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此次“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此次教材修订中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这些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的代表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从孟子的“舍身取义”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到今天的“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等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闪耀着。
   古诗文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我们传统的血脉,是我们精神的摇篮,它的背后是我们五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中诸如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等等,都是我们今人须拥有而缺少的。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的古诗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所以,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就是对语文素养的重视,就是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
   现以《登飞来峰》为例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背诵古诗文,联系背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登飞来峰》时,通过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背出了王安石的许多诗歌,然后师生共同背诵《元日》《泊船瓜洲》《梅》。教师再讲解《元日》写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由这个《元日》背景引入《登飞来峰》写作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这样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学习本诗的兴趣。
   二、诵读诗歌,感知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教学《登飞来峰》通过自读、范读、指名读、齐读,使学生对本诗所描绘的画面有了一个整体感知,加之美妙音乐,帮助学生更好进入诗境,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了解詩意时,教师讲解“鸡鸣见日升”与“浮云”两个典故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感知传统文化丰富内涵,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鸡鸣见日升”的典故,《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那么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学生就会理解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学生就会懂得作者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浮云”的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在北宋仁宗时候,社会危机四伏,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教师讲了这个典故学生就会理解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表现了王安石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的决心与气魄。诗前两句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王安石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两句表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志存高远方能一览无余,胸襟万里的哲理。学生就会感知到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利于学生在学习后活学活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吟咏唱和,体会诗趣,畅享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在唐朝的时候,诗词是配音乐的,供人吟唱。吟唱艺术,是我国诗词园地中的一枝奇葩。通过吟唱使人体验诗词的声情美。吟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吟唱是诗词艺术的再创作。通过吟唱能使人品味到诗词的诗情和意趣,能使诗词中的形象得以再现。好的吟唱,除了享受音韵无穷之美外,还可以从中感受到理解美和鉴赏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人是怎样吟诗的呢?在教学《登飞来峰》时,老师首先让学生听《登飞来峰》的吟唱,听后说感受,老师再指导吟唱方法,学生试着吟诵本诗。然后让学生再听《登飞来峰》的古诗今唱。这样使古诗的教学变得流畅美妙、古韵十足,真正让学生领悟古文化的魅力和经典的芳华。    四、通过名人引用,说感悟,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人回味无穷。2011年3月,温家宝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提问时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后,中美关系有个良好的开端。我曾经讲过,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其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朝王安石《登飞来峰》。2017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引用了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学了《登飞来峰》这首诗,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这样陶冶了学生情操,实践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五、阅读诗歌,积淀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蘊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浪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的古诗文,无时不在地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志气,顿悟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修养。古诗文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让孩子从小了解学习背诵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显得犹为重要,学习本诗后,乘着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背诵作者王安石其它经典诗篇,这样他们背读多了,积累多了,自然写文章信手拈来,抛砖引玉,欲罢不能,使他们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在一代一代人身上传颂。
   古诗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深厚的文化精髓,我们要发挥古诗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汪功清,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中教师。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习作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新课改中强调“三维一体”中就有“情感和价值观”。显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说真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坦露自己的真情呢?  一、习作内容要“打假”须与生活共进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与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语言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能够使语言能力的训练更加真实,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但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播语言知识上,还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多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发现经典语言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想要使学生累
2018年8月21日,腾讯历史频道“短史记”中发表了其频道主编、历史研究者谌旭彬先生的《语文教材里的“四大论证方法”逻辑混乱,是有害的》一文。文章主要剖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最为常见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四大论证方法存在的逻辑缺失问题。谌先生引用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对上述四种论证方法进行了分析评点,其主要结论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四大论证方法本身并不是一个有逻辑的东西,有些甚至
习惯了基于试题研究教学的范式,除了教学研究课、示范课的教学之外,在初中語文教学中研究教材,深度发掘教材含义的优良传统正远离当下的课堂,而即使是研究课、示范课,上完之后还是要补上应试这一内容的。这种教学研究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与应试形态下的教学现状,形成了典型的“两张皮”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尽管早就有人强调,教材分析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精度、深度及广度[1],但为什么教材分析以及教材
好多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语文成绩感到很头疼,为提高孩子的成绩想了许多办法,走了很多“路”,考试成绩仍然是外甥给舅舅打灯笼——照旧。其实学习语文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语文成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扎稳打,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早起晚读记重点   我国古人很重视背诵。古时候的学子们为了考取功名,没有不把“四书”“五经”背到烂熟于心的,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活动,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综合性学习却是最难把握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搞好语文教学是重中之重。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担负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教学方法,而且要加强学习与借鉴,实现创新教学,努力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备课过程注意分层,照顾学生的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步伐的统一,而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学生的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吸引,反对强制。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一再表明,人在强制状态下只能产生逆反的心理体验,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效果会受到极大限制,只有主动、愉快的学习氛围才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保障。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繁复艰巨,《课程标准》按不同阶段划分下来,每个阶段的涵盖也极其广泛,语文教师早就习惯了将其化整为零,落实到每节课中。于是,带着极为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所进行的教学,就很难再有灵活、诗意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言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考中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比重,其他科目的学习,如历史课,要大量的运用到文言知识,理解历史材料。可见,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是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切实的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民俗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多种种类。统编语文教材中,除了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选文比较集中呈现了各地的不同民俗文化,其它选文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民俗文化内容。民俗文化在教材与教学中有何意义,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的教学意义并以统编版八年级元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对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的教学策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