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术后每周紫杉醇+顺铂同步3DCRT的Ⅰ期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中国人每周紫杉醇和顺铂同步盆腔放疗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MTD。

方法

顺序选择有高中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25例,ECOG≤2。盆腔采用6、10 MV X线4个野3DCRT,照射剂量为40 Gy分20次后予盆腔中央挡铅,宫旁加量10~20 Gy分5~10次;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参考点为阴道黏膜下0.5 cm,处方剂量为5 Gy/次共2~4次。化疗起始剂量为每周紫杉醇10 mg/m2、顺铂20 mg/m2,共6个周期。利用3+3设计方法,每3例患者进行剂量递增直至达到DLT水平。

结果

入组患者均在7周内完成外照射和腔内照射。第7剂量组4例患者中2例4周期后出现DLT即3级腹泻。3、4级血液学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发生在4~6周期化疗后。第6剂量组1例出现4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但额外增加的3例未出现4级反应。同步化疗未延迟治疗时间。25例患者中22例完成了6周期化疗。中位随访时间59.5个月,3例患者死于复发转移,1例死于呼吸衰竭。

结论

早期宫颈癌术后盆腔照射联合每周紫杉醇和顺铂的同步放化疗安全、耐受性好。中国人的MTD为6周期的每周顺铂35 mg/m2和紫杉醇30 mg/m2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南京192Ir源放射事故中患者的血液系统进行观察研究,探讨造血系统损伤规律,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的救治和随访提供临床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动态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取其双侧髂骨骨髓涂片观察骨髓象的改变,采用PCR-以测序为基础的分型技术(PCR-SBT)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突变情况;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
期刊
期刊
目的对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中,1例局部受大剂量外照射的患者的受照剂量进行快速估算。方法在获知放射源参数、照射方式和照射时间的基础上,基于东亚人体素体模和受照者主要生理特征,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软件包MCNP建立模型并估算。结果估算了受照患者16个器官的吸收剂量,数值范围为0.03~9.16 Gy。腿部皮肤的等剂量曲线清晰显示了左、右腿部皮肤的剂量差异。受照者睾丸、前列腺受照剂量较大,吸收
目的探讨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局部严重放射损伤的感染防治措施及策略。方法观察1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部位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对症支持治疗,采取病房、物品表面消毒,常规换药及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等手段防治感染,并评价疗效。结果在病程早期,患者未出现发热,平稳地度过了极期;病程中期,创面持续存在多种细菌感染,清创、肌皮瓣移植过程中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在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南京"5.7"放射事故受照者"王"的右大腿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救治。受照后62 d切除坏死组织;受照后171 d扩创,取联合皮瓣(右侧背阔肌肌皮瓣加肩胛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受照后180 d,皮瓣部分坏死;受照后263 d再次扩创,取左侧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残余创面。结果右大腿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完全愈合,外形理
目的通过对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的剂量估算、临床表现和医学处理的总结,探讨类似放射损伤的救治技术和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医护人员询问受照患者的详细病史,进行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估算,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动态监测损伤部位的温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上,全身和局部治疗并重,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步,采取综合措施。给予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营养支持、抗感染、应用粒细胞集
目的测试移动式光子线术中放疗德国INTRABEAM系统,分析X射线源及球形施源器下低能光子线剂量学特点和潜在临床应用局限性。方法采用专用水箱、平行板电离室和静电计等测量仪器,对INTRABEAM系统X射线源和不同球形施源器深度剂量率,x、y平面剂量分布各向同性等进行测量,并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结果X射线源深度剂量率测量值与系统数据偏差为(-2.16± 1.36)%,x、y平面各向同性的相对偏差为-
目的研究不同分辨率CT影像在Sentinel摆位系统中造成的误差是否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方法采用相同模体,在大孔径定位CT上做两种常用的不同分辨率扫描(CT1:0.5 mm×0.5 mm×1.0 mm,FOV 256 mm,Matrix 512,层厚1 mm;CT3:1.0 mm×1.0 mm×3.0 mm,FOV 256 mm,Matrix 512,层厚3 mm)。将CT影像传输至计划系统,设计
目的探讨HLA-B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鼻咽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26例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SSP法对HLA-B等位基因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两组之间、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鼻咽癌不同临床特征之间HLA-B等位基因频率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与HLA-B等位基因频率关系。结果鼻咽癌组HLA-B*4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