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新型“德古”调解的发展现状调查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纠纷解决活动是法律产生的重要机制,凉彝地区独具特色的“德古”调解是彝区习惯法的重要代表之一。一个社会完整的纠纷解决的机制应当包括多元化的解决渠道,新型“德古”的发展,是彝区社会纠纷解决制度的自我实现,是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成为了构建凉山彝区完善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新型“德古” 纠纷解决 合意自治
  作者简介:何亚芬、鲁木呷、谭杉杉,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29-02
  彝区“德古”向来是民族学者研究的焦点,大山环绕的凉山彝族,在长久的自主性发展中,演化出一套独特的纠纷解决方式,这种极具地方化的规范体系本身,可以作为反观国家法律或现代化法律生活的“他者”,在构筑多元化灵活化的法律体制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对于凉彝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起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纠纷解决方面得到了体现。
  一、“德古”调解的溯源及概念
  彝族谚语有句称:“子孙能干,永做德古。”在凉山彝族人民心中,作为其纠纷解决机制中最重要的角色“德古”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德古”不仅是一种职业名称,也是社会对担任该角色的人能力和知识的肯定,它是个人荣誉和职责的集合体,是饱含崇敬之意的社会评价。在现代彝族社会中,“德古”的社会地位依然较高,只有能言善辩,明晰事理,并有一定威望,解决纠纷能力较强的人才能被称为“德古”,其中特别优秀受到大部分地区人信服的将被称为“德古阿莫” ,作为介入纠纷的第三方,与“莫”(即纠纷的调解者)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后天的努力而成长为能够调解纠纷的“莫”,但是需要经过长时间令人信服的调解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信誉威望的沉淀才能被称为“德古”,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没有血统、性别、财富等的区别划分;与宗教代表“毕摩”、“苏尼” 们不同,“徳古”是通过大量的调解实践并结合古老的调节仪式的传承来使人们得到信服。
  传统“德古”调解是凉彝地区的首要纠纷解决方式,他们的调解范围包括“木牛”、“唯克” 两种,涉及范围基本包括所有民事纠纷和刑事纠纷。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伍兹节威”(即判例)以及采用大量的彝族谚语劝说纠纷双方和解,其中会运用大量的和解仪式来达到调解结果的终局效力。在出现命案这类较严重的刑事案件中,在进行了人命赔偿金数额的统一以及相应谅解仪式的达成之后,除了少数较严重的情况需要以命抵命外,大部分肇事者都可以逃脱掉其应得的人身惩罚,在这一方面上,与现行国家法明显有抵触。由于凉彝地区长久的封闭性,选择传统型“德古”的调解方式依然是该地居民首选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因此,在国家实施“大调解”格局建构的前后时间段,当地司法机关解决纠纷时,会首先根据德古们调解的结果实施相关裁决,以免引起当事人的不满继而引起更大的纠纷。这种片面的追求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短期内确实能够解决纠纷,但长期来看,却破坏了国家法的权威性、普适性及公平性。这对大力推行法治化进程的落实形成了阻碍,新型“德古”的出现为势然。
  在各类学者的研究中,对新型“德古”的定义大体应分为两种,其一是通过受普适教育取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在政府部门供职的“德古”,对他们来说,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国家法是其首选适用的依据,适当辅以彝族习惯法,而不是如传统德古那样一律适用彝族习惯法,其二是传统“德古”被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吸收进人民陪审员或调解员队伍,本文主要讨论的也是这一类型的新型“德古”,这部分“德古”从表面上看还是比较传统,不如第一类德古那样学习、工作、生活都已经同汉文化和国家法发生了密切联系,他们在调解过程中还是会依靠传承的判例,以及一些必要的调解仪式,但是他们只会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进行调解,对一些会侵害到国家利益或超出被允许调解范围的案件他们不会进行介入。第二类“德古”是作为彝区的习惯法代表与国家法律制度进行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为当地社会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合意与自治之间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
  二、新型“德古”调解的发展现状
  新型“德古”的发展是随着时代进程不断前进的,民间权威同样需要得到过国家权力的肯定,调解员或陪审员等这些来自官方的承认会为“德古”的权威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德古”与司法机关的弥补融合,是习惯法的代表与国家法的代表的合作共赢,也就实现了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
  在第二类的新型“德古”中,他们得以当地司法机关的承认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他们需要定期参加法院的集中培训,实际上就是深层次普法的过程,并要求作为陪审员或调解员的他们在参与纠纷解决的过程中运用所学,但是笔者在喜德县彝区的实地调研过程中,这类培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培训时间虽集中但时间较短,“德古”们因地域较远无法每次全部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无法全面教授和及时更新;部分“德古”年龄较大对汉语理解较困难,且彝语中对国家法中的一些专业词汇没有相对应的词语,培训效果不够理想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目前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传统与新兴事物之间的摩擦,但随着国家普适教育的推广普及,以及“送法下乡”、“坎下法庭”等等一系列的普法活动的开展,这些摩擦最终会逐渐融合,传统的习惯法在外界强制的新兴事物的刺激下必然会做出自我革新。
