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探究”与“伪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gji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8期刊载了张超老师的《〈项链〉教学实录》,张老师“针对(《项链》)这一传统名篇”,“运用新课程理念的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作了一些尝试”。张老师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出了新意,教出了特色,值得我们去借鉴、揣摩。但是在阅读体悟该实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才算是实施探究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教学方式,还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张老师这堂课实际上只“探究”了一个问题,就是:丢项链对玛蒂尔德来说是“断送”,还是“拯救”?那么,对这个问题究竟是怎样“探究”的呢?张老师组织了一场“讨论”,紧接着又设计了几个问题。从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和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推断出答案的获得是很容易的,学生基本上不需要深入细致的思考,只要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初步的印象,就可以答出老师预设的答案。从提问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几个提问缺乏应有的深度,基本上可以说是无效提问,哪里能够看出是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影子呢?
  所谓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的挑战性问题的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①
  从以上的理解来看,《项链》教学中,只是就某几个问题师生之间展开探讨而已,并且教师大段大段的总结式、结论式的语言频繁出现,尤其是在“探究”板块的最后,基本上是教师在独白。而学生一直在被动地听,被动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没有主动地参与进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质疑问难,没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尝试,这和真正的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尚有一定的差距。
  那么,在《项链》一课的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呢?
  首先要明确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具备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否则的话,教师所讲的东西过多,学生被动地接受某些观点,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伪参与之嫌。
  其次,探究活动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对于《项链》这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至少需要两个课时,将两堂课的内容放进一堂课内,高密度的教学效果势必使课堂节奏过于紧迫,教师始终背着时间包袱上课,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有些内容未能展开和落实,比如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也是本堂课学习的目标,显然分析不够。倘若这堂课一分为二,先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探讨小说主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探究,那么课堂节奏则更为从容,学生的参与面更为广泛,思考讨论的问题则更为深入。
  其实,《项链》这篇小说意蕴丰厚、构思精巧,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很多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深入思考和讨论交流。如:玛蒂尔德为什么不知道项链是假的?佛来思节夫人在得知项链的故事后,为什么把真相告诉玛蒂尔德呢?玛蒂尔德的项链到底是怎么丢失的呢?②我们还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结果又能怎样?根据故事提供的她的感情和行为,请你思考一下,她的未来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今天,当人们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之后将会追求什么呢?你认为追求身份地位有价值吗?③
  在对《项链》这一课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只要能言之成理,哪一种结论应该肯定。二是人性是复杂的,试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复杂的人性是不太客观的。
  探究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堂。
  
  【注释】
  ①孙祖学、陶宗保《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文学教育》2005年第20期。
  ②张强《玛蒂尔德为什么不知道项链是假的——〈项链〉教学反思》,《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1期。
  ③朱嬉《从〈项链〉的教学看美国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9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古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学习文言文应该以读为主,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切合实际,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注重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多读 善思 重积累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新生)来说,我们眼中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他们可能
8月10日,河南省信陽市光山县寨河镇耿寨村新生合作社社员正在收获莲藕。今春该合作社引进种植高效品种珍珠莲藕,现在喜获丰收,经成本核算平均每亩收入达到5000多元。合作社采取“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吸纳村里39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纯收入2.6万元,村民们通过种植珍珠莲藕走上致富路。(谢万柏 摄)
【内容摘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过学习《夏丏尊与现代语文教育》,笔者接触到了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理论,使平时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得以解答。本文试从两方面阐述笔者对该理论的理解及应用:一是知道有假想读者的存在,产生写作需要,为读者而写,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二是能进行有效评价,拓展多元交流,换位思考,心中有各种读者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夏丏尊作文教学读者意识  存疑来自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对“囚绿”深层含义,即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品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批注法;板块式教学法
【内容摘要】化学新课程倡导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中考命题不仅要求素材新颖,反映化学学科的新发现,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还应与化学的核心知识相融合,充分反映学习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的价值。信息题、开放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命题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挑战。引导教师必须注重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思维品格。本文阐述了信息题的结构特点;信息题的解题思路和题型分析;开放题的特点
【内容摘要】“教学相长”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比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教学相长的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天搞好教学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相长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对话教学、能促进教学创新、能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教学相长的对立统一规律。  【关键词】教学相长基本原理教学实践意义  我是在一个农村中学从教十年的英语老师,并且从事了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不论是教学,还是做班主任
【内容提要】自读课本是教科书的配套教材,是从名家名篇中选编出来的精华。但自读课本长期被忽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建立学生自读课本阅读记录、教给学生自读课本阅读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的阅读作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自读课本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什么?是听、说、
了解了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厌学问题的解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严峻挑战,我们无法回避。在新时代下,我们该如何转化?  一、以教育创新的理念看待学生厌学现象  长久以来,由于厌学者的种种表现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对他们可谓是“深恶痛绝”。但在新时代下我们应正确认识到转化厌学者的重大意义,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从产生根源入手,以教育创新的理念
江城春日,姹紫嫣红。  “过早了吗?打疫苗了吗?”上班路上,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网格员陈玲见到社区居民便热情打招呼。去年清明,她挨家挨户为居民送米送菜送药品;今年清明,她也不曾休息,一直忙着为居民安排接种疫苗时间、叮嘱注意事项。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我从武汉回来后,一直牵挂着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包括你们社区在内的武汉各社区生活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资料图)  20世纪70年代,是谈“麻”色变的年代,她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与麻风病人亲切握手;年过九旬,依然是个“上班族”,工作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如今,百岁高龄仍关注麻风病治疗进展。  她就是从美国归国60余年、全身心投入麻风病防治事业的“抗麻斗士”——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