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核心素养 高考试题 能力测量
批判性思维在社会发展与学术进步方面都有着重要地位,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学生批判性技能和精神的培养与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特质与高中新课标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分层评价高度契合。赵亚夫教授说:“历史教学若缺失了批判性思维将大打折扣。”①
随着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标准的出台,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養将是深化改革的重点,批判性思维的特质将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层级的提升,因而测评的分数层级也必然提高。
多年来,客观上高考已成为评价中学教学的一个标准。既然高中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中包含批判性思维,那么教学评价就必然要将批判性思维提上日程,二者密切相关。下面以全国卷高考选择题为例,了解历史学科命题中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1.融入批判性思维,制造认知冲突,体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
例1(2017年全国卷1卷26题)
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本题以4则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历史叙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表中所引4则材料都谈到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的情况,但细节有所不同。4个选项依据材料中的细节进行设项,考生只有在完全理解了表中材料所提供的历史信息之后,经过仔细辨别,才能作答。全国卷的显著特点是融入批判性思维的试题作为难度较大的类型,大部分的设问是考查历史原因、影响与本质。此题打破常规,从新的视角和方式考查了学生批判性思维。
2.融入批判性思维,打破传统视角和思维定式,完善教材观点
例2(2018年全国卷1卷25题)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现行高中各版本教科书提及“藩镇割据”均强调其负面影响,如削弱中央集权、导致社会动荡等,然而该题呈现出来的信息打破了教科书的传统视角和思维,反映了近年来学术领域研究新成果。史学界对唐代藩镇问题深入研究,形成了更全面、客观的看法,这为中学试题的命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对唐代中后期长时期存续的“藩镇”这一历史现象,学习者就要形成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融注了批判性思维,本题需要学生基于不同类型的史料,识别各种谬误和偏见,根据证据和理性推导作出明确判断,实现对高阶思维的测量。
3.融入批判性思维,打破静止僵化的历史时空观
例3(2016年全国卷1卷24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合理的解释是儒学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历史概念需要被放在长时空中,在历史性中理解历史脉络中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传递时空综合的观念,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时间和空间对历史进程的共同作用,并依靠由时间、空间建构起的历史情境,唤起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现象与时空背景内在关系的兴趣。”②历史概念的理解需要在长时间的发展脉络中进行。
总之,批判性思维不仅能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而且能提升历史学科命题的质量。高考历史试卷中融注批判性思维,学科能力的测量更具精准度,命题者可以找到水平分层的着力点,将更加有利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探索。
注释:
[1] 赵亚夫:《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教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2期
[2] 苗颖 刘晓兵:《从高考考查谈时间观念素养的教学分解》,《历史教学》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