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升初中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pr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之典范英语6中的“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这则故事阅读教学为例,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阐释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故事阅读;思维品质;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作者简介】汪云,无锡市湖滨中学。
  引言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识记到创新的过程。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六大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应据此认知发展规律,设计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好的思维品质影响到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所以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因素。思维品质有先天因素,更需要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所以,培养思维品质就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思维品质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然而,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关联不多。通常,教师比较关注表层信息,缺乏对深层信息的挖掘与思考以及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通过挖掘更多的课程资源,进行课外补充阅读,并拿出一节课专门用于课外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学生水平,推荐了《典范英语6-11》系列丛书,作为初中生课外补充阅读材料。那么,如何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下面,笔者以典范英语6中的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 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课前,导学案搭建支架,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笔者提前两个星期将阅读这则故事的任务布置下去,并提供导学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顺故事情节。笔者在导学案里向学生提出以下进行有效阅读的要求——1.读写作顺序。2.读故事情节要素。3.读关键句和段首句。为何提出以上要求?原因如下:故事类文本通常可以归为记叙文,记叙文写作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完成,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地点变换顺序或者事情发展顺序等。据此,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阅读任务,找出故事写作顺序,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作,并且能找出几个主要时间点:one Saturday morning、by the time he got to the new house、the next day、one Monday morning、next day。这样就成功地为本故事理出了一条简明的时间线索。另外,记叙文有六大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当学生判断出故事的发展顺序后,接下来就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Who is the character in this story?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y did Snap come back to Blossom Street?
  How did he get to Blossom Street?
  What happened in the end?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基本掌握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对故事情节有了掌握。问题支架有利于引导学生减少漫无目的的阅读,顺利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的架构,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对于细节知识,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时chapter 1时,回答以下问题:
  What did Snap do as usual?
  Did Snap want to move ? Why?
  在阅读chapter 2 时,完成以下表格
  在阅读chapter 3 时,让学生完成以下排序题:
  Can you put them into the right order?
  A reporter took some photos of Snap?
  Kelly’s Mum went to visit Snap’s owners and told them about Snap.
  Snap jumped in a bus and went back to Blossom Street.
  The next day Ada called a day off and watched Snap get on a bus.
  Everyone was surprised to see Snap.
  Everyone knew the clever dog and Snap was still 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
  He played with children until tea time.
  通過搭建以上记忆类问题和理解类问题支架,笔者意图以此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课中,设计分析类、应用类、评价类问题,促进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
  分析类问题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分析(analyze)、调查(investigate)、对比(compare)等思维活动;应用类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运用(apply)、改进(modify)、建构(construct)、解决(solve)等思维活动,为了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深层含意,课堂上笔者提出以下分析类、应用类问题:   How do you think Snap felt when he did his routine job as a boss dog in Blossom Street? Any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idea?
  When hearing the news about moving their house, how did Snap feel? How do you know that?
  How do you think Snap felt when he saw an orange bus? How do you know?
  What do the sentences—“Not like some cats I know. They’ll go anywhere for a warm fire.” mean? 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ose in Snap’s monologue?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需要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得出结论,并且需要找出理由根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外,在chapter 1的倒数四段处,作者描写了Snap 的两次内心独白,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假装自己是Snap,有情感地朗读Snap的內心monologue,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两段独白,概括Snap的性格特征,并提供表达性格的形容词,供有需要的学生选择使用。通过整合相关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概括性。
  学生需要通过批判(criticize)、评价(judge)、赏析(appraise)等思维活动来回答评价性问题。在本案例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性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Snap’s way to get on the bus? What do you think of Snap?
  When trying to get on the bus, 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Snap?
  Which chapter is your favourite?/Which chapter do you dislike? Why ?
  What can we learn from Snap?
  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Snap很聪明,也有一部分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狗对路线很熟悉,为何不自己跑回去,这样更加安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将自己带入文中描述的场景,觉得自己会感到害怕,但是又不能丧失冷静的心理状态,对作者的行文能力感到很佩服。通过回答这些评价性问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得到了提升。创造类问题则需要学生进行创造(create)、创编(compose)等思维活动。阅读课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文本描述的Snap的性格,展开想象,笔者提出以下四个创造性问题:
  What if Kelly was alone on the street crying, what do you think Snap will do?
  What if some dogs were trotting idly on the street, what do you think Snap will do?
  What if there were strangers wandering around the street, what do you think Snap will do?
  What if Ada and Harry move their house again, what do you think Snap will do?
  笔者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提升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故事内涵和寓意。另外,创造性问题的回答,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课后,创造性作业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笔者课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将这则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字典等工具查阅相关资料读透文本,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在下次英语节活动中,演出该剧,并选出最佳小组,颁发奖项。创造性的作业与传统作业形式大不相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了学生再次深入阅读的兴趣,此次活动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在故事阅读教学中,笔者依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设计低阶和高阶问题,指导学生文本意义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完成导学案梳理故事情节等低阶阅读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通过概括故事主角性格、分析文本深层含义、评价主角行为,思考回答独创性问题等高阶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洛林.W.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蒋小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调整[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6(7):6-7.
  [3]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6 (7):12-13.
  [4]徐浩,张虹,候敏华.培养英语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教师[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7):2-4.
  [5]林崇德.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21-32.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小学英语口语评价只关注形式,不能改善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现状,从区分概念,注重能力,关注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作者简介】李方媛,合肥市徽州小学。  引言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
【摘要】文化品格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式英语课堂应像苏州的水一样,温婉灵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融中外文化。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对比中西文化、开发课外资源、创新个性化作业等方式拓展学生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促进英语文化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品格;开放包容  【作者简介】刘方(1987.09- ),女,汉族,江苏徐州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研究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对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意义重大。当前,党员的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少部分党员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需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的内毒素血症性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的一般状况、生存率、肝功能及肝脏病理的情况,并观察内毒素血症性急性肝衰竭小鼠不同时间点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新的界定,这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理性分析这种新的要求,并以此为指导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以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实施多种阅读训练并建立档案进行评价等等,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思考;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孟轲南,嘉善五中。  听、说、读、写,历来是
【摘要】中國的改革开放已快历时四十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教育也越来越国际化。尤其是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展英语夏令营之类的外教课程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双语水平和国际视野。由于大部分幼儿尚不懂英语,在这些活动中就需要有爱心、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口译员进行课堂的教学口译。另外,这些口译员有时还需要参与课前课后外教与负责夏令营的中方领导进行的研讨会,帮助双方进行翻译。项目报
研究目的:研究PSCIND的神经心理学特点、各领域神经心理学测验对PSCIND的识别度以及中医证候特征。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4-2013.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
【摘要】了解越南高中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对建设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机制打下了基础。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及其根据这五个方面了解越南高中学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行为表现了解;行为成因了解;行为危害了解;行为反应形式了解;对预防暴力行为的必要性了解。本研究发现越南高中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总体水平较好。性别、学习成绩方面在越南高中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
本文以交情景创设为基点,结合当前英语课堂的现状,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出了以校园交流情境、校外实践情境、提供舞台,展示自我为主要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搭建了
研究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测定,观察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变化、与临床各项病理指标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了解中药乳癌术后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