  其次,这部分德古如果是独立处理案件,按照规定范围只限于民事案件范围以及部分轻微刑事案件赔偿范围。以喜德县法院的“特邀陪审员” 德古们为例,他们事先要与法官对案件进行初步讨论以及备案,在调解过程中不能超过国家法所规定的范畴,在案件调解结束后要制作双方当事人认可签章的调解协议,并交法院进行该协议的效力确认,以及留案备查。德古们制作的调解协议一经法院确认就与法院等司法组织制作的调解书效力一致,如果当事人有一方不服,认为调解协议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采取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申诉,变更协议内容。如果该协议未经过法院确认,当事人有任何一方或者双方不同意,可以依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重新调解。不管怎样,德古最终的纠纷解决方案都要得到法院的认可才能结案。当然,如果是被司法局吸收进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德古”,他们如果是以调解员的身份介入纠纷,那么他们将不能独立进行调解,也不能收取双方当事人的任何费用,一切调解活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的相关规定来进行。   “德古”的付出当然不是无偿的,在传统中,双方当事人在“德古”调解成功后需要备上酒肉以感谢“德古”,还需要给予一定的酬金,往往是调解标的额的10%~15%,这是当地约定俗成的惯例,如果当事人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话,“德古”也会酌情少收或不收取任何报酬而致力于解决纠纷,这也是“德古”取得民间威望的一个方式。而新型“德古”无论作为调解员还是陪审员,按相关规定是不允许收取任何来自当事人给予的报酬,他们每调解成功一个案例,会获得法院等司法机关50元的补助,在此也促进了“德古”的工作积极性。而在喜德县彝区当事人看来,“德古”调解不管其有无官方身份,还是主动或被动介入纠纷,他们为表示对“德古”的努力付出的感谢,以及对调解结果的信服,一般还是会按照传统主动来给付“德古”相应的酬金,这种情况下,相关司法机构无法从主观上改变当事人的想法也只能放任。
  新型“德古”参与调解的案件类型以婚姻纠纷、邻里纠纷居多,基本占到其调解总案件的70%以上,而交通事故赔偿、劳务纠纷的标的额最大。新型“德古”介入案件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方当事人各自邀请一名“德古”介入纠纷,这时他们担任的角色就是“律师”,为各自的当事人谋求最大的利益,代表当事人进行交流协商;另一种是“德古”们主动介入案件纠纷的解决,这种案件大多是在该地有较大的恶劣影响,如两大“家支” 之间的矛盾纠纷,有可能对社会秩序会造成一定的混乱,这时“德古”们担任的角色就是“法官”,在此类案件中,往往只有那种德高望重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德古”才能介入。新型“德古”虽然在处理纠纷中适用的是国家法,但在调解过程中还是保留了“背对背调解”这一调解形式,即双方当事人到了约定调解的日子,会来到河流或田埂的两边背向而坐,由“德古”们来回在其中奔波游说,此举是避免当事人见面后矛盾升级,让双方能够在一个心平气和的环境中及时解决纠纷。调解过程往往是艰辛的,简单轻微的案件一般调解数小时即能达成和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件,往往需要“德古”们奔波数日,甚至拖延数月数年才得以调解成功。一般来说,新型“德古”与传统“德古”参与案件的调解结果一致,基本能达到100%的成功率。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意义
  事实上,凉彝地区地方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和解精神和妥协精神,在纠纷发生后,彝区人民有可能因为尊严、面子的原因不会立即表现出和解的善意,但是他们相信“纠纷不会长翅膀飞走”,在经过第三方介入斡旋或者获得惯例的一些例行的赔偿后,一旦出现这样和解的契机,人们往往会选择进行正常的调解程序。新型“德古”调解案件的方式与传统“德古”基本一致,同样的与现代审判活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从引导双方当事人谈话,再到鼓励肇事方积极赔偿,恢复受害方的物质与象征利益,最后达到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的最初目的。
  在纠纷解决视角下,新型“德古”的发展就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及法律实践。国家法律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必以司法权威的建立为标志,对凉彝地区的地方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民主与合意,将新型“德古”的发展与地区多样化的法制化进程合理统一,强调个体体现民意,法治改革不仅需要从上而下的贯彻实施,同样需要人们通过选择、认同和创造从下而上地来推动法律的发展,这样对真正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法治社会才具有该有的意义。
  注释:
  “德古阿莫”,指大德古,即通过自身威望的累积,能够受到其他家支或大部分人的尊敬的德古。
  “毕摩”,指彝族宗教体系中的法师;“苏尼”指彝族宗教体系中的巫师。
  “木牛”纠纷指由于生产、劳动、交换等物质利益关系诱发的纠纷;“唯克”纠纷指由于婚姻、血缘或其他涉及个体或家支的身份地位及尊严的原因诱发的纠纷。
  “特邀人民陪审员”, 特别邀请参与人民法院的调纷止争过程的民间德古,和一般人民陪审员的区别在于二者产生途径不一样,人民陪审员是通过法院提名人大任命而成,而特邀陪审员是法院单独聘请的,他们不参加庭审只参加调解工作。
  “家支”,指彝族社会特有的以父子连名谱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家族联合体。
  参考文献:
  [1]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学博士论文.2010年3月.
