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何以提供进入?——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启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于连认为与西方文化所不同,中国文化示意方式的特征是“迂回”,这种方式体现在文化的不同领域。在中国诗歌及其理论中对含蓄、隐喻、言外之意极其看重,这也是中国文化意义发展中的一大智慧,它能够在西方文化高度发达的领域里带给我们重返源头的启示和回归本质的引领。中国古典诗歌中善用的“赋比兴”的手法是在现象的规定性的基础上的“迂回”的表达手法,“迂回”并非“表象”,而是用曲折婉转的方式引发无尽的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迂回;进入;詩歌;赋比兴;隐喻
  法国汉学家、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迂回与进入》中最初将中国文化的诸多特异性归结为话语和修饰上的原因,其最为明显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表达上的“迂回”,他从政治、生活、军事、哲学、诗歌等领域来阐释中国话语氛围中“迂回”如何间接表达并提供“进入”的可能性,如从策略上的差异探讨中国传统兵法,从政治上的暗示到弦外之音,从诗文评论上含蓄隐喻等,都不以直说的方式来提供一种逻辑思维,而是通过含蓄、回避、曲折、暗示等手段间接表达意义,隐喻的魅力在于用一种曲折的视角、距离的观念确定语言本身之外的价值。本文将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探讨“迂回与进入”方法所带来的启示与创造价值。
  一
  于连将中国文明作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腊传统的中介,他向西方人展示与“正面”针锋相对的“迂回”,作为西方学者,他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发现了一种并不意在本质普遍性的“记号”的话语,在中国文化中,暗含的意义极为丰富,隐喻中智慧的价值也异常饱满,在此策略中,距离便成为有效的源泉,迂回也因而得以提供进入。在诗歌的赏析中,诗本身的表达是间接的,尤其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更有一种距离感,在两种文化相逐渐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往往会有自我和他者之分,亦或有亲疏远离之别,而于连所带来的“迂回”的方式恰巧带来了一种在解读的距离之上所产生的理性之情和感性之美。在《迂回与进入》中,于连至少提供了两种“迂回”与“进入”的指向,首先是在作者看来,所谓的迂回也就是语言的微妙性,即微言,重点在于话语的“间接”作用;其次,作者也运用迂回的方式来考查中西文化,最终迂回指向的便是回归。
  诗歌语言的倾斜性归结于某种言外之意,同样中国诗歌显露的也是一种戒备精神,无论是在政治生活还是现实生活,言语在其中承受着沉默的重负,同样从侧面来深入,这不仅仅是历史时代背景中政治问题所迫,亦是在话语背景下墨守成规的习惯。诗的世界表面看起来是自我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的禁锢,但从深层次而言却是向着各种精神牵引的开放的国度,既有自我的调节,又有憧憬的永恒。阮籍的《咏怀(一)》一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首诗虽描写了作者深夜弹琴的情景和孤独不安的忧思,但却隐含了诗人生活在魏晋南北朝相交的时代,当时黑暗的社会政治环境和诗人自身所处的地位境况造成他夜不能寐的缘由。诗中的“孤鸿”和“翔鸟”都另有所指,“孤鸿”系指诗人的形象,身为忠臣而独自漂泊在外,“翔鸟”则类比帝王左右的宠臣。诗人借用景物来写自己的“徘徊”、“孤独”,却没有指明或暗示其具体内容,以迂回隐喻的方式表达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对浑浊的社会政治的揭露和批评,这种比兴的手法较为隐晦曲折,表现出意义的多重性。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等,就其诗歌精神而言又有建安风骨之势。这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诗歌惯用手法使得我们在阐释诗歌意义,研究语言的隐含意味的同时,无论从体裁、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上都能够解读出更深幽的意蕴。
  二
