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消极效应与整治经济环境

来源 :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整治经济环境,规范和约束经济行为,人们的视觉往往都集中在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等问题上。这个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应当看到,改革的消极效应也能够导致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整治经济环境应当对政策实行控制。
其他文献
<正>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一方面旧的消费调控机制已经趋于瓦解,另一方面新的消费调控机制又尚未形成。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消费经济运行无秩序的问题,从而给
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增减的人数多出50万。这意味着至少有50万人可能持有假文凭。有识之士遂建言在刑法中增设“伪学历罪”,冀望以此来惩处使用假文凭者
朱慧松在9月8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不少活动和会议大都是围着领导转,大到重大工程开工,小到居委会搞个联欢会,组织者往往会动用一切手段请领导出席。甚至在
<正>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垄断?这个问题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商品经济发展战略,竞争机制被引入经济领域后,在理论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一些同志认为,发展社会主
<正> 产权理论最早是由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的,但至今国内外理论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说法各异。如关于产权的本质,有人认为,产权就是财产所有权,指不
欧洲联盟在2010年3月继《里斯本条约》后做出了下个十年现代化规划“欧洲2020”战略,而后在2011年11月底欧洲联盟委员会公布了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的“2020战略创新计划”(又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的战略目标。乡村是国家的细胞,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文
据3月31日的《组织人事报》报道:日前,辽宁省政协一位领导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财政供养人口的比例为600:1,而现在已经达到28:1。他说,在众多的公务人员中官员比例越来越高,主要
刘永恒厚德顺在11月17日的《检察日报》上撰文指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嫉恨心理:进入大学后,优秀生集中在一起,一些人的优越感受到严重挑战,部分人经不起挫折而消沉,当他们
【摘要】当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其中,人的信仰问题首当其冲,因为一个人的信仰,一个民族的信仰乃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生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