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此岸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69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滴水珠从乳石上滚落。
  是那种随意的柔弱,聚集凝成一条线蚯蚓般匍匐在嶙峋坚硬的怪石上,潜伏在浅草中。风在吹,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钢钎凿不开的质地,紧紧抱在一起的砾石,上面绿油油的青苔,遮挡了牙齿和利刃,在悄无声息的温柔、中露出獠牙,挥舞着一把明晃晃的砍刀,在脖颈上、腿弯处,留下满身的伤痕,一点儿感觉不到神经的收缩,却传递给大山“疼”的指令。
  我在秦岭山涧里分明看见是上千把明晃晃的小刀,慢慢开凿出一条深沟来。
  这把看不见的钝刀是没有牙齿的,在看不见的时间助力之下,柔弱无骨的刀柄和刀身,用温柔的、看不见的力量让前进的脚步慢下来,变得踟蹰不前,或转身,或倒退,或者转向。
  先说这把没有刀口的利刃,藏在秦岭山中,分明就是切开秦岭砾石的一把由时间打造的刀,虽然看不见流水撕扯分割时的震撼,却滴水穿石,这就是溪水长流的无形力量。
  在溪流边那个等待奇迹出现的老人,是千年最精彩的一段传奇。
  磻溪小溪边,72 岁的老者——垂钓渭水之滨的姜子牙。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轻时候,宰牛卖肉是一位屠夫,酒店卖过酒是商贩。宰牛也好,做生意也罢,随心所欲的年纪一直怀揣治国安邦的鸿鹄之志。
  溪流常年冲刷的磻溪小溪却成为一条很深的沟,溪流柔弱无骨,却连年不息,让溪边的那块巨石在山谷里显得那么高大醒目。这块突兀起来的巨石在溪流边,成为姜尚72 岁求见姬昌最醒目的地方。
  命运的转折本该如此。冥冥之中,姜子牙占卜一卦,卦辞云:“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72 岁高龄姜尚算准姬昌出外狩猎必经此地。
  姬昌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姬昌喜出望外:“我国先君太公言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
  姬昌称姜子牙“太公望”,尊为太师,二人一同乘车而归。
  姜太公在溪流边钓鱼,愿者上钩,成就一段佳话,溪流边直钩垂钓,垂钓的是伯乐,奔流不息的磻溪小溪成为传奇发生之地,也甘愿成为陪衬。
  我站在依旧奔流千年的溪流边,看到的还是那条潺潺而流的清澈小溪和那股看起来波澜不惊的一弯浅水。西周的姜尚、姬昌已经成为绝唱,却变成《封神榜》里的神话。
  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小溪,却没有停息的意思,慢慢吞吞的水流看不见它的力量,却冲刷成深邃的一条大沟,默默无闻的溪流在缓慢中充满坚韧倔强的无尽力量。秦岭山溪边那个目光游离的侠客李白,在溪流边的茅草棚里做起了终南隐士,他其实不是真心与溪流做伴,大唐叱咤风云的精英,岂能甘居终南山做安贫乐道的隐士?
  道理是明显不过的,大唐辉煌的首都就在终南山下的长安城里的万家灯火之中。
  溪流边,一心向佛回归山水间是怎样的心情呵!
  前年,在终南山遇一隐士,青丝盘头,灰布衣衫,打绑腿从山间拾级而上,一捆拣拾的干柴上却挂一精致的葫芦,一根红丝线缠在他的腰间那么醒目,擦肩而过间我记住他深邃的眸子,一张消瘦的脸。隐士和我是本家,原本一个学堂念书,如今却成为星罗棋布终南山隐者中的一名践行者。他在秦岭山溪流边打坐修行,面对秦岭山涧的溪流,靜心养性,好不自在。
  我和隐者坐在溪流边谈古论道,隐者傲然风骨,隐者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说:“‘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在下佩服你作为隐士,乐于寂寥,守得心静如水,乐哉悠哉的雅致。”隐者呵呵:“‘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我拱手道别,隐者却将一双滴溜溜的眼睛长久地停留在我漂亮女同事的身上。
  我心里一惊,隐者还在红尘中。
  果然,半年后在一家企业年会上再次相遇,隐者已不认识我了,俨然人生导师,一身布衣坐而论道,却传收费不低,随后传出与红尘女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我心里直呼,是隐者乎?
