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他们把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生活的时候,当他们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明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生活中的数学,才能把数学活学活用。
关键词:生活 数学 教学
一、课堂要向生活开放延伸
只有数学课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了,才能让学生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教材即便是最新的版本,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适合学生个体。所以,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题材,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数学”问题,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可离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所以教学过程中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加工,把课本上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一年级数学的时候,有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标准来分类。其实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只是学生不会想到这就是数学问题。教学中,我特地预备了樱桃、西红柿、苹果、辣椒、桔子、草莓等,让大家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樱桃、苹果、桔子和草莓是水果,西红柿、辣椒是蔬菜;有的说樱桃、苹果、西红柿和草莓都是红的,剩下的归一类;有的说一类是自己喜欢吃的,像樱桃和草莓,一类是不喜欢吃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
二、爱好是学好数学课的火车头
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把握得迅速而牢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爱好这个火车头,带着他们全程跑完40分钟。如五年级有关《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事先策划好的话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话题二:“奇妙”的人体——1.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
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的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感觉有趣,所以学习气氛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跟这两个题目有关的更深更宽的内容。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课,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烙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三、用“生活的眼睛”去解决数学问题
如果用“生活的眼睛”看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走。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呢,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有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是否至少等于这个长方体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但是也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究其理由,认为假如这个物品是一块海绵,因为海绵是膨松的,生活实践中都要扎紧,因此就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
四、用作业的触角,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数学课堂作业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在课堂上还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要放开手脚,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培养和塑造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中眼睛”,让他们能在教师和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关键词:生活 数学 教学
一、课堂要向生活开放延伸
只有数学课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了,才能让学生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教材即便是最新的版本,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适合学生个体。所以,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用贴近生活的题材,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数学”问题,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可离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所以教学过程中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加工,把课本上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一年级数学的时候,有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标准来分类。其实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只是学生不会想到这就是数学问题。教学中,我特地预备了樱桃、西红柿、苹果、辣椒、桔子、草莓等,让大家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樱桃、苹果、桔子和草莓是水果,西红柿、辣椒是蔬菜;有的说樱桃、苹果、西红柿和草莓都是红的,剩下的归一类;有的说一类是自己喜欢吃的,像樱桃和草莓,一类是不喜欢吃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
二、爱好是学好数学课的火车头
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把握得迅速而牢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爱好这个火车头,带着他们全程跑完40分钟。如五年级有关《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事先策划好的话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话题二:“奇妙”的人体——1.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
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的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感觉有趣,所以学习气氛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跟这两个题目有关的更深更宽的内容。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课,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烙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三、用“生活的眼睛”去解决数学问题
如果用“生活的眼睛”看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走。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呢,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有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是否至少等于这个长方体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但是也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究其理由,认为假如这个物品是一块海绵,因为海绵是膨松的,生活实践中都要扎紧,因此就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
四、用作业的触角,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数学课堂作业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在课堂上还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要放开手脚,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培养和塑造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中眼睛”,让他们能在教师和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