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呈加速增长之势。各种青少年偏差行为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诺族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角度审视青少年偏差行为,通过对其典型表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有效减少基诺族偏差行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基诺族 青少年 偏差行为 家庭教育
一、前言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则是本民族发展的基石。青少年作为特殊群体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讨论。近年来,青少年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事件层出不穷。
国外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研究,一般倾向于在具体的学科或者理论流派之下进行研究。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有标签论、生态系统论、社会控制论等观点。
对青少年偏差和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和环境原因两方面着手研究。
二、基诺族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现状
第一,偏差行为呈现多元化。基诺族面临早婚早育、斗鸡赌博、校园暴力等偏差行为问题,其中校园暴力占较大比重,34%的基诺族青少年经历过校园暴力。第二,校园暴力多以集体性出现。一些青少年想摆脱家庭与父母,到同伴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第三,校园暴力低龄化且具有盲目性。根据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校园暴力的参与者多为初中生,占69%。校园暴力人群越来越低龄化,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原因分析
1、家庭人口结构。家庭人口结构对于一个子女的成长影响深远。《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在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下,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在执行本条例第十九条的基础上,夫妻双方或一方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布朗族的,夫妻双方可以提出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家庭子女过多使家庭里的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教育与培养不能考虑周全,会使部分子女产生不平衡、不公平和叛逆的心理。2、父母自身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对子女应该起到标榜和模范的作用,但由于父母的职业、文化水平、观念和素养等差异,对子女的影响也所不同。
由于接受的文化水平不高,自身素质不高,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起不到模范作用和引导作用,且在移动网络社会,子女对各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多来源于手机网络,对网络上的各种行为进行效仿,这对子女的行为影响往往是不可小觑的。
3.民族集体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很强的集体意识,潜移默化影响子女的行为和道德修养。和谐稳定的家庭团体对被教育主体的子女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集体意识也会间接转移到校园生活中。
4.青少年自身因素。初高中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我们所说的青春期。父母或他人的批评会使其产生反抗性,“反抗性表现在:态度强硬,举止粗鲁;漠不关心,冷淡对待;反抗性具有迁移性。”这个时期,往往造成子女偏差行为的发生。
三、预防基诺族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措施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时刻准备着肩负起国家重任,所以对于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偏差行为不容忽视。
(一)建立较稳定的物质基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屠梦雅谈到,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家庭关系越融洽的家庭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就会越少,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正比。存在一些基诺族青少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上高中或者大学的情况,青少年受教育水平越低更容易出现偏差行为。随着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的加深,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家长不能只强调学习上的好坏,而轻视道德品质上的发展,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没有尽早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将会导致潜在的偏差行为。
(三)采取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在许多青少年校园暴力及其他偏差行为发生的背后,很大一部分是受家長的影响作为家长,给孩子正确的示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积极的、正面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向孩子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倾听孩子的看法其实也是一种良好家庭教育的方法。
(四)家长加强同学校之间的联系。我们了解到因学校搬迁,造成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力度减弱,家长要想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就比较困难,所以要加强学校、老师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学校可以不定期地开展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青少年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开设心理课程,对青少年身心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闫静洁. 转型时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4.
[2] 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Z]. 2002-07-25.
作者简介:李春梅(1996.4.30),女,基诺族,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关键词】 基诺族 青少年 偏差行为 家庭教育
一、前言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则是本民族发展的基石。青少年作为特殊群体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讨论。近年来,青少年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事件层出不穷。
国外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研究,一般倾向于在具体的学科或者理论流派之下进行研究。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有标签论、生态系统论、社会控制论等观点。
对青少年偏差和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和环境原因两方面着手研究。
二、基诺族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现状
第一,偏差行为呈现多元化。基诺族面临早婚早育、斗鸡赌博、校园暴力等偏差行为问题,其中校园暴力占较大比重,34%的基诺族青少年经历过校园暴力。第二,校园暴力多以集体性出现。一些青少年想摆脱家庭与父母,到同伴中去寻求归属和依托。第三,校园暴力低龄化且具有盲目性。根据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校园暴力的参与者多为初中生,占69%。校园暴力人群越来越低龄化,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原因分析
1、家庭人口结构。家庭人口结构对于一个子女的成长影响深远。《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在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下,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在执行本条例第十九条的基础上,夫妻双方或一方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布朗族的,夫妻双方可以提出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家庭子女过多使家庭里的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教育与培养不能考虑周全,会使部分子女产生不平衡、不公平和叛逆的心理。2、父母自身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对子女应该起到标榜和模范的作用,但由于父母的职业、文化水平、观念和素养等差异,对子女的影响也所不同。
由于接受的文化水平不高,自身素质不高,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起不到模范作用和引导作用,且在移动网络社会,子女对各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多来源于手机网络,对网络上的各种行为进行效仿,这对子女的行为影响往往是不可小觑的。
3.民族集体意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很强的集体意识,潜移默化影响子女的行为和道德修养。和谐稳定的家庭团体对被教育主体的子女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集体意识也会间接转移到校园生活中。
4.青少年自身因素。初高中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我们所说的青春期。父母或他人的批评会使其产生反抗性,“反抗性表现在:态度强硬,举止粗鲁;漠不关心,冷淡对待;反抗性具有迁移性。”这个时期,往往造成子女偏差行为的发生。
三、预防基诺族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措施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时刻准备着肩负起国家重任,所以对于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偏差行为不容忽视。
(一)建立较稳定的物质基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屠梦雅谈到,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家庭关系越融洽的家庭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就会越少,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正比。存在一些基诺族青少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上高中或者大学的情况,青少年受教育水平越低更容易出现偏差行为。随着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的加深,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家长不能只强调学习上的好坏,而轻视道德品质上的发展,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没有尽早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将会导致潜在的偏差行为。
(三)采取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在许多青少年校园暴力及其他偏差行为发生的背后,很大一部分是受家長的影响作为家长,给孩子正确的示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积极的、正面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向孩子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倾听孩子的看法其实也是一种良好家庭教育的方法。
(四)家长加强同学校之间的联系。我们了解到因学校搬迁,造成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力度减弱,家长要想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就比较困难,所以要加强学校、老师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学校可以不定期地开展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青少年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开设心理课程,对青少年身心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闫静洁. 转型时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4.
[2] 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Z]. 2002-07-25.
作者简介:李春梅(1996.4.30),女,基诺族,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