教学苏教版第九
期刊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老师可以很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有些数学过程学生很难理解。无论如何讲,甚至反复讲几遍,同学们还是不易理解,想像不出,事倍功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化难为易,使难点分解成图像、图形,由抽象变为直观。如求阴影面积类的问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动画及实
期刊
学习有四步——预习、上课【课堂辅导】、复习、巩固练习【包括尝试应用】。预习是最好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这个环节必须让学生学会,实现独立完成。听课、复习、巩固练习可穿插,有机整合,以实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预习是最好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教是为了不教。离开学校后,面对各种媒体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形式的大量信息,他们如何解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或进一步自学,增加个人知识储备。如何才能具有“活到老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