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专业之特色,显德育之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ly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政治课是中职学校公共必修课。文章介绍了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开展创业与就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兴趣的途径:确立目标,发挥长处,树立创业自信心;根据专业特色分层次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责任感。
  关键词: 中职政治教学 创业就业教育 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是就业。这就要求中职政治教学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正确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显得特别重要。中职政治教学要把政治教学与就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做到实现个人就业与社会需要、学有专长与用有所处、主动灵活与人才市场变化、逐步抵达就业目标与最终实现人生理想相结合。
  一、改革课程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传统的中职政治课程课本在内容编制上,一般过于注重理想观念、人生态度、爱国情感、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经济体制、哲学常识等基本观点的描述与论证。学生一看就会,一学就忘。教学的主导价值创生于学生身上,从而放射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做到既不冲淡教材中的主题,又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登录”到本课堂教学界面上。如在教材中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就应该紧扣一个“想”字,展开“你想什么”、“为什么要想”几个中心话题,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参与,课堂上学生精力流失率大大降低。要结合校本实际,对国编、省编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不妨借鉴南京市职业学校使用的《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融合成本校德育教学内容,形成高一年级《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常识》,高二年级《就业创业》、《法律基础知识》课的授课体系和序列,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校本课程,如《学生必读》、《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社交礼仪规范》等。
  二、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中职政治课堂要开展创业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就是就业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与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当今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如果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不能与社会要求相适应,那么就业指导就只是一句空话,造成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压力,产生期望值过高或依赖性太强,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等。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中职生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矛盾。处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政治教师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就无法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因此,政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
  三、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德育过程
  中职政治教育要从培养什么人的认识高度把诚信、敬业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公民道德素质要求与中职生成长特点,合理构建新的教学内容,把普遍性教育与先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该教学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德育课要特别重视诚信、敬业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确实做到观念上的真、知、信。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以丰富的人文知识、人物事件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敬业和荣辱观是可行的。把诚信、敬业和荣辱观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德育过程由“知”到“信”的转化,并不断进行强化,强化教学效果。学校、班级、学生社团和团组织以诚信、敬业和荣辱观的研讨和实践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诚信、敬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人成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成人成才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践行敬业的必要性,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相互倡导和监督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诚信、敬业与荣辱观教育贵在知行统一。
  四、加强诚信教育,指明立德树人方向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职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时期,诚实守信的品德乃立身之本。加强诚信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敬业精神是个人服务社会的应有品质。个体在从事由自己主导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忘我投入的志趣、严谨务实的作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责任心的升华,它以特定的意志品格为基础,以规范的程序与良好的能力为保障。通过日常应有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的,并成为一种习惯。敬业精神与诚信意识是紧密相连的,是在增强社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实现做人与做事。这是成人与成才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怎样对待国家与人民,如何对待科学与劳动,如何对待他人与义利,怎样对待法纪与生活的角度阐明了在培养什么人的过程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科学揭示与确认了当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价值观和文化自我认同的基本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为中职生立德树人指明了正确方向。
  总之,中职生就业思想素质对职业观、择业观、人生观的取向至关重要,教师在中职政治课上要正确引导和渗透。学生要用发展的职业观与新型的择业观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玉萍.如何提高中职政治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民族教育,2012(01).
  [2]李延玲.中职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
  [3]赵芹.浅谈职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文理导航,2012(03).
其他文献
(洪泽县外国语实验学校,江苏 洪泽 223100)  摘 要: 会写不会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不会开口说英语,不具备用英语表达的能力,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潜力就会受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会说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学习能力 问题策略  小
摘 要: 作者对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41%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基本目标不清楚,这与要求差距相当大;对体院学生体育教育技能自我评价的调查显示,只有50%的学生表示满意,只有39%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表示满意;对老师的调查中反映出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院应该对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安排不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类课
摘 要: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听力理解主要影响因素有语音、兴趣、背景知识、心理活动等。听力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若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反复循环。对于学生来讲,它要求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并且运用一些策略与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
活动背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三,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并写出自己的发现。对于农村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积累很贫乏。平时除了上学、做作业、吃饭,很少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放手让他们写“我的发现”,恐怕不少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写什么,或者就是寥寥数语,毫无情趣可言。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现的眼睛”。我觉得现在正是初春,各种植物正在孕育之中,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
“两课”是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它由八门课程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包括法律基础、思想品德和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两课”是其他各类教育的前提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两课”的重要性,并不以人们的态度为转移。大学生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
有效教学,是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教学,是学有价值的教学,是学有所用的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是简洁的教学,是省时的教学,以上因素缺一不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要激发学生迁移创造的欲望和能力,以尊重学生发展为本,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一、同步思维,讲出效率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历史课被淡化,甚至被边缘化,课时少,时间紧,许多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忙于赶进度,学生疲于跟进,有时甚至“拖堂”,教师一厢情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实践领域。课堂教学公平作为教育公平在微观教学层面上的体现,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差异的现实存在,对公平的追求往往陷入困境。罗尔斯的《正义论》对于我们处理教学中的差异,实现教学公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正义论》课堂教学 公平 正义    一、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一)教育公平概述  教育公
物理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现象的相对统一。物理规律的发现,体现了物理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整体思维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见的思维方法有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实验等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以激发兴趣为目标,增强知识迁移意识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到思维迁移
摘 要: 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优化合作小组结构,使学生做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准备,精心设计问题,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给予学生适度的引导。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有效性策略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我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有效性策略,提高初中思想
摘 要: 自实行并纵深推进新课标以来,一场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类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教学意识的习惯性影响清晰可感,那种“以教为主、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授课形式依然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在力;与之相应的是,在这场教学“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