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搭平台成全成就每位学子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奋勇前行”
  《山西教育》:孙校长,您好!非常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省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新高考,您对新高考有什么样的认识?
  孙秀梅:你们好!此次新高考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行的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考制度进行的顶层设计,是全面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培育的需要,立足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公平正义、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做出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每所学校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从学生成长来看,它凸显了个性化发展,扩大了学生选择权;对高中教育来说,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和选择性教育思想一定会日益深入人心。
  《山西教育》:作为山西唯一一所直属省教育厅管理的省级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实中在迎接新高考方面是如何统筹规划的?已经做了哪些准备?
  孙秀梅:省教育厅对这次改革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我校作为山西省高中教育改革试点校,积极谋划,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态度上很积极,行动上很理性,按照新高考的要求,合理科学地进行了设计和规划,为改革做了充分准备。我们希望在这次改革中,抓住机遇,走得更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理念为先,组织保障。我校坚持“师生为本、多元并举、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好的平台,“让能飞的飞起来,让会飞的飞得更高”,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思维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为了保证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我校成立了新高考改革领导组和工作组,确保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
  第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校教师全面参与新高考学习研讨,上下联动,深刻领会改革精神。省实验中学作为省教育厅直属的实验性、示范性、窗口性学校,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厅的号召,借助新高考的战略机遇,着力研究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实现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的统一。
  第三,积极行动,制定方案。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采用分层、分类、分批的办法,先后派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四次赴上海、杭州学习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等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在华东师大参加新高考研讨培训,共计14场报告;邀请复旦附中校领导来我校作新高考改革的专门培训;参加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组织的七次培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省实验中学的新高考改革思路,制定了《山西省实验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山西省实验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方案》《山西省实验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不仅涵盖了省教育厅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所有指标,又基于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增添了领导力培养等六个特色指标,且以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落到实处。《山西省实验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方案》秉持促进学生发现自我、科学规划、主动成长、助力发展的理念,构建了学生、导师、家长三大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导师、家长导师、学长导师三支队伍,培养学生六种能力,即认知力、思考力、判断力、执行力、影响力、规划力。
  同时,我们认真研究制定《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坚持行政班与走班制相结合,实行分层分类选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课程设置的多样性、选择性。
  第四,科学布局,完善条件。为积极迎接新高考,我校加大教师培养力度,2017年用于教师培训经费达60余万元。学校在硬件上为新高考作了充分保障,一个年级一栋楼,便于管理,设置学生专用物品箱、学生作品展示墙,预留10个空余教室,为选课走班提供充足空间。建立创客机器人、纳米技术、3D打印等十余个创新实验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最前沿保障。联系建立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真实社会活动提供支持。
  “成为山西基础教育的领跑者”
  《山西教育》:实中的发展规划和设想以及启动实施情况如何?
  孙秀梅:作为唯一一所直属省教育厅管理的重点中学,厅党组对我校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寄予深切期望。我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准确把握“实验性、示范性、窗口性”的办学定位,对标全国一流,提高办学品位,在教育改革中拿出成果、办出特色、作出示范,成为山西基础教育的领跑者。
  2018年我校工作贯穿一条主线———改革和发展,突出一个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建强两支队伍———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抓好三项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
  在教师发展方面,要加强教学研究,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发展渠道,优化教师结构,力争三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打造一批精品课例,提炼总结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发展方面,坚持“素质教育”的育人特色,树立“大课程观”,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构建“大德育”工作格局,促进德育工作更加科学、系统、优质,为培养“高、精、尖”领袖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已研究制定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方案》,将在本学期全面实施,筹备召开现场会,为全省新高考改革提供“实中方案”、贡献“实中智慧”。
  “综合能力强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山西教育》:选课走班、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对此,您怎么看待?实中在这些方面做了什么?
