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男胖十之八九患高血压,年轻男胖的高血压常常有两个特点:一是难治,二是舒张压(俗称低压)高。
舒张压高的血压俗称“低压高”,多发于年轻男胖身上,量血压显示为收缩压(高压)正常,但舒张压(低压)高,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为“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多见年龄三十五至四十九岁人群。
已有医院临床总结,在小于40岁的中青年高血压人群中,“低压高”型占高血压患者60%;四十至四十九岁高血压患者中占35%。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出现不适也经常在休息后得到缓解,所以经常被人们忽视,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大多得不到及时治疗。
“低压高”表现为头胀、头晕、胸闷、疲劳感,和感冒不舒服有某种相似。
“低压高”患者大多和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工作紧张、缺乏锻炼、缺乏医疗保健常识胡吃海喝者居多,尤其喜欢饮酒的比例较高。所以体重较重、腰围较大,这类中青年男胖,即使不知道自己是否高血压,也应该去体检了。
有的医生将高血压细分成三种类型,以方便治疗和指导患者自我调理,除“低压高”以外,另外两种类型为:
联合高高血压:俗称“高压低压都高”。指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了(即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同时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是高血压中的常见类型,这类病人发生心血管的风险高,老中青年均可见到。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俗称“高压高”。以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甚至偏低为特点的高血压,常见于老年人群,主要原因是动脉已经硬化,弹性很差,这种高血压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虽然医界传统上认为,这种“低压高”,罹患心脑血管急症的风险小于其他高血压,但近期临床已经发现,“低压高”和其他血压的同龄人相比,呈现肾脏损伤,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增加,同时也发现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受损。
此类患者难治的原因与肥胖有关,如果不控制体重,只靠药物降压疗效不明显,同时要遵医嘱解决肥胖问题。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修改“高血压”标准,收缩压达到13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达到80毫米汞柱,就已经撞到高血压限高竿了,而不再是以往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才算高血压。
标准出台之后,全美国大约有46%成年人都得了高血压,其中许多人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下。如果依照旧标准推算,全美国约有32%成年人有高血压。
一夜之间,有14%的美国人加入高血压行列。
消息传到中国,很多网友首先恐慌,自己原来不是高血压,也一夜之间成了“高人”。这部分与高血压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人群,多系这种年轻胖人。
针对美国人这一最新标准,当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赵春霞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美国标准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如按130/80的标准,中国高血压的人群会更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主任蒋立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告诉公众,不必过度恐慌。
蒋立新分析:中国目前高血压的防控严峻程度和着重发力点与美国存在明显不同,标准也许适合于美國,但未必适合于中国。短期内我国不会修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颁布这项新定义标准的美国医学专家们也指出,更改标准后变成高血压的人群,其实需要服药的比率并不高,状况都是属于早期阶段,只要通过生活习惯改变,例如改善饮食、多运动以及减少压力等,症状就可以获得改善。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因此,年龄小于50岁的“低压高”应及时诊治,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注意改变饮食习惯。
患高血压风险的人群,除众所周知的家族史、压力大外,以下人群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男性;35岁以上;吸烟者;肥胖者;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长期过量饮酒者;不喜欢活动(一周微出汗体力活动或锻炼时间少于150分钟)。
舒张压高的血压俗称“低压高”,多发于年轻男胖身上,量血压显示为收缩压(高压)正常,但舒张压(低压)高,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为“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多见年龄三十五至四十九岁人群。
已有医院临床总结,在小于40岁的中青年高血压人群中,“低压高”型占高血压患者60%;四十至四十九岁高血压患者中占35%。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出现不适也经常在休息后得到缓解,所以经常被人们忽视,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大多得不到及时治疗。
“低压高”表现为头胀、头晕、胸闷、疲劳感,和感冒不舒服有某种相似。
“低压高”患者大多和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睡眠不足)、工作紧张、缺乏锻炼、缺乏医疗保健常识胡吃海喝者居多,尤其喜欢饮酒的比例较高。所以体重较重、腰围较大,这类中青年男胖,即使不知道自己是否高血压,也应该去体检了。
有的医生将高血压细分成三种类型,以方便治疗和指导患者自我调理,除“低压高”以外,另外两种类型为:
联合高高血压:俗称“高压低压都高”。指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了(即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同时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是高血压中的常见类型,这类病人发生心血管的风险高,老中青年均可见到。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俗称“高压高”。以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甚至偏低为特点的高血压,常见于老年人群,主要原因是动脉已经硬化,弹性很差,这种高血压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虽然医界传统上认为,这种“低压高”,罹患心脑血管急症的风险小于其他高血压,但近期临床已经发现,“低压高”和其他血压的同龄人相比,呈现肾脏损伤,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增加,同时也发现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受损。
此类患者难治的原因与肥胖有关,如果不控制体重,只靠药物降压疗效不明显,同时要遵医嘱解决肥胖问题。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修改“高血压”标准,收缩压达到13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达到80毫米汞柱,就已经撞到高血压限高竿了,而不再是以往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达到90毫米汞柱才算高血压。
标准出台之后,全美国大约有46%成年人都得了高血压,其中许多人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下。如果依照旧标准推算,全美国约有32%成年人有高血压。
一夜之间,有14%的美国人加入高血压行列。
消息传到中国,很多网友首先恐慌,自己原来不是高血压,也一夜之间成了“高人”。这部分与高血压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人群,多系这种年轻胖人。
针对美国人这一最新标准,当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赵春霞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美国标准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如按130/80的标准,中国高血压的人群会更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主任蒋立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告诉公众,不必过度恐慌。
蒋立新分析:中国目前高血压的防控严峻程度和着重发力点与美国存在明显不同,标准也许适合于美國,但未必适合于中国。短期内我国不会修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颁布这项新定义标准的美国医学专家们也指出,更改标准后变成高血压的人群,其实需要服药的比率并不高,状况都是属于早期阶段,只要通过生活习惯改变,例如改善饮食、多运动以及减少压力等,症状就可以获得改善。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因此,年龄小于50岁的“低压高”应及时诊治,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注意改变饮食习惯。
患高血压风险的人群,除众所周知的家族史、压力大外,以下人群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男性;35岁以上;吸烟者;肥胖者;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长期过量饮酒者;不喜欢活动(一周微出汗体力活动或锻炼时间少于1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