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幕府:挟天子以令诸侯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幕府虽然源于中国,但到后来超越了中国的制度建构,在日本的国土上完成了适应自己的土壤和气候的生长。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大臣或者中央大员的幕府能够和日本幕府一样,成为威胁到皇权的机构。
  公元1185年,当南宋皇帝宋孝宗还在为如何恢复自己父辈们丢失的中原烦恼时,一海之隔的日本正式拉开了为期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的帷幕。
  从1185年到1867年共682年的幕府时代里,日本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以及江户幕府。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举着“源氏”的旗号开设了新的幕府:从由源赖朝战胜平氏后建立的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到足利尊氏举着“把鸡蛋放到篮子里,将权力归还给源氏”的旗帜推翻了北条氏夺权掌管的镰仓幕府,建立了第二个源氏正统的幕府——室町幕府,以及后来接过丰臣秀吉统一全国的接力棒之后,自称自己也是源氏家族一分子的德川家康建立的第三个幕府——江户幕府。
  日本幕府时代能够盛行近700年,其中的缘由还得从日本封建社会的阶层固化说起。
  中国自秦汉开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平民和权贵都有着完善的“上升通道”,通过举孝廉和科举制度等方式,可以“自然”地完成阶层的转换。皇帝也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官僚体系,有效打压士族门阀对政权的垄断威胁。但日本古代的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所不同,虽说日本从中国唐朝引进了很多治国方法,但在官员选拔方面却无法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便是因为具有平等精神的科举制度与贵族传统存在巨大冲突,日本的皇权与之相较,实在是无法抗衡。十世纪之后日本科举制度便已形同虚设,任免官员的权力已完全被贵族势力所把持,他们继续沿用以“血统”和“姓氏”来委任官员的办法,从而壮大贵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将天皇置于尴尬的地位。
  久而久之,日本封建时代里的所有文官,便都出自藤原氏一脉。据史载,藤原氏一族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便已存在,是日本古老的贵族之一,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一千年。
  在平安时代末期,第72代白河天皇继位之后不久,便想出了一个如何摆脱藤原氏一族对朝政的控制的方法,那便是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将天皇位让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自己做“上皇”,建立了全新的“院政”制度,从而继续听政。在日本院政时代持续了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总共经历了三代上皇,期间上皇的势力也确实增加了不少,但直到最后一任后白河上皇都始终无法掌握军队,在长期面对藤原一族钳制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借助武士集团的力量,以进一步削弱长久以来制霸朝廷的藤原氏一族,彻底夺回政治上的话语权。于是,后白河上皇便想到了同样被文官打压下的武士集团,企图利用武士集团的兵力,来改变这一格局。武士集团也因和上皇产生了合作互利的关系而在朝廷上渐渐有了一席之地。
  “源氏”后来以“天下第一武勇之士”的身份进入朝廷,另一个武士集团的领袖“平氏”家族,也在朝廷中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曾经都是历代天皇的后人,被“赐姓臣籍降下”之后(皇室是没有姓的)成为“朝臣”,原本是由天皇派往地方,担任“国司”的角色,然而他们凭借皇族出身以及掌握的权力,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了一个个武士集团的首领,建立起脱离政府控制的“独立王国”。其中,平氏和源氏则是所有武士集团里最庞大的两家。
  就在1156年,乌羽上皇去世,身为兄长的崇德上皇与弟弟后白河天皇之间爆发战争。结果,弟弟后白河天皇借助平氏平清盛、源氏源义朝的力量,先发制人,打败了崇德上皇,史称“保元之乱”。
  从这场皇室内部的政变结果来看,足以证明了武士集团的强大。其实到了这个历史时期,已经显现出一种新的迹象,那便是决定日本政权的俨然已不再是皇族和贵族们的宫廷斗争了,武士集团正式活跃于日本的政权斗争中,日本幕府时代的到来已经显露踪迹。
  “保元之乱”之后三年,平清盛便发动了“平治之乱”,其结果则是把皇帝老儿彻底架空,平氏家族便垄断了朝廷内外所有的高级职务,几乎完全掌握了朝政,宣告关西平氏家族的鼎盛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也代表着日本院政制度土崩瓦解。直到公元1185年的“治承寿永之乱”之后,平氏政权才被源氏所代替。源赖朝在消灭了平氏政权之后成为了又一个可以左右国家政局的武家,可是他并有急于接管京都的政府,而是转头致力于在关东地区,继续巩固和建立自己的政权。源赖朝清楚地知道镰仓(神奈川县东南方)是形势最险要的地方,便选择在镰仓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直到建久三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192年,源赖朝受封成为征夷大将军,此时,历史的脚步正式步入镰仓幕府时代。