  孙秀梅:我认为,选课走班是难点。难在学校对自身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究竟如何去设计?这考验一个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方向和高度。选课走班真正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在选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只要定位正确了,这个难点就能攻破。无论怎样组合和选择,21种、18种、15种也好,什么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也罢,都是操作层面上的,校长对学生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准确了,操作上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学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要让他们获得什么,当他步入社会后,学校给他奠定了哪些基础,这是最重要的。   综合素质培养是重点。学生在学校三年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本身,包括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品德、思想、能力、思维方面的培育,也有课堂之外在校内的好多活动。如实中学生在科技节、艺术节、心理健康节中的展示,在30多个社团里的展示,在学生会、团委的活动,还有班级活动等等,我们给学生搭建的平台非常多。我觉得,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体验很可能大于知识本身的学习,它对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思维的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学生走向社会,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可能忘掉了,可能用处并不大,可是这些无形中培养的能力却会让他受益终身。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不见得就都是学霸、都是知识积累多。我们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让学生能在其中看到真善美、看到别人有多优秀,从而学会欣赏别人、向别人学习。综合能力强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学校如果只追求分数,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的“机器”,那么这些可怜的孩子连大学的门都迈不出来,他们一定会茫然不知所措。我主张“教育即生长”。中学六年是生长的“黄金期”,这个阶段把握好了,孩子的一生就能走稳。
  学生生涯规划是关键点。现在,我们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事情都习惯了父母包办,这就出现了考哪儿的大学不知道,学什么专业不知道,读了本科、研究生去哪儿工作不知道,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很不明确。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了,那你就永远在原点;而一个人如果有明确的目标了,那无论千辛万苦、艰难险阻,都能突破的,都能坚持走下去。在学校,你要参加什么社团、要怎么选课、想搞什么活动、在哪些方面展示自己,都和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有关系。当你不知道你能干什么的时候,你怎么选择?所以,新高考呢,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学会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未来。当你学会自我认知的时候,就明白自己的每个选择是为了什么,往哪里走;当你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的时候,通常你就哪儿也去不了了。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山西教育》:在整体构建过程中,实中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孙秀梅:我们的定位和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祖国振兴培养尖端人才,培养行业领袖。即“四高目标”:高抱负、高修养、高学识、高能力。
  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呢?我觉得,课程是学校的品牌、是载体,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有一个人才培养的大课程观,所有的目标都是以课程来体现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我校总课程由基础类、拓展类、科创类、实践类四大体系构成。其中实践类课程分九个系列课程,分别为主题教育课程、社会活动课程、探究创新课程、身心发展课程、艺术素养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生涯教育课程、国际理解课程、领袖素养课程。前八项课程涵盖了新高考所要记录的综合素质,第九项领袖素养课程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指标。九个系列课程约占300余课时(含校外课时)。我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生长。
  相对活动而言,课程是高水平的、成体系的。比如,我们的领袖素养课程,目标是让某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就有领袖思维和素养、领袖的组织力和领导力。这一课程有很丰富的内容,包括体验式培训、组织力展示等;这一课程由学生处组织,外聘了专业导师,通过自荐和班主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从高一学生中选拔;其考核评价采取四结合,即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学员评价、班级同学评价,有着完备的体系。
  生涯规划上,我们也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即“一三三六工程”。“一”是尊重一个科学的理念,让学生从小树立人生目标。第一个“三”是三支队伍:教师、学长、家长。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在2009年就办了家庭教育研修班,开发了家长课程,出版了面向全国发行的教材。学长这块,每年寒假,毕业生就应邀回来给师弟师妹作讲座。今年2月底,我们结合生涯规划,举办了“我与学长面对面”活动,比如建筑专业,有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长,也有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学长,想学建筑类专业的就来这个讲堂学习咨询;想学金融的在另外一个讲堂;想搞医学的在一个讲堂……一共分了44个专业讲堂。3月底,我们又搞了“我与领路人面对面”活动,就是把山西省的一些企业行业精英,包括董事长、银行家,安排在30个分会场,让学生真正去了解银行到底是干啥的、想去银行工作需要具备什么素养,工程师又是个什么职业等。此外,还有“我与高校面对面”,这个活动将安排在6月26日,届时,我们将邀请200多所高校,让学生直接和高校对接,学习如何挑选专业,了解分数的要求、专业发展方向等。“我与家长面对面”,给学生搭建坦然和家长沟通、相互表达情感的平台。另外一个“三”是学生、导师、家长三大课程体系。从立意上讲,三大课程既着眼当下,培养学生以选择能力为核心的人生规划力,又放眼未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与职业变化需要的核心技能与重要品格;从顶层设计上讲,三大课程是基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教育形式上,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学生自主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家庭指导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一个“六”是依托生涯规划,形成六种能力。即通过六个百分百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领袖人才素质的六大能力。我们要求100%的学生参加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成具有生涯发展意识的思考力;100%的学生参加生涯体验,形成对经济社会比较客观的认知力;100%的学生展示生涯分析报告,形成对自我特点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判断力;100%的学生有导师督导,不断修正行为以提升执行力;100%的学生做互助导师,在同伴协作中形成领导力;100%的学生会设计人生,使学生最终形成终身发展的规划力。