  “迂回”不仅仅是一种曲折的隐喻,还提供了一种方式或路径,最终回归于思考或言语的最终本质,“当迂回表达的对象不再是暗示,这种迂回就不在意于缓冲或伪装,而是相反,它意在揭示。”①中国语言中独有的微妙的思维方式影响着表达方式,“迂回”自身便已提供了“进入”,当言语在表达这一个时,其实另一个已经涉及。在诗歌中,诗之意蕴不在诗之表层,而是诗之背后永没停止的隐喻的可能性。所指之事常在言外,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因而形象只是本质的表象特征,亦非价值之根本。所以诗歌中大多以“赋比兴”手法来表达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以迂回与借喻的方式体现内在性表达。王维的《红豆》一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借咏物而寄相思,首句因物起兴,接下来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在表面嘱人相思下其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此诗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用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以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这种语意高妙,婉曲动人的透露情怀的方式既有双关的妙用,又有语浅情深的委婉含蓄。这种迂回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借用的逻辑和隐喻的意义来创造相思的情境,不言情而处处皆情,将诗歌真实性与意境统一起来,以此事言彼情。
  三
  “迂回”不仅仅提供了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途径,其自身还具有创造功能。中国的“迂回”在示意和对话中具有一种独特的激发和创造功能,首先迂回的指引有不明言而领悟的飞跃,在诗歌中,就是“兴”的启示。在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中恰巧有一种超越的含义,从起源上而言,“迂回”虽是政治高压的产物,却深蕴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温柔敦厚”的语言及处世姿态,在后现代语境下,“迂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文学的一种途径。于连对“兴”的思考是在将“兴”与“象征”与“比”做出比较而切入,诗意自有妙处,“兴”的手法不过是一种不断返回自身的方式,也就是“迂回”得以“进入”的途径。“兴”的影响含而不露,在不动声色中便影响了接受者,并且这种“随风潜入夜”的感知使得影响更为彻底,更具穿透力,使得诗意昭然若揭。这就是“迂回”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的创造功能,它使得原本显而易见的事物产生一定的距离,在相对距离中产生美感,在此过程中便创造了更多的意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词之境界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言,“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②“景”与“境”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王国维所言的“境界”由景而发,“景”字有闹意,又有近之感,而“境”字有静感,又有远之距离,“景”字浅显易懂,而“境”字深入眼底,但它们同归于一个风景,差别在于领会风景的方法。这也就是“迂回”造成的隐喻距离,由“景”过渡到“境”有超越之意,又有进入之感,这是中国美学中关于诗作最为巧妙的地方。
  “迂回”的方法最终是为了回归,“迂回”是一种不直说的方式,它将中国传统生活中的示意,借用外在因素或通过内部差别进行间接的表达,“这种间接运作的目的是协调,它甚至自然而然地在另外的团体中出现。”③“迂回”尤其在文学语言中是一种艺术,它并不以固定的内容取胜,而是间接的表达情感,在中国诗人的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景”只是一种引发,从诗学理论中的“模仿”到诗歌经验中的“象征”,“迂回”是隐意,是一种情绪的引入和扩散,是中国智慧所独有的路。
  注释:
  ①[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与进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02版,第137页。
  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法]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与进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02版,第4页。
其他文献
【Abstract】: Emily Dickinson is a famous poet, who was parallel with Walt Whitman. She wrote more than eighteen hundred poems all her life, among which over six hundred poems concerning about death the
期刊
人如果可以永远像照片上那么活着,该有多好?  只想看到你的笑脸,努力的做一个滑稽的小丑,却发现并未令你笑,而自己早已热泪盈眶。努力的避免成为一只刺猬,而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你刺得遍体鳞伤。  大树为什么那般坚强?细细的树干哪能保护庞杂的枝条?是什么给了它如此强大的力量?竟然厚重的积雪也为它流下羞愧的泪水……  或许不是不愿折腰,而是不能折腰,因为如果它倒下,一切都就爬不起来了。  不知从哪里射来的一
