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袄儿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的女子爱穿花棉袄儿,红红绿绿的一身往雪地里一站,甚是俏皮可人。
  然而谁能想到这花袄儿竟是关东山上一个女土匪的名号,因那女匪平素喜穿一身花棉袄故此得名。
  那女子早年也是良家女子,十七岁时被土匪掠上山来。当年老当家的已年过五十,得了这水嫩的女子,终日把在手里,十年不到就掏空了身子,不能再下山做活儿了。
  花袄儿与老当家的虽无恩爱可言,却也学得了打枪杀人的本事,也曾随着绺子出来做了几趟活儿,几年下来练就了一身的胆识和满腔的泼辣,大口喝烧酒,粗口骂着娘。
  老当家的虽然病倒了,但山寨不能群龙无首,于是,花袄儿便领着手下弟兄们四下干活儿。
  每次打家劫舍花袄儿都对手下弟兄们说,敞开了往怀里搂金银,解开了裤子随便乐呵,完事后把场子清理干净点。
  土匪们会意,各个奋勇当先,都说跟着花袄儿干活儿痛快。
  又过了几年,老当家的命归西天,花袄儿自然便当了家,带着百十号弟兄只打劫大户富商,并不扰穷苦百姓,更不与官府为敌。
  花袄儿此时已年过三十,每次打劫时也会将那些大户人家的年轻男子掠上山来,一番消遣过后,次日便杀掉。十里八乡的富户商贾闻听花袄儿的名号都不寒而栗。
  一日,花袄儿领着弟兄们去端十里外的大户赵家,一番火光血影,干净利落。顷刻间,赵家钱财一空,老小丧命。
  刚欲撤离时,一个小土匪又从房间里找出一人,那人带着黑色圆眼镜,一身水蓝缎子长衫,年纪不过二十一二,面貌白皙清秀,目光惊恐,瑟瑟发抖。
  花袄儿从不曾见过这般斯文的男子,心生喜欢。见他这般模样又不觉多了怜惜。問了身份,自言是姓安,是刚被请来教小少爷读书的先生。
  花袄儿将这安先生领上了山寨以酒食相待,温声细语,次日也并未要了他的性命。多日来二人夜晚同榻,白日里却以姐弟相称。
  安先生也时常讲些孝悌廉耻、巾帼烈女的故事,又教花袄儿认字写字。时间一长,花袄儿便觉着离不开安先生了,终日厮守,也不紧着想那打家劫舍之事。
  花袄儿虽然在山林中养出了野性,但自从身边有了安先生便也多了几分女儿家的柔情。安先生也逐渐适应了山里的岁月,也能和花袄儿举碗对饮。
  此后,每次下山做活儿之前,花袄儿便告诉弟兄们,只需打劫钱财不伤人性命。
  转年开春,安先生的生辰即到。花袄儿想下山到县城为安先生寻个物件做贺礼,于是便脱下身上的花棉袄,换了青衣小帽男装打扮骑马下山。
  在一间文房四宝铺子里,花袄儿看到了一方砚台,掌心大小,玲珑别致。花袄儿并不知道这是上好的端砚,想着安先生会喜欢也不讲价钱,付了钱便走。
  刚一出门,便瞅见当街围了一群人,花袄儿近前一看,一个酒醉的日本浪人正要当街凌辱一个女子,围观众人竟无一人出手阻拦。
  花袄儿一时气愤,从怀里掏出暗藏的手枪,当街击毙浪人,然后打马扬长而去。
  安先生见了砚台爱不释手,从此终日揣在怀里,时常用手盘磨。安先生欢喜之余问了下山的见闻,花袄儿便随口讲了经过。
  过了几日,有线人告知花袄儿,日本关东军找当地奉系剿匪军交涉,正四处悬赏当日凶手。花袄儿并不在意,只是近期不再下山做活儿就是。
  又过些时日,天气渐暖,安先生见花袄儿仍是一身旧棉衣,上面已经有了几处破洞,便说要下山给花袄儿买些新布料,做几身夹袄穿。花袄儿见安先生如此体贴,心生暖意,本想随同一起去,但又想起前日之事,下山多有不便,天刚亮就亲自将安先生送到了山下,一路上多是嘱咐之语。
  一整日花袄儿都心神不宁,惦念着安先生早早回山,可直至掌灯也不见人回来。花袄儿拿了火把不骑马也不带人,独自奔向山下。刚到山脚,便迎面来了一队人马,各个身着军装,手持长枪,将花袄儿团团围住。
  花袄儿惊诧地看着眼前人马,忽然见安先生也在其中,先是不解又似乎明白了什么,身体战栗,双眼含泪直直盯着安先生。
  安先生看了一眼花袄儿,转过身去。
  原来那安先生并不是什么教书先生,而是赵大户家的长子赵知儒。
  一阵枪响过后,赵知儒转过身来轻轻唤了一声“姐”,走过来把一块新花布盖在了花袄儿的尸体上。
  花袄儿的故事是过了很多年以后,一个开文房店的老先生在一个冬天的夜里,一边喝酒一边讲给小伙计听的。老先生说完,瞅了瞅一直盘在手里的砚台,那砚台已经包了厚厚的一层包浆。
  (插图:洪瑞霖)
其他文献
那个花瓶又掉了。里面新插的几朵白百合和小部分水洒落出来,瓶身在地板上左右滚,发出咚咚声,然后停止,没有一点儿破碎的迹象,要知道它是从斗柜上掉下来的,有半身高,鬼知道怎么回事。他弯下腰拾起花瓶,把白百合重新插进去,用手心擦了遍瓶身,又晃了晃,添了些水,放回原位,紧靠着妻子的照片。这也是妻子最爱的花瓶,瓶口到瓶底均是一片洁白,腰身纤细,线条优美。她嫁进来时,它就一直摆放在客厅的斗柜上,位置显眼,瓶身造
期刊
一楼到二楼二十级,二楼到三楼二十级,总共四十级。这个加法王平凡从三十岁做到了四十八岁。  王平凡在这个科级局委里担任一个小股长,一米六八的身高,五官虽然端正,组合到一起却并不显得精致,正如他的名字,从内到外透着挥之不去的平凡。  一楼是各股室面对群众的窗口,二楼是档案资料室,三楼是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党组成员、副局长、局长等大小领导们的办公室。马上要换届了,从一楼升到三楼是王平凡的夢想。  现实