  记者手记
  我们见到孙秀梅校长的时候,她刚刚在北京参加完中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奖”启动仪式。会上,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九所重点中学清华附中、杭州学军中学、北京十一学校、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一中学、北京五中等学校的校长、名师一起参加了论坛。她说,这次活动让她很受益。“中国校园文学奖”的启动是中国校园文学事业发展的一次大检阅和大练兵,对助力文科教学改革大有裨益。所以,这次学习归来后她准备着手启动大型“读书节”,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读经典的书,让经典文化进入他们的心灵,助力学生的成长。
  参观时记者看到楼道里设计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展示墙,每个墙面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有学生的心愿卡,有各种书画设计类作品,有优秀作文展示,等等。在高三年级的展示墙上,有个落款SN的学生写着:“努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然,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在高考中展现最棒的自己!”学生梁鸿宇写着:“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加油!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学生安欣宇写着:“我可以接受失败的自己,但绝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这就是实中学子的心声和志向。
  参观访问后,我们觉得,其实对于新高考,实中的师生似乎都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一直在这条路上执着探索。
其他文献
始建于2011年的芹池中心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芦苇河畔,交通便利,环境雅致,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2015年初,学校乘着省教育厅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春风,扎实推进教学设备“三靠近”工作,让师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图书在身边,随时可阅读  2014年,芹池中心校就提出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的目标,努力营造人人“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特别是“三靠近”活动开展以来,该
期刊
“‘三靠近’真正方便了学生、教师的学习,开拓了学生、教师的视野,丰富了学生、教师的生活,真正保障了教育教学设备更有效服务教学和促进教学。所有资源全程开放,大家如同置身超市,可以自主阅读需要的图书,可以自主接触和使用器材,积极共享,营养身心。”这是演礼乡初级中学苏喜瑞校长在学校推进教育技术装备“三靠近”过程中的切身体会。  演礼乡初级中学位于阳城县城西的丘陵区,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期刊
走进阳城县第三小学,映入眼帘的便是教学楼上的八字标语“明理诚实健美好学”,学校以“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落实雅行、培养雅士”作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将雅行教育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和育人工程的过程中。一路上,我们看到学校校舍设计新颖、布局科学,内部设施标准、适用够用,信息化教育设施完善。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进入校园,学校按照一类标准配置了图书、器材。然而,本
期刊
大约五年前,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开启了武汉求学之旅。踏入人地生疏的城市,进入绿意盎然的校园,我有些目不暇接,但还是一眼就被沿途的一座建筑吸引。它位于一列石阶之上,路旁高耸的梧桐树无法挡住它的侧影。抬眼望去,不知是美观的建筑,还是毒辣的烈日,一种夺目的耀眼袭来。从此,我几乎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住民”,也因此得以领略图书馆的春夏秋冬。  春天的图书馆是一本《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盛开的时节
期刊
在阳城县初中教育版图中,阳城五中处于引领地位。学校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师,占地10万平方米,是一所镇办全日制寄宿中学,有较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设备。校长宋建敏热情豪爽、果敢睿智,他总能抓住一切有利于师生发展的契机。这次“三靠近”的有关政策一出台,他们就积极准备、大胆实践,全面开放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活动室等专用功能室,让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了解
期刊
13428册图书遍布校园每个角落,65台计算机、12套电子白板进入教室,各类仪器贴近学生,各功能教室全天候开放,这就是阳城县凤城镇下孔完小,一所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二轨寄宿制山村学校的崭新面貌。“三靠近”工作开展以来,下孔完小不忘初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做到“打开柜子摆出来,打开锁子用起来”,使教学设备最大程度的“靠近教师、靠近学生、靠近课堂”,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学
期刊
今年36岁的张雷朋出生在黄河岸边一个宁静的小山村。9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他不幸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造成了二级残疾。但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挫折让他过早地懂得生活的艰辛,绵延的中条山、奔腾的黄河赋予他智慧与坚韧。他常常晃动着空荡荡的衣袖,一个人在教室里阅读、演算、沉思,在田间小路上孤独地奔跑,清瘦的背影倔强得令人心疼。2002年,张雷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晋中学院,大学期间他勤学好问,得
期刊
2018年,太原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进落实“奋进之笔”和“振兴之路”为主线,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示范课堂”为抓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求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此理念指导下,我校立足实际,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走出了一条“师生每月共读一本书
期刊
2018年,运城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市建设,着力打好教育强市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十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走在前列,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