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轮椅上起舞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开剧场大门,一个短发的侧影瘦削,挺拔,目光久久凝视舞台。
  舞剧《26分贝》进入排练倒计时,总导演刘岩紧盯独舞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做最后调整。她临场想到一个创意,边说边比划起来。修长的双臂展开,如行云流水,动作利落,干净。
  讲解另外一个全身动作时,“你懂我意思了吧”,她顿了顿,对年轻的舞者说,“我没办法示范。”
  她的手臂从空中落下,双手撑在轮椅上。
  这是舞者刘岩与轮椅相处的第七年。内心深处,她尚在适应这双新“舞鞋”,但她的人生“舞步”一刻也不肯放松,节奏反而更快。
  2008年7月27日,奥运开幕式彩排中,唯一独舞《丝路》的A角演员、有“刘一腿”之称的刘岩因不到一秒钟的衔接失误,从3米高台上跌落,致高位截瘫。受伤后,她在医院躺到年底,坚决出了院。隔年,她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并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刘岩文艺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关注贫困、孤残儿童的艺术教育。
  于她,公益这条路走得自然而然。受伤期间,她得到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在特别渴的时候,别人给你一杯水,那是什么感觉?这个发心特别简单,我也想去给口渴的人送水喝。”
  资助孤残儿童学艺术,是刘岩自己坐着轮椅找来的项目。
  专项基金成立后,团队问刘岩,有了基金,你要干嘛?刘岩头脑一片空白,她走访医院、敬老院、妇联、儿童福利院,直到一个下午,才有了答案。
  2011年三月的一天,寒意未消,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儿童福利院,车刚驶入大门,刘岩看见许多小孩子在操场上疯跑,尘土飞扬。那天是星期三,通常应该是上课时间。刘岩心生疑惑,校长回复她,“因为志愿者没来”。
  刘岩脑中闪现出自己的一个朋友。不久前他们本来约定周末喝茶,但对方临时告诉她,周末得给儿子当司机,儿子周末排了满满的兴趣课程,美术、唱歌、书法……比自己上班还忙。
  刘岩猛然意识到,“一个正常家庭,和没有父母的家庭”区别如此之大。自小学艺术,她知道艺术在一个人生命中“潜在的影响”,和校长聊天过程中,她一直在思考,并下了决心,要给这些没有父母的残疾孩子,在周末提供艺术教育,教他们跳舞。
  “我们不是要培养他们成为下一个杨丽萍,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体会艺术的机会。”最初,福利院里60多个小朋友,有20多个自愿报名上课。之后,专项基金请来专业舞蹈老师,和北京市房山区儿童福利中心、通州光爱学校等几所定点机构合作,最多时有162个孩子上课。
  上课的孩子中,一个叫范杰的小男孩给了刘岩格外的惊喜。范杰天生失聪,听不到声音,但对音乐的感悟力非常强,甚至不需要手语老师提示,完全靠内心节奏和观察搭档起舞。刘岩找到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两位专业舞者,配合范杰,以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为背景,第一次以编导身份创作了舞蹈《对他说》,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由此,刘岩开始尝试更多舞蹈编导。她曾帮助一个残疾人艺术团,创作了一支舞蹈《我的未来不是梦》,在和专业舞者同场竞技中,获得了“荷花杯”舞蹈大赛特别奖。
  执导舞剧,是刘岩的最新尝试。舞剧《26分贝》于2016年1月22日公演,16位群舞演员来自该残疾人艺术团,另外包括专项基金资助的5名聋儿。
  因为操心的事儿太多,她一宿宿睡不好。序曲是她滑着轮椅,在台上一个一个动作排的;灯光和视频配合不够协调,她一遍遍调整;群演服装什么时间到位,甚至连演员能不能按点吃上盒饭她也要过问。“早晨醒来,就觉得跟自己已经开完一个会了。”
  “自己忙碌的时候,反倒比较平静。”刘岩告诉《中国慈善家》,“我觉得这个节奏,能够平复我所有难过的感觉。”
  专注做舞者时,刘岩更多时间只“苛求”自己的艺术表现,连大年三十都泡在练功房里。受伤后,她的世界有了新的视角,开始更多考虑到他人的角度和需求。
  专项基金在2010年3月成立,半年多时间里,账上一度一分钱没有,难以开展项目。当年年底,12月17号,刘岩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在各界朋友们的帮助下,专项基金举行了第一次慈善拍卖活动。崔永元做主持,白岩松穿着火炬手服装,举着刘岩受伤后的第一张剧照,满场吆喝。最终,那张照片拍出20余万元,当晚共筹得善款600多万元,这是专项基金的“第一桶金”。
  刘岩身上仍流淌着理想主义血液,她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做公益,钱,真的别急。”日常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瞬间,被她请来的时尚摄影师收入镜头,取名“天使的微笑”,这一公益摄影展目前已举办四届。第三届时,摄影展获得珠宝品牌赞助,刘岩告诉团队成员,“这是一件好事,更多商业品牌商业元素进来,我们就会更大限度帮扶更多人。”
  7年来,每年7月27日这一天,刘岩都会跟自己对话,重新看待高空跌落的那个瞬间,带给自己生命的改变。早年间,她更多把这个意外定义为负面,但她现在“间歇式”地觉得,“有时候它也会带给你生命不同层面的美好。”
  2014年,刘岩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这是她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古典舞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
  某个周末,她去看望专项基金资助的孩子们,冷不防嘴里被塞进一块巧克力。她的舌尖重新回忆起这种甜蜜的味道,那是她受伤后再也没碰过的甜品。
  “到现在我会觉得,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英文中有一个词,better,我很喜欢。可能best对每个人来说,标准不一样,但better就是,在那个转折点后,每天你会很享受,很快乐。”
其他文献