期刊
好男有毛不鞭春,周组长你不能这么促狭咱寨子的老少爷们儿!说话间陈六把裤管撸起来,展示那一腿浓密的汗毛给周志山看。  怎么就促狭寨子里的老少爷们儿了?明明是大好事一件!开春,周志山巴心巴肝找了县里惠农合作社下乡,但凡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免费送种子生物肥,真正天上掉馅饼的事呢。  砸谁头上谁不乐呵啊。  偏偏村主任陈六黑起一张脸,给周志山来了个夹枪带棒。  周志山驻黑王寨工作组有日子了,晓得这话里枪也好
期刊
地铁开往机场北方向。  他受刑般垂着头吊在拉环上。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空位,坐下,累得几乎虚脱。对面是一个拖着大行李箱的男子,他一直坐着,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这家伙戴着黑框眼镜,体态微胖,有种慵懒与淡漠。一看就是上流人士,有钱有地位,要不在这种特殊时期还能坐飞机?而且对身边那几条又白又嫩的大长腿视而不见,连瞥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一看就是美女玩腻了的人。  再看看自己,干一天活儿,攒了一身累,回去连个
期刊
剑带青锋,寒气逼人。剑为青铜剑,有年头,锈迹历历,却裸露于野。  青铜剑倒栽于黄土,锋尖直指苍天。少年牧鹅,赤裸的脚被尖锋刺伤,血染黄土。少年不甘,取锹而掘之。剑出,一把青铜剑,仅锋刃突出,剑身疏松,敲击,斑斑脱落,但青铜剑内核仍好。  少年拔剑向草,凡辣蓼、灰灰菜、苍耳、火把草纷纷倒伏。  少年大喊一声:好剑。又向鹅,鹅惊悚万分,大声呼出凄厉的叫声:嘎哦——嘎哦——嘎哦——原野回应,好久不曾落下
期刊
往白云山的路上,申小荷犹豫不决。她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让白主任和小黄找到那棵半枫荷。  一年前,申小荷参加省厅组织的珍稀植物调查,在白云山的林子里,发现了一棵半枫荷。  在珍稀植物的档案卡片里,都留有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因此,局办公室的白主任,直接找申小荷带路,再找那棵半枫荷。  白主任找半枫荷,完全是为了马局长。白主任打听到,半枫荷的根熬汤服下,可以治马局长的病。可半枫荷是珍稀树种,国家二级保
期刊
鸡死了,是方块3弄死的。  很多年之后,我依然记得梁阿远跟我说这句话时,直勾勾地盯着半空的眼神。他扯着白布条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红。白布条很快将被写上“大人千古”的字样,郑重其事地被挂上吊脚楼的房梁。  都什么时候了,还记得你那些鸡。我一向不喜欢听人诉苦,想要试图打断梁阿远的回忆。  为什么不?梁阿远反问我。天色的昏暗可以有效地掩盖我的不耐烦,我没有回答他。  不远处,戴着白色麻布高帽子的人们,正
期刊
张喜万是开酒坊的,酿酒、品酒,但他不嗜酒。  在古薛老街,张家、李家、孙家酒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张家贡酒,李家烧酒,孙家老酒,无论从色泽上,还是酒香上相比较,都毫不逊色,分不出魁首、榜眼、探花。斗酒大赛,张家、李家、孙家,并列酒状元。  明里分不出伯仲,暗中斗。张家、李家、孙家,各自吆喝自家的酒香,各夸各的酒好,好像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今日你掠夺我一座城池,明天我斩杀你一员大将。你施计蒋干盗书
期刊
费小安和程名胜是高中同学。  程名胜是做工程的老板,在费城建筑行业,多少有些江湖地位。偶尔,程名胜也会招集一些玩得还好,或者混得不错的同学聚餐。费小安不算玩得好的,但毕竟在机关工作,勉强算混得不错,一般也会在邀请之列。  同学中混得好的不多,程名胜算是翘楚了。  同学聚餐,坐位不用太讲究。程名胜是请客东家,一般坐主位,其他都是先来后到随意就坐。费小安低调,基本都在下首选个位置,喝酒吃菜,听着程名胜
期刊
老唐蹲在院中大红石上,借着惨白的月光,抓出一把干烟叶子,揉碎了,卷成旱烟筒,用嘴刚吧嗒几下,立刻满院子烟雾缭绕起来。  这是氾城六月底的天,闷热无风,知了也扯着嗓子,直剌剌叫不停。老唐是氾城老地下交通员,昨夜他接到一条死命令:护送译电员张弓去豫南根据地。  可不知怎么,消息被灰布褂(侦缉处)嗅到了,全城戒严,满大街乱叫乱咬,一时间,氾城,这个伏牛山麓的小城,风声鹤唳,像盖着盖子的大蒸笼,憋闷委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