  看来,隐士是真,行头是真,悟禅悟道,悦人就是不悦己。听当地村民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终南山隐士或许走掉一多半。
其他文献
我们兄妹四个及其家属建了一个群,取名叫“走南闖北一家人”。  我和哥哥、弟弟在群里打着字交流着,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唯独妹妹不能,因为她不识字。每次看到我们发的可喜可贺的照片,妹妹总是率先发三个微笑表情表示祝贺,这是她仅能做到的。我深知,这些跳跃出来的小小表情饱含着妹妹的酸甜苦辣,而每每看到妹妹的“微笑”,我的心如刀割一般的痛。  记忆不自觉地回到那个年代,家庭的贫困让妹妹止步于校门之外。爷爷奶
期刊
自从2013年高龄的父母亲入住茅畲某养老院后,心里总牵挂着那边的一切。  2016年10月下旬,父亲因中风后身体的各方面原因,再也无法待在养老院了,回家不足两天,就永别了他亲爱的家人,永别了在那里待了整整三个多春秋的熟悉的养老院。父亲走了,鉴于我兄弟姊妹仨的家庭各方面因素,91岁高龄的老母亲,在我们匆匆办完父亲的丧事不久,不得不重新入住这所她熟悉的养老院,这间她曾与父亲蜗居的,显得有点儿脏乱的房间
期刊
我的老家在雷州半岛腹地南渡河中下游平原,河两岸近30万亩良田连成一片,海洋一般辽阔,被人们称为“洋田”。  故乡是鱼米之乡,一辈子米饭吃不厌。最有趣的,还是洋田里的鱼虾。  我从小就有一个疑问:这么多鱼虾到底是哪里来的?上一年晚稻收起就要晒田,泥土被晒干变得像石头那么硬,鱼虾早已都绝迹。可是第二年春水一到,插上禾苗,便像变戏法一样,满田都是鱼虾。我问奶奶、问母亲,她们都说“有水就有鱼”。  鱼虾的
期刊
被调到岸上的水兵俱乐部的时候是一个阴冷的冬天。凛冽的海风每天从北面的海面上似“万箭齐发”一样扎在小战士的脸上。太冷了,这样的天气,在苦寒的渭北平原也很少见。浙江竟然有这样糟糕的冬季,身体单薄的新兵小战士,深深感到了大海的变幻无常,更感到了身体每天在遭遇着阵阵的寒冷。  所用的被褥是新兵集训时发放的。蓝面白底的军被已经被“锤打”得像一块铁。每晚盖在身上的时候蓝色被面涌动着褶皱,就像水兵躺在起伏着波浪
期刊
所谓的海虾,其实就是我们家乡——皖南水乡遍地可见的小龙虾。这一物种原产于北美洲,在上世纪初先是传入日本,后经日本引入我国,直到上世纪70 年代末才在我的家乡普遍出现。海虾随着水温和光照时间的不同,一般呈青灰色或暗红色,但所有海虾性成熟后都会呈现出明显的暗红色,有的甲壳部分还呈黑色。由于海虾食性杂、繁殖和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既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爬行捕食,且好打洞——冬天一般在洞穴里休眠,在当地
期刊
15岁那年,我从东平四中高中毕业。生产队长说我有文化,就交给了我一个有点儿技术性的活儿——负责看管记录地瓜育苗火炕的温度。  温度记录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造成地瓜母烂掉或不生芽。我身上肩负着这么重要的责任,自然不敢懈怠。每天三次测量地瓜母炕的温度。早晨一起床我就急匆匆地往坐落在河堤东面的地瓜炕跑,测好温度记录下来并告诉看守地瓜炕烧火的人。中午测一次,晚上也要测一次。  从我家去地瓜炕,要经
期刊
当兵三年后,我回到了济南,在西郊机场服役。而这一年老娘已经66 岁了,明显地苍老了许多。  回到濟南的我,虽然离家近了,坐上去泰安方向的大巴车,不过一个小时。但是,刚到一个新单位,自然以工作为主,而周末时,又常忙着给基层官兵放电影,回家就少了。  一个周末,我终于可以回家去看老娘了。而此刻,时间还不到中午,老娘就已经在家里开始进进出出,张罗着在烙我喜爱吃的油饼。老娘烙的油饼就是好吃,那天中午吃得不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酸菜,是每个东北人的记忆。腌至恰到好处的酸菜,酸味绵柔,松软清脆。地道的东北人用鼻子一闻,就能完成对一缸酸菜的品鉴。”可见酸菜在东北人心目中的地位。  东北气温低,有半年的时间都是冬季,田里没有庄稼,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作物,吃不到蔬菜。于是,老百姓就发明了一种冬天储存大白菜的方法,把白菜腌起来。东北人把酸菜的吃法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炒着吃、炖着吃、煮着吃、蘸酱吃、空嘴吃
期刊
初冬的黄昏,生态走廊最适宜散步。华灯初上,天色将晚未晚之际,大片的芦苇倒映于水面,波纹里一片絮白。走着,就来到了路边的花店前,门口摆放的植物里,月季最为惹眼。进了门,却不见人影,便轻声问着:“有人吗,有人吗?”声音穿过叶丛,主人走了出来:“有的欸,有的欸!”  眼前的花主,紫色连衣裙,白色小马甲;微卷的发式精致、自然;白底青的翡翠镶戒,在灯下闪着微光,尤其腕上搭着的物件,是我熟悉的手工钩花。  可
期刊
似乎二胡拉出的咿呀声总伴着一段凄凉的故事,而我的这个故事里却是格外的一番欢悦,像墨黑底子上一块鲜艳的花布。也许它背后的辛酸都隐在沉沉的黑里了,至少不为当时年少的我所看透。  话说,在老街一条弄堂的深处,上得几级台阶,有一间侧房,里面住着一户李姓人家。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瞎子,他们却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大的15 岁,能说会道,小的7 岁,长得机灵乖巧。一家人靠男瞎子每日里在街头算命为生。  其时,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