  维持了140多年的镰仓幕府最终在忽必烈的铁骑下瓦解。公元1333年,忽必烈东征日本五十年后,最后一代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高时在各地豪族组成的反幕势力逼迫下自杀,镰仓幕府至此灭亡。
  1336年,足利尊氏在京都创建室町幕府。因为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室町的“花之御所”办公,所以称为“室町幕府”。第一代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尊氏病逝以后,由他的三儿子足利义诠即位为第二代将军,幕府权力也在与南朝的对峙中不断强化。直到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统治时期,才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此时,才在全国范围确立起室町幕府将军的绝对统治权,进入室町幕府最盛时期。
  凡天下事,皆逃不过合久必分、盛极必衰的命运。室町幕府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开始便渐渐走向下坡路,直到1467年爆发的“应仁之乱”。在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期内,日本历史进入新兴的大名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
  进入战国时期后,被后人称作“日本战国三杰”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开始成为历史的主角。就在1568至1582年间,织田信长将第1 5代将军足利义昭从京都流放,推翻了名义上掌管了日本近200年的室町幕府,同时也使得从“应仁之乱”开始的日本战国时代步向终结,同时,江户幕府时代也随之来临,并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的统治。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它是日本第三个封建统治政权,共经历了15个将军的统治时期。辉煌的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上犹如一颗明珠一样,格外引人注目。
  從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置幕府起,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江户幕府的机构已大体完备。可好景不长,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掌权的时代,德川幕府正处于由盛而衰的转折期。经历了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轰轰烈烈的创业阶段,德川幕府便进入守成阶段。可物极必反,到达了巅峰之后,势必会迎来下滑的过程,衰微的种子也在慢慢萌发。
  1854年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后,时代危机和民族危机又加剧了江户幕府的谢幕进程。江户幕府末期,在日本内陆的农民起义和以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明治维新拉开了大幕。
  至此,日本最后一个幕府时代终于结束了。日本幕府时代的建立,标志着由中央贵族掌握权力时代的结束,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阶层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鄙视贵族们奢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并结合了中国的儒学、佛教禅宗以及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形成日本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日本古代幕府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日本的幕府虽然源于中国,但到后来超越了中国的制度建构,在日本的国土上完成了适应自己的土壤和气候的生长。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大臣或者中央大员的幕府能够做到和日本幕府一样,成为威胁到皇权的机构。日本幕府做到了,对日本民族来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其他文献
[摘要]本丈采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讨论现代宏观经济学及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70年的时间里,宏观经济学通过对信息、预期与市场均衡之间关系的把握,逐步形成了深刻揭示宏观经济特性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各种流派的理论均可以归结为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宏观经济如何实现动态一般均衡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业已成为关于宏观经济长期动态均衡的理论。  [关键词]信息 预期 均衡 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
