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自信以制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的内在统一为源泉和依据,是社会主体对现存制度的理性确信并充满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制度表达,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超越了资本逻辑而走向人的逻辑,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追求,在制度运行和实践中推动党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因而具有鲜明的自身优势和比较优势.基于此,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性、党的事业变革的根本性、国际制度比较的优越性在学理上构成了新时代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政治基础、现实基础和外部基础.
其他文献
当前学界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主要在哲学建构、思想溯源、认识论定位三种范式下思考,集中回答了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以何视角写”三个问题,存在着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定位、黑格尔学派对马克思思想影响、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阶段的认识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等多个问题的争议.然而现有研究只在静止的思想二维坐标轴上探讨思想家的思想、思想史的思想,可以思考让静止的思想运动起来,探究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核心创造——“定在中的自由”——对当代问题的回应与启发.
个体与共同体的互动关系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核心话语,更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风险治理的关键性命题.通过提炼"空间-关系-角色"分析框架可以发现:个体在不同类型社会关系中演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逻辑,在不同性质空间中亦有不同的关系承载和角色切换.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治理的突发性"检验场",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社会实验"图景.病毒的人际"无差别"传播具有较强的空间渗透性和整合性.其间,身体空间、熟人空间、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相互交错,本位角色、熟人角色、职业功能角色与公共角色多重演绎且行为逻辑异化,关系
北宋衙前"役重破产"是衙前役法问题的真实写照,由此开展的衙前役法改革,是北宋役法改革的核心内容.衙前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衙前应役者没有经营官场生态的经验,但北宋政府初步拟定的役法改革目标是实现应役人的公平性,以及保有乡村社会的发展动力.衙前役法改革主要围绕户等问题展开,先是宋仁宗朝尝试韩琦的衙前新法及韩绛的"五则衙前法",继而废除里正衙前,轮差乡户衙前,只是优化了应役衙前的公平性,直到神宗朝推行免役法才真正考虑应役者的意愿或担负衙前重难的能力,而元祐初年废除免役钱后衙前"雇募"改"招募",衙前役法问题又集
目的 交通事故发生后急需交通急救与生命救援,但长期以来交通事故生命救助中存在“报警延误、救援迟缓、康护粗疏”等突出难题,探讨公路运输事故生命救助体系,旨在最大程度降低交通事故死亡及伤残,践行平安中国、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方法 依据交通事故大数据和比例风险建模方法,结合事故创伤生命周期时间链,构建公路运输事故生命救助系统形式化模型.结果 建立符合国情的交通事故三级生命救助系统模型,经实证分析,实际效应与预期基本一致,依据模型变量参数提出系统关键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结论 交通事故生命救助系统是以人的生命为
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消极性与保守性,变相肯定了作为政治解放成果的资本主义政治国家.要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就必须与为政治解放辩护的旧哲学世界观决裂.资本主义政治国家以虚假普遍性强化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继宗教异化之后发生了政治异化.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政治批判的现实任务,解放政治成为超越政治解放的出路.马克思勾勒了解放政治的大致轮廓: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初步确立,申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全体社会成员真实参与公共事务.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相互联结构成了国家与社会,人民才是国家与社会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收录的《吴命》,残缺严重,给全文的编连、缀合和释读都带来很大困难.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意义群分析"和"关键词系联"的方式,对《吴命》原简重新进行了缀连编排.依据新的缀连结果,结合传世文献资料,可以认为《吴命》就是公元前484年吴国使臣献功于周的告劳之辞,主旨是表白吴国出兵陈国、维护周王至亲之国的功劳.《吴命》补充了《左传》哀公十年"吴救陈"的细节,同时也反映出这一时期吴、楚两国在该地区激烈的争夺.《吴命》的文辞反映出,吴国想仿效齐桓晋文先例,走"尊王攘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要求.本文提出乡村产业体系是不同类型乡村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是不同类型乡村产业并存共生、既竞争又合作的结果.我们需要构建的乡村产业体系,应该是以农业和乡村特色资源开发为根,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本,以统筹激发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安全等多重功能价值为魂,农民参与、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要着力解决乡村产业政策支持边缘化和对乡村产业特殊性重视不够的问题,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乡村产业发展更
目的 研究在不同道路上音乐对于疲劳驾驶的唤醒作用.方法 采用模拟驾驶舱仿真实验,通过实验收集的心电、主观疲劳评价等驾驶疲劳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采用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驾驶疲劳度量的心电指标随播放音乐的变化的显著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的方法对主观疲劳评价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定,最终以综合评定的结果为参照对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音乐对驾驶员驾驶疲劳的心理指标参数频域分析的低频成份(LF)、频域分析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正常心跳间距之间的标准差(
网络形成了多维时间,带来知觉场与心灵结构的深层变异,并引起艺术的变革.时间的加速生成了"消失的美学",成为传统艺术与光线艺术的分界线.凯瑟琳·海勒提出的"模式/随机"范式与"消失的美学"存在相通性,是对后者的理论阐发与具体化.时间重置带来了新的艺术可能性,在时间重来的故事框架中,借助虚构与现实的本体越界,实现游戏与叙事的融合,成为当代数字艺术创造力的源泉.时间的日常化造成艺术共享时间的缩减,弹幕积累了碎片化时间,形成虚拟的共时性,带来文艺接受与生产机制的变革,从文化象征形式上,呈现了由印刷时代叙事文化走向
建成当代文化强国意味着中国已经有能力来言说自己的实践和中国经验,有将中国经验上升为世界文明价值诉求的普遍性表达的能力,有为中国道路合法性辩护的能力,彰显了国家文化主权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政治意识的自觉和使命担当.究其实质,当代文化强国的价值诉求是实现人类文明价值的普遍表达,以人类文明的一种普遍形态为世界文明进步树立典范,以人类价值诉求的普遍性赢得世界的广泛尊重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