人们都认为,一百年之后美国总统会对中国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有着不同以往的理解。奥巴马也的确如此,但不幸的是,他似乎和西奥多·罗斯福采用了相同的方法  〔编者按:《1905帝国巡游》一书最初于2010年在美国出版,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2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将推出中文版。  1905年,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派遣一支规模史无前例的外交代表团前往亚洲,美国从此走向太平洋海上扩张。2005年,恰逢
期刊
丰田家族企业传承最成功的家训为什么是“一代一业”?产业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产业的生命周期决定了企业发展战略。丰田家族不可能在100年后还做汽车  丰田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公司,也是一家典型的日本家族企业,在近百年的创业历程中,不仅创下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传奇,也浓缩了日本工业历史的进程。从丰田佐吉1918年创办丰田棉纱纺织公司开始,在四代家族成员与七任职业经理人的共同打造下,成就了今天庞大的丰田集
期刊
一个头踏实地的人,可以一啬到底,头拱地,用他的灵性、他的意识、他的智慧聚焦当下的突破,活出一个活泼泼的大生命  马克·扎克伯格的女儿2015年12月2日出生。为此,扎克伯格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裸捐99%个人持有的Facebook股票,价值450亿美元。他还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说:  “你的诞生标志着扎克伯格-陈家庭下一代的开始。与此同时我们也启动了‘扎克伯格-陈计划’,与全球慈善家一道,推进开发人类
期刊
武汉学院的成功转设,是陈一丹以其才能与财富实现另一番大作为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而碑铭,不只是武汉学院的独立,也不只是20亿那个数字  由企业家成为办学人,2015年,是陈一丹人生迄今最为耀眼的一年。  铺垫多年后,2015年5月,陈一丹接手武汉学院。他捐资20亿,“要办一所真正的民办非营利大学”。  有媒体称他要“打造中国的斯坦福”,藉此“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他谨慎地修正,“不是说我要改革了,我只
期刊
在娱乐至上的国产影市里, 2015年,她以一部公益文艺片作为处女作,解释了一部电影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2015年春,电影新人彭三源携《失孤》登场,解释了一部电影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失孤》讲述一位父亲寻找被拐卖的儿子,十五年间,一直在路上,坚持不辍。“失”与“孤”之痛以一种克制的方式铺展开来,再度将“打拐”这一沉重的社会问题掷向公众,激起重重涟漪。  这是一场冒险。如
期刊
改变传统的公益模式,做新模式的引领者。2015年,沈国军百亿投资扶贫,实践其一直倡导的商业与公益价值共享模式  介入公益行业几年后,沈国军做出了新意思。  十年前,他通过媒体表达,50岁之后要更多地关注公益慈善。近几年,他在公益慈善领域持续投入,但并不满足于此。2015年,要“引领”和“创新”,他开始频频发力。  2015年春,沈国军亲自操盘,与马云、马化腾等企业家朋友在宁波共同成立桃花源生态保护
期刊
Q:虞逸夫老师当初安排你读书,从四书、佛经,再到老庄,最后到《易经》,你现在读到哪一步了?  A:还在“啃”四书呢。老师有一次跟我说,《论语》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论语》是孔子的一生,是他一生漫长的生命周期里,每天、每时、每刻跟别人交流过程当中,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他的学生最后把先生的话语积攒起来,记录下来,然后像一份巨大的礼物交给我们。既然如此,那就花一生的时间去逐字逐句地看,甚至是逐
期刊
三年半前,叶庆均发起成立敦和基金会,把金融投资基因带入公益界。该基金会2014年投资收益近亿元,2015年公益支出近亿元—创新、出手高但低调,风格与叶庆均如出一辙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敦和基金会”)没有官网,信息有限,但很多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背后都有敦和基金会的身影,它是基金会的基金会。  2012年5月,浙江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和资管”)董事长叶庆均发起成立敦和慈金会,
期刊
十余年来,她一直是中国公益之路上筚路蓝缕的思想启蒙者。2015年,她以85岁高龄,完成了自己对公益认知的更新,亦完成了对中国公益人最新最深刻的启蒙  12年里,一本书再版四次。2015年9月,随着《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一书的问世,85岁的资中筠完成了自己对公益认知的更新,亦再度带给中国公益人新的启蒙。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一书梳理了美国公益事业和现代基金会组
期刊
如果不是有信仰,张菊芳说:“我早就走了,我也不干这事了,累死我了。”  今年是她担任倍能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以下简称,倍能)执行主任的第十一个年头。在这之前,她当过记者,在老牌公益组织农家女学校工作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她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前往美国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和发展的人。2001年,作为PACT中国的高级项目官员回国时,她一心想把国际前沿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引进中国。  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