  [2]李剑.论彝族民间的法律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3]张邦铺.彝族民间调解与国家法律制度的良性互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7(1).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践中,认定一个行为属于合同欺诈行为还是构成合同诈骗罪,处理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需极其慎重。区分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罪,首先要辨别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次,还需结合实际案情对行为人之过程进行分析,而非直接以结果定罪;此外,对于双方签订的还款协议,应根据尊重契约自由原则,予以肯定。  关键词 合同欺诈行为 合同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契约自由  作者简介:田仲荣、熊艳萍,沈阳市
摘 要 韩非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将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发展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可以說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师出儒门,但却最终在刑名法术之学开创了为后人所景仰的千秋伟业,这同当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的人生经历所受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战国时期,时局动荡,群雄割据,礼崩乐坏,各国间相互的兼并战争不断,迫切需要一个强力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去结束这种格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韩非
摘 要 201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决的方式实现了国内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戀现象一向处于社会边缘,因其作为特殊的亚文化现象,所以民众对其接受的程度比较低。从保护人权角度来讲,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应同等的赋予权利,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讲,完善同性人权保护,尊重和捍卫平等权益,是国际人权的趋势和需求。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同性立法仍存在空白,从国际人权角度看待同性立法值得我们
摘 要 在“人性化执法”理念逐步贯彻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重塑九江城管文化、组建女子中队、加强学习交流等途径,九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效果;同时也仍然存在着权责划分不清、民众与城管关系协调不顺等诸多问题。本文借鉴上海“爱心帮帮车”案例,认为市执法局应开拓新思路,把握好“人性化”尺度,鼓励民众群策群力改善执法者、被执法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爱心帮帮车 人性化 执法 协调关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不再仅限于主权国家,非国家行为主体特别是国际组织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与国际组织的程度成为衡量国家外交实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到缔结国际组织的活动中。本文将以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为例,分析中国参与缔结国际组织的动因以及对中国
摘 要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城中村的改造与转型和当代中国发展密切相关,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城中村转型和改造事关城市建设的健康运行,也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中村改造中关于城市改造规划、征迁及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的城中村改造的实证研究,对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模
摘 要 随着代孕技术的逐步提高与发展,许多伦理、法律问题日益涌现。虽然我国部门规章完全禁止代孕,但代孕仍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蓬勃发展,我国法律也为今后放开代孕留下了立法空间。当前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为放开代孕,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也积极开展关于代孕的讨论。为了给我国代孕法律规定提供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应当解决两组法律冲突问题,即父母生育权与儿童利益的冲突、意愿父母生育权与代孕母亲人格权的冲突。  关键词 代孕
摘 要 冤假错案总是能深刻暴露出刑事诉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再次回顾呼格吉勒图案,从有罪推定的思维、刑讯逼供、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构造、辩护制度、办案责任制和司法独立性等多个角度剖析冤假错案机制上的成因,并反思机制建设,希望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尽可能铲除滋生冤假错案的土壤。  关键词 无罪推定 侦查监督 证明标准 司法独立 冤假错案  作者简介:李祥,青岛市公安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者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热情也不断高涨。投资者进入东盟国家必然会面临不同程度上的法律问题。现实情况是东盟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东盟各国的外资立法发展也不一致,因此投资者必须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作出不同的应对措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东盟各国间存在的法律及制度问题,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法律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摘 要 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辖区内河长制实施方案,其中的工作目标尤是各地区值得重视且有别于他方的一项必要部分。本文旨在简要分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官方河长制印发的基本情況,并将各地工作目标细分,以期了解当前各地在实施河长制的具体工作目标中的方向与异同,从而为全面建立并推进河长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