期刊
世人眼里,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皇帝。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13岁即登上王位,39岁完成统一大业。踌躇满志的秦始皇自以为其功劳盖过三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始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始皇帝虽然在位仅仅15年,生前却五次巡游大江南北,巡游路上虽然屡次遭遇暗杀,但每次巡游还是大张旗鼓,豪华铺排。其要旨,不外乎宣示帝国无与伦比的强大,向四海之内炫
期刊
一生游幕五十余年,身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许思湄在其所著的《秋水轩尺牍》一书中,藉由两百多封书信,向后人讲述了绍兴师爷的辛酸、苦痛和公忠用事、勤勉清廉。  乾隆五十三年(1788),20岁的许思湄离开家乡绍兴前往北方,开始了自己近一个甲子的幕僚生涯。  在他走上幕府生涯之前,他的先辈在晚明就已入幕为僚,并渐渐赢得了显赫的声名。顾炎武《日知录》“吏胥”条里如是记录:今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绍兴
期刊
终于开启的大门  中國古代木构建筑,最古最美者皆在山西,三大唐代木构、100余座宋代木构以及1万多座明清古建筑都散布于山西各地。2019年夏天,我们来了一次纵贯山西自驾行,在规划路线时,参考了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的山西古建筑考察路线,又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进行了选择,在地图上精心标出了了永乐宫、小西天、双林寺、晋祠、南禅寺、佛光寺和应县木塔这些大名鼎鼎的古建筑。至于其他,我们决定参考斯
期刊
古时由关中入巴蜀,历尽艰险翻过令人望而生畏的秦岭山脉之后,坦平如砥的汉中盆地,带来的欣喜只是短暂的。因为由此去巴蜀的主要三途荔枝道、金牛道、米仓道,同样是上负千仞绝壁、下临激流深渊。  “自南郑而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读史方舆纪要》)全长240多公里的米仓道,危峰峻壑,猿径鸟道,路眠野宿,杜绝人烟。它留下了无数抛妻别子的哀号、爱恨情仇的诗章、马革裹尸的绝唱。  米仓古道上
期刊
因为一封溜须拍马的自荐信而成为年羹尧的幕僚,又因为一篇劝谰的文章而被雍正皇帝砍了脑袋。汪景祺短短的幕僚生涯,可谓成也投机败也投机。这也算是投机不成反丢命的非典型案例。  雍正四年(1726)12月18日,北京城菜市口的城楼上,突然悬挂上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城墙张贴的告示说明,这人头是汪景祺的,他曾经是刚刚被雍正赐死的年羹尧手下的一名幕僚。这颗人头在城楼上一挂就是十年。直到乾隆元年(1736),左都御
期刊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在舞台中央,他们隐身帷幕之后,左右影响着时局以及更多人的命运;他们虽然不在封建官僚体系内,得不到书面肯定承认,但却能全面参与决策;他们深知底层思维,也能揣摩上層意志,以江湖的思维处理庙堂事务;他们操弄笔墨,也操弄权术,大多数时候,他们斯文敦厚如教书先生,关键时刻却能杀伐决断如在疆场;他们的出现和他们的消亡,都算不上轰轰烈烈,但漫长的历史还是留下了他们诡谲多变的
期刊
今天,人们常用山珍海味来形容高级宴席,但比起古人,这些可都是小意思啦。因为今人的炫富宴,只是在食材上做文章,只能算是炫富的初级阶段。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新鲜的食物,那可就是一门艺术啦。只是这样的“高科技”也是有知识产权的,而且“维权”成本还很高。  雖说石崇因为自己的做菜食谱被泄露而动了杀心,但毕竟这种骗人的小伎俩为的仅仅是自己的面子。炫富终于还是惹出了人命,这又是何苦?
期刊
如果要選一种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水果,那一定非桃子莫属。早在《诗经》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肴”、“桃之天天”、“投我以木桃”等句子。《晏子春秋》载“二桃杀三士”故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桃》更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临终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  不过这桃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哦。在魏晋,要吃到好桃子,有钱、有地位、是谁的亲戚朋友什么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得“有德行”。
期刊
从两个陶瓮和一件银罐中出土的珍宝,撑起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唐遗宝”专题展。由此可见,这批文物何其珍贵。这其中,就有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和兽首玛瑙杯两件文物入选禁止出国(境)文物名单。  这批珍宝统称西安何家村窖藏。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某基建施工单位人员在挖掘地基时,发现了一个陶瓮和一个提梁银罐,里面装满了金银宝物。他们立即将这一发现报告了陕西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文物工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