期刊
【摘要】:如果生命是由死入生,那经历痛苦就成了必然,涅槃的代价就是身心俱疲,连带着精神的缺失将你带入另一个没有希望却始终追寻安逸的天堂。人常说痛感,是生命的本能;精神痛苦,更是人的文化本能。当真正的地狱重现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敢于正视这个地狱,敢于穿越这个地狱,敢于摧毁这个地狱,之后再去选择不一样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神曲》;地狱;痛苦;重生  每一句诗歌都是一个寓言,体现着每个作者对于现世
期刊
【摘要】: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具有质朴自然,意境高远,风格精炼独特。华莱士·史蒂文斯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及哲学家,他的诗作富含哲理,致力于将现实与想象完美融合,并广泛地运用象征的手法及出其不意的意象,其诗歌通常难以理解,深奥奇特。  本文的内容主要对比研究陶渊明的《饮酒》之五及史蒂文斯的《十三种观察黑鸟的方式》。华莱士与陶渊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诗歌在一定程度
期刊
【摘要】:三国时代魏国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核心论点是“声无哀乐”,即音声与哀乐互不相关,这与其后唐太宗李世民散见于各唐书中的“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太宗论乐》)的音乐美学观点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都在封建社会中表现出对儒家传统音乐思想的明显抵抗性,但是二者由于时代不同、政治身份地位有别等诸多因素而使此美学观点同源而殊途,如在对功利意识、音乐本体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并且
期刊
【摘要】:阿瑟·米勒的现实主义剧作《推销员之死》因充斥着各类冲突而极富戏剧张力,然而,这些看似激烈而集中的父子冲突、母子冲突、阶级冲突等实则是局部或似是而非的,由于对这些冲突的误读和忽视,受众很难认识到实际上冲突双方始终是犹太人社区和白人主流社会。其中,主人公威利所做的种种选择都是为打破隔离、超越歧视所作的努力。此种戏剧结构实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隐藏了双重结构,并借此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主题
期刊
【摘要】:《青衣》是毕宇飞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围绕筱燕秋的“嫦娥梦”展开,讲述了筱燕秋极力追求成为“嫦娥”而不得的人生悲剧,并揭示了欲望对人性的异化。青衣是戏剧中旦行里的一个重要剧角,主要扮演庄重高雅且命运悲惨的女性,毕宇飞以“青衣”作为小说题目,一开始就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筱燕秋作为戏剧演员,始终无法与“嫦娥”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这使她陷入疯狂的追寻,而无法反抗的命运更是让她梦想幻灭
期刊
【摘要】:《曼斯菲尔德庄园》反映了简·奥斯汀作为女性作家逐渐成熟和完整的女性独立意识。女性意识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作品不仅对女性命运做出了独特的思考和关注,而且从现实角度给女性指出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小说全方位、多层面体现了女作家觉醒的女性意识,为后来的女性文学起到启蒙作用。  【关键词】: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 女性意识  一、范妮形象中体现出的女性独立意识  《曼斯菲尔德
期刊
心中有德,才能涵容万物。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便是以德为本。孟子在立德问题上,高标高举,不遗余力,多有建树。在孟子眼里,立德确实是个功夫活。  古人尚德源远流长。“德”之古字即为“悳”,意思是说“直心为德”。 我们的先贤远在周朝之始就认识到一个道理:“天命靡常。”(《诗经》)天命是会被别人革掉的。《尚书》为此总结了一个真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因此周人不
期刊
【摘要】:结合政治文化的概念和叶弥的部分小说,挖掘作家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政治认知和对政治价值的评价,分析作家作品中的文化反思。叶弥以冷漠而温情、俯视而亲近的姿态在文本中书写出对政治文化的理解,她冷酷的记录着“文革”时期政治对于人性的残害,批判着追逐权力者的丑恶嘴脸,隐含作者对于遭受政治迫害压者和被权力牵制者的批判和同情。  【关键词】:政治;文化;叶弥;权利  一、政治对人的迫害  叶弥作品笼罩着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