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先师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早就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就是以学为乐的典范。孔子称赞他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门弟子的乐学与孔子的乐教有着直接的联系,即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弟子颜渊就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些,都阐明了乐教对乐学的重要影响。
   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并且非常注意以乐教吸引学生的乐学,“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这是对孔子愉快教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的《学记》,更深刻、更具体地揭示了愉快教学的思想:“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中的“和”,就是指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处理得当,教师善于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易”是指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思”指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教师只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诱导,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这些先秦著名教育家以及他们的著作,已对愉快学习有所阐述。以乐教引发乐学,在融洽和谐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作出了好的榜样。实施语文愉快学习十分重要,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一、营造优美环境,让学生愉快学习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学校、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良而美好的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优美的环境能使中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轻松学习
   愉快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根本就不可能进行愉快教学。
   三、创设良好气氛,让学生喜欢学习
   愉快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分不开,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悦;既有在知识的皇宫里舒心的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总而言之,愉快教学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奉献的品格,必须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实践中,教师要培养自己浓厚的教学兴趣,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提问,认真选择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愉快教学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说老实话。”作文就是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应该提倡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一、当前学生“虚假”作文的主要表现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但纵观学生的作文,敢于说真话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学生一提笔就开始“造假”,写的事
期刊
生本教育是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新课程要求把过去的“讲堂”变为真正的学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通过自己的思考有所得。教师的要放手发动学生,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主体验,在自主尝试中去获得知识,去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转化教师自己的角色
期刊
审题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等级,也决定了高考考生的命运。那么,评卷教师是如何对审题进行判分的呢?   评卷教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看三眼”。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教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这几个
期刊
《诗经》中多次出现的“淇水”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它可以是爱情的场所、爱情的同义语、也可以是爱情的某种“阻滞”以及爱国精神的借代语。从《诗经》对“淇水”的描绘中,可以领略到淇水风光,倾听到郑卫之音的某些美妙的旋律,以及华夏男女对故国的情思,等等。探讨《诗经》对淇水的描写,解读古代的“淇水文化”,可获得多方面的精神享受和美的启迪。   一、淇水——恋爱的伊甸园   《竹书纪年》卷上“帝辛”
期刊
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第一步粗
期刊
古诗词是文学领域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它有生动优美的语言、凝练传神的形象、深邃高远的意境。学会赏析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古诗词欣赏水平、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艺术境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注重古诗词鉴赏教学,引导学生以审美的态度走进古诗词,通过对话、涵泳、品味、感悟,并伴以积极的情感活动,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让他们汲取精神的养料,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从而满足学生主
期刊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根本就在于“思维能力”。 “听”和“读”是理解和把握他人“思”的行为,“说”和“写”是整理和驾驭自己“思”的行为;“思”是“听”和“读”的过程与终点,亦是“说”和“写”的起点与过程。因此,抓住思维能力提升的规律进行训练,语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不要只顾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要“把思想
期刊
场景描写,也就是场面描写,它不是单纯的环境描写,而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和社会)。一般由人物、事件、环境等组成,是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情景,小说就是由一个个的场景组合而构成的。   从场景描写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它对任何一部小说的重要性。它所起到的作用有很多方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场景描写的运用,使得原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小说创作,又回归于生活,触手可及,可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界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里”。“教无定法”的理念大家都烂熟于胸,但若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从情感“破”课,即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载有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并让学生从中获
期刊
在教学《祝福》时,让人震惊:祥林嫂的不幸令人同情,而学生读着却觉得好笑,特别是读到“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时,学生竟笑得天真烂漫。这句话很深奥,学生读不懂——更不要说对不幸者真诚地同情、平等地相处、尊重地给予了。不能怪学生,只能怪目前在教学中的价值导向出了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向善,怎样利用文本中“善”的火花